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財政懸崖或撙節斜坡?
2012/12/06 06:09:59瀏覽860|回應11|推薦10

最近談美國「財政懸崖」的議題很多,但是有意無意之間,媒體或專欄都刻意避免談「財政懸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根本弄不清楚,但也沒證據。最近總算看到一份民調,果然多數人都被誤導了,民調的問題是:

 

假如美國「跳下」財政懸崖,你認為對美國的國債赤字會有什麼影響?

Were the United States to "go over the fiscal cliff," what do you expect would happen to the National Deficit?

 

依據美國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和多數經濟學家,正確答案是:國債會減少。

但是有47.4%的民眾答:增加,12.6%答:減少,11.9%答:不變,28.1%答:不知道,(見附圖)

 

看到懸崖,人們很自然的反應是危險,避開和不要接近。聯準會主席柏南奇在今年(2012)二月國會作證時,很巧妙的首先使用這個字眼,來形容在失業率高,經濟低迷時,減低政府赤字的危險,但實際上的衝擊是逐漸感受,而不是立即跌落,不如說是撙節斜坡。

前財政部長劉憶如專欄理提及此事時,有段文字 (才不會避開了目前的財政懸崖,卻掉入日後政府舉債度日的黑洞),我相信她一定知道(掉下財政懸崖)是減少國債,但文章給人的印象,好似不避開目前的財政懸崖,就要立即掉入黑洞似的。新聞媒體提及此事也都往應該避開「財政懸崖」方向走,卻不提財政懸崖其實就是撙節政策,整天嚷嚷要撙節的共和黨及媒體,為什麼又要害怕能減少國債的「財政懸崖」了呢?

美國財政赤字從雷根執政起就一路上飆,直到克林頓總統才稍稍抑制,今日所謂的財政懸崖,其實主要是小布希當總統時,阿富汗/伊拉克軍費支出和十年減稅計畫,不幸又遇上金融海嘯,減稅法案面臨夕陽條款的結果,民主/共和兩黨協議由國會延期,才拖到今年年底。我們知道:經濟不好,人民失業率高,生產工具閒置,政府當然應該擴大赤字消費。但是歐元區高舉「撙節政策」大旗,又所為何來?這不是明擺著政客,媒體,財團聯合玩弄人民?可歎的是,還是有多數無知民眾隨之起舞。一般人常以辛巴威通貨膨脹,肇因政府赤字印鈔,鮮少人真正去了解辛巴威通膨原因,就像多數人以為掉下財政懸崖國債會增加。

明眼人看的出來,政府赤字不是重點,民主/共和兩黨找藉口刪減社會福利才是真正目標。台灣最近也在談「撙節政策」,如果人們懂得算賬,跟著錢走(Follow The Money)看政策,就會真正了解:政府每推出新一輪的措施時,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執政者在替誰背書,就一切了然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tt22&aid=710519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至少要讀一本初級的經濟學吧
2012/12/06 18:02

財政懸崖有兩方面:

1. 增加國家收入:增稅

2. 減少國家支出

.

1. 增加貨物稅會使生產成本墊高,造成 ( 物價上漲、 (b) 產出減少、(c) 勞動需求減少,失業增加、 (d) 實質薪資下降、長期將導致 (e) 總合需求減少,物價回穩。

2. 增加個人所得稅會讓 (a) 總合需求減少、 (b) 產出減少、(c) 物價下跌、(d) 勞動需求減少,失業增加、 (e) 實質薪資下降。

3. 減少國家支出會讓 (a) 投資下滑、(b) 產出減少、(c) 利率下滑、(d) 勞動需求減少,失業增加、 (e) 實質薪資下降、 (f) 總合需求減少,物價下滑。

雖然墜入財政懸崖能讓國家有盈餘用來還債,但是代價是失業率增高、實質薪資下滑,所以包括希臘、西班牙、以及義大利的青年都要誓死反對。

.

當債主的感覺真好

報導說,擁有全球最大外匯存底的中國政府,6月份降低手中持有的美國公債至8,437億美元,這項數據同時也是去年同期以來的最低金額。

每年躺著收幾百億美元的利息,美國人要好好幹啊,別偷懶!


matt22(matt22) 於 2012-12-07 06:58 回覆:

依據美國財政部官方網站現有最新資料,中國大陸在今年(2012)六月時持有美國公債1.147兆,九月底持有美國公債1.155兆,不但沒有減少,還持續增加。我不曉得您(6月份降低手中持有的美國公債至8,437億美元)的資料從何而來?

近年來的閱讀,讓我對經濟學和對其他科學的看法有些不太一樣,經濟學上很多公理(axiom),只是為了研究方便所設,並不像其他科學學門一般嚴謹。譬如最基礎的經濟平衡假定(Economic Equilibrium),在真實世界根本不可能存在。因為隨著不同的文化與政治制度,媒體,科技,個別知識等,都會影響人類行為而有所不同,所謂沒有外力干涉的自由競爭市場,供需雙方都有充分資訊等假設,都是象牙塔裡的幻想。經濟學作為一門社會學門來研究有它的價值,但以經濟模型當作決策準則,就很危險了。我習慣以證據來檢驗理論,西方各國央行都沒有預測到金融海嘯,表示他們對經濟學(模型)的認知須要全面檢討,經濟學教科書理論,尤其1970年後的主流自由市場經濟,更該首當其衝。

本篇只是點明「財政懸崖」不過是「撙節斜坡」,墜入財政懸崖只是將稅制回到克林頓時代而已,刪減軍費及政府支出也不是什麼危機,社會安全退休金並不受影響,但兩黨及媒體製造(危機)的印象,並以此為藉口來刪減社福,例如增加中低收入者的社會安全稅(FICA),提高退休年齡等。

主權貨幣國家的債務問題,我們在(錢從哪裡來)已經談過。附上一則有趣的影片(抱歉,沒有字幕或中文),Money is No Object,注意在43秒前後,當柏南奇敘說聯準會只是敲一敲電腦鍵盤,就創造出錢時靦腆的表情。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