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性格決定姿態
2010/09/28 20:40:53瀏覽178|回應0|推薦2
最近在讀杜甫的詩
同時又看到晚明袁宏道的小品文
從杜甫的三吏三別到袁宏道的西湖遊記
發現其間的生命情調竟有天壤之別

前者的沉重來自於家國的憂思與文化的傳承
後者的輕盈則源於個人的安頓與當下的自在
杜甫揉人間的苦難於至善的愛與美當中
袁宏道化現實的限制於山水的空靈與閒適裡

不同的時代氛圍塑造了迥異的生命質地
大唐的多元、開闊與邊塞的風沙
吹拂出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器度與襟懷
亦讓他擁有"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視野

晚明的政局糜爛頹敗
民間的經濟力量與通俗文學卻蓬勃發展
於是袁宏道得以用離經叛道的遊戲形式蔑視當代禮制
並進而提倡去神聖化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革命主張

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只是在文學史上呈現的姿態不同而已
杜甫的沉鬱與悲憫自古以來不知撞擊了多少柔軟傷痛的心靈
而袁宏道的輕安自適或也為苦悶乏味的靈魂找到出走的可能性

我的性格自是較接近自虐式的杜甫
一種習於總攬現象且敏感深思的生活樣貌
因此並非不嚮往袁氏的瀟灑不羈與放蕩恣意
只是這種氣質絕非後天可習

我頗安於此命
即便身處於過度認真會被當作愚蠢的年代
即便在無所謂、裝酷、看得開的自我作主才算是王道的主流下
我還是會一身狼狽地為理想堅持到底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445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