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光最先進製程導入台灣生產力成、南茂將迎新單
2022/11/23 22:34:13瀏覽53|回應0|推薦0

美光16日宣布推出旗下最先進的1β DRAM製程,明年導入台灣廠區生產。業界看好,美光在台產能增加並積極引進先進製程,後段封測協力廠力成(6239)、南茂喜迎新單,後市動能可期。

 

30 minute Classical Music Lunchbreak with Frédéric Chop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qu6-sKp8s

 

【摘要2022-11-20經濟日報】美光16日宣布推出旗下最先進的1β DRAM製程,明年導入台灣廠區生產。業界看好,美光在台產能增加並積極引進先進製程,後段封測協力廠力成(6239)、南茂喜迎新單,後市動能可期。

業界人士透露,美光在提升自有DRAM產能時,會將部分後段封裝訂單委外,目前偏向標準型記憶體由南茂拿下訂單,先進製程行動記憶體封裝則由力成負責。

隨美光最先進的1β DRAM晶片明年初導入台灣廠區生產,力成、南茂也會跟隨客戶技術進程,開發不同專案。隨著美光擴大委外封測訂單,力成、南茂雨露均霑,中長期封裝接單力道可望放大。

全球第三大DRAM廠美商美光不受半導體業「去台化」議題影響,16日宣布推出旗下最先進的1-beta)製程DRAM晶片,並預告明年會將該製程導入台灣廠區生產,是全台最強的DRAM製造技術。

美光16日在日本廣島廠舉行記者會,總裁暨執行長梅羅塔(Sanjay Mehrotra)釋出上述訊息。美光是投資台灣最大外商,公司強調,台灣廠導入最新的製程技術後,將與廣島廠互補,持續鞏固美光在全球DRAM的領導地位。

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半導體業「去台化」議題浮上檯面,美光多年來深耕台灣,不受相關議題影響,已於2019年斥資上千億元打造台中A3新廠,更將於今年下半年在台灣導入最先進的極紫光(EUV)設備。

美光全球有4萬多名員工,台灣美光員工高達1萬名,是美光員工數最多的地區,預計未來二至三年在台灣再增加2,000名生力軍,凸顯持續投資台灣、強化供應鏈的決心。

美光16日推出旗下最先進的1β DRAM晶片,將先於廣島廠量產,明年初導入台灣廠區。在過去四到五年內,美光成為日本最大的外商投資者,顯現美光強化日本、台灣等非美製造能量。

梅羅塔透露,美光近三年一直在廣島開發技術,每年投入數億美元研發費用,以期將這項技術導入市場,在接下來兩年多時間裡,每年更將持續投入超過10億美元提升技術

梅羅塔強調,DRAM的驅動力已遍布多個市場,從數據中心到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工業應用、消費性產品與車用,從增長率來看,數據中心成長速度將超過DRAM產業平均,NAND晶片和車用則是成長最快領域之一,預計未來十年內,記憶體技術的成長速度將超越廣泛半導體產業。

 

陸汽車晶片供應明年不樂觀【摘要2022-11-20經濟日報】持續近兩年的晶片短缺問題,依舊難解,博世(Bosch)中國執行副總裁徐大全表示,「缺芯」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而且明年的預測也不樂觀,很多晶片供應商反應明年還不能滿足採購需求,目前汽車晶片供應還有缺口,有些晶片缺口較大。

21世紀經濟報導,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 Forecast Solutions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由於晶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約390.5萬輛汽車。根據預測,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量將攀升至427.85萬輛,較此前的預估增加約1.62萬輛。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日前在一場汽車論壇上坦言,「缺芯、貴電」是大陸汽車產業發展目前面臨的「最痛點」,長安汽車前九個月損失60.6萬輛,晶片價格飆升,直接導致主廠採購成本增加。朱華榮指出,新品上市初期受晶片短缺影響,拉長訂單交付週期,嚴重影響新品上市節奏和銷量以及企業品牌形象。

徐大全認為,晶片短缺的主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過於迅速,錯誤是「三到四年前犯下的。」彼時車廠一級供應商(Tier1)和主廠沒有預測到新能源車、智慧車的快速增長,也未能在三四年前將訂單下給晶片公司。

面對晶片荒,不少車企採取臨時晶片代替、車輛減配交付等措施,不過為了掌握更多主動權,愈來愈多的主廠下場「造芯」,目前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以特斯拉、蔚來、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選擇自研晶片,試圖掌握晶片技術主導權及供應主導權。

二是車企與晶片供應商合資建廠或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進行晶片研發,例如福斯集團旗下軟體公司CARIAD,與晶片製造商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

三是對現有晶片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例如廣汽集團連續兩輪投資粵芯半導體,上汽、長城等透過戰略投資方式,進軍晶片領域。

不過車企選擇自研晶片存在較大挑戰,一方面,要與專業的晶片設計公司比拚研發能力;另一方面,晶片研發投入巨大,如果只是供應給自家車企芯片,無法形成規模,很難收回成本。因此,與晶片設計公司合作,進行差異化定製,或是更好的選擇。

 

半導體供應鏈難以去台化【摘要2022-11-20.自由劉佩真】隨著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俄烏戰爭爆發及延續時間超乎市場預期、台海軍事危機等現象的發展,不但波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且也反映地緣政治因素在半導體行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儼然已加重;也就是說美對中半導體各環節打擊的合圍之勢已成,同時美對中頻頻加碼管制,負面效應將外溢至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在此同時,國際市場也憂心兩岸關係緊俏,是否影響到後續台灣對外的半導體供應狀況?因而有去台化的聲音浮現。不過在台灣先進製程供應全球比重之高,再加上其他供應環節也佔有一席之地的情況下,一旦短少我國的出貨,無疑將對全球科技與經濟產生重創,故供應鏈去台化的議題,僅會使全球半導體運作處於更不安的狀態,對於國際供應鏈的穩定性並無益。

台積電現階段供應全球先進製程的比重之高,遠超過SamsungIntel因而國際市場憂心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且有過度集中的風險性,進而使得近期有傳出去台化的聲浪。面對此局面,台灣需進行競爭力的強化,且產官學界應共同防範任何會讓我國半導體供應鏈優勢有流失的可能性。

畢竟此戰略性的產業,不但對國內經濟有重大的貢獻度,更是在國家安全的層級上有關鍵的重要性,台灣必須在目前世界局面紛亂之際,持續維持我國半導體業對於全球經濟不可替代的位置。

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具有高度的競爭力,除了是僅次於美國,位居全球第二大供應國,市占率略超過兩成,領先韓國、日本、歐洲、中國、新加坡外,同時晶圓代工、半導體封測業的全球地位均為第一名,比重雙雙超越六成的水準。

其中台積電、日月光投控皆是代表性大廠,而積體電路設計業則是位居國際第二大供應國,比重超過兩成;且台灣晶片設計領域相當多元化。再者我國記憶體雖然表現未如SamsungSK Hynix,但仍其利基市場,且在全球扮演少數關鍵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60%以上的先進邏輯IC(奈米製程以下)產能集中於台灣,特別是十奈米以下、七奈米以下製程的佔比分別可來到69%、78%,甚至台積電於第四季稍後量產的三奈米製程,也將幾乎囊括全球98%的高市占率。八吋晶圓廠我國產能位居全球首位,佔比來到20%。因而台灣半導體業的角色顯得格外突出,自然成為全球爭相合作,同時又是覬覦的對象。

儘管全球其他競爭國期望藉由近期台海軍事緊張的氛圍,期望改變現有半導體供應鏈的版圖分布,或是藉由挪動我國半導體生產基地,來降低群聚效應的競爭力,甚或拋出攻應鏈去台化的聲音,不過此趨勢難以成形。

畢竟我國半導體在全球占有戰略制高點,我國對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具有卓越的貢獻,並總能扮演即時、彈性且靈活調度的角色,故去台化對於全球科技產業無疑將是災難,因而讓台灣處於安全的狀態,能無慮的供應全球客戶所需的半導體產品,極大化科技產業最大發展利益,此方為最佳策略。

 

感想:

1.        台灣與美國,在半導體的市場上,是互相合作與依賴的夥伴,不是競爭的對手;台積電、聯電的股東結構上,外資佔絕大多數,即可證明。因此美國保護台灣,等於保護自己。

2.         美國或德、法自己也知道,在成本與效益上,絕對不可能與台灣競爭,只能謀求與台灣合作與分散風險。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756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