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符刺客與miXtage─音樂表演進化論
2016/09/19 01:33:32瀏覽1584|回應1|推薦12

2015年,我找了一位高人朋友來幫我構想miXtage計畫。這不是一個音樂會,也不是創作計畫,它是一種…音樂新生態運動吧。觀察數位時代的音樂欣賞行為,用新觀念來繼續開拓音樂活動。除了「一切為原創」的大前提外,其中兩大挑戰,就是視覺和網路傳播。透過多方訪察,我們找到首批五位青年才俊:曾增譯、張凱、官大為、盧易之、彭彥凱,各有特長和風格。

專案名稱未定案前,工作團隊裡有位才女,為專案取了一個暫時代號「音符刺客」。我覺得很棒。因為「刺客」是一群身懷絕技,為達目的不惜打破體制,出奇招、走險路的俠客。而「音符刺客」們所擅長使的,就是音樂的基本元素~「音符」。

我們音樂界目前須要的,就是真正憑本事奔走江湖、行俠仗義的高手,不是學院或官僚體系裡掉書袋的夫子。所以這兩個名稱都會保留下來;「miXtage」是我們想開發的新維度空間,而「音符刺客」則是紅火於其中的高人。

打破體制、開拓僵局,我很期待音符刺客們的創意甚或叛逆。在他們的攪動下,或能帶給後人新鮮的活水。

 以下這篇文章發表於2015年的MUZIK雜誌。當時提的觀念就是,「音樂生態」、「表演環境」絕非一成不變。大家都坐在一列向前疾馳的時光列車上,每到不同的一站,就要有不同的對策。這是除了音樂本身之外所必須思考的事。


昔日滄海,今日桑田。
音樂舞台進化論
文/楊忠衡

生活的一點一滴,分秒在變化。與人類情感、觀念緊密相依的音樂活動,其實也是瞬息萬變。已經「博物館化」的過往陳跡,固不必擔心它們存在的狀態,但是新創作該是什麼型制?或擴大一點想,音樂活動可能轉變成什麼樣貌?則是不能不思考的議題。

莫札特之前的音樂表演,是今人難以想像的。可能發生在宗教場所、街頭酒肆,或是貴族豪宅的茶餘飯後。肯定不像今日對號入座,禁聲莊嚴。根據考據,孟德爾頌發明了指揮棒,從此才確立了接近現代樂團的演奏型制。那也距今不過一百多年。近代小提琴揉弦技巧改良於克萊斯勒,今日我們習慣帕爾曼極度滑潤的詮釋,認為這就是經典;其實以當年標準來看,應該稱為「非典」。中國傳統戲曲可能搬演於酒樓戲台,或是豪門深宮大院,更多民間表演,更從不知「舞台」為何物。

昔日滄海,今日桑田,回顧音樂史,每個變動和發明,都是配合當時音樂欣賞的須要。如果我們不去明白現今音樂欣賞的須要,音樂活動就會發生卡住的斷層。這絕不是光思考「音符」的問題,就能解決。現代人須要什麼樣的音樂演出?創作者又如何滿足他們的須要?今人創作一部作品,不會想像它在貴族餐會、或是大戶後院的水榭戲台演出。即使思考音樂廳,也已未切實際,因為「音樂廳」遲早也要變成下一個過時的「水榭戲台」。

大部份人不在音樂廳裡享用音樂。年輕音樂家選擇Legacy、左岸留言、女巫店、水源劇場…,有許多音樂家只發行唱片,不在現場演出。有些音樂家遊走於電視、電影,現在「電玩」是新的發表空間。他們不須走上實體舞台,因為「電玩」就是舞台。現在有音樂家更把舞台鎖定在網路,成為逐漸強大的一群「網路音樂家」,發展出付費音樂平台。他們注重的除了音樂,更重要是視覺呈現。而因為注重視覺整體效果,也就影響了音樂的結構、節奏和創意。

自從有了收音、擴音設備,音樂表演已經打破非「廳」不可的概念。現在拜數位科技之賜,人與人的互動也由實體走進虛擬;實體與虛擬也未必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在打破場所與型式的限制之後,音樂並不流於無依,而是將跨進一個更自由、更多元、更立體的想像空間。我鼓勵音樂家們不止思索音符的問題,也要觀察整個音樂環境的進化問題。做為一個丟出問題、並親身實踐的人,我今年打算進行一套「非舞台」音樂發表實驗。期待與大家交流。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74841865

 回應文章

Sookh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0/18 17:08

想到這首兒歌,客家童謠,很好玩的童謠,

問過一些客家朋友,沒有人會唱,

請問您們有沒有資料?

或是能否為客語童謠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