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學浮世繪
2015/04/03 11:40:32瀏覽486|回應0|推薦20

   由雨轉晴的假期,學生與即將到來的段考奮戰,我則利用難得的閒暇讀完2014年度散文與小說選,連同之前的年度詩選,集滿三大文類閱讀,雖沒有獎品可兌換,卻也槓掉一件待辦事項。

   今年散文選由阿盛主編,可以明顯感受到本土與在地化的趨勢,舉凡農民生活、鄉鎮風情、人事懷舊、社會時事與母語書寫,皆較往年的比例為高。當然,各文學獎的首獎不可少,關注自我的內在獨白仍有一席之地,我向來不耐肚臍眼式的書寫,像是旁觀作者的自言自語而難以共鳴。然大量涉及現實的敘事文字,直白瑣細,關懷有餘,文學的抒情稍有不足,令人難以稱快過癮,實感遺憾。若能兼具議題的思辨與文字的渲染,當能擴大影響,融情韻於外在現象的凝視。

   全書讓我摺頁欲與學生分享的文章,如郭強生談文學閱讀與創作的雜感〈學會了一些事〉,他認為文學最迷人之處乃在於與自己的意識對話,然後以書寫展現穿梭於抽象與實物間的魔法。走路可以是一種精神療癒嗎?王盛弘在〈小風吹〉中邊走邊想,感知四季的溫度、城市的風景與生命的氣味,因為好好走路,領受了時間送來的禮物。期初上過陳列的〈玉山去來〉,如今看到季季寫的〈陳列割草〉,真有相見恨晚之感,此文把陳列氣定神閒地在土地勞動與文字勞動之間的躊躇行跡,描述得歷歷在目,溫柔可感,非常動人。另一篇〈宛如白鷺鷥〉是與歲月交手的大體生死學,簡媜以大體解剖前的肅穆儀式帶出捨與受的溫情,綿延的善念隨時間而翻飛,無有憾恨,只留深深的感恩。

   年度小說選主編賴香吟的序文非常值得一讀,她以〈老虎悲傷的腳印〉談小說是以文字說故事的藝術,特別在這個勤於瀏覽但未必有閱讀、不乏光怪陸離但未必能鑿切故事有光的時代,小說的消逝亦如地球上老虎與象愈來愈少的棲息地,是以若能在那些遠走的腳印裡,讀出祥或不祥的悲傷一如麒麟,那麼便是稀罕的幸福了。閱讀小說之於我,不啻是一場場紙上電影,領我沉浸在隔絕現實的氛圍,與主角同悲共喜,作者說故事的技藝決定了我的惘惘癡茫。蔡素芬〈別著花的流淚的大象〉令我神傷,照顧大象的飼育員面對老象與老母,憂心忡忡,無奈無助,別著花的大象因花上的刺而流淚,孤立的老母親為媳婦的寡情而泫然,主角能夠提供食物卻無法照護心靈,這當中的反差與對照使我為之不忍,淒惻微微。

   我想要推薦的還有文學新銳陳又津的〈跨界通訊〉,以往生者的靈魂寄宿在網路中為題材,狀似科幻,卻帶出撤退來台老兵的遺言心事,關於生死與記憶,真實與虛擬,透過帳號登入與持續更新的方式穿越時空,取得永恆,想像豐富且耐人尋味。最後是陳思宏〈廁所裡的鬼〉,讓我讀之沉重不已。死因不明的父親與晚年失智的母親,貧窮的氣味與被性侵的過往,交織成一頁頁殘酷敘事,黑影幢幢,使人焦躁不安。最後讓主角收束童年、遠離鬼魅的是母親用盡全力的推,推離不堪,推離夢魘,從此遠走,不再回來。全文迴盪著揮之不去的悲哀,闔上書後,驟見窗外亮晃晃的金陽,恍如隔世。

   年度文學選本難免有不全之處,除各大報副刊、文學期刊與各文學獎來源外,網路與其他媒介或有遺珠或受限於字數,更因人脈相連,不宜得罪,務求面面俱到的考量下,不時可見參差之處。但文學雖有相對客觀標準,亦允許主觀開創的新意。選或不選,都有為難,都需勇氣。無論如何,仍感謝這些主編的辛勞,讓我得以快速閱讀來自各處的文本,文學的足跡深淺不一,至於能否精準指認,猶待日後的繼續親近與精進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2196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