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 拜登政府「期中考」
2022/10/21 22:53:57瀏覽106|回應0|推薦0

拜登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欲打破運作成熟的亞洲半導體生態系,建立美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且必須擁有「自給自足」(self sufficiency)能力,才能有效因應半導體供應鏈中斷造成的經濟、產業、國安、軍事等危機或威脅。

 

G. Mahler: Symphony No. 1 "Titan" - Lorin Maazel - Sinfónica de Galic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56kGOgscI

 

【摘要2022-10-20聯合報徐遵慈】拜登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名,欲打破運作成熟的亞洲半導體生態系,建立美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且必須擁有「自給自足」(self sufficiency)能力,才能有效因應半導體供應鏈中斷造成的經濟、產業、國安、軍事等危機或威脅。在此目標下,除鼓勵美商將其在亞洲建立的供應鏈一部分移回美國本土外,亦須拉攏跨國半導體大廠至美國投資,同時透過國際合作倡議,如印太經濟架構(IPEF)、CHIP 4聯盟等,建立供應鏈夥伴關係。

美國希望建立「自給自足」的能力,主因為美國曾為半導體製造大國,三十年前美國本土製造半導體占全球產量比率曾高達37%,但目前已降至12%,預計到2030年將降至10%以下。

進一步來看,美國不僅欠缺十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本土半導體廠生產使用於汽車等28奈米成熟製程的產量亦僅占全球6%,至於封裝測試產能更僅占全球約2%美國產業研究機構依此能量評估,認為需斥資數千億美元,才可能在美國打造足夠自給的產能。

為促成相關投資,美國參、眾議院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後,已在八月生效,成為美國迄今推動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的最重要法源。該法案將提供520億美元於補貼設立先進半導體製造、封測等生產設施,以及相關研發、訓練及設置獎勵通訊產業創意的基金。

另將在未來五年內編列總預算達1700億美元,投入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先進製程、六G、能源與材料科學等科研計畫與教育。惟雖晶片法案總預算金額龐大,但實際可用來挹注廠商設廠補貼的金額僅約390億美元,可能僅供十餘件申請案,不足以建立足夠產能。

此外,拜登政府迄今提出數項供應鏈合作機制或倡議,例如IPEF下之供應鏈韌性合作、CHIP 4晶片聯盟等,但迄至目前,IPEF談判進展不明,且東協國家參與興趣不高,CHIP 4晶片聯盟則因韓國對其抗中色彩過於鮮明的疑慮,以致猶豫不決。

為擴大合作陣線,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等積極提議應透過「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方式,選擇東協或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國家,共建供應鏈夥伴關係。然半導體產業畢竟與紡織成衣或消費電子產業不同,東協除新加坡、馬來西亞已有半導體廠外,其餘僅有少數封測產線,亦多在起步階段。美國因供應鏈回流不易,因此尋找半導體產業「新手」進行「友岸外包」,成效難免令人擔心。

整體來說,拜登政府的半導體供應鏈策略雖獲得美國兩黨及各界支持,但如何落實供應鏈在地化及確保重大投資計畫的順利執行,將是攸關其「期中考」得分關鍵。美國1.高勞動成本且缺乏足夠產業人力、2.新技術研發能量不足、3.欠缺封測產能及相關供應商、以及4.國際合作倡議消極零碎等,都是必須面對的挑戰與困難。

更重要者,台積電赴美設廠對美國半導體產業具重大意義,拜登政府應全力支持及協助設廠順利,及確保台積電未來能在與美商相同的公平待遇下在美國營運。對台積電的不友善言論或過度政治化台積電的角色,不僅將傷害台美間信賴關係,更將衝擊美國落實半導體戰略的目標。

 

美晶片禁令逼韓廠撤離中國? 專家分析:這種可能性更高【摘要2022-10-20壹蘋】拜登對中國祭出新的晶片出口限制,儘管韓廠獲得1年豁免期,但韓媒指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韓國記憶體晶片巨頭,在中國的長期業務前景,已降至最低點,為求保險可能移出12條產線。

不確定性,將不可避免地迫使韓國晶片製造商搬遷其晶片製造設施,尤其是最先進的晶圓廠。根據韓國先驅報報導,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科技分析師Roger Kay認為,韓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可能利用這1年豁免期,將邊際產量移往他處,考慮到完全搬遷所需時間和成本,至少需3,韓國晶片業者可能會選擇安全且更便宜的替代方案,「移走12條產線也許不會太困難,可能被視為是一種針對不可預測事件的安全作法。」

KB證券分析師Jeff Kim估計,三星晶片營收約有4分之1來自中國,而中國佔到SK海力士近40%的晶片營收。

至於全球NAND快閃約有14%在三星西安廠製造,SK海力士的無錫廠負責全球約12%DRAM產品。另外SK海力士子公司Solidigm的大連廠,生產全球5%NAND快閃晶片。

 

次級晶片猖獗 中製汽車品質堪憂【摘要2022-10-20自由】根據彭博報導,中國因全力發展電動車產業而導致晶片需求激增,近日美國又對中國全面祭出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使得中國晶片短缺問題惡化,許多中國車廠被迫向非法的經銷商購買舊型或二手晶片,不合格晶片已進入汽車供應鏈中,導致汽車品質堪憂,車主性命處於危險之中。

非法的晶片經銷商過去在中國半導體市場可說是可有可無,但自2020年底全球晶片短缺開始擾亂供應鏈後,情況發生劇變,這些非法經銷商銷售的舊型或二手晶片形成巨大的灰色市場,購買一個晶片的成本可能是原來成本的百倍,車用晶片市場尤其嚴重;美國祭出新出口管制措施後,中國晶片短缺進一步惡化,地下交易更猖獗。

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近來美國制裁已引發新一輪恐慌,對入門或更先進的晶片供應都造成干擾,經銷管道與晶片價格都亂成一團。」

投機份子利用車用晶片短缺來拉抬價格,加上缺乏監管和需求飆升,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傳統和電動車市場,意味了地下交易在這裡更為猖獗;許多晶片仲介更透露,次級晶片已進入汽車供應鏈中,導致汽車品質與車主安全堪憂。

德國主要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Bosch)已接到中國車商的多個請求,希望博世替他們從地下市場購買的車用零件進行加工;博世最終拒絕這些請求,因擔憂這些次級晶片終將損害自家零件的聲譽。

三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電動車商蔚來、小鵬及理想汽車,都曾試圖透過未獲授權的中間商購買晶片;事實上,除了有自產晶片的比亞迪外,幾乎所有中國車商都試圖用這種方式採購晶片,且為此付出巨額代價。例如,理想汽車曾用逾500美元向一名晶片仲介購買一枚煞車晶片,該晶片在疫情爆發前僅需一美元左右。

 

中國向俄傾倒垃圾晶片 故障率增達1900%、俄媒痛批【摘要2022-10-20自由】俄羅斯陷入對烏克蘭的困戰之外,還要遭受中國傾倒大量出口的垃圾晶片,引起俄羅斯國營媒體的不滿與撻伐。據俄羅斯國家商業日報КоммерсантъKommersant)報導,最近幾個月從中國運往俄羅斯的半導體晶片故障率增加了1900%

Kommersant引用一位匿名消息人士報導,在俄羅斯非法入侵烏克蘭之前,進口矽的缺陷率為2%,但自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製造商顯然面臨著晶片製造高失敗率。即使是2%的缺陷率,製造出來的晶片也不是最理想的,因為由許多零組件製成的產品都遇到相當大的質量問題,40%的故障失敗率意味著產品非常不適合使用。

 

美殲滅戰害大陸29座晶圓廠「斷手腳」?有救了【摘要2022-10-20中時】美國日前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禁令再度升級,美企不得對大陸供應先進製程晶片和相關製造設備,同時限制半導體人才赴陸工作。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這次美國徹底封殺大陸晶片廠,可能使大陸正在興建中的29座半導體廠進度延宕,反而紓解產能過剩的壓力成熟製程晶片得救。

謝金河指出,繼晶片戰爭之後,美中經濟脫鈎的戲碼正加速進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財政部長葉倫提出的Friend Shoring,中文翻譯成「友岸外包」!簡單來說就是要把供應鏈放在友善的國家生產;葉倫警告將對破壞經濟秩序的國家採取強硬措施,暗指中國。

另一個是拜登總統的Cancer Moonshooting,指的是癌症登月計劃,這個登月計畫遙指1960年代美蘇競相發展太空登月計劃,美國後來超車蘇聯。這次的登月計畫指的是生技產業的自主研發,美國要把學名藥、生物製劑的產業重回美國生產,美國把發展生技產業當成1960年代的太空競賽,這對生技產業可能是一場新的產業革命。

謝金河說,上個月,他到宜蘭參訪邦特,過去邦特以洗腎導管為主,現在切入微創導管,毛利率更高。為了迎接美國去中國化的新產業革命,邦特在宜蘭科技園區蓋新廠,規模比現在大兩倍,這是擴增產能,準備迎接來自美國的新訂單。

這次晶片戰爭,短期是很大的利空,尤其是終端產品全在中國市場的受害最大,但是以物質不滅定律來看,像蘋果不用長江存儲的快閃記憶體,可能是別家得利。這次美國徹底封殺中國晶片廠,很可能使中國正在興建中的29座半導體廠進度延宕。(編按: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大陸預計在2024年之前,將興建31座大型晶圓廠並投入量產。)

謝金河強調,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沒有競爭者可以取代,人類的創新只會不斷向前奔馳,不會向後退,未來的台積電只會更強。他透露,「一家重量級企業負責人告訴我,已經交代公司財務部門,把資金備好,等到一個相對低點,全部押注台積電,還說他有生之年,從來沒有看過如此便宜的台積電。」

謝金河在文末提到,「葉倫的供應鏈移轉正加快推進中,拜登的癌症登月計畫可能也是台灣生技產業的新機遇。危機與轉機常在一個轉念之間。」

 

【摘要2022-10-20中時】過去美國為了牽制大陸先進晶片的發展,已設下諸多限制,如今範圍持續擴大,只要美國公民、企業及組織無法取得許可證,就無法替大陸超級電腦、人工智慧及軍事等關鍵領域研發或生產半導體,其中限制美國公民的舉動殺傷力十足,因為目前許多大陸晶片業高層都是「海歸」派的高階人才。

總部位在荷蘭的艾司摩爾,在禁令發出後沒多久,即宣布旗下美籍員工禁止替大陸客戶服務,也讓外界擔心此事將衝擊營運,不過艾司摩爾周三表示,影響相當有限,「我們是一家歐洲廠商,機器中使用的美國零件很少,未來可以繼續出貨EUV機台至大陸。」

艾司摩爾補充說道,大陸客戶可能很難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其他零件,由於目前公司趕不上訂單需求,如果來自大陸的設備訂單放緩,艾司摩爾可能會轉售至其它地方。

除了艾司摩爾之外,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KLA Corporation都已經決定撤出美籍員工,以符合相關規定。

諮詢機構「創新未來中心」聯合創辦人Abishur Prakash直指,這對美中關係而言,是一個很大的轉變,「隨著最近美國的行動更為強勢,雙方的關係已經出現重大改變,沒有辦法回到原來的樣子,已經走上了不歸路。」

 

中國正遭遇完美風暴 業者忍耐度到極限【摘要2022-10-20自由】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直言中國經濟正遭遇完美風暴,呼籲當局及早結束清零政策,因為業者的忍耐度已到極限。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rg Wuttke)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訪問時表示,中國僅57%人口打追加劑,在人口沒有全面接種前,解封會造成醫療災難,因此研判最快明年9中國國境才會開放。

這位代表1700家在中國歐商利益的專家期盼,中共在20大後能推動全民接種計畫,因為業者的忍耐度已到極限;他說,黨內確實有人希望藉由跟世界脫鉤,讓中國倒退回明朝的封閉,但也有決策者很清楚衰退的後果。

由於1.嚴苛的清零政策、2.美國的晶片制裁措施、3.中國與俄羅斯的同盟關係、4.政府無法駕馭房地產危機,伍德克認為,中國正遭遇完美風暴,需要清零結束的正面訊號。

但因為政府監控和粉飾太平的宣傳,僅有少數中國人知道外國人早已回歸正常生活,伍德克指出,中共不是不知道民間的反彈聲浪,問題是有沒有改變的意願。伍德克還說,今年中國的成長動能已落後美國,中國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絕無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20大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可望進入第3任;伍德克表示,對中共來說,穩定當然壓倒一切,這也是為何當初挑選習近平為接班人,但沒人料到他會成為獨裁者。

伍德克在中國生活近30年,1997年出任全球化工龍頭巴斯夫(BASF)在中國的代表,2019年第3度連任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公認是歐洲最了解中國的業界人士。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731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