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3/05 22:43:02瀏覽821|回應1|推薦5 | |
「廣藝愛樂.台灣靚樂」「傳承經典.打造今典」 三月六日,隨著廣藝愛樂2012年第一檔節目《宜錦.電音.三太子》演出,「台灣靚樂」計畫也將正式開始。不管您是否到場,還是非常希望您能瞭解「台灣靚樂」計畫到底要做什麼。台灣音樂終將走自己的路;這是一次長期的,新風潮的策動,期許台灣樂壇在未來改頭換面、柳暗花明。 ◆李宜錦排練《風火電音三太子》。(胡福財攝) 台灣靚樂計畫 一、目的 「台灣靚樂」目的在於創造台灣人喜愛的台灣音樂。 二、說明 創造健康、活潑、普及的音樂新潮流,讓作曲家不受限制、沒有包袱的創作。不受傳統學術觀念規範,也不依賴外國理論指導,勇敢獨立發展。 過往台灣音樂受限既定觀念,產生與社會脫節狀況。今日台灣表演藝術風氣興盛,戲劇和舞蹈界在前輩大師提倡之下,建立文化自覺,創作和欣賞已相當暢旺。不但佳作連連,也對外產生影響力。音樂也應該排除障礙,走出自己的路,急起直追。 三、宗旨 「廣藝愛樂」是台灣第一個以代言國人創作為宗旨的樂團。將長期委託、獎助創作,並做出版、巡演,成為創作者的發表基地。 四、核心思想:「音樂改良芻議」 1.不講背景:從各種管道尋訪有才華、有想法的創作者,不講學歷、背景、師承,只講創意與品質。 2.建立文化自覺 仿當年文學革命精神,提倡「言之有物、不摹仿、講求精緻、講求內涵、追求創意、不用典、不拘型式、不避俗」。以文化觀照角度,體察本土文化潮流,繼往開來,自主創作。
3.群策群力 組織音樂工作者,彼此觀摩、砥礪,培養聽眾群,提昇作品素質,促成新潮流。 五、願景 期望五年後形成新潮流,使台灣樂團發表國人作品成為常態,觀眾也習慣到音樂廳欣賞精彩的新作。透過全新生態與觀念,發掘才人,激發創作潛能,建立自信,並影響其他華人區域。期許台灣樂壇在未來改頭換面,大眾享有柳暗花明的音樂環境。
◆雖然還是排練,但多了聲光效果,應該還很多人沒看過。這是一段描寫傳統與現代衝突,最後融合的樂曲,可以稱為音樂中的新寫實派麼。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