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緬懷孫運璿先生
2014/01/08 13:58:47瀏覽621|回應0|推薦7

                         緬懷孫運璿先生

風風雨雨的2013年總算過去了,經濟低迷不振、國會持續空轉、食品安全風暴不斷、朝野惡鬥僵局延燒等,這些都使得國人感到「沈悶」不已,紛紛冀望今年曙光再現,經濟發展能擺脫近幾年的無感而恢復生機。 新年馬總統在元旦講話裡特別強調民國一○三年「政府把拼經濟當作最優先最重要的工作,讓今年成為台灣的經濟突破年。」並要求行政院擴大現有的國際經貿策略小組,盡速提出如何加速推動兩岸服貿協議和貨品貿易協議,及加入TPP和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的具體方案。

馬總統還將邀前副總統蕭萬長成立民間推動委員會,邀在野黨及工商團體參與,徵詢意見,凝聚共識,提出讓台灣搶攻區域經濟整合灘頭堡的具體策略。盼望前副總統蕭萬長能發揮所長徹底將沉悶的台灣從谷底拯救起來。

一個國家若有一個非常能幹的官員而他又能適才適用,則絕對是這個國家的福氣和人民的福氣。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掌政行政院時期曾籌建「十大建設」將台灣經濟帶向一空前的輝煌發達境界,因而在民國七、八十年間曾有「台灣前淹腳目」的說法,那時候台灣人出國在世界各地皆十分受到世人尊敬。不過此情此景已很久不復再見,實屬遺憾和可惜。若台灣任由一批所謂博士但無能的政客繼續治理,則台灣的經濟實難期有所好轉。副總統蕭萬長可能是馬總統主政時期最後一張王牌了。相信全國上下都一致期望他能在該位置上能有所成就,則人民甚幸、台灣甚幸!

去年適逢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百歲冥誕,陳文茜小姐主持的「中天夢想驛站」特別製作專題,緬懷了孫院長的貢獻與品格。當時我在觀看該節目後,撫今追昔,久久無法入睡。民國39年,孫運璿先生擔任台電總工程師,向美國西屋公司借了200萬美元,以此改善台電設備,7年後,發電容量增加一倍。民國56年,孫運璿先生接掌交通部,規畫「十大建設」中的高速公路、中正機場、鐵路電氣化為台灣交通現代化打下基石。

孫運璿先生對台灣現代經濟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在民國62年接任經濟部長後,以恢弘的視野、創新的做法,仿效韓國「科技研究院」,以政府資金為主,設立半官方機構工研院,以財團法人的方式,突破政府法規限制,同時高薪聘請歸國學者,從事先進的產業研發,當時立法院認為,政府出錢,卻沒有管理權,立委反彈聲浪四起,全賴孫先生四處奔走,以專業前瞻的眼光說服立委,工研院順利成立,帶動科技研發的風氣;4年後,孫運璿先生在政府財政困窘的情況下,硬擠出1000萬美元,催生新竹科學園區,終於打造出台灣科技業30年的榮景。

千禧年後,台灣經濟停滯不前,逐漸步上日本「失落的20年」後塵,部分媒體和學者還在緬懷「亞洲四小龍」的美好年代,其實台灣早就被香港、南韓、新加坡遠遠甩在後面;東協各國在年終公布經濟成長率,菲律賓7%、印尼5.5%~5.9%、越南則是5.42%,都優於台灣主計處預估的1.74%。當朝內閣官員博士無數、學有專精,但絲毫不見積極作為,唯一值得期待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還在討論、修正、再討論、再修正,不知何時才能上路,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賽局中,難道台灣只能期待孫運璿重生?

中央銀行最新資料顯示,截至11月底,台灣外匯存底高達4155億美元,高居世界第4位,南韓3450億美元、香港到10月是3096億美元、新加坡則是2718億美元。台灣巨額的外匯存底,多年來只靠「10A總裁」彭淮南先生的表現,為國帶巨額收入。但是空有子彈,卻沒有善用武器,金融政策並沒有帶來更多更好的投資機會,台灣經濟只能繼續悶燒。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先生日前建議,政府應提撥十分之一的外匯存

底,貸款給績優廠商,進行海外併購,在全球經濟動盪的時代,前進

美國、日本、德國,或買專利型技術,或入股併購大型知名公司,甚

至以經濟實力為後盾,提升實質外交關係。根據報載,美國多位州長、國會議員拜會郭台銘先生之後,鴻海宣布投資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億元),在賓州從事研發、自動化與擴產,轟動美國政商。美國總統歐巴馬最愛用的黑莓機,為了拚逆轉,也宣布跟鴻海展開為期5年的策略結盟;來自台灣、全球第一大3C代工廠,鴻海再度幫助台灣成為全球媒體的焦點。

郭台銘先生運用外匯存底的倡議,類似各國政府成立「主權基金」。2008年筆者擔任立委時,就曾經多次呼籲行政部門,積極研究成立主權基金。多年過去,新加坡財政部100%持有的淡馬錫公司,早就縱衡四海,控制全球500多家公司;而中國國企,夾龐大的政府資金,在全球各地「抄底」併購,投資能源、糧食、金融、電信、高科技...國企民企分頭並進,將「大國崛起」的經濟實力發揮到極致。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甚至發下豪語,未來5年大陸對外投資要突破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5兆元)。台灣雖然沒有大陸的財力,但是外匯存底的十分之一,逾400億美元,如果能貸款給台積電張忠謀先生、鴻海郭台銘先生,借重他們創新和管理的優秀能力,一定能為台灣經濟打開活路,同時開創下一個科技世代的新局面。

緬懷孫運璿先生百年冥誕,放眼四望台灣政壇,但求行政官員能察納百姓雅言,仿效孫運璿先生的眼界和魄力,為台灣經濟振衰起敝再創佳蹟。(本文下半部採自網路文章)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elchow&aid=1043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