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翻譯那些事(10):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對待翻譯工作者的態度
2009/05/13 15:56:50瀏覽977|回應2|推薦0

我先問一下各位看官,對於台灣的企業之普遍文化有什看法呢? ( 對此有興趣的朋友,大家可以在留言板留言討論 )

學生時代對於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工作文化茫茫然, 但是在歷經大小戰役之後,對於台灣的企業倒是有一點體會, 雙方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不得什叫尊重專業的精神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壓低工(程度幾近於剝削勞工)當今的台灣企業文化,根本一個好的翻譯工作者的價在於何處。

當然公道話還是要說的,大企業的長處在於制度,一切照章辦事。在翻譯工作上先行進行協調,一切談妥之後,簽下翻譯工作契約的那一瞬間,很多事情就定下來了,這種束縛或是保障,會一直到工作結束止。結算之日,該給的不會挂一漏萬如果翻譯工作者的工作表現,還會有所意思意思一下。


只會低不會高,最可惡的是,工作期間或接近工作截止日,就會藉故挑毛病,刻意跟你討價還價,把翻譯的價格壓到極低,

 

例如筆者曾經在經營遊戲軟體的公司事前談好一天三千台幣的口譯服務,但是工作結束之後翻譯費用他只肯一天算一千,多了不給,不要算自己倒楣。這還是我個人初出茅廬時候,因沒有什社會經驗,忘了簽契約保障自己。被某家中小企業老欺負的死死的。

其次就是工作的時候受到不必要的干擾因素的差異,大企業因比較講求制

度與分工,比較少這種情況。翻譯工作者只要專注於翻譯工作就是了,不可能叫他去倉庫扛鐵條之類,對於學有專長的人,多少會尊重的

 

 工作進行,不會因毫不相干且無關緊要的的東西打亂翻譯工作者的工作進度與步調。


 中小企業就不一樣了,巴不得員工個個是超人,成一個"好用"的人,巴不得能上天下海無所不能,可以過著心寡欲,毫無所求(就是不要求加薪拉),卻又是極度工作狂的不合理期待(希望員工是只吃機油的機器人就是了,最低成本,最大效用)

 像我個人的惡劣經驗,有一次在一個中小企業作各三個月的正職的翻譯工作。期間,作外務的時間比作翻譯的時間還要多(雖然要翻譯的文稿不會因為外務多而減少,只會愈愈多,外務內容包羅萬象,被老派去修電腦灌軟體,陪外國客戶街,最甚者,被派到倉庫裡當苦力,搬他們公司所生的貨物(用鐵鑄的,沉的要死),因這些不必要的干擾因素,讓我的翻譯工作弄不完,最後導致加班,但卻沒有任何補償,對此曾經據理以爭. 講得很欠揍喔,因我們公司採責任制,但是他每天規定早上九點刷卡報到,下午五點以前不准走是樣,用時間制與責任制巧妙避開加班費的給付,是有惡質 *#@%&^*/@!.

中小企業就沒這好了,通常都是口頭約定價碼,不管工作表現好不好,待遇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rrins2&aid=2945146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好像種事是企業的常態
2011/01/09 23:50



FTB
建議
2009/06/16 20:21
排版,好像有些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