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市櫃Q3獲利寫五驚奇
2022/11/22 22:31:39瀏覽50|回應0|推薦0

上市櫃公司昨(14)日公布第3季財報,在蘋果新機拉貨、網通等產業發威下,加計金控自結數,合力繳出1.14兆元的獲利,前三季累計為3.31兆元,寫下1.歷年單季第三高、2.前三季歷年同期新高、3.每股獲利(EPS)創新高家數為史上最多、4.連六季創新高家數破百家、5.連六季獲利突破1兆元等五大紀錄。

 

HOOKED ON CLASSICS 2 - [256 Kbp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mps6Mh5Yg

 

【摘要2022-11-15經濟日報】上市櫃公司昨(14)日公布第3季財報,在蘋果新機拉貨、網通等產業發威下,加計金控自結數,合力繳出1.14兆元的獲利,前三季累計為3.31兆元,寫下1.歷年單季第三高2.前三季歷年同期新高、3.每股獲利(EPS創新高家數為史上最多4.連六季創新高家數破百家、5.連六季獲利突破1兆元等五大紀錄。

展望第4季,多家法人機構持保守態度,主要因為傳統淡季、通膨排擠消費支出、加上企業持續調整庫存、且金融股股利入帳高峰已過等,普遍預估單季獲利可能跌破1兆元,約在9,300億元至9,700億元間,但全年獲利仍有機會挑戰2021年寫下的4.28兆元歷史紀錄。

3EPS創歷史新高的公司,包括台積電、欣興、長榮、上海商銀台達電、金像電等共187家,高於上季的140家,家數為歷年單季最多,同時,也連六季突破百家。

3EPS最高的是大立光的61.06,其次是長榮37.25、緯穎24.68元,單季賺逾一個股本有21家。

3季獲利呈季成長的公司降至740家,季、年雙成長的公司為616家,其中,台積電單季獲利2,808億元領先群雄,長榮1,006億元第二、陽明497億元第三,其他逾百億元的還有鴻海、聯發科、聯電、萬海、日月光投控、台達電等。累計前三季上市櫃公司交出3.31兆元,為歷年同期新高。

 

修補世界經濟 葉倫:終結烏克蘭戰爭是最好辦法【摘要2022-11-15中時】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今天於20國集團(G20)峰會在印尼登場前升高對俄羅斯的施壓,表示終結烏克蘭戰爭是結束世界經濟混亂的最好方法。

法新社報導,葉倫會見法國財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時告訴記者,「終結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這場戰爭在道義上屬當務之急,也是我們能為全球經濟所做的最好事情」。G20成員國沒幾個能躲過經濟苦楚,在此情況下,節節高升的燃料及糧食價格預計將成為峰會討論要點之一。葉倫希望將藉由劍指俄羅斯來擴大外交施壓,進而終結俄烏戰爭。

法國財長勒麥爾強調,有必要抵銷俄國入侵的影響,也就是歐洲狂飆的燃料價格。他說:「我真心認為,檯面上首件待議事項會是如何降低能源價格並擺脫通膨。」

 

英飛淩四季度營收41.4億歐元市場預期39.3億歐元【摘要2022-11-15集微網】集微網消息,(德國)英飛淩科技股份公司發佈2022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22331日)財報。2022財年第二季度,英飛淩營收32.98億歐元,同比增長22%;利潤7.61億歐元,利潤率23.1%;預計全年營收約135億(±5億)歐元;預計全年利潤率約22%

據悉,英飛淩官網8月發佈公告稱,英飛淩科技已經收購了位於柏林的創業公司Industrial Analytics。因此,英飛淩將加強其人工智能軟件和服務業務,以進行與機械和工業設備相關的預測分析。公告稱,英飛淩將收購該公司100%的股份,但雙方都不原透露交易金額。

 

美日聯合開發超越2nm技術中韓台半導體大挑戰【摘要2022-11-15中時】日本多家大型企業最近合資成立一家名為Rapidus的半導體企業,將與美國合作開發超越2nm的最新一代晶片技術,其目的是避免目前由台灣與韓國領導的尖端晶片製造能力,未來可能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

此舉未來的成敗如何還難以預料,但是對全球半導體技術版圖造成的衝擊不可輕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對於尖端晶片製造技術在台灣發展,已有愈來愈緊迫的地緣政治危機感,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在美國壓力下走向空洞化,令人擔憂。

日本這項Rapidus計劃由豐田汽車、日本電信電話(NTT)、索尼(SONY)、NEC、軟銀、電裝(DENSO)、鎧俠(Kioxia)與三菱UFJ銀行共8家企業組成,各自投資約10億日元,由東京電子(TEL)前社長東哲郎等人主導,目的在與美國合作建立超級腦計算機和人工智慧(AI)新一代半導體在日本的供應系統。這個被稱為「超越2nm」的半導體製造體系,計劃在2020年代末建立一條新一代邏輯晶片的生産線,並在2030年開始量產。

目前日本在半導體製造上仍落後台灣與韓國許多,台、韓現在已經開始3nm量產,並計劃最早在2025年量産2nm産品。而日本的目前主要的半導體生產線仍在40nm階段,為升級半導體造產業,特地吸引台積電到熊本縣建廠生產12~28nm的邏輯運算晶片。即便如Rapdius計劃在2030年生產2nm以下的晶片,要趕上台、韓的技術發展仍有一點距離。

雖然製程工藝暫時趕不上台、韓,美國與日本仍在材料、設備與設計領域上擁有較大的優勢。例如美國晶片設計上有博通、高通、輝達、AMD等頂尖廠家,半導體設備上除了光刻機之外幾乎全部能生產,半導體設計的軟體(EDA)與光刻軟體則處於絕對壟斷地位。

唯一的短板是半導體材料。而日本則是在材料和半導體設備領域兩大環節擁有優勢,尤其在材料領域幾乎有全球性的壟斷優勢,包括晶圓基片、光罩、光刻膠、濺鍍靶材等等,顯見美日的優勢有極大的互補性,一旦合作,能力不可小覷。

如果僅停留在技術層面,美日半導體聯盟開發2nm以下製程仍有勝算,至少能解決他們對台積電控制最先進製程的焦慮。最近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受訪時警告,美軍最精密軍用設備的晶有7在台灣生產,這對美國而言是國安等級的風險,因此她呼籲在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後,要加速讓企業在美國本土製造晶片,以強化美國國家安全。

美日合作固然有堅強的技術能與相互間的互補作用,但是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對快速崛起的日本半導體業的打壓,讓日本半導體業足足停滯了數十年,這段歷史至今仍是日本企業與美國合作時難解的心結。

此外,美國還希望在美日聯盟形成後能拉攏韓國加入,但是日本與韓國歷史上與現實政治上的糾葛極其繁雜,雙方要坦誠合作比起美國有更多現實上的困難。拜登首訪亞洲選擇韓國,日本看在眼裡不是滋味,而韓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程度接近50%,與台灣半導體業又尖銳競爭關係,一旦成為半導體聯盟成員,韓國在中美間的角色會愈形尷尬,在美台半導體產業關係上又不易調和,反而影響半導體聯盟原有的目標,可能會得不償失。

在全球技術供應鏈相互依賴的現實下,沒有哪個國家能完全掌握所有的技術與能力。這是全球化體系所造成,也是它結構上最不易突破的難點,對美國、日本來說是如此,對中國也是同樣的道理。

 

感想:

1.        美日攜手研發2奈米晶片,關鍵有21.要多久?2.成本多高?

2.        美日攜手研發2奈米晶片,一定沒問題,但是台積電已經準備要量產了,所以若美日聯手需要5年,那5年後只能算成熟製程、中高階晶片,利潤就不高了。

3.        美日攜手研發2奈米晶片,工廠地點如果在日本,那成本就會高於設廠在台灣的台積電,長期下來是沒有多大的國際競爭力的。

4.        唯一好處只有,分散分險。

5.        至於三星,如果要研發出2奈米,良率又要好,至少要花10年以上,因此沒有競爭力。

6.        如果5年以後,歐美需要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大都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墨西哥與東歐,中國電子商品出口85%訂單都飛了,那中國經濟會逐年崩潰,必須向美日安保聯盟求饒來求生。

 

拜登「窒息式」封殺!大陸晶片找到解藥 但致命傷還是很痛【摘要2022-11-15中時】美國以國安為由對大陸晶片業發動制裁,禁止未取得許可的美國公民、組織及企業協助大陸研發或生產先進晶片,長久下來仍面臨無法擴張技術能力與營運範圍的危機。

大陸半導體設備廠也可能因為缺少國外零件無法順利生產,中微半導體設備工程師說:「我們的產品只有組裝的部分在大陸,其餘都需要國外技術與零件,光限制零件就足以讓我們窒息。」

 

美殺手級晶片禁令長江存儲:我們快窒息了【摘要2022-11-15自由】中國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長鑫存儲因美國半導體禁令,擴廠幾乎停滯。長江存儲工程師對英媒吐實,中國自製的半導體設備,其實只負責組裝而已,其餘的都仰賴國外的技術和零件,光是美國管制零件出口到中國,就讓我們窒息了。

除了設備、技術斷供外,美國也限制美籍人才在中國半導體廠上班以及技術支持,中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面臨人才流失。上海獵人頭公司證實,收到了很多設備工程師的詢問,希望轉到沒有受到制裁的行業。

 

亞馬遜將大砍1萬名員工 創公司史上最大規模裁員【摘要2022-11-15壹蘋】外媒引用知情人士消息透露,零售巨頭亞馬遜計畫最快本周開始裁員約1萬人,這將是該公司史上規模最大的裁員行動。知情人士表示,裁員將集中在亞馬遜的設備部門(包括語音助手Alexa)、零售部門以及人力資源部門。目前裁員人數仍然不穩定,可能會依照每個團隊進行裁員,而不是在全公司大規模同時裁員。

網易科技報導,如果裁員人數在1萬人左右,它將佔亞馬遜全職員工的大約 3%甚至還不到其全球員工總數的 1%。亞馬遜報告稱,截至2019年底,員工人數為79.8萬人。但截至20211231日,全職和兼職員工人數為160萬人,增加102%,不過仍以時薪員工為主。

假日購物季對亞馬遜來說至關重要,一般正常情況下,該公司在這個季節會增加員工數量,以滿足需求。假日購物季進行裁員顯示,不斷惡化的全球經濟給亞馬遜帶來沉重壓力,迫使其削減多年來人員過剩或交貨量不足的業務。

網易科技指出,亞馬遜成為最新被迫裁員的科技公司,直到最近,該公司還在努力留住員工。這家電商巨頭今年將其科技員工的現金薪酬上限提高1倍多,理由是勞動力市場競爭特別激烈。

不斷變化的商業模式和不穩定的經濟,已經引發整個科技行業大裁員。在收購推特後,馬斯克(Elon Musk)本月將該公司員工人數裁汰80%。上周,Facebook母公司Meta宣布裁員1.1萬人,約占員工總數的13%。近幾個月來,LyftStripSnap等科技公司也紛紛裁員。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755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