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戰鬥或逃離
2015/02/13 23:57:36瀏覽183|回應0|推薦16

    孟子有云﹕「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在死與不死之間,標準何在?所謂的勇敢與懦弱又該如何判讀?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亦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但在戰爭之中,在國家大義與小我情愛之間,關於生死,還剩下多少選擇?

    改編自百田尚樹小說的電影《永遠的0》,以二戰神風特攻隊的零式戰鬥機為主題,就戰爭中的國家勝敗與個人生死進行辯證,孰重孰輕?意義何在?岡田准一飾演主角宮部久藏,飛行技術高超卻一心避死求生,只因國家可以少他一人,家中的妻女卻不能沒有他,所以寧可承擔同袍對其貪生怕死的懦夫封號,也不願逞勇犯難,賠上無意義的赴死。觀影至此,反戰的意涵呼之欲出,同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有《白色緞帶》、《為愛朗讀》等反省戰爭罪惡的電影,相較之下,日本或因兩顆原子彈的爆炸傷害,始終予外界未能深切反省之感。但片中的宮部先是不願為軍國主義的窮兵黷武而死,接著又以飛行教官之職,頻頻阻擋學生執行自殺特攻隊的任務。然而,隨著戰況敗退,年輕學子終究必須被迫就死,宮部不曾忘記答應妻子要活著回去的承諾,卻在一一目睹學生有去無回的情況下,既無力又內疚。赴死不易,求生尤為艱難,以他人之死護衛一己之生則是難上加難。所以,告訴袍澤要努力活下去的宮部,最終不敵良知的召喚而加入特攻隊,以己死換他生,並留下讓妻女好好生活的伏筆,讓人觀之心酸不已。

    此片可與克林伊斯威特《來自硫磺島的信》參看比較,同樣是描述二戰時日軍的狀況,對國家榮耀與個人幸福亦有掙扎取捨的著墨,所不同的是《永遠的0》談主動赴死的自殺攻擊,後者則在漫長的煎熬中等待死亡。兩片的主角都出自偶像團體,一是在《來自硫磺島的信》中擔任平凡小兵西鄉的「嵐」成員二宮和也,而隸屬於「V6」的岡田准一則在《永遠的0》中飾演主角宮部久藏。他們都在片中對抗盲目的軍國主義,都不願奮勇殺敵只想活著與妻兒團聚,所以也都背負著「膽小懦弱」的惡名,令人驚嘆的是兩名偶像歌手的自然演技,不管是由堅毅到絕望的眼神變化,還是置身於戰場中的身體鍛鍊與心神潰散,皆能精準到位,深具感染力與說服力。《來自硫磺島的信》中另有渡邊謙、伊原剛志、中村獅童、加瀨亮等優秀演員相互激盪競逐,本片則明顯是岡田准一的主秀,想起去年才看過電影《天地明察》, 他飾演日本幕府時代的天才圍棋手澀川春海,肩負起創建日本「大和曆」的傳奇故事。從對科學新知的執著到不諳生活現實的迷糊,岡田演來既真誠又逗趣,沒想到此片變身為技巧高超的飛行教官,穿上飛行服的帥氣與駕駛飛機的專注,著實令人目不轉睛,對妻女的款款深情更是動人至極。年輕偶像三浦春馬雖在片中飾演其外孫,扮演抽絲剝繭、追根究柢的追敘角色,終究不敵岡田的英氣逼人,魅力指數破表。

    每個人都想回家。詩人心底的家,是「當歸心在雨夜∕在不管人死活不死活的車窗外∕遠遠瞥見∕那邊∕誰家頂樓的窗帘上暈著∕一盞燈∕忐忑∕而檸檬黃的」(周夢蝶〈血與寂寞〉),那麼,戰場上的軍人何以為家?在朝不保夕的夜裡,他瞥見什麼?有沒有一盞燈在家裡等著?固然說沒有國哪有家,但是為國不衛家也失諸人性,能如屈原〈國殤〉所言「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的人,畢竟少數,即便是王道之師,依舊難以避免生死永別、顛沛流散的人倫悲劇。只要涉及戰爭,勝難喜,敗可悲,集眾多小我犧牲而成就的大我,一點都不值得擁戴或歌頌。永遠長存的不是神風特攻隊的零式戰機,而是假國家榮譽之名行謀殺青少年之實的罪行,當這麼多人無意義地死去,到底留下了什麼?如果未能從這樣的戰爭悲痛中得到省思與借鏡,那就真的只剩下虛無的0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ea0917&aid=2089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