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6 06:30:27瀏覽5111|回應12|推薦15 | |
上回談國家赤字是以現代貨幣理論角度談,這次我們用操作面來看。多數人都以為國家財政像家庭預算或私人公司會計一樣,先要有收入或借債才能支出,所以國家支出受到稅收和發行國債的限制,欠債過多就會因還不出錢而破產。無論健保,國防,退休金及其他支出,稅收不足或公債發行已達上限,人們就會說:哪來的錢付帳?國家要宣告破產了。不然就是,將來的稅一定會漲到讓人民受不了或國家要付極高利息才借得到錢,不然公債沒有人買,而結果都是債留子孫! 事情真是如此嗎? 若從國家稅收面來看,以美國為例,收稅是怎麼回事?假設你銀行帳戶上有$5000,須繳稅$2000,直接轉帳或支票繳稅後,你只看見銀行帳戶的數字減少為$3000,國稅局並沒有從你收到金幣,銀幣或任何實體物資。你若帶著$2000現鈔去美國國稅局繳稅,他會在電腦上做個紀錄,給你一張收據,謝謝你,等你離開後,將你的鈔票送進碎紙機!(美國的碎鈔票有政府專賣,花不了幾塊錢,你就可以買一大袋真正碎鈔票墊床鋪,過過百萬富翁的乾癮)你一定會問為什麼國稅局不把鈔票送回銀行?其實你應該問,他們為什麼要那麼麻煩還要將鈔票運回銀行?就像你買票看球賽,進場時,收票員直接將價值數百元的門票撕掉!國家需要你繳給他的紙鈔來付健保,國防和退休金嗎?當然不需要!現在,你能看出來,國家一定要課稅才有錢花的荒謬嗎?國家並沒有從你這兒收到任何實質的東西,即使是紙鈔,也都沒了。 接下來,我們談國家如何花錢:假如你在銀行帳戶原有$3000,每個月領$2000退休金,在發放那一天,你若不停的在電腦上看你的銀行帳戶,你會看到銀行帳戶從原有的$3000突然增加到$5000,國家沒有塞金幣進電腦,一切只是電腦試算表的數字變化而已!聯準會主席柏南奇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的訪問時,記者問:金融風暴時,聯準會借給銀行(幾兆)的美金是稅收而來嗎?柏南奇答:不是,每家銀行在聯準會都設有帳戶,就像你在你的銀行帳戶一樣,聯準會借錢給銀行,只是在電腦上增加銀行在聯準會的帳上數字而已! 柏南奇告訴我們:聯準會電腦上借給銀行的錢只是改變數字而已!不須稅收也不須發行公債!好像你支持的球隊射進三分球,球場計分板上自動增加三分,這三分從哪裡來?當然,大家心知肚明,那只是個數字而已。聯準會和財政部就像計分員兼訂遊戲規則的裁判!所以,這是不是已回答前面:(哪來的錢付帳)的問題?國家花錢,只是改變帳面上的數字,沒有所謂有錢沒錢的問題,更不會有錢用光或錢不夠用的事!當然,這並不意味國家可以無限制花錢,因為國家若花錢超過市場能供應的貨品或勞務,物價就會上漲。所以,只有國家產出問題,沒有國家沒錢或破產問題,產出若出問題時,你存(印)一大堆鈔票有用嗎? 有人會問,國家既然可以變錢出來,那為什麼要收稅?問的好!簡單說:國家收稅是為了調節人民消費的能力!經濟過熱時,收入提高,稅收也自然增加,反之經濟冷卻時,收入減少,稅收也自然減少。稅收多寡影響經濟體系裏錢的多寡,經濟過熱時,透過稅收將經濟體系裏的錢減少,以減低通膨,經濟衰退時,稅收減少,將錢留在經濟體系裏,甚至赤字支出,以促進經濟,累進級距稅收,也達成財富重分配的效果。 國家發行公債也不是為了國家沒錢花而借債,公債是央銀重要的貨幣工具,透過公債發行,央銀控制市場利率,間接調節經濟,民間則以公債做基準,決定市場利息。 所以不論國家收稅或發行公債,都只是帳,並不是有(一筆錢)存在某個倉庫。事實上,財政部花錢,增加收款人銀行帳戶,國稅局收稅,減少納稅人的銀行帳戶,彼此各自為政,並無干係,財政部從不等到國稅局收到稅才花錢,國稅局依法收稅,也不管財政部怎麼用或夠不夠用,如此而已。所謂債務上限,聯準會(央銀)獨立,不能直接買公債等,我們用過去近百年實際操作看,不都像幼稚園辦家家酒?平常沒事的時候,煞有介事的遵循,一旦影響到利益運作(金融風暴?)或國家有戰爭,所有的限制不全都拋到九霄雲外? 這裡打個岔,我們談國家赤字,話題一直在(政府如何降低赤字)打轉,減福利,減退休金,加稅等,卻沒有檢討(赤字是如何開始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處理赤字?),國家應該儘量避免赤字嗎?是誰在引導話題?撙節政策,不都是以家庭預算來看國家財政?個人能存錢,國家也能一樣的存錢嗎?國家該如何存錢?可以將收稅來的鈔票放在倉庫裏將來備用? 了解國家赤字只是數字,債留子孫就容易解釋了:我們舉個極端例子,如果四十年後,台灣只有一百萬人工作,但要養三千萬人,勞務和產品不仍舊得靠這一百萬人的生產?產出夠多,養活三千萬人輕而易舉,若產出不夠,這三千萬人存再多的新台幣有用嗎?所以,無論財政赤字或盈餘,當代人生產給當代人消費,沒欠外國貨幣債務的情況下,下一代的國民不需要還上一代國民的債。 國家收稅或發行公債以及支出,唯一的效應是分配,誰該分的多,誰該分的少?一切又都回到當下的政府及立法機構來決定,譬如說:發放社福與退休金,健保費率,課稅種類及累進級距等,不全是由當下政府及立法機構來決定?決定的關鍵為何?現在國民的產出!?產出夠多但經濟不景氣時,全民發放消費券是皆大歡喜,也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產出不夠,則像辛巴威,印再多鈔票也不能解決問題。 至於外國人持有公債,風險就不同了,例如美國公債實質利率負值,等於手中的錢逐年減少,未來美國的勞務及產品也可能漲價,美國政府及立法機構也隨時可能限制外國人購買特定產品(印度及蘇俄前兩年曾經限制穀物出口)或對外國人的購買,課以特別稅,嚴重影響外國人手中公債的購買力。 從各方面看,債留子孫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假象,若以當代人來看:國民失業或高才低就,無法發揮最大產值,生產工具閒置才是問題,因為當下應有的產出減少,表示當代人應有的生活水準被錯誤的(撙節)政策拉下來,失業者時間蹉跎,尤其年輕人無法累積工作經驗與儲蓄,延後成立家庭,才是國家無可彌補的損失。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