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學不死
2015/07/14 18:54:40瀏覽348|回應0|推薦20

   幾天前,看完蔡淇華的新書《有種,請坐第一排》,書中提到若能遇到認真準備的有料講座或老師,「坐坐第一排,你會發現一片嶄新的風景,甚至找到一個魔幻入口,抵達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生。」誠以為然。大學時代,我會在「社會學理論」的選修課坐第一排,然後翹掉「教育行政」的必修課;教書之後,常常「忘記」一些徒具形式的研習,卻記得提前一小時去排隊聽某人演講,而且一定要坐在第一排。正因為自己是這樣的聽眾,所以經常反躬自省,仔細檢視站在台上的自己﹕ 是一名會讓學生想坐在第一排聽課的老師嗎? 或是唯恐避之而不及? 這當中的差異,無非來自於把學生或聽眾看得比名利重要,並且願意用生命去準備與負責的心態。

   上週三去小小書房聽吳明益講「台灣單車發展與庶民文化」,主要談台灣的單車發展史,至於許多單車的故事,則於上週六在誠品信義店敘述。這幾年聽吳明益的演講,一直讓我有種非坐在第一排不可的衝動,一來是迥異於其他作家的打書行銷,他會針對影響自己寫作的幾位作家或作品進行介紹,旁徵博引,深度與廣度兼具,讓我總有滿載而歸之感;二來是他用心準備的簡報,以及誠懇對待讀者的方式,經常使我聯想到一個老師面對學生應有的態度。習慣記錄演講心得的我,今日在燈光全暗的情況下,加上講座事後自會在臉書上補上完整內容,我便也樂得輕鬆,完全陶醉在幸福牌單車迷人的手作細節,以及吳明益盛讚工藝時代的狂熱眼神裡。

 相較於其他作家,吳明益對於獨立書店的感情的確較為深刻。我在小小書房與有河book聽過他不只一場演講,以他後來的知名度,相信可以輕易選擇更大的場地推銷作品,可是光是那份支持獨立書店文學品味的心意,就足以令人感動不已,更遑論他總是說的比他的作品更深更多。今晚他提到人們把自己英雄化或被英雄化的可怕,若不是充分的自覺,他當然可以率爾發言,成為意見領袖之一。然而,當人們已經發表了太多言論與看法時,對於這些只要勤查資料便可得到結論的事件,他覺得自己無須再錦上添花,甚至可以留給年輕世代去發聲批判。只要心裡有盤算,其實無須事事反映,對安靜的議題保持關心與表述,也是這世界不可忽視的需要。

 不管在演講中或小說裡,都可以發現作者反覆對手作工藝時代的致意,是以努力在每一部小說嘗試自己沒做過的事的吳明益,於《單車失竊記》的書末夾頁,畫了張與本書內容相關的建築物年表,細膩動人之至。對此,他為自己的挑戰感到得意。這樣一名不斷超越自己的作家,總是嚴格地要求自己,甚至對於收藏的單車,也唯恐他人不如自己這般盡心對待。說是龜毛也好,追求完美也罷,我完全可以體會這種既自傲又謙卑的心情。對自己的全力以赴感到無愧,對未知的種種可能感到謙卑,不管哪一種行業站在哪一個位置,不都是應該如此的嗎?

 關於本書的寫作,我曾提了兩個問題。一是關於「鐵馬誌」既斷裂又銜接的形式設計,吳明益認為這是以全知觀點書寫的權變之一,避免讓書中人物扮演無所不知的神人,且能以筆記承載知識性書寫,讓敘事保持不確定的柔軟性。二是在我閱讀有關動物園的情節時,對於紅毛猩猩一郎與大象瑪小姐、林旺等內容,一直困惑於作者是先有資料還是先有架構。結果作家很誠實地告訴聽眾,他是如何在圖書館一邊寫作一邊查閱資料,然後靈光乍現之下,將偶然讀到的資訊化為小說情節,或是根據小說發展,向外尋求現實資料的支援。這些都是非常美妙的相遇,吳明益用了一個很生動的譬喻﹕ 就像是吃義大利麵時,百般斟酌,千方設想,忽然決定了就是「青醬」,全場哄堂大笑,真是有趣極了﹗

 身為一名重度閱讀者,我非常珍惜用功用心的作者,誠如吳明益所說的﹕ 有閒錢會選擇買書而非換手機,這便是一種文化視野。希望我和我的學生都能支持認真書寫、持續進步的作家,並要求自己也能是個踏實閱讀、不斷精進的讀者。那麼,即便出版市場日趨嚴峻,文學死去的姿態與時間似乎指日可待,然而,只要讀者堅守,作者不以現況為滿足、繼續挑戰自我,則文學便能不死,感動依舊……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2592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