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改變所帶來的力量
2017/03/19 20:49:56瀏覽892|回應0|推薦16

 這陣子與學生討論生涯規劃時,一名學思優秀的孩子談到以後想當駐外記者,「因為想把更寬廣的視角帶回台灣」,點頭稱是的我,隔天便送了一本《歐洲的心臟》給她。此書作者林育立,是長期旅居柏林的自由記者,致力於寫出和台灣社會對話的報導,是一名非常用功的傳媒工作者。觀看這本書時,可說是欲罷不能,從第一部份談戰後德國的再興,第二部份邁向綠能新世紀的能源轉型,到第三部份揭露真相、走出獨裁的轉型正義,皆是信而有徵的理性論述。或現場採訪或閱讀文獻或綜合資料,有不同來源的立場與觀點,亦有個人的觀察與保留,是我這陣子看過最有收穫的非虛構書寫。扎實的論證與引述,有敘有議,搭配生動的照片與說明,讓我忍不住一口氣看完,是深入的專題,也是流暢嚴謹的文學書寫。

 全書分成三大部分,看過《梅克爾傳》的我最喜歡第一部份,談戰後德國如何重返國際舞台,從歷史背景的爬梳整理、石化園區百年的起落與再生,到梅克爾的崛起、堅持與遠見,以及決定競選第四任總理的她所面臨的挑戰與議題。在梅克爾執政的這些年,可以觀察到一條大國崛起的道路,那就是以科技發展追求永續正義、告別消耗能源並注重人權的「萊茵模式」,當能源轉型不只是能源轉型,而是把這種「犧牲的體系」轉變成整個社會相互支持的體系時,則科技的發展與民眾的生活可以和平共處,兼顧工安與市場的需求,以創新存續企業,靠研發領先同業,這是林育立實地參訪多家廠商後,對德國東部洛伊納化工園區發展的總結:「如果不是靠全方位的基礎建設、政府的居中牽線、汙染的整治、嚴格的排放和公安標準、與當地民眾的互信,和與鄰近工業區的聚落效應,洛伊納到今天可能還是一片廢墟。」曾是東德時期汙染最嚴重的地區,如今煥然一新,成為德國未來的節拍器,相較在台灣總與落伍聯想的高汙染石化業,實有值得學習與借鏡之處。
 

 2014年看梅克爾的傳記時,書中提到梅克爾是完美的「後政治型」政治人物。後政治的意思是﹕不預設立場、不受驅使、不僵固於信念、靈活有彈性、會等待正確的時間點。梅克爾熱愛比較,她腦袋裝著一把尺周遊列國﹕別人怎麼做,我們又怎麼做? 我們能學到什麼? 我們有那些優點? 每當遇到風險、無法俯瞰全局時,梅克爾經常會告訴她的幕僚﹕「我們不知道這會碰觸到什麼,我們必須經歷它。」而本書論及梅克爾如何像鴨子划水般,在統一後的德國政壇逐漸累積歷練和實力時,引述資深記者Evelyn Roll的描述:「說話算話,從不迴避爭議,措辭精準且具體,從目標回推擬定談判的策略,對不同立場持開放的態度」,充分發揮她物理學家的分析能力,誠不妄也。讓我感到興味盎然的,還有她過著平民般的生活以及擁有超凡的工作紀律與體力,作者曾在記者會上發現,滿檔的行程不影響梅克爾清晰的思路與精準的用字,反倒是台下的記者哈欠連連。她的勤奮與責任感,與新教徒的工作倫理密切相關,勤勞、講究正確,比別人再賣力一些,這些都是她從孩提時期就訓練出來的慣性。這種理性反映在政治領域上,她說﹕「只要能讓事情至少往前一步,就算知道不會得到一致的掌聲,我還是會去做。」政治是一種線性過程,而談判是以一個刻度、一個刻度的方式進行。當與對手為了某個立場爭辯時,她會拿出一把尺來測量,找出兩種見解之間的中心點。倘使那個決定也符合她的好惡,她就認為妥協是對的。物理學的訓練配合務實的個性,精準、可行的政策成為她念茲在茲的思維。 

 在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年後,梅克爾應邀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本書以演講中出現了二十幾次的「自由」一詞,凸顯她篤信「自由的秘密是勇氣」的理念,正因為自由從不是理所當然,必要時當然得站出來爭取與捍衛。所以當英國脫歐、川普當選,讓歐美在二戰結束後建立的價值體系搖搖欲墜時,即便政治聲望因難民危機而重挫,梅克爾仍決定第四度參選總理,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說,如果他是德國人,一定會把票投給梅克爾。出身東德卻能遇上統一的她曾說﹕「自由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經驗,沒有什麼比這更讓我振奮,沒有什麼比這更能激勵我,沒有什麼力量比自由更強大,更能給我正面的感受。」自由包含了責任、包容與勇氣,「負責任的自由」是梅克爾的密碼,這組密碼應驗在她對以色列的承擔,她在以色列國會說﹕「德國與以色列,現在、持續、永久,會因為對大屠殺之共同記憶,而以特殊的方式繫在一起。」也應驗在她對難民政策的堅持,書中在「成為新德國人:德國如何因應史上最大難民潮」章節中,作者親自走訪難民收容所,發現不管是公務機關還是民間,都展現了驚人的彈性、協調與援助力,從難民的登記、安置到照顧都井然有序,還有各種義工與教育、職業的訓練,這不僅僅是生活的照顧,更是人道的體現,讓我非常感動。

 本書除了現象的闡述外,更特別的是能深入背後的信念與價值體系,像是難民問題就牽涉到「德國人是誰?」的移民文化背景,而國內的民粹排外浪潮又與社群媒體所形塑的「後真相政治」有關。當訴諸個人情緒和信念的影響力比客觀事實還大時,先挑撥再澄清的民粹政治人物,以仇恨鼓勵暴力,透過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原本是促進溝通的傳播平台,如今成了極端主張的催化劑,擴大了社會的鴻溝與對立。這部份的論述讓我心有戚戚焉,假新聞的確能摧毀民主,不管是捏造難民的犯罪率,還是宣稱難民會搶走工作的不實失業率,種種妖魔化難民的假新聞,透過按讚和轉貼,散播不安的情緒到社會各角落。這種現象在台灣何嘗不是常態?對象可能是移工,可能是新聞報導的對象,可能是演藝人員或升學放榜的無辜學子,莫怪梅克爾曾嚴詞警告臉書演算法所造成的同溫層現象:「用戶只看到自己平常愛看的和朋友推薦的貼文,人容易自我感覺良好,久而久之眼裡只有被扭曲和壓縮的世界,誤以為自己想的都對,別人的想法都無須理會,從此我們將失去與不同意見的人討論的能力和意願。」失去了對話與溝通,則社會和諧如何可能,世界又該怎樣締造和平呢?

 此書第二部份完整呈現德國告別核媒、迎向能源轉型的經驗,從能源村的實地踏查,說明能源轉型不僅是揚棄化石燃料與核能,改用再生能源的技術轉型,本身亦是電子生產和消費的革命。不論是自家屋頂採太陽能發電,還是像部份農民投資沼氣發電,人民是電力的消費者,也可以是生產和經營的業者,發電成為一種全民運動,這真是發人深省的能源革命。雖然這部分涉及較多科技與經濟的概念,但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文筆,配合舉例與訪問,讓我可以清楚明瞭,以綠電為主體的「能源新世界」如何形成:因為數位與網路科技的進步,區域性電網逐步升級成智慧型電網;從在地的即發即用,到家裡的電器和保全系統連線的'「智慧家庭」,皆為其應用範圍。同時,綠電和節能是一體兩面,德國社會對發展綠能有高度共識,所以政府制定嚴格的建築法規和全面開徵能源稅,以作為改善能源效率的政策工具。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梅克爾與在野黨聯手於災後三個月內完成核電退場機制,從此全力衝刺再生能源。作者認真說明發電作為一種草根民主的形式,從設備機型到整體規劃,全都得配合在地條件加以調整,無法直接複製他人的成功經驗,故須經過實地調查與驗證。

 看過德國女導演多莉絲朵利重返核災後的福島,拍攝《春風捎來的消息》一片,以感情受挫的德國女子為敘事視角,描述人們如何面對傷害、失去與罪愆,透過相濡以沫的理解,從誤會到協助,共同迎向重建與新生。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宛如走路的速度》一書,曾在書末提及對311核災的關注,他於災後兩次回到現場,身為導演卻無可作為,因為「將這片風景,以及茫然站立在那些景象中的人們『故事化』,拍成影片,我認為時間還太早。在那些彷彿堅拒被故事化的巨大毀壞之前,我想我應該再茫然站立一段時間。」於是,在三年之後,他和諏訪敦彥協力策劃,由紀錄片導演久保田直拍攝《家路》一片,描寫核災後福島人民的生活與心情。2012年看完《車諾比的悲鳴》後,我曾寫下這樣的一段話﹕「世界上最殘酷的景象,不是血流成河、哀號遍野,而是天地安穩、一切如常。人們依舊過著唱歌、喝酒、談戀愛的日子,卻漸漸衰頹、病弱、死去。慘烈的戰爭可見、可知,但輻射的侵害則無感、無懼,直到它安安靜靜地侵蝕了全身,才驚覺其殺傷力與影響更勝於戰爭。最最令人悲慟的,是明知家人身上具有高量的輻射,卻依依不忍離去,直至對方死亡後,自己與子女也步上其後塵,所謂『愛能殺人! 』的控訴莫過於此。」是以我向來支持廢核,對林育立在本書特別附錄中,寫他到奧地利參觀因公投而廢棄的茲威騰朵夫核電廠時,對其內部堅固但令人窒息的描述印象深刻,這座造價昂貴的「失敗科技博物館」作為能源轉型的象徵,實有不言而喻的劃時代意義,而面臨相似議題的台灣,如何以離岸風電搭配電網建設以擺脫核電,顯然還有一段路途要走。

 「轉型正義」是近年來引發不少討論的議題,本書第三部份談到德國如何積極面對共黨統治的過去,釐清真相,迫使加害者承擔責任,也讓受害者直視人性的黑暗,避免二元對立的清算和道德審判,也不用持續活在自欺欺人之中,藉此來回應沉重的歷史。作者訪問東德民運記憶的守護者賽羅、走訪柏林圍牆紀念園區,重現自由與壓迫的現場,並專訪德國史塔西檔案局局長楊恩,詳實的內容配合歷史的脈絡與事件,讓我腦海中的某些電影如跑馬燈般一一再現。「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避免朽壞的方式就是將真相攤在陽光下,所以電影《大審判家》(The People vs. Fritz Bauer)中的檢察總長費里茲‧鮑爾,排除萬難追緝阿道夫‧艾希曼,甚至不惜背上叛國罪與以色列情報局合作,最終目的是將之引渡回法蘭克福審判,讓德國人共同面對曾經的錯誤。但他面臨到國內的警察體系甚至政府內部多為前朝納粹,或是官僚刁難或是擺爛敷衍,讓他深感無力。而片中捍衛自身利益的反面阻撓者,展現出戰後的納粹倖存者的嘴臉,他們隱身於人群而難以辨識其是否為魔鬼,這才是歷史錯誤不斷重演、正義難以落實的真正原因。書中便引用到鮑爾所言:「您得知道,眼前這座冰山我們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另外一大部分我們看不到。」

 2015年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主演的《間諜橋》,全片除了重現冷戰時期的美國社會氛圍外,也描述東德築起柏林圍牆時的血腥殘酷與人心惶惶,讓我在閱讀柏林圍牆搭築的過程時,感受特別深刻,畫面歷歷。這篇走訪伯瑙爾街柏林圍牆紀念園區的報導,是篇精彩的旅遊散文,融合了歷史、地景、人物故事與相關展覽說明,生動豐富又兼具思想深度,很值得推薦給學生看。還有書裡提到的史塔西檔案局,是東德國家安全部的簡稱,主要任務是政治偵防和打擊反對勢力,相當於台灣戒嚴時期的的警備總部和調查局等情治單位,這讓我想到了《竊聽風暴》。這部片講述的就是東德史塔西的秘密探員,他負責監聽一名男劇作家及其女友,沒想到逐漸被他們的生活所吸引,進而同情他們甚至最後暗中對他們施以援手的故事,整部電影反映了當時東德對於媒體和言論自由的政治氣氛,視角犀利,男主角演技精湛,將面無表情卻不失惻隱之心的監聽員,詮釋地精準到位,是以獲獎無數。穿梭於記憶中的影像與實體的文字,在真相與虛擬之間,歷史與新聞之間,生與死、善與惡之間,我忽然覺得恍惚,又隱隱然確定了什麼。像是文中引述現今檔案局局長楊恩所說的「弄清楚過去,往往就能解決現在的衝突」,所以開放申請調閱檔案,是因為真相能促進和解,「有人說不要撕裂傷口,可是有的時候,傷口就是要打開才能復原。」

 如何處理過去威權體制下的偶像型塑,這仍是今日台灣社會爭議不休的話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書提到德國如何藉由重新出版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來毀掉這本書的象徵,主編哈特曼和三位歷史學家用了多年時間,為原文寫下三千五百條注釋,用注解包圍原文,以精準駁斥的形式,讓此書在知識和思辨的解構下從此失去象徵的力量,回歸有憑有據的討論,希冀讀者從此能免於思想毒素的浸蝕,著實令人佩服。史實是正義的基礎,而知識就是力量,書末回到柏林布蘭登堡前的廣場,探討德意志的變動與未來,從遷都柏林到文化立國的傳統,作者帶我走上歷史建築物雲集的菩提樹大道,這些從十八到二十世紀初興建的公共建築,代表國家有意識地透過對教育、學術、藝術和博物館的支持,來建構國族認同。在柏林既有的學術和文化基礎上,德國國會決定在過去的普魯士皇宮,締造全人類藝術、文明和知識對話的場所「洪堡論壇」,迥異於以往博物館過去的展出手法,洪堡論壇打算讓展品自己說話,每一件文物自身的脈絡都必須被看見,讓對話成為可能,因此將邀請文物來源國的專家,一同釐清文物背後的在地觀點,這真是兼具歷史厚度與文化多元的創舉。

 亞歷山大‧馮‧洪堡曾說:「最危險的世界觀是那些從來沒仔細看清楚世界的人的世界觀。」閱讀《歐洲的心臟》,雖不能看到全部的世界,卻望見了勇於承擔與堅持自由的執政,擁抱能源新世界的關鍵科技,以及面對真相與文化立國的可能。誠如梅克爾所說的:「我用祖國這個詞的時候,並不是說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或關鍵。我用這個詞的含意是,這是我的語言,這裡林立著我的樹木,這裡有我的湖,我是在這裡長大的,我喜歡住在這裡,我信任這個國家,是它共同歷史的一部分――包含痛苦與精彩的篇章。」對於台灣,我們或也能從此書找到對應的入口,然後面對、解密與擁抱,不管是痛苦或精彩的風景,醜陋或美好的人情,那都是共同歷史的一部分,事關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9745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