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邁向正常文明社會
2023/02/28 21:07:48瀏覽138|回應0|推薦0

二二八事件今天滿七十六週年,今年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國史館證實當年官方鎮壓,基隆曾有「鐵絲穿手掌、腳踝,多人成串拋海」的殘暴屠殺行為。

 

Wagner: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arr. De Vlieger) - Radio Filharmonisch Orkest - Live concert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BhlPeTJ_g

 

【摘要2023.2.28..自由】二二八事件今天滿七十六週年,今年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國史館證實當年官方鎮壓,基隆曾有「鐵絲穿手掌、腳踝,多人成串拋海」的殘暴屠殺行為。同時,監察院也發表調查報告,指出四十三年前的今天發生林義雄家人血案,以警備總部為主的情治系統有介入司法偵查、誤導方向、阻撓偵辦、操弄媒體、包庇犯嫌、運用黑道等六項重大違失;監察院為此糾正行政院,並函請總統府國安會督導國安局,就五項應繼續追查事項檢討改善。

分別發生於1947年和1980年的這兩大歷史事件,時值蔣介石和蔣經國主政期間,不僅殘暴殺人手法駭人聽聞,且至今仍為「只有被害人、沒有加害者」的無頭公案。事件真相不明,元凶首惡未經追究,受害人及家屬冤屈難伸,社會傷痕陰影仍在,留下當代史上醜陋而令人痛心的篇章,轉型正義仍為民主台灣未竟大業。

這兩大歷史事件至今真相不明,關鍵在官方一味掩飾。多年來,從戰後少數統治的中國國民黨黨國當局起,非但官方檔案迄未完全公開,還以諸多遁辭歪理推託,甚至教訓公眾「寬恕過去,放眼未來」。以二二八事件為例,事件後清鄉、白色恐怖、戒嚴統治繼之,受害者無數,二二八長久成為禁忌話題,消失於新聞報導中,不少台灣人竟不知有這一史實:曾有民調顯示,事件發生41年後的1988年,公眾不知228者達85%。

黨國當局的手法,是編造罪名合理化其捕殺社會菁英及濫殺民眾罪行,把二二八由人民要求改革的社會運動,定性為「奸偽份子的陰謀暴動」;文宣隨之變調,「搶奪軍械」、「襲擊機關倉庫」、「叛國」等指控上場,把民間的處理委員會打成叛亂團體,「暴徒」、「奸黨」、「流氓」、「叛亂」、「事變」等羅織罪名繼之,還把共產黨拉進來,以轉移「政治腐敗」、「官逼民反」等對其失政之指摘。

官方的操控手法,1979年高雄美麗島事件再演一次,定位為暴亂事件,且透過媒體把黃信介等黨外人士盡打成叛亂份子,卒因台灣民主力量已不可輕侮,加上美國施壓,卒以失敗收場。次年的林宅血案,當局故技重施,有如上週監察院所指出,以六大手法企圖一手遮天,阻撓追查真相的圖謀得逞,以致至今仍為懸案。

黨國當局積習不改,1981年的陳文成命案,方式不一,對付異議人士手法如出一轍,至今也為懸案。至於1984年發生的江南案,情治單位運用黑道份子去美國殺人,美方嚴陣以待,當局無以掩飾,真相旋大白於世。

儘管黨國體制已遭人民唾棄,台灣也已歷經數度政黨輪替,但誠實面對歷史醜惡傷痕的建構文明社會基本工作仍待完成。以林宅血案為例,歷來雖經監察院、刑事警察局、高檢署等四度調查,都無實質進展;監察院這次依法繼續調查,稍有進境,但與全案水落石出仍有差距。有如監察委員蔡崇義所言,現今還有四千多件政治檔案列為永久保密而未移轉國家檔案局,部分已解密且移轉者又以「有嚴重影響國家安全或對外關係之虞」為由,限制五十年後才開放閱覽。

從而,監察院要求行政院與國安局,儘速在最大可能範圍內解密及公布政治檔案。民間團體也要求修正《政治檔案條例》,改正其間遮遮掩掩及阻撓調閱的諸多關卡,如情治機關以國安之名,塗黑線民、檢舉人等政治檔案內容。

由於真相不明,受害者冤屈仍在,社會傷痕距今幾十年難以癒合。不論二二八事件或林宅血案,我們社會在事發幾十年後,仍未做好應有的善後,轉型正義有待完成,歷史傷痕也未有效撫平,台灣與正常文明國家社會還有距離。二二八這一天面對兩大事件,因而不能流於只重國定假日輕鬆休閒,而無視未竟的嚴肅歷史大業。

 

「悲情城市」33──用人權抵抗強權【摘要2023.2.28..聯合報江一豪】侯孝賢導演的作品《悲情城市》問世卅三周年,數位版刻正重映。在美中對抗,戰爭陰影自遠方而至的此時,重新透過這部電影思考台灣人的未來,饒富意義。尤其這部述說七十餘年前事的電影,部分畫面竟仍與當今情境吻合,顯示其所揭示的不僅是歷史,而是仍在綿延的事實,有賴台灣社會集體尋找出路。

「咱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已逝影帝陳松勇片中這句話,道盡台灣人的悲哀,至今仍扣人心弦。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歷經不同政權統治,即使解嚴後進入民主年代,卻始終未能擺脫強權勢力,只是直接、間接影響的差別。繼烏克蘭之後,台灣屢被國際媒體點名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

戰爭及戰爭帶來的恐懼,是台灣人最大的犧牲。前大法官許玉秀說:「我們真的是從小被嚇大的。」她指出,過去很長時間,政府正是以國家安全為由,採取諸種限制人民基本權的措施;而為了替自己的敵對態度找到正當理由,必然要製造恐懼,恐懼剛好可以用來製造衝突。台灣的白色恐怖、美國的麥卡錫主義,冷戰時期俯拾即是類似的顯例。

面對恐懼,最重要的課題是:人民如何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進而展開抵抗強權的集體防禦?對於人權的追求,絕對不能忽視,必須優先。

經歷過強權統治的台灣人,已用民主化證明一件事:國家機器沒有自己的價值,它存在的價值僅在於保護人民,遑論欺負人民。同樣地,如果統獨議題與如何守護人民,沒有具體、實際的關聯與對話,那麼這般的反覆誦念跟「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其實並無二致。

千萬別忘了,過去追求統一或獨立的先行者,縱使人各有志,但都具有濃烈的反侵略、反壓迫性質,只是人權的普及性更具跨界底蘊。我們若能在追求人權不容國家機器侵犯的路上,做得愈真愈好,那麼用人權抵抗強權的底氣就愈足。

《悲情城市》由梁朝偉飾演的失聰者,在生死交關的恐懼中被質問「你哪裡人?」時,勉強說出的那句:「我,台灣人。」經過好幾代人、不分黨派的努力,於今終於有了全新的意義與感受,至少現在沒有台灣人恐懼說出自己的認同為何,剩下的反而是,我們會因恐懼而鬆手對人權的保障、放棄對權力的監督?

恐懼難免,不過我們至少應該有最基本的勇氣,相信在追求人權的歷史長河裡,雖然不時會遇到逆流,但相對於強權,人民、文化、美學,這看似柔弱的軟實力,實則遠比一時的強權來得長久。《悲情城市》適切適時地說明了這件事。

 

曹興誠228前夕發文「不要笨到相信壞人」【摘要2023.2.28..壹蘋】聯電創辦人曹興誠228前夕發文,1500字告誡「不要笨到相信壞人」。曹興誠表示,台灣的原住民在這個島上活動,已經長達8000

1582葡萄牙人在淡水河北岸登陸,是外人接觸台灣的開始。以後陸續有西班牙人、荷蘭人、漢人、滿洲人來到台灣,陸續佔領過北、西、南部一些區域。在日本佔領以前,台灣中央山脈及東部,一直都是原住民獨立生活的區域。

1895年,滿清人與日本人簽訂「馬關條約」,把他們在台灣西岸的佔領權永久割讓給日本,從此台灣被劃入日本版圖。

1945年,日本戰敗而無條件投降,美國逼日本把台灣割讓出來,並交給美國二戰時的盟友「中華民國」就近「託管」。如果中華民國當時不是美國的盟友,美國一定會自己佔領台灣,不會把美國子弟浴血奮戰奪來的這個寶島,隨意交給不友善的國家。

1949年,中共反叛中華民國成功,把中華民國分裂為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美國原來期望和中共建交,但1950年中共發動仇美運動和韓戰,成為美國的敵國。於是美國在韓戰爆發兩天之後,馬上派遣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以防止台灣被敵國佔領。

以後美中台三邊關係不斷變化,在美中三公報中,美國雖然承認(recognize)中共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中共或台灣國民黨聲稱「台灣屬於中國」時,美國僅僅表示認知(acknowledge)而已。此中含意是:「你們的意思我知道」,卻保留了「我不見得同意你們」的餘地。

美國過去在台灣地位問題上保持曖昧,主要理由是想「聯中制俄」,所以不想跟中共抬槓。但現在中共決定與美國對抗,所以美國政界、學界紛紛表態,聲明台灣不屬於中國。上屆國會議長裴洛西、現任議長麥卡錫都是代表人物。

綜觀台灣歷史,中共和國民黨所說的:「台灣自古即為中國領土」純係胡扯,毫無根據。他們可能說,台灣曾為滿清領土;但滿清是孫中山先生口稱的「韃虜」,中華民國是驅逐了「韃虜」以後才「恢復」的。如果「韃虜」曾經佔領的土地都是中國的領土,那蒙古人曾經佔領今天的烏克蘭首都基輔長達240年(1240-1480),是否烏克蘭也「自古即為中國領土」呢?

今天中共把吞併台灣無限上綱為「民族復興大業」,其目的是想奪下台灣,作為不沉的航空母艦,以便與美國爭霸太平洋,進而「威鎮」日本、南韓,甚至澳洲。當台灣淪為中共戰艦的時候,所有在艦上的平民百姓,除非能為戰鬥服務,否則都是多餘的。中共會怎樣處理「無用礙事」的人?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需要太多的想像力。

去年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作過一次民調,顯示美、日、韓、澳四國人民對中國反感的比例,都高於八成。民意如此反共,這些國家的政府豈能任由中共奪取台灣,威脅他們的國家安全?

二戰後美國要求日本把台灣割離出來,交給中華民國,因為當時日本是美國的敵國,而中華民國是美國的盟友。如果台灣以後變成美國的敵國,那美日一定會聯手,把原屬於日本的台灣奪回去,交還給日本去管理。近年美、日不斷聯合軍演「奪島」,顯然台灣島如果被中共侵佔,美、日已有聯合奪回的準備。

這個「失而復奪回」的情節已有先例。1990年八月,伊拉克的海珊以「科威特自古即為伊拉克領土」為名,揮軍吞併科威特;但7個月後,美國率聯軍反攻,再奪回科威特。這期間科威特平民因為事前毫無準備,遭到巨大傷害。

今天美、中已經全面交惡,互相敵視。台灣如果有人妄想和中共統一,或者「保持中立」,或者和中共「裡應外合」;那這些人可能會給台灣帶來三次劫難。第一次是中共以為臺灣人沒有抵抗意志,於是冒然攻打臺灣。如果中共攻台得逞,美國必然會反攻、收復台灣;這是第二次劫難。第三次則是秋後算賬的腥風血雨。

台灣不少人唸到政治學博士,卻不了解,台灣這塊土地歸屬於誰,決定權主要在美國。而美國人會不會支持台灣人當家作主,要看台灣人民願不願意抗共保台?所以台灣人唯一的正確選擇,就是和美國、日本齊心協力抵抗中共的侵略。有些人現在呼籲大家親中、懼共、疑日、反美,可說笨得難以想像。看起來這些人可能不是笨,而是已經被中共收買,在使壞

曹興誠說,希望大家不要笨到去相信壞人說的話,謹以此文悼念所有在台灣冤屈枉死的生命。

 

國民黨執政更可能誘發戰爭【摘要2023.2.28..自由】台獨聯盟日本本部今天在228前夕舉辦台灣現狀和展望的演講會,獨盟日本本部委員長林建良表示,國民黨說「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其實剛好相反,他認為國民黨執政更可能誘發戰爭,因為中國不打沒把握的戰爭,而是看準國民黨政府更易屈服,才可能發動戰爭。

獨盟日本本部成員、日本台灣基進之友會會長林省吾和林建良,分別以台灣的現況和展望為主題進行演講,日本前自衛艦隊司令官、退役海將松下泰士及陸上自衛隊退將渡部悅和等知名戰略專家及全日本台灣連合會會長趙中正、日本李登輝之友會會長渡邊利夫等人到場聆聽。

林建良表示,國民黨說「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是一種選舉操作,這種操作一開始就是謊言。因為結果剛好相反,一旦國民黨執政,更容易引發戰爭。台灣如果不投降的話,中國打台灣就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而中國會發動戰爭的前提就是「台灣很快就會投降」。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了中國武犯台灣的24種版本兵推結果,台灣唯一落敗的版本就是在美日沒有插手干預的情況下。林建良表示,美國戰略專家僅以兵力、策略和現代武器系統去推算,但忽略了對台灣人與中國人的了解。

林建良認為,CSIS台灣落敗的版本,是不夠了解台灣人,也不夠了解中國人。他表示,台灣人平時看來懶散漫不經心,但到緊要關頭時即使「竹篙逗菜刀」也會反抗到底,至於中國人則不打沒有把握的戰爭,中國若不能在很快的時間內打下台灣,內部一定會開始混亂,中國只可能在台灣有可能屈服的情況下攻台,因為那是代價最小的戰爭。

林建良還表示,會讓台灣很快投降的政權,是國民黨政權,所以國民黨執政更可能誘發戰爭,有人說國民黨在還沒開戰前就會投降

中國常以「台灣獨立等於戰爭」來恐嚇台灣人,林建良表示,其實正好相反,應該是「戰爭等於台灣獨立」,中國如果真的打過來了,台灣不能獨立的理由就完全消失了。

對於2024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林建良表示,若由民進黨繼續執政,可能仍會繼續走「維持現狀」的路線,只能進行版本升級例如「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等,而若由國民黨執政,國民黨執政更容易引發戰爭,而「戰爭等於台灣獨立」。

渡部悅和等多位在場的日本民眾詢問「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已成為日本的共識,但日本能做什麼事?

林建良表示,台灣人對日本抱有很大的期待,比日本人想像的還高,一廂情願地希望日本在台灣有事時伸出援手。但日本至今還沒有任何與台灣有關的法律,所有的交流都屬民間性質,可是關鍵的軍事組織,不管日本或台灣都沒有民間性質的,根本無法進行交流,他希望日本能回應蔡英文總統呼籲的開啟台日高層安全對話。

退役海將松下泰士在會後受訪時對台美加強軍事合作一事表示,台美軍事交流是一件好事,日本雖然沒採取行動,但他認為自衛隊方面也覺得不做不行了,即使不是台灣有事,台灣也是很重要的安全堡壘,無論如何台灣一定要保持民主國家的制度,不這樣的話就麻煩了,所以一定要保護民主的最前線,大家都有這種想法,就差臨門的一腳。松下也強調,現在不是看中國臉色的時候。

 

中國無人機侵擾日本領空日甚日媒:沖著台灣來的【摘要2023.2.28..自由】日本防衛省官員證實,中國自2013年迄今出動無人機航經東海、侵擾日本領空的次數有增加趨勢,「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中國無人機,在東海海域附近領空現蹤。日本媒體指出,中國應該是設想「台灣有事」,企圖實質支配釣魚台列嶼,才大幅增加運用無人機。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在2013年首次偵測到無人機侵擾領空,隨後在20172018年各有一次,20192020年則趨緩,侵擾領空次數降至零。然而,2021年夏天,中國對台加強恫嚇,舉行檢驗「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偵察攻擊型無人機「TB001」在7月和8月穿越沖繩縣宮古島與本島之間的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上空。

今年1月,防衛省首次證實,可長時間滯留高空的偵察機WZ7進入太平洋上空。而為因應中國無人機侵擾日增,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的次數,從20139月迄今共15次,其中20218月以來就有12次。

防衛省證實,過去曾有3次中國偵察氣球入侵日本領空,而為因應氣球或無人機侵犯領空,自衛隊應該鬆綁使用武器的標準,即使不屬於正當防衛等情況,也可以予以擊落。

 

星外長:台海若爆衝突衝擊全球 影響更甚俄烏戰爭【摘要2023.2.28..壹蘋】美中競爭加劇、台海局勢引發國際關注,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周一(2/27)說,美中都不希望發生軍事衝突,但誤判恐導致失控;若台海發生衝突,將衝擊全球且對星國影響更甚俄烏戰爭。

近年美中競爭加劇,雙方在軍事、科技與經濟領域相互較勁,且在南海、台灣等議題意見分歧。美中關係近期又因偵察氣球事件而再度緊繃。談及美中緊張關係,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周一在新加坡國會表示,目前情況反映美國與中國之間缺乏戰略互信,雙方世界觀不相容、各自國內的壓力導致情況更糟。美中雙方都希望避免衝突,但沒有一方經得起被視為弱者,雙方深陷激烈的競爭關係。

對於美、中採取步驟降低在經濟、科技領域的相互依賴,維文指出,這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新加坡無可避免將遭受波及。

另一方面,維文表示,台灣海峽已成為「更加危險的衝突熱點」(a more dangerous flashpoint)。對中國來說,「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台獨絕對是紅線」;但對美國及部分西方國家而言,台灣是他們需要保護的活躍民主政體,如同烏克蘭一樣;同時,在台灣有越來越多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

維文坦言,儘管美中都不希望台海發生衝突,但誤判可能導致以牙還牙的循環,或是危險失控的局面。台海若發生衝突,不僅會衝擊全球,也會對新加坡產生更直接的影響,更甚於俄烏戰爭。維文強調,這不僅是因為台灣地理上比較靠近新加坡,也因為新加坡跟美國、中國及台灣的關係比跟俄羅斯、烏克蘭的關係還深。

去年8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北京隨即加大對台軍事恫嚇做為報復手段,包括在台灣周圍實施大規模實彈軍演,共機飛越台灣海峽中線也幾乎成為常態,台海局勢進一步升溫。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85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