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7 02:35:14瀏覽33|回應3|推薦0 | |
是吧!美國的華人家庭裡,小老美大了,不能勉強他們一天到晚吃中國父母喜歡吃的中國菜。 不過奇怪的是,很多華裔青年自己結伴出去大快朵頤的時候,還是選擇去中餐館。 理由很簡單,因為從小被養了一個中國胃,雖然環境聞的是漢堡披薩的味道,也習慣伸手就取,但,那個中國胃沒餵飽是會餓的。 沒錯,群體很重要。 但是,當每個孩子進入任何環境的時候,他們並不完全像外表看起來的,那麼被動地接受擺佈。 通常到了青少年,每個生命裡面已經有些埋藏的胃口,會潛意識地引導他們如何回應環境的刺激。 除非,父母容許他們置身在一個群體,和自幼家庭傳遞的文化和價值觀完全不同,為了生存,孩子們才會勉強接受那些曾經叫自己作噁的東西。 * 人的一生,都在尋找歸屬感,群體之所以重要,正源於靈魂深處那個對歸屬感的渴慕。 我們的孩子生在一個全球性的世代裡,文化的特色模糊了,國家的觀念模糊了,家庭的主導力薄弱了。 網路四通八達後,青少年們的生活,好像掛在哪裡都成。 歸屬的欲望,飢餓到極點。 青少年時期,是第一個狂呼狂吼著,要「自己找」歸屬的年紀。 這代青少年,要歸屬的欲望,飢餓到極點。 所以很多父母碰到孩子「突然」長到某個年級,「突然」飢不擇食起來,都很驚慌。 他們都在狂問:「怎麼那樣的朋友也在交往?」 「怎麼會喜歡待在那樣的群體裡?」 「怎麼會跟他們一起去作那樣的事?」 然後,他們開始和孩子爭奪「誰決定」他歸屬的群體的權利。 爭到兩敗俱傷之後,通常,父母通常敗訴。 「沒辦法,孩子大了,我們不能作甚麼。」受挫的父母無奈地下結論。 夫人自己也相信,孩子大了,作媽的,唯一最該做的,就是把大部分要講給孩子聽的嘮叨,去嘮叨給上帝聽。 然後,該睜大眼,注意周遭還有一些人,他們對青少年的生命充滿了熱情和盼望,願意扶持他們走過這段狂風暴雨的歲月裡。 例如很多教會的青少年團契,小組。 他們,的確在夫人自己曾經年少的生命裡留下一些美好的腳印。 話說回來,夫人也相信父母實在能作點甚麼,只不過做的時機要提前。對誰是孩子同伴這件要緊事,得早早開路。 一般來說,孩子若對父母的感受長期負面,他們往往就會在青少年期選擇去靠近那些和原生家庭「味道」相反的群體。 但那些和父母關係良好的孩子,通常,會讓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容易去靠近「味道」比較類似原生家庭文化和價值理念的群體,於是,同伴壓力對他們而言就比較正面,常可以更強化原生家庭培養的基礎和觀念。 不過,和孩子保持一個良好幸福的關係,是基礎,卻不是唯一。 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在用超越言語的各種方式告訴他們:甚麼是最重要的。 在美國,看重運動的爸媽,會讓孩子兩歲起(甚至更早),就開始參加不同的運動團體。 足球,籃球,體操,跆拳道,孩子成天繞著這些群體轉。 看重音樂的父母,孩子就在音樂課,樂團裡浸泡。 看重學業的,重心在學校,課後輔導,補習班,孩子在那裡交到好朋友,也在那裡被壞朋友污染。 不管孩子是否認同,是否喜歡待在那些群體裡,遠在自己尚無選擇能力以前,他們已經被放在那裡受影響,接受那個環境的信息,對那個群體散發出來的「味道」產生習慣。 人,不見得喜歡自己習慣的東西,但,人,有不自覺靠近習慣事物的本能。 尤其在青少年這樣一個蛋殼般的生命體質裡,當他們暗自挫敗,恐懼,懷疑時,慣性就會跳出來稱王。 因此,青少年以前,當孩子還必須跟在身邊的時候,夫人就發現,對孩子不能只一味灌輸價值觀,更要讓他們置身在一個和自己敬畏的原則,價值觀相符的群體裡,建立習慣,產生情感。 * 對員外夫人而言,能傳遞給孩子最寶貴的東西都在基督信仰裡,所以他們早早決定,即使孩子很小很小,也不要把他們當行李,提著進出教會。 他們打定主意,除了教導孩子認識上帝,也要看重孩子對信仰群體的「感受」和「經歷」,就像看重成人自己在信仰群體當中的感受和經歷一樣。 這一路走來,他們常覺得能和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群體裡一起追求成長,享受弟兄姊妹的情誼,是件幸福的事。 可是這件幸福的事,卻到私塾開張,孩子不去上學之後,才閃亮起來,成為一個光明的指標。 從前上學時,孩子的團體生活固定在哪裡,完全必須接受學校安排,夫人曾經只能和一般父母一樣,站在旁邊指指點點這個學校校風怎樣,學生素質怎樣,老師品格怎樣,然後看著孩子在當中被影響。 回家後,雖然頭腦知道屬於在家教育的互助團體很多,每個城市主辦給孩子的社團也很多,但她對孩子的群體生活,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經營,還是有點不知所措。 你們想同學嗎? 會無聊嗎? 要參加活動嗎? 她焦躁地問弟子們。 沒錯,私塾裡,手足情深很好,親子關係甜蜜很好,可是,朋友還是很重要呀!社交生活還是很重要呀! 一天,午餐時,夫人忍不住地,又焦躁起來打斷弟子們嘻嘻哈哈的聊天,抱歉地問弟子們: 「你們有點孤單吧!媽媽沒生十二個小孩,私塾裡沒有熱熱鬧鬧的同伴,是有點孤單吧!」 沒有回答,他們繼續自己的話題。 「媽媽自己最差勁的就是社交,所以不會幫你們安排社交生活,這樣不太好,懂得在群體中怎樣跟人相處很重要….」 弟子們停止談話,開始扒飯。 「媽媽青少年的時候就是不懂,所以人際關係很差,自己也很痛苦。」她講著,不知在叨給孩子聽,還是叨給自己聽。 「媽媽,你很傷心嗎?」老三一臉莫名地看著媽媽,好像看見豔陽天裡的傾盆大雨。 兩大弟子抬起頭,望著夫人凝重的臉色,彼此互看了一會兒,搖頭。 然後,二弟子用著極具憐憫的口吻說:「媽媽,我們比你棒的!不用擔心!」 「離開學校,我們還有很多朋友在教會,而且,我們每個星期五參加小組,星期天也去教會做禮拜,怎麼會沒有群體生活呢?」大弟子理性地幫夫人整頓思考。 嗯!說得也是,也許太習慣信仰群體,習慣到一個地步,夫人還真的沒把她當成家以外的地方。 「你別再生孩子了,我們不缺朋友,ok?!」二弟子小心地補上一句叮嚀。 「對,我在教會也有很多好朋友!」老三也冒出一句補充。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