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暗影之必須
2015/07/07 11:43:19瀏覽256|回應0|推薦22

   一部燃燒生命的電影,希望很少,灰燼很多,這是看完《暗黑冠軍路》的感想。全片對白少,藍天少,音樂少,多的是沉默、灰霾與凝重,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兩旁盡是嫉妒不安、曖昧流動的風景。渴望輝煌,往往來自於光的匱乏,因為他們都長期活在陰影之中。或是母愛的不足,或是兄長的遮蔽,為了能被看見,所以極盡延展探身之能事,可以不擇手段,可以放下尊嚴。藉由摔角這樣一種近身搏鬥的運動,我們看到了身心的扭曲與偏執。

   觀影的過程很窒息,因為不可說的壓迫,因為有求之苦,以及求之不得的空洞。史提夫•卡爾飾演的杜邦,除了金錢,一無所有;查寧•塔圖飾演的馬克,除了運動,別無長才。這兩人相濡以沫、各取所需,無非建立在權與利、掌控與供需之上,間或有情慾的暗示,卻終究不敵現實的宣稱,那是偽裝在傲慢身後的自卑,是不知如何去愛與被愛的無能。於是,只好走向毀滅通往死。

   在夜與夜之間,馬克•魯法洛飾演的戴夫,是唯一的白晝,映照金主杜邦與弟弟馬克的孤寂晦暗,擁有事業與家庭,有情有義有溫暖,力求平衡且兼顧事理。但黑夜不能忍受光的刺眼,最後死去的竟是最可親的戴夫。其實,杜邦在母親離世之後,終其一生尋求被母親肯定的他,也同時蒸發了生之意志,所以,槍殺戴夫亦是槍殺自己。生無可戀,死又何懼? 然而,必須奪取他者生命以矯飾自我威權,填補愛的黑洞,這最後一擊,何其殘忍,又何其可悲?

   世間從不乏杜邦之流,狀似富裕,實則困窘,以為能用錢買到一切,但換來的卻不是真心歸屬,空虛依舊。馬克活在哥哥的榮光之下,卻也深深依賴,這種寄生共存的生命結構,若能保持平衡,我並不覺得有錯。唯一的錯或是來自於他們都是摔角選手,置身於相同的競爭環境,評價難免,比較難免,得失自然也難免,莫怪乎有人刻意要另立門戶,走一條和兄姊不一樣的路。血緣天性,使人親近牽繫,卻也難以割離,愛有隔,恨不能,百轉千折的心緒,便在此片的不言之中了。

   這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傳記電影,居然不勵志,也不光明,只是探入觀眾的靈魂闃黑處,去撩撥,去窺刺,讓人坐立難安,呼吸困難。但我始終相信,光滑無塵的心難以產生停佇深思的摩擦力,正是這些凹凸不平的顆粒,才讓一個人的生命有了走走停停的改變契機。是以黑之必須,影之必須,無法一路平整之必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255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