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9/26 11:18:37瀏覽803|回應1|推薦2 | |
近日,閱讀何飛鵬先生的自慢第二集,有幾個篇幅標題是這樣子的"不知主管是專業,忘了虛心學習"還有"好用vs 有用"等, 任何一行任何一個職位都是專業的,也都需要專業工作者主持,何老在出版業打滾這麼多年的心得,我這後生晚輩拜讀大作之後,對照我目前的工作環境與待遇.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 近幾年,對岸的簡體書籍大量的湧入台灣的出版市場,中國大陸的書籍種類與探討的主題,內容等,確實可以彌補台灣出版市場先天性的不足之處. 但是在大陸書籍價格相對於台灣出版物較低之餘,一般讀者不滿意的地方在於原文書籍的翻譯品質參差不齊.甚至過於粗糙者有之. 同樣的情況,在台灣的本土出版物上也不惶多讓,整個社會對於翻譯工作者的專業缺乏尊重,普遍把會外文與翻譯(口筆譯)畫上等號,出版業的編輯與文化工作者對於翻譯工作者的不重視不尊重, 還有四處林立的翻譯仲介,徹底"打殺"專業翻譯工作者的生存空間,用過於低價的價格壓低費用,同時用過高的價格跟雇主喊價,至於翻譯品質是否過關,那就不是這些翻譯仲介所關心的,因為他們只要牢牢把握住上下游,賺進這中間差價,讓自己的銀行帳戶缽滿盆滿就是了. 其次就是台灣特有的惡質文化,不管是否專業,老闆花了錢,你就得要十八般武藝都得會.這種概念也被強加於譯者身上,譯者不僅要在限定時間之類趕稿,還得應編輯或是審稿人的要求,做板面的排版/美工等等. 譯者本身的工作就是翻譯,其他的工作只能在行有餘力或是自己也懂這方面的工作時候,才能當做額外的服務提供的.但是太多案例顯示出翻譯工作者在必須得專注於自己的本業之外,還得不勝其擾去應付這些無止盡的無理要求. -- 個人過去也曾經歷過同樣的工作歷程,後來進入外商航空業從事專職口筆譯(為期兩年).現在轉入地勤負責進出口的管理工作.在與翻譯工作者的聚會聊到工作上的甘苦,有感而發,紀錄這些心情的時候 難免無頭緒,還請各位看官海諒.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