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3.諸葛亮〈出師表〉析譯★ 葉慶賢編輯
2009/08/27 07:28:47瀏覽82831|回應0|推薦5

諸葛亮〈出師表〉析譯  2012/4/15 重

 

超連繫:諸葛亮出師學習評量

 

原文: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亡(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等之任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課(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岳飛書〈出師表〉

吟唱:王更生教授 http://cls.hs.yzu.edu.tw/shenhg/w33.htm

 

主旨頌讚劉備的功績,不厭其詳地曉諭激勵劉禪政治進步的方向陳述出師的原因,表明在其心中早已決心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決心繼劉備之後,輔佐劉禪完成「北定中原」「興復室」統一天下霸業的意義和理想開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勸勉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敦勵君德,廣開言路;修明政治,嚴明賞罰、親賢遠佞,共同完成先帝未竟之業。

學習動機:政治是講究實力的;面對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空留歷史遺憾。俗諺云:「不以成敗論英雄。」世俗一般人的作為大多建立在希冀與企求之上,因為有理想和美夢所以才願意有所作為;而能超越世俗之得失與成敗的理性作為,就是聖賢英雄豪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不問收穫,只問耕耘」之用心和偉大胸襟的落實。諸葛亮有治國安邦平天下之才,擁有真才實學;對天下大勢了然於心,高瞻遠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乃是千秋忠臣的典範。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學會怎樣對他人陳述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怎樣正確對待他人對自己的恩惠;怎樣看待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一情感培養絕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應該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在反覆閱讀的基礎上,自己從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而學生對諸葛亮人品、氣節的思考解讀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培養過程、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題解:〈出師表〉有前後兩篇,此為其前篇。本文是臣下給君王的上書,屬上行公文。西元227(蜀漢建興五年)諸葛亮駐軍漢中,準備北伐曹魏,出征前上了這篇表給劉禪,後人稱為〈前出師表〉,勸劉禪尊賢納諫、興復室;次年諸葛亮出兵散關、圍陳倉,出發前又上了一篇表,後人稱為〈後出師表〉,明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道理,此表《諸葛亮集》未收,而見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且謂出於張儼《默記》,學者對其真實性多存疑。

223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夷陵之戰中被東打敗,令蜀漢國力大減。丞相諸葛亮輔助後主劉禪蜀漢國力慢慢回復,同時派出陳震鄧芝與東重新修好。225年,諸葛亮南征,平定蜀漢南方亂事。黃初七年(西元226,曹魏文帝曹丕曹睿即位明帝消息傳到成都諸葛亮認為是北伐曹魏的機會。227年春天,諸葛亮大軍進駐漢中,開始籌備北伐曹魏臨行前,他給後主劉禪上一道表章,這就是著名的〈出師表〉。在此次北伐曹魏失敗後,諸葛亮自己也承擔起責任,自貶三級。而後〈出師表〉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是在建興六年(西元228)秋,曹休石亭為東吳陸遜所破,東遂遣書中,請兵伐,以便乘勝追擊。劉禪見書後,報知人在漢中諸葛亮。其時諸葛亮漢中兵強馬壯,糧草豐足,聞訊當即決定於次年春二度率軍北伐,臨行復上表後主

此表雖是為請命出征,但主要意圖在於勸諫劉禪「內修政理」。歷史上,劉禪昏庸,寵倖宦官,對於朝政,諸葛亮事無巨細必躬親。此次出征,他必然為國政憂慮,所以重在提建議,薦人才。這正是針對國形勢,有利於出征北伐。處處以先帝之意為據,句句借先帝之口說出。使所進忠言「直而不肆」,得體而懇切,以此激勵後主深追先帝遺詔。

文體:就內容言屬論說文,就形式及功能言,屬奏議類之上行應用公文。所謂「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上古時代,設置官員分管職務;職位雖有高下,事物則互相關連。天子冕而垂旒,在朝聽理政務;諸侯身上掛著玉上朝。朝臣用口頭君王進陳各種意見、請求,標舉主張,君王明白考驗其功效。這些都是在朝廷以口頭方式表述不藉書翰來陳述。然則趨前肅奉以進言陳辭,此即「章表」之意義。(明試以功,就相當於授予爵位之儀式)。至商朝,太甲既立,大臣伊尹作〈訓〉告誡他;太甲在流放中想到道義,伊尹請他回京復位,並作〈太甲〉三篇來讚美他。以文書來貢獻好意見,去除缺失,於此可見。及,以夏商二代為監,文理禮義越趨美盛,臣子對答宣揚天子之美好命令、承文受冊、勇敢承當重大顯耀之委任,皆行再拜稽首之禮。雖是口語、書面未分清,但陳述答謝可見。降及戰國,未變古式,言事於君,皆稱「上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初訂制,改「上書」為「奏」。初訂禮儀,則有四種品類: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議。章以謝恩;奏以按劾(檢舉彈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提出不同意見)。這些上書的名稱和功用在以後之朝代也有所變化。唐宋之後,表文多用四六體,而且諸如謝恩、勸進、辭免、慶賀、貢物等事項,一般皆用表。用散體寫的抒情文:三國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都是名作。而「疏」是臣下向皇帝陳述政見或有所勸諫之文章。向皇帝上書的不同名稱的文翰,原本雖有不同用途,但界限後來也並不十分嚴格。如向皇帝謝恩,在代就不用「章」,而用「表」,劉禹錫有〈蘇州刺史謝上表〉,白居易有〈杭州刺史謝上表〉。而議論國事可用奏或議,亦可用疏,故常奏議、章奏、章表連用,作為臣下向皇帝上書之通稱。

出處及相關古文:選自《昭明文選》,《三國志諸葛亮傳》亦有收錄此文。樂毅燕惠王〉中,稱「先王」者十五次,有「以傷先王之明」之語;〈出師表〉計629字,稱「先帝」者十三次,以此來啟發後主勿忘先帝,激勵其奮發向上;有「以傷先帝之明」之語。兩文之辭氣、神理,頗多類似,孔明之推崇樂毅於此可見。

劉禪是皇帝,再怎麼渾,也還是九五之尊!老是被人這樣左一句你爸怎樣,又一句你爸怎樣壓著,肯定不舒服。諸葛亮當然知道這樣不好,但這樣寫,也實在是迫不得已,可能因為這個劉禪實在太不成器了,叮囑可能沒有用,但不叮囑,不搬出他的老爸壓他一下,可能更加無法無天,諸葛亮實在用心良苦。

結構分析:

當時北伐在即,是從北伐的全局上考慮:只有後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證北伐順利,因而他先進安後進言,再表取勝的決心。表文極為注意收表對象的特點,因而又不是一般的上條陳述方策,而是融議論、敘事、抒情於一爐,啟愚矯頑。諸葛亮是後主的丞相,又是受「托孤」的對象,他給後主的上表文,既不宜用訓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聲氣,要不卑不亢,方為得體。在「三國鼎立」時,國最弱小,若不發展,必遭滅亡。而要發展壯大,就需要帝王是賢君、君,而要想成為賢君、君,就應按三條建議去做。所以,諸葛亮提出了這些建議:宜開張聖聽,刑賞平明,親賢遠佞

諸葛亮是在向劉禪提建議,文中明提「陛下」不過七次,提到「先帝」有十三次。不難看出,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為依據,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說出,既不失人臣之禮,更無教訓人主之嫌,使劉禪聽了忠言而不逆耳;也表明他處處念及先帝之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帝之重托,既能表明其心跡,又容易以情打動劉禪另外,暗提陛下尚有五處:即「誠宜開張聖聽」之前,「宜付有司」之前,兩次「悉以咨之」之前、「則責攸之」之前,實際共十二處,或表忠誠,或表心願,或提具體建議,表明諸葛亮處處為劉禪著想,使後主不能無動於衷。採用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意在使後主能容易接受建議,達到規勸目的。

諸葛亮劉禪反覆強調的是「親賢遠佞」這一條,這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項建議的核心,其餘兩條開張聖聽、嚴明賞罰雖然說的是治國方針、政策,也都與此有關。因為劉禪昏庸,(可聯繫 「樂不思」,親信宦官黃皓等事例)容易受壞人蠱惑,如不親賢遠佞,就會出現「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情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可能貫徹執行。而親賢尤為遠佞之本,所以文章開頭說「開張聖聽」,實際上就是要聽取賢臣的意見,萬不可「塞忠諫之路」,中間列舉賢臣姓名,要劉禪「親之信之」,結尾更勸說劉禪要「咨諏善道,察納雅言」,也是親賢之意。

分段大意:

首段:敦勵君德──廣開言路。

國家要發展壯大,就需要帝王是賢君、君,期修明政治,保證北伐順利。

 ()追懷先帝創業艱辛,總提劉備崩殂四年後的嚴峻形勢:

警策劉禪發憤圖強,增其憂患意識。起筆凝重,定下全篇基調。

()剖析國內人心:蓋追先帝之殊遇,想感恩圖報;

言外之意是:劉禪是沾父親的德澤,自己還沒有懾服眾人的威望。

()告誡要繼承和發揚劉備的作風:廣開言路,以「誠宜」「不宜」起一篇告誡之意

倚重忠志之士,廣納良言,國家才可能強盛。

二段:申明治道──嚴明賞罰:內外一體,是修明政治的根本途徑

()正面積極期勉: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集》: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

()反面消極告誡:不宜偏私。

三段:申明治道──親賢遠佞:舉薦文臣武將,述說人事安排;親信忠良賢臣朝興衰的歷史教訓)

()推舉宮中賢臣:忠良大臣是政治平明的憑藉,先帝早已預為選拔。而人才的發揮,基於君主的信用。

()舉薦可靠將領:賢能將才是室興復的動力,交代營中事宜,善加咨詢,功能必見。

()勸後主取歷史教訓:通過對比,寫出先、後興衰的正反教訓,並以先帝歎息痛恨昏庸誤國為告誡。

()圖復興必須親信忠良:任人唯親,殷鑑不遠。

正面強調依靠賢臣的重要,並以「室之隆可計日而待」為鼓勵。

四段:弘揚臣道──為北伐請命,表達己之一片忠貞,並勉勵後主

敘其以身許國的經過和出師的目的、意義及堅定決心

()自敍生平,回顧歷程:抒發感激之情,啟發後主能像其父禮賢下士。

1.略敘身世:隱居隆中,出身卑微。

2.自述本志:表明其淡泊名利,無個人野心,也突顯先帝三顧之恩。

 (從「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可看出這顯然是種自謙說法,他素來有很大的理想抱負)

3.今日受感召用世之由:感動於先帝禮賢下士,以天下蒼生為念;士為知己者死。

4.追述其隨先帝創業艱難:忘身憂國,不避辛勞。

()敍受命以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白忠誠,啟發後主能像其父任人唯賢,知人善任。

1.白帝城托孤:令他感受到莫大的責任和使命。

(1)推論其受託原因──誠敬謹慎。(「諸葛一生唯謹慎」一語之所本)

(2)交代出師的歷史使命之根源及思想基礎。

2.省思受命以來之辛勤:為了報答先帝知遇之恩。

()為報先帝忠陛下,決心北伐:由此自然引出下文出師伐的建議。

1.表達北伐決心:攘除奸凶,興復室,實現先帝遺志。

(流露諸葛亮規劃伐計劃的興奮心情、迫切願望和取勝決心。)

2出師之意義:「報先帝,忠陛下」,完成先帝未竟志業。此職責是〈出師表〉文脈所在。

        3.再次叮嚀:依靠大臣理好朝政。

()總結:表明出師必勝信念和依依惜別之情。

1.突出請命出師的決心:立下「軍令狀」,意志堅定。

在此次北伐曹魏失敗後,諸葛亮自己也承擔起責任,自貶三級。)

2.明君臣之職:釐清治國職責,信賞必罰,使人盡其才。

3.順勢提出期望,表達感激之情:再次叮嚀後主牢記劉備遺訓。

4.結語:流露臨行前百感交集,無限戀念之情。這本是套語,但在本文卻自然得體。

 

劉備畫像

 蜀漢古城樓

 蜀漢地圖

解析、語譯:

上表進言建興五年,227率各軍北進,屯駐漢中先帝(你爸爸。提到先帝是為了表明自己對蜀漢的忠心,激勵劉禪牢記、繼承父志劉備,字玄德,東涿郡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曹丕,備即帝位於成都,在位三年,崩於白帝城永安宮,年六十三,諡昭烈開創統一全國的大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此時劉備已故四年)。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曹丕於建安25(220),國號,都洛陽;次年(221)據西自立,國號,都成都;八年後(229)孫權東自立,國號,都建業,我門蜀漢(益州,東漢州名,包括今四川全省和陝西貴州雲南等部份地區,當時是蜀漢統治範圍,故借指蜀漢人力財力困乏衰微劉備失利,又用兵南蠻,國力耗損,這次出師距攻不過五年),這確實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鍵時刻啊分析劉備崩殂後的天下形勢,是為了激勵後主奮發圖強,增加後主的憂患意識。以農立國,以穀熟時節代稱重要時刻)!然而,侍奉護衛的臣子們,在朝廷盡忠職守毫不懈怠;忠誠有志的將士,為國家效命在疆埸(亡,同「忘」。忘身,捨身忘死)的原因,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你爸爸)對他們的特殊恩遇,想要在陛下的身上來報答啊!(提到朝中將士的忠心,是為了告訴劉禪,只有倚重這些忠志之士,廣納良言,國家才可能強盛。)(陛下)實在應該擴大聖君的聽聞,以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弘揚擴大有抱負的人們之志氣。不應該隨意地看輕自己(輕視有志之士),引用一些違背大義的事來作譬喻,以致堵塞忠臣勸諫的管道。

皇宮裡代表皇室丞相府代表朝廷行政體系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應該一體同仁賞善罰惡升降官吏,評論人物;擢升、懲罰、表揚、批評。就是法律之前一律平等,人們遵規守法,國家才不至混亂,不應差別要堅持同一標準。異同,偏義複詞,偏指「異」。如果有做壞事、觸犯法律科條(為非作歹,違法亂紀),或盡忠行善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應交給主管刑賞官員判定他們應受的懲罰或者獎賞用來顯示陛下公平開明治理風範,不應偏袒徇私,使宮內和宮外刑賞之法制有所差異(這是因鑒於末皇朝顛覆的教訓:懦弱無能的皇帝容易親信宮中近侍,受其牽制,而與朝中執政官員對立,造成互相傾軋的混亂局面,導致亡國。據《三國誌書.董允傳》載:劉禪寵信宦官黃皓董允常對勸諫,黃皓也不敢為非。董允死後,黃皓「操弄威柄,終至覆國」。此雖後事,但劉禪的弱點諸葛亮不會不有所覺察。故此話有針對性,可能是指劉禪偏袒宦官黃皓講的。

侍中郭攸之南陽人,時任劉禪侍中)費禕江夏人,劉備時任太子舍人,劉禪繼位後任費門侍郎,後升為侍中)、侍郎董允(南郡枝江人,劉備時為太子舍人,禪繼位,升任黃門侍郎,諸葛亮出師時又提升為侍中)等人,這些都是賢良誠實的人,他們存心忠誠,謀事專一(講明其具體特點),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任用。臣(愚,長輩對晚輩自稱的謙詞)認為宮中的事情,無不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徵詢商量,然後再去實施,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使有些地方得到更好的成效。將軍向寵襄陽宜城人,劉備時任牙門將,劉禪繼位,被封為都亭侯,後任中部督),秉性善良行事公正,通曉熟習軍事,從前經過試用(試和用是同義詞,加強語氣。劉備秭歸一帶被東軍隊擊敗,而向寵的部隊損失卻甚少),先帝(你爸爸)曾稱讚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臣認為軍隊中的事務,無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商議,就一定能使軍隊(行陣借代為軍隊)和睦團結,不論才能高低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用人得當)。親近有才能的賢臣,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就是保證國家向良好的方向發展,不被奸臣所害)這是(和後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阿諛奉承的小人,疏遠有才能的賢,這是先(和後衰敗覆滅的原因互文修辭,上下文的意義互相交錯、補充。通過對比:寫出先、後興隆及衰敗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劉志)(劉宏)二帝的昏庸失政感到痛心遺憾的(東後期的政治是外戚宦官政治在操弄,使皇權旁落到外戚和宦官之手,而皇帝則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引發兩次黨錮之禍,清正的官員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錮,宦官更加為所欲為,殘害百姓,因而激起民變,釀成黃巾之亂,士大夫、豪強離心,群雄並起,東漢走向滅亡。諷刺的是:諸葛亮過世後,後主逐漸聽信宦官,朝政腐敗,無所作為!侍中(指郭攸之費禕、尚書(指陳震。掌章奏、宣示、圖書、秘記等職)、長史(指張裔,為幕僚之長。諸葛亮出師駐守漢中,任為丞相府留府長史)、參軍(指蔣琬,掌軍事謀畫及公文書信。漢中張裔共掌府事)這些都是忠貞信實(亮,通「諒」,誠信)能為節義而犧牲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朝的的興盛,就可計算著時間等待(為時不遠)了。(為保證出師以後國內政穩定,對人事安排作了周密考慮,向劉禪推舉一批推舉宮中賢臣作為輔佐)

一介平民諸葛珪,於東漢末期為泰山郡──太守之輔佐。九歲時生母氏去世;父再續絃,於十二歲時亦去世,乃偕其弟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諸葛玄收養,其兄諸葛瑾同繼母赴東。古時平民唯老年人可著絲帛衣服,一般百姓所穿以布類製成衣服為主親自南陽種的農夫僅九字,謙恭樸素之姿畢現獻帝初平四年,兗州牧陷徐州,於彭城等五縣屠殺數十萬人,次年又一度佔領瑯琊郡。時諸葛玄出任豫章太守,攜二侄子同往,但任職不久,即被朱皓趕走,只得舉家遷往荊州南陽郡鄧縣,投靠荊州劉表因此住在荊州之首府襄陽建安二年,197年,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縣;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此時已十七歲,乃與其弟前往城西二十里的隆中,結草蘆而居,經營一個小農場,韜光養晦;師事龐德公及黃承彥,學兵法,留心天下大勢,只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謀求在諸侯中做官揚名(不希求因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志存高遠、淡泊名利)先帝不嫌臣身份低下、見識短淺反而委屈貶抑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來探望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劉備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陽襄城區古隆中】拜訪諸葛亮。之後,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拿時局大事向我詢問意見劉備曹操專權亂政,他欲伸張大義於天下,但是寄人籬下,不知當如何是好分析天下大勢,勸他取漢中,然後東聯孫,北拒曹操。事後發展果如預期。此即史上著名的〈隆中對〉戰略思想,臣此深受感動激勵,於是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力(士為知己者死)後來遇到失敗挫折建安13年,赤壁之戰前夕,劉備長坂坡,為曹操所敗。五月,荊州劉表去世,繼立的幼子劉琮劉備當時屯兵樊城,勸阻不及,決定難走江陵,以避軍之鋒。曹操劉備取得儲於江陵的軍用物資,率領五千精騎日夜追趕,至長坂坡追擊劉備劉備戰敗,與諸葛亮等數十騎狼狽南逃,碰到魯肅,一番商討後,決定與孫權合作共抗,在軍事失敗的時候接受接受挽救危局的重任危難緊迫的關頭恭敬接受命令出使東(互文修辭。起初出輔劉備時,的地位尚未鞏固。他竭忠盡智,終於使蜀漢地位漸趨安定。接受魯肅建議,便派諸葛亮魯肅前往柴桑孫權,這一次由諸葛亮擔任說客來說服孫權聯盟終於在魯肅諸葛亮的努力下建立起來,這具體實現了〈隆中對〉的主張,更對後來的三國鼎立產生決定性影響從那時到現在已經二十一年了建安十二年,207出仕~建興五年,227!先帝知道臣下處事嚴謹認真、慎重因此臨終輔助陛下興復室的大事託付給我即帝位的第二年,為了替關羽報仇,並爭奪已失的荆州,興兵伐。在夷陵之戰中為陸遜所敗,逃回白帝城,並改城名為永安,次年便因病去世。臨終前,把成都召來永安託付後事,即「永安白帝城託孤」。《三國志.諸葛亮傳》:「章武劉備即帝位後的年號)三年(西元223年)春。先主於永安宮病篤,召成都,屬以後事,謂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指劉禪,即阿斗)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勒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接受遺命以來,我時時刻刻憂慮勤勞,只擔心託付的大事沒有成效而有損先帝明的聖明(知人之明)。所以急著在炎熱的五月帶兵渡過險惡充滿瘴氣的雅礱江之下游,在四川會理縣西南流入金沙江,匯流處乃渡之址),深入荒瘠不能耕種的蠻荒地區現在南方的叛亂已經平定兵員武器已經準備充足劉禪繼立,諸葛亮輔之,處境困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建興三年春,諸葛亮率軍南征,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郡。諸葛亮孟獲,並馬謖「攻心爲上」對孟獲七擒七縱,終使孟獲歸心,南中平定,應當激勵率領全國軍隊古代諸侯國的軍隊分上、中、下三軍,三軍即全軍北上平定中原,希望微薄平庸的才能(謙詞,不靈活、遲鈍,剷除奸邪兇惡敵人曹魏政權),復興朝江山遷回舊都洛陽,這是臣下用來報答先帝並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啊。至於衡量事理而予以興革毫無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希望陛下把討伐賊、復興室的任務交付給,如果沒有成效那就懲治臣下失職的罪過立下「軍令狀」,表明其全力以赴,盡忠劉禪的決心)用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足以增進陛下德性發揚聖德嘉言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表明他們的罪過(明確治國職責的分工合作)。陛下也應當自己我省察(認真思慮謀劃國家大事)徵詢治國的良策明察採納正確的言論深切地追念(牢記不忘)先帝臨終時所發的詔令(見《三國志.先主傳》,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賦於人」)這樣,我就覺得蒙受恩典、感激不盡(臨行對劉禪懇切委婉叮嚀)現在我就要遠離陛下去遠征,面對著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眼淚,不知說了些什麼。(表示其百感交集之複雜心情。)

南陽臥龍崗

隆中是三國時諸葛亮青年時代(17-27歲)隱居之地,抱膝高吟躬耕隴畝長達10年

南陽武侯祠內的諸葛草廬為諸葛亮舊居紀念性建築

南陽武侯祠半月台在躬耕亭的對面,相傳為諸葛亮晚上賞月、彈琴之地

襄樊古隆中漢昭烈皇帝三顧處 石牌坊

襄樊中風景區  葛蠟像  三顧茅廬

六十三歲的劉備自知不起,將阿斗托付給諸葛亮等五個大臣後離開了人世

南陽武侯祠,又名「諸葛廬,始建於唐宋

南陽武侯祠山門

南陽武侯

課文補注:

劉備:玄德涿郡(河北)人,自稱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蜀漢的建立者,謂蜀漢昭烈帝少孤,幼貧,與母親販履織席為生。後入軍旅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在諸葛亮的籌劃下,聯合孫權打敗曹操赤壁,占荊州益州漢中221年稱帝,定都成都,次年在吳蜀之戰中敗北,不久病故。對於這位皇帝,四川老百姓不是懼怕或者厭惡,而是同情。同情之外,是尊敬,願意在心理上去親近。民間也常拿他說事:誰家孩子性格軟弱,經常哭哭啼啼,大人就會訓斥說你是劉備啊!天天都在哭劉備的江山當然不是哭出來的,在那個亂世,除了武力,他還以仁義為號召,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同時,也為他贏得老百姓的口碑。中國古代的皇帝,只要稍微對下面的民眾好一點,就會被奉為神,香火歷經千年而不衰,形像則在一代又一代的口中變得越來越高大,猶如龍形象的組成一樣,各種各樣的善舉也會疊加到此人頭上,累積得光環四射。


成都劉備墓(惠陵)

成都劉備的陵墓

成都劉備墓(惠陵),封土高12米,墓上綠蔭覆蓋。有一道180米長的磚牆環護

先帝遺詔《三國誌志.先主傳》:「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臨終時,呼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布衣: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後也以布衣稱沒有做官的讀書人。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鹽鐵論》中說:古代普通人要到八九十歲才能穿絲綢衣服,在這以前,只能穿麻衣。所以老百姓稱為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綾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今人說的「布」,是指棉布,棉花是南宋時才從外城傳入中原。這裡的「布」,不是現在常說的百分之百棉花織出的「棉布」。追溯古代說的「布」,是今日叫做麻布的麻製品。所以,那個形容窮苦百姓的「布衣」,是穿麻製衣料的普羅大眾。雖然麻製衣料現時比棉布還貴重,但古代卻恰恰相反。古時中國盛產各種麻類,用麻織布歷史悠久,棉花產量曾經甚少。物以稀為貴,棉布衣服只有大富大貴的顯赫人家才穿得起。大約在南北朝前後,中國的棉布是從南洋進口的走俏外國貨,只是運費也使得棉布身價成十倍的翻番,普通窮人只能將就著穿麻料衣服呢。直到朝時,有名的黃道婆從瓊州帶回族人的紡織技術,種植棉花才漸漸多起來。朱元璋建立朝後,規定凡有四畝田地的耕種者,必須種植桑、麻、棉各半畝;有十畝田地者,種棉加倍。這一來,棉花的種植,才逐漸在全國普及。


布衣   杜甫畫像

麻布(古代布衣之材料,與今日相反,當時價格較賤)

棉布(今日價格不如麻紗)

表文中提到的幾位國大臣:

1.蔣琬(即表中提到的「參軍」):字公琰,零陵湘鄉人。為人和順,曾為廣都長。諸葛亮曾稱讚他是「社稷之器」。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辟為東曹掾,後遷為參軍。數次北伐,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曾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卒,為尚書令。延熙九年(246),病卒。

2.費禕:字文偉江夏人。後主即位,為黃門侍郎。諸葛亮南征還,特命同載。曾多次奉命使死後不久,代蔣琬為尚書令。延熙十五年(252)開府。次年被刺客殺害。

3.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名臣董和之子。曾為太子洗馬,後遷黃門侍郎。北伐時,為侍中,統宿衛親兵。曾止後主納妃,辭封土。多次斥責宦官黃皓。終之世,位不過黃門丞。延熙七年(244),以侍中守尚書令,為大將軍費神副貳。九年(246),卒。

人稱諸葛亮和上述三人為「四相」。

4.陳震(即表中提到的「尚書」):字孝起南陽人。劉備荊州牧時,曾闢為從事。建興三年(225),入拜尚書,奉命使諸葛亮曾說:「孝起忠純之性,老而益篤。」

5.張裔(即表中提到的「長史」):字君嗣,蜀郡成都人。曾為巴郡太守,後為益州太守。漢中以射擊校尉領留府長史。建興八年(230),卒。

6.郭攸之南陽人,為人和順,以器識才學知名於時。建興二年(224)任黃門侍郎,後遷侍中。

7.向寵:原為牙門將。猇亭戰役中,他所率領的部隊完整地回到大本營,受到劉備稱讚。

五月「渡」之處:

雅礱江位於四川西部,其下游入金沙江處古稱若水瀘水,藏語叫「尼亞曲」,是長江宜賓市以上最大支流,也是長江上最長的支流。因酷似它的母親金沙江,又有「小金沙江」之稱。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尼彥奈克山冬拉崗嶺之間,冰雪融水形成上游「扎曲」。流經四川石渠附近時稱為雅礱江。經過石渠後進入甘孜境內,然後在橫斷山脈峽谷中蜿蜒前行,至四川攀枝花市三堆子附近注入金沙江長江)。

石鼓鎮渡口是兵家必爭之地:石鼓鎮位於麗江市西面,與麗江古城相距約45公里,在長江第一灣旁的山岡上,歷來是藏區與漢族地區交易的重鎮,藏民把皮毛和中草藥帶來這裡出售,又買回茶葉、鹽巴、布匹等日用品,平均每3天趕一次集。石鼓兩朝屬巨津州管轄。朝設石鼓橋頭約,初改稱石鼓里。民國191930),改稱石鼓鎮

遠眺石鼓鎮

鎮上金沙江畔有座索吊橋叫鐵虹橋,橋頭各有一座門樓,年代久遠,古色古香

虹橋東南側,有一個紅牆圈圍的公園,公園裡有一尊漢白玉圓形碑碣,形狀就像一面鼓架上的鼓,當地百姓稱它為石鼓,因而得名。石碑直徑15,厚0.7,有碑亭保護,是目前麗江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石碑之一。細看石鼓,您會注意到它的鼓面上有裂縫,相傳這裂縫古來就有,每遇戰亂便裂開,太平則相合。當地還有一個更誘人的傳說:當年木土司破吐蕃後,把無法運走的許多寶藏都藏在了這裡,並留下一首讖語:「石人對石鼓,金銀萬萬五,哪個猜得著,買得麗江府。」

石鼓渡口江面寬闊,水勢緩和,適於擺渡。它的出名不單是因為其位於長江第一灣上,而是它歷來就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塞及軍事戰略要地地。相三國時期諸葛亮石鼓附近「五月渡」,平定南中,後建此碑以鎮諸夷;初無文字嘉靖年間麗江知府木高大破吐蕃軍,就在石碑兩面刻了記功文字,敘述獲勝經歷,始有銘文,迄今仍存。石鼓鎮背靠青山,是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南宋末年,忽必烈南征大理國的西路軍便是在此「革囊渡江」,曾在這裡與巨津麼些勢力發生激戰。西元1253忽必烈征。江路官署曾一度設在這裡。朝在石鼓街附近的石門關設巡檢司,代設石鼓汛。

石鼓30多公里的格子辦事處,是個富饒的小壩子,經濟文化發展較早,這裡有春秋戰國至初的大批石棺墓葬,還出土了吐蕃時期的文碑。

石鼓鎮旅遊的人甚少,未經開發的鎮子,自然民風淳樸。

長江第一灣

長江第一灣位於中甸縣城沙松碧村與麗江石鼓鎮之間。長江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在巴塘縣城境內進入雲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到了中甸縣的沙松碧村,突然來了個100多度的急轉彎,轉向東北,形成了罕見的「V」字形大彎。

麗江玉龍石鼓鎮位於風景如畫的「萬里長江第一灣」畔,歷史上曾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和南下大理、北進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是進入「三江並流」世界文化遺產的南大門。長江從青海發源後,來到石鼓鎮之前,與怒江瀾滄江這兩條著名的大江,一起形成了「三江並流」這地球上唯一的自然勝境;而在歷盡千山萬水後,也只有到了石鼓鎮,才出現了像模像樣的第一彎。這彎之大,據說有270度。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大彎,才使得長江與其他兩條江不一樣,不是繼續向南以流去異邦而告終,而是倔強地扭頭向北,硬是讓長江中國的境內匯進海洋。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彎可歌可泣:個性之彎,神聖之彎,愛國之彎。

今南方已定:網頁連結:西南少數民族關於諸葛武侯的傳說和遺跡

一些西南地區民間的諸葛亮軼聞,估計很多四川人都不知道的。前兩年看《回明》,裡面提到了四川都掌蠻不服王化,經常反抗朝廷,歷史上朝曾經十二次征討都掌蠻,終於在萬曆年間四川總兵劉顯發兵十四萬圍攻,將這個只有幾萬人的民族徹底滅族。但他們對諸葛亮異常敬畏。還有一條是聽完顏瑛崎說的,她小時候在雲南住過,當地傳說在明清時,西方的教士在雲南那裡傳教,對那些少數民族說耶穌諸葛亮的弟弟,諸葛亮是上帝的大兒子,耶穌是小兒子。這個傳說也許在流傳下來的過程中有過變化,但其實也有一些依據的,一個是基督教本身更在意的是推廣,為了推廣是願意對教義作一些「曲解」的,土著們不知道耶穌是誰,傳教士就拿個他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來聯繫在一起(卻沒想過其實耶穌比諸葛亮大將近兩百歲,呵呵),而且諸葛亮的形象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也逐漸變化,在武將看來是先輩名將、武廟十哲,在文人看來是一代名相、忠貞賢良,而民間的百姓不理解,從最先受過諸葛亮恩惠的那代人,在他死後紛紛祭祀追思他,而後人雖不理解,卻也將習慣保留了下來,漸漸地把他當作神來祭拜諸葛亮形象的神化,其實並不是所謂的封建統治者或是歷代文人,因為文人們講究「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也不是某本小說演義,而是在於民間的代代流傳,在於「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中來。

陸次雲溪纖志》:「祀神,多書『孔明天子』之位。」

章太炎《思篇》:「雲南緬甸俚人,皆截發以為三撮,中撮以表武侯,左右以表父母。每飲茶,必舉杯至額,以示祭報。其能語者,至稱武侯諸葛老爹」。

洪邁《容齋隨筆·南蠻服武侯》:蜀劉禪時,南中諸郡叛,諸葛亮征之,孟獲為夷漢所服,七戰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志》所載,止於一時之事,國朝淳化中,李順,招安使雷有終遣嘉州士人辛怡顯使於南詔,至姚州,其節度使趙公美以書來迎,云:「當境有瀘水,昔諸葛武侯戒曰:『非貢獻征討,不得輒渡此水;若必欲過,須致祭,然後登舟。』今遣本部軍將資金龍二條,金錢二千文並設酒脯,清先祭享而渡。」乃知南夷心服,雖千年如初,嗚呼,可謂賢矣!事見怡顯所作《雲南錄》。

其他林林總總的傳說實在太多了,族人說他們的竹樓是諸葛亮教他們蓋的,水稻是諸葛亮教他們種植的,族、族說他們的錦是諸葛亮教他們織的,所以錦又叫「武侯錦」、「諸葛錦」,族人說諸葛武侯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從來不害他們,只會幫助他們,所以要當神明一樣尊敬,僳僳族的火把節就是因諸葛亮而來,景頗族把諸葛亮看作是人類世界的創造者,並尊稱其為「孔明老爹」,德昂族和族都認為自己是孔明的後人,族更是稱呼諸葛亮為「孔明阿公」,除了本民族信奉的原始宗教物外,還篤信諸葛孔明,認為一切制度,都是諸葛亮訂下的。在白族傳說中,諸葛亮成了蒼山腳下西洱河邊天生橋西塘子鋪村的本主,神號為來安景帝,還有神明諸葛山、諸葛堰、諸葛鍋、諸葛菜、諸葛……

都說《三國演義》神化了諸葛亮,說實話比起這些民族對諸葛武侯的尊崇,演義實在太保守了,至少裡面的諸葛亮看起來還是比較像人類的。

嚴肅說來,這些傳說中的事跡、功績肯定不會都是諸葛武侯親自去做的,多數也許只是受到了武侯對西南民族懷柔和幫扶發展政策的良好影響,教授耕種、紡織、建築、冶煉等等幫扶措施,具體的執行者應該是那些曾在南中任職的官吏,以及曾經進入蜀漢政權和軍隊的南中土著,不過估計這些人十個有九個是的粉絲,於是乎每一件功績哪怕是自己做的也不居功而用以讚美武侯,不過,這也看出諸葛武侯的人格魅力,實在是空前絕後的強啊!武侯這種不分夷一概真心待之熱忱幫助的措施,使得西南民族在文化上與中原有極大的認同感,與西北民族不同,西南民族歷史上少有離心傾向,應該和武侯千年以前偉大的民族(河蟹)政策有緊密關係

雲南六大茶山當中有一 座就叫孔明山,當地人把茶樹就叫孔明樹,有六個民族每年都要在諸葛亮誕辰這天舉行集(度)會,稱為「茶祖會」,賞月歌舞,放孔明燈,祭拜諸葛武侯。其實西南少數民族關於諸葛武侯的傳說和遺跡多得不得了,因為蜀漢資料散佚,南征在《三國誌》中留下的文字極少,但在西南民間卻有著極其豐富的口頭歷史和傳說,千百年來征伐所謂蠻夷民族者無數,如此受到尊崇者惟諸葛武侯一人。

導讀評價一個古人和作品不能離開具體所處的時代。〈出師表〉之所以能流傳千古,是由於其中洋溢著諸葛亮的一片赤誠的報國之心,其文才韜略令人傾倒。文中句句叮嚀,情真理足,詞婉心切,讀來使人感到諸葛亮心昭如日月劉備之三顧茅廬,諸葛亮之出山相助和桃園三結義,皆是存在以天下蒼生為念的前提上,正因為有了君臣之間的肝膽相照,才會不負白帝托孤之重,全力輔佐劉禪,其實質是大仁大義;對處於當時具體歷史情境下的諸葛亮「獎帥三軍,北定中原」的志向和情感的忠貞,不能簡單草率地視為「愚忠」。更何況,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完整,從來就是中華歷史的主旋律,是歷代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家國理想。正是因為〈出師表〉浸染了深厚的民族傳統精神,所以,後世每當國家危亡之際,它總是如此強烈地感染和激勵著後人壯懷激烈的愛國情感和意志。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一直受到世人的愛戴與敬仰,人們把他尊崇為賢相的典範,忠臣的楷模,民族智慧的化身,修身立志的榜樣。〈出師表〉流芳千載的價值不止是思想上,也是文學上的。宋代文學家陸游認為:「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文中很多優秀的句子都成了經典,廣為流傳,教育了歷代人。

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政治遠見,能對複雜的形勢進行分析並從中找出規律,定出方針。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賞罰嚴明,恩威並施。其他如開發生產、發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歷史價值。他還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張修身養德,志向高遠,這些精神,多可借鑒。傳說中的諸葛亮,已被作為智慧的化身。在他身上附加的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是不能當作史實來看的。封建社會推崇諸葛亮,或由於他助是正統,或由於他受了知遇,一生盡忠,是忠臣的典型。人們今天肯定諸葛亮,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於他的「忠」,我們應當賦予新的內容。例如〈後出師表〉中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現在已被賦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義。

「出師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帥給君主上的奏章,或表明報國之心,或呈現攻城掠地之策。歷來以表傳後者頗少,惟有諸葛亮的〈出師表〉彪炳千古,奧妙何在?出師時,劉禪只有20歲,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師後國內政局不穩,前線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因此,出師後的國內政局就成了輔政的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為此,諸葛亮在這篇表文裡一面勸勉劉禪開張聖聽,嚴明賞罰,一面又向他舉薦人才來管理「宮中」「營中」之事,並殷切地闡明親賢遠佞的道理。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國內政局穩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能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力伐,可見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正是為了出師。二是要看諸葛亮怎樣說明出師的理由。北伐的決策,實際上是諸葛亮的決策。當時在國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有些人持靜觀態度,「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反對立即出兵。在這篇表文裡,沒有重提這種爭論,只是對出師原因做了適當的說明。這種說明沒有反覆陳說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為此,他歷敘自己的身世,從「躬耕」說到「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的「寄大事」說到這次北伐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憂歎」之情。這種方式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於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

蜀漢歷史回顧:西元188年,宗室劉焉出任益州牧。死,子劉璋繼任。劉焉劉璋相繼壓平了當地豪強的反抗。207年,劉備諸葛亮爲輔佐,提出〈隆中對〉戰略思想。211劉璋邀請劉備,使擊保據漢中張魯214年,劉備占據益州219年進駐漢中,自稱漢中王。是年,留守荆州關羽孫權軍襲殺。221年,劉備成都稱帝,國號,建元章武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人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劉備爲爭奪已失的荆州,於次年出夷陵之戰,敗退入,病死白帝劉禪繼立。諸葛亮輔之,處境困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諸葛亮南征,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郡。諸葛亮孟獲,並按馬謖「攻心爲上」對孟獲七擒七縱,終使孟獲歸心,南中平定。諸葛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爲官,把南中青羌編爲軍隊,並允許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馬特產充實蜀漢軍資。西南夷人地區的閉塞狀態,從此有所改變。南中戰爭結束,結盟也取得圓滿成果。諸葛亮227年率軍進駐漢中,同展開爭奪的激戰。諸葛亮益州疲憊情況下急於求戰,一方面力圖以北伐來鞏固「興復室,還於舊都」的正統地位;一方面則以攻爲守,借以圖存。在北伐的問題上,劉禪的頭腦非常清楚,諸葛亮急於北伐的時候,他規勸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儘管諸葛亮置自己的規勸與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劉禪還是全力支持北伐。228年,諸葛亮開始北伐曹魏。以後三年,諸葛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果。234年再次北伐,已經是第六次。進軍渭水南面的五丈原,病死軍中,蜀漢軍撤回,北伐停頓。諸葛亮死後,蔣碗費禕董允等人相繼爲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後,宦官擅權,政治腐敗。姜維北伐,勞而無功。263年,之戰開始,年冬軍攻成都劉禪出降,滅蜀漢亡,第二年舉家遷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蜀漢歷二帝,共四十三年。劉禪劉備子,小名阿斗劉備死後他繼任蜀漢皇帝,昏庸無能,由諸葛亮輔政,「政事無鉅細,咸決於」。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北伐軍中,他逐漸聽信宦官,朝政腐敗,無所作為,讓諸葛亮一世英名和心血付之東流了,劉禪既然自己都不愛惜的江山,那就只好任人宰割了。

國後期的歷史,和姜維密切相關。姜維北伐。諸葛亮臨死時曾說:「我死之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後來蔣琬費禕都基本繼承了這個自守的國策,在姜維躍躍欲試的時候總是抑制其行動,每次都只給他不超過一萬的人馬。延熙十六年(253),在開歲首大會的時候,執政的費禕不幸被國降將郭修刺殺。姜維繼任大將軍後,國再次由守勢轉為攻勢。姜維伯約,本是天水郡冀縣人,是遠近聞名的孝子,年少時就希望功成名就,做事不同於常人。後為州從事,參本郡軍事。建興六年(228)他被第一次北伐的諸葛亮收服。這個過程,《三國誌》中有有趣的記載:姜維等隨天水太守馬遵外出巡行,馬遵聽說軍已至而諸縣應,就懷疑姜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單獨夜奔上邽姜維等追至上邽,城門已閉,不納,無奈只得投降諸葛亮,被迫投的,但誰也不料後來對蜀漢最忠心!初投諸葛亮時,即高度評價了他「其人,涼州上士也」,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27。巧合的是,他倆都是27歲出山助。糧穀是軍之最要,這個任命足見姜維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和期望。姜維後迅速遷中監軍、征西將軍,諸葛亮很重視鍛煉姜維,幾度出兵,都把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教授平生所學,使姜維深切感受到了諸葛亮公忠體國、鞠躬盡瘁的高貴品質,也使他的能力迅速提高。

兩篇〈出師表〉都被收入吳楚材吳調侯選編的《古文觀止》,成為千古傳誦的不朽名篇。千百年來,世人都為〈出師表〉裡流露的愛國情操感動不已,其實此乃諸葛亮為釋嫌、表態所寫的「自白書」。自古以來讀者莫不感嘆諸葛亮在文中表達出來的誓死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忠精神,甚至有人說︰「讀〈出師表〉而不泣者,非人也。」然而眾人大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這前後〈出師表〉還是諸葛亮心病的流露呢!蓋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指著後主劉禪諸葛亮說過「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番話,這就成了諸葛亮後半生的隱痛和心病,反對者可藉它進讒言,劉禪也可藉它理直氣壯地去防範諸葛亮。因此,兩篇〈出師表〉潛在的主題,是擔心自己伐遠去後發生宮廷之變,所以苦口婆心,剖露心跡,以期得到後主的信任和支持。

從〈出師表〉中折射出諸葛亮的悲劇人生:「不求聞達於諸侯」這顯然是一種自謙的說法,從其「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可以看出他是有很大的思想抱負的,自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諸葛亮也確實施展了自己的才能,經過長期奮戰,使寄寓荊州的劉備,一躍而成為與魏,吳對峙的蜀國之主,雄踞一方。然而公元222年吳蜀夷陵之戰,劉備敗逃白帝城,次年病死。劉禪繼位,致使蜀漢走向衰敗,劉禪黯弱昏庸,親信宦者,遠避賢能,胸無大志,苟且偷安,諸葛亮雖竭忠盡智,仍無法改變國滅亡的命運。諸葛亮一生謹慎,事必躬親;這是他的優點,但也是他的缺點,有的機會就是在他小心謹慎中錯失,例如魏延曾建議從子午谷出奇兵,這未償不是一條取勝之計,然而諸葛亮因覺風險太大而不採用,又由於他事心、躬親,沒有給其他的人鍛煉的機會,沒有培養更多的後備人才,致使蜀漢後期出現「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的局面,諸葛亮有治國安邦平天下之才能,然而他卻不能完全立載國,劉禪無能,他卻不能取而代之,因為劉備在白帝城托孤時,就給上了枷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業,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吩咐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對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的諸葛亮永遠也不能取代無能劉禪,這就注定諸葛亮無法阻止蜀國的滅亡,無法更改自己後半生的悲劇命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說:「雖龍得其主,不得其時!得其主而不得其時,正是諸葛亮命運悲劇之所在。諸葛亮蜀漢三十年,雖竭思殫慮,用心經營,終不免鞠躬盡瘁,無力回天,後人對此頗多惋歎。杜甫的詩〈蜀相〉是對諸葛亮悲劇人生的最好詮釋:「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表〉「潛主題」:文章出自http://www.ruiwen.com/news/6657.htm

〈出師表〉一文感情深摯,言辭懇切,具有豐富的涵蘊和主題,同時,這篇表文的「潛主題」可從四個不同的角度分析:

一、追求道德的完善:進表陳情無「自取」之意

劉備臨崩前托孤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然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劉備的這一番話,對追求道德完善的諸葛亮來說,是內心深處永遠的隱痛。當時,他手握軍政大權,又要在「益州疲弊」之時率師北伐,昏庸之後主未必以此為然,臣僚們也定會有所非議。在這種情況下,追求道德完善而又以相位行君事的諸葛亮的確有必要表明一下自己無意自取的立場。

我國自古就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訓戒,道德價值總是至高無上的。這種價值往往帶有鮮明的封建社會以等級為基礎的宗法制度的特徵。正如湖大的王齊洲教授指出:「每個人只有在宗法等級制度的金字塔形的階梯上佔據恰如其份的一個位置,才能得到社會的肯定;他的事功也只有在適合他的身份和位置的前提下才能受到社會的讚揚。」正因為諸葛亮對道德完滿的追求為劉備所燭察。也正如金聖歎評點〈出師表〉時指出:「豈『知臣莫如君』,而自取之語,乃遂敢真蹈也?」劉備完全相信諸葛亮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破壞等級制度,從而背離自己的價值目標,不過是以示他和諸葛亮肝膽相照,對諸葛亮推心置腹而已,目的是使諸葛亮為他氏父子肝腦塗地鞠躬盡瘁。

諸葛亮追求道德的完善,必然不會「自取」,這點可從其第四次伐的情況中得到驗證:當時,諸葛亮奪了祈山形勢,迫使兵屯濱,曹真病死軍中,而司馬懿鬥陣失敗,方正軍心動搖,正是取長安圖中原的千載良機。而司馬懿散佈流言,誘騙後主詔還諸葛亮諸葛亮明知是佞臣蠱惑,且深知「日後再難得此機會」,但還是為免遭「欺主」之嫌授人以柄,而違心地班師回朝,失卻了一次天賜良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昏庸的後主之詔尚不敢違,更不用談其「自取」之心了。

〈出師表〉全文共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並在表文中請命:「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事實上,諸葛亮不過是在反覆申述其在金字塔形的等級制度中的位置,目的是堅定劉禪對自己不會「自取」的信心,讓他放手伐助其「北定中原」、「興復室」。然而「此地樂,不思」的後主何曾有這等的理想和抱負,諸葛亮在固守著道德價值的前提下的主觀努力必然化做充滿遺憾的夢幻,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感歎和唏噓。

二、臨表涕泣:理想幻滅的現實慨歎

諸葛亮一直以道德的完善為價值目標,但他不是沒有另外的價值追求。雖然他曾向諸葛均表示過:「功成之時,即當歸隱。」這句話在表明了他的「澹泊」和「寧靜」的同時,也表明了他在事功方面的目標和追求。他在「定三分隆中決策」時,就把「大業可成,室可興」作為奮鬥目標,並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的戰略構想。在北伐曹魏前的〈出師表〉裡,更明確地把「興復室,還於舊都」作為自己畢生經營的偉大事業。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在事功方面是一直有著明確的事業理想和價值追求的。在這篇表文裡,諸葛亮自云:「臨表涕泣。」伐就伐為何要「臨表涕泣」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國家正處於危急存亡之際,而後主卻處醉生夢死之時。劉備臨終的「不才」之目已然驗證,以他「既生,何生!」(周瑜語)、「此天下奇才也!」(司馬懿語)的才能卻不能實現其「興復室還於舊都」的理想。因此,理想失落的現實慨歎令其一眶熱淚就自然不過了。其實,他的一眶熱淚正是為對後主積澱了太多的熱望與理想而灑落。但是,他要追求自己的道德完善,又不能不對先生臨終的垂托盡力而為,同時,他也希望「興復室,還於舊都」的美好前景能夠多少打動劉禪。所以,「於是而身提重師,萬萬不可不去;心牽鈍物,又萬萬不能少寬。因而切切開導,勤勤叮嚀。一回如嚴父,一回如慈嫗。」因此,他「目睹後主聽用嬖暱小人,或難於進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師叮嚀痛切言之。」但是,他對自己勸勉後主效法先帝、發揚「遺德」以振興蜀漢是否有效深感懷疑,甚至是絕望,因而「臨表涕泣」,百感交織金聖歎的評點之中,連用五個「自敘最悲苦」來分析諸葛亮當時的心境。的確是十分恰切與精闢的評點。可以說,歷史為諸葛亮提供了出色的活動舞台,但他事昏庸之君,其結果只能是宏偉的理想化為現實的泡影,他的一生也被塗上了濃重的悲劇色彩。在他「臨表涕泣」慨歎理想幻滅的現實之時,也令我們後世讀者「臨表涕泣」感慨萬千。

三、所憂不在外賊,而在內蠱

〈出師表〉強調「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就是說宮廷裡和丞相府都是一體的,沒有兩個權力中心,所以你皇帝老兒也不必擔心,而且要一視同仁,以昭「平明之治」。另外表中還極力舉薦了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等一干人。他要後主全力信任他推薦的這班人,也是有難言之隱──怕其他人趁他遠去乘機進讒,所以要後主充分信任並任用自己的親信人物,讓自己去得放心。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大臣李嚴廖立,宦官黃皓等都曾在諸葛亮背後說閒話,偏偏劉禪又是個沒主見的君王。到最後,諸葛亮「臨表涕泣」,更是將心病情不自禁地暴露無遺。伐即伐,何用「涕泣」二字?只因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身提重師而不可不發,心牽鈍物又不能少寬。所以金聖嘆批才子古文時也說︰「此表所憂,不在外賊,而在內蠱也。」

諸葛亮只恐自己權盛遭忌,要換司馬昭就不用忌了。因為大權在握,即使發生宮廷政變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然而諸葛亮一生謹慎,他擔心的不是生前之事無法應付,而是身後的評價。若像司馬昭一樣,那麼在今人的眼裡,他還能如此耀眼麼?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意識到各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自稱「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既是向後主禪表心跡,也是向後世之人表明自己的無奈。他畢竟是儒家文化的繼承者,儒家的主體意識表現在他身上竟是那樣地沉重。大凡後人都羨慕諸葛亮,羨慕他有大展才華的機遇,然而卻不知即使是諸葛亮,也有其難言之隱。唉,做人難,做好人更難,做聰明的好人簡直難上加難!

四、防患未然:警示諸臣

在群雄逐鹿時代,良將擇主而事,殺主獻土的情況極為普遍,更有甚者,一些手握大權,身擁重兵的重臣經常做出「自取」之事。「三國鼎足」的大勢也正是在上述情況下形成的。張揚個性,建功立業的思想影響著世人。回顧三國的歷史,此種例子舉不勝舉,如董卓廢少立曹丕自立,司馬魏延殺主獻土,以及吳懿張翼姜維等人背主之事都是那種時代風習的使然。正是因為對這一點的深刻認識,諸葛亮不能不當擔心他提師遠去之後發生宮延政變。這同樣也是〈出師表〉的主題之一,對此,金聖漢挖掘得異常深入,分析得異常透闢。所謂「此表所憂,不在外賊,而在內蠱也。哀哉!」可謂一語破的。受此影響,吳楚材也在《古文觀止》裡評說:「時宵小伺侯,必有乘孔明遠出而蠱惑其君者。」

〈出師表〉全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無非是想讓諸臣不要忘了劉禪是先帝之嗣,不要忘了先帝之「殊遇」和「簡拔」,其用心可謂深遠。正如前文指出,在〈出師表〉裡,諸葛亮以極其悲苦的語調陳述身世,不過是想以自身的忠貞感染諸臣,其目的也只有一個──使諸臣看在先帝的份上,忠誠於昏庸之君。正是因為其「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的磊落和坦蕩才使其「行君事而國人不疑」,也影響著諸臣,使他們表現出了對氏父子的無比忠貞,甚直得到了敵手的尊崇,以至曹睿在臨終前仿效劉備托孤,要司馬懿諸葛亮「竭盡忠誠,至死方休」的榜樣。諸葛亮忠貞的人格力量可見一斑,可惜司馬父子並非諸葛亮,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諸葛亮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諸葛亮借出師一表警示諸臣。

寫作特點:

一、全文以議論為主而輔之以敘事,議論敘事中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一~三段:是寓情於議,在談論形勢、任務、治國方針和歷史經驗之中,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抒情線索──希望後主劉禪能夠繼承先帝遺志,完成「興復室」大業。因此一開始就提到「先帝創業」,接著依次說先帝對賢臣的「殊遇」、「簡拔」賢臣的標準和論史時的「歎息痛恨」,既表達了對先帝的崇拜、愛戴之情,又有激發劉禪傚法先人的作用。四段前半:是寓情於事,在敘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隨先帝創業經過和「受命以來」的工作的同時,抒發了對先帝的感激之情,表達了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四段後半:「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這句話辭情懇切,是諸葛亮感恩圖報心情的集中表現。

二、真摯的情感美。

報先帝之情──感激先帝知遇之恩:處處追念先帝的遺德、遺訓,時時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

父輩之情──

歎先帝創業艱難,盼後主能發憤圖強,完成未竟之大業。

後主毋忘遺訓,勉勵善盡君之責,勸後主親賢遠佞。

述自己身世經歷,表忠心報國之心跡,以情打動劉禪

臣子之情──提治國建議,薦優秀人才。表北伐決心,君臣之職。

〈出師表〉以濃鬱的感情統貫全篇,寓情於理,如春風細雨浸潤心田,感染並教育後主劉禪諸葛亮劉禪的父輩,又是劉禪的臣子,既有長幼之分,又有君臣之別。如果說理過於坦率,有失君臣之禮,且有欺君之嫌;如果不反覆叮嚀,又有負先帝劉備托孤的厚望。基於此,諸葛亮在表中自始至終反覆地稱引先帝,表述知遇之恩、感激之情,以此來感動後主。作者首先深情地指出:「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是十分令人哀痛惋惜的事情。先帝開創蜀漢大業實非易事,而鞏固發展這個大業,任務就更加艱巨。如今,這個任務理所當然地落在了後主肩上。後文又不斷強調:「蓋追先帝之殊遇」、「是以先帝簡拔」、「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深追先帝遺詔」等等。全篇僅有六百二十九個字,而稱引先帝就有十三處,以此來啟發後主勿忘先帝,激勵其奮發向上,「親賢臣,遠小人」,有一番作為,以完成「興復還於舊都」的大業。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用字裡行間自然流露出來的緬懷先帝、激勵後主的真摯感情,使劉禪深思,既動之以情,又曉之以理;既有長者的諄諄教誨,又不失君臣之禮,恰如其分地體現了諸葛亮的地位、身份。

三、謹嚴的結構美。

〈出師表〉的三個部分層次分明,把事實與道理講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一部分正確分析劉備死後的天下形勢,提出個人主張。首先提出當前的不利因素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再說有利因素是:「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然後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議:「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開頭部分有情況,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在闡述過程中,每步都是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第二部分很隨意地按上文提出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提出了勵精圖治的三要素:納諫、法治、用人。作者指出,納諫就要時時保持「忠諫之路」暢通,就要鼓勵群臣暢所欲言。法治就要不論文臣武將,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必須做到獎罰分明。關於用人,作者指出要親賢遠佞,任用賢良。為了引起後主的注意,作者又引證歷史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指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第三部分自敘身世與經歷,以此說明先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為了不負重托,感恩圖報,才安定南方,出師北伐,以興復漢室,盡到「報先帝」、「忠陛下」的職分,真可謂「文如其人」。最後一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云」,言有盡而意無窮,情詞懇切,聲淚俱下,感人肺腑。縱觀全文,情與理渾然一體,水乳交融,天衣無縫,顯現出謹嚴的結構美。

四、語言風格:

1.率直懇切:文中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時時為劉禪著想,殷切期盼他繼承父志,完成先帝未成的大業。語言率直懇切,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長輩的口吻。

2.質樸無華:全文不用典、無比喻、去華麗,重真情實錄。心之所想,筆之所寫,情之所至,理之所喻,醒目而感人。

3.高度精煉。全文只620個字,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等。還有大量的合成詞出於諸葛亮的首創,不少詞經過他的提煉,後來成為有生命力的成語,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形成這些風格的原因是:(1)與受表的物件有關。劉禪的年齡見識,文化素養,決定了該文用語樸實無華的特點。(2)與寫表者與受表者之間的特殊關係有關。諸葛亮是後主的臣,但又是後主的長輩,劉備臨終時雲「以父事之」。 這決定了該「表」率直懇切,字斟句酌的特點。

寫作的時空背景

東漢末年的士人,自從經兩次黨錮之禍、黃巾之亂、董卓之亂後,紛紛趁時而起,在當時剛形成的群雄割據的形勢中,謀取安身立命、立名的機會。除了早已在新興的大小軍閥幕府中充當謀士者之外,他們或隱居於之間,或流徙於江南,有的則依託在一帶,以待「聖君明主」的出現。其中不乏知名的傑出俊士,而諸葛亮正是其中之佼佼者,對當時如何以江左荊襄為基地,奪取,進而與北方之軍事強權爭衡天下的看法有其獨到之處的。這是南方任何政治勢力應該執行,可能實現的戰略。〈隆中對〉正是此種觀點的充分表現

由於劉備的知遇,時機的偶然遇合,使諸葛亮有機會對其戰略構想身體力行,開創一番事業。雖然「出師未捷」,病死長安附近之濱;但其謀國之忠誠,戰略方針之正確高明,是值得肯定的

()東漢中、末期的情勢二帝親佞遠賢,國家元氣大傷:因皆年幼即位,昏庸無能,致外戚宦官交相弄權;皇帝稍長,又信任宦官。二者進行了長期的惡性鬥爭循環,朝政因而腐敗,民不聊生。有抱負的知識份子、太學生,因不滿朝政,以「清流」自詡,常聚集非議朝政,期能激濁揚清,形成「清議」。宦官指責士子結黨,終於在延熹九年、建寧二年,三年之內對士子進行大規模的瘋狂報復,大興「黨獄」,士子被殺、捕、禁錮者甚眾。宦官把持朝政,賣官鬻爵,好人幾乎一空。

()黃巾之亂,使東漢王朝瓦解:因政治之腐敗,又逢連年之天災,官吏橫征暴斂,使農村經濟殘破,農民大量流離逃亡,有的被迫鋌而走險,紛紛加入「太平道」。十五年(靈帝 中平元年)後,鉅鹿張角號召百萬的黃巾農民起義,五年之後被皇甫嵩曹操等擊破,赦黨人,同年靈帝崩。。董卓因平亂有功,專擅朝政。少帝即位,旋為董卓所廢,立獻帝──劉協關東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獻帝遷都長安,後為呂布所殺。時曹操州,劉備二州。王朝陷於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1.曹操20歲時,因舉孝廉步入仕途,歷任多職。在州郡討伐董卓的過程中,以氏、夏侯氏等豪強的部曲、佃客為主,後來又誘降黃巾的起義軍「州兵」30萬人,並採毛玠的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以為其建立霸業的方針。

2.建安元年,帝還洛陽州牧曹操獻帝許昌,自為司空。其後擊敗稱帝的袁術,擊殺呂布,封孫策侯。建安四年,劉備起兵州,討伐曹操。五年,孫策卒,弟孫權代立;袁紹曹操,嘗敗績;張魯漢中

3.建安六年曹操劉備州投靠劉表諸葛亮兄弟亦於此時來到州,隱居隴畝、留心時勢;時人稱之為「臥龍」,而亦以管仲樂毅自比,自視甚高。八年曹操劉表。後又自領州,斬袁譚

4.建安十二年,曹操烏桓,破之。即在此時,劉備當陽 長阪坡,為曹操所敗,退保夏口。求才若渴,見諸葛亮隆中杜甫〈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時年方二十七歲,應允出山相助。

5.赤壁之戰爆發:建安十三年,曹操揮軍南下,直取荊州諸葛亮執行聯大計,赤壁之戰爆發,曹操大敗受挫,退回北方,三國鼎立之局初步形成建安十九年,成都,取益州。二十年,孫權劉備荊州、(二十二年,孫權降於曹操),二十四年,劉備平定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跨有」,確立帝業,時年已卅九;在此年,東吳欲討回荊州關羽,敗死。

()天下三分之勢形成

1.曹丕建安二十五年,丞相曹操卒,子嗣位。三月,獻帝改元延康,十月魏王曹丕,國號,建都洛陽,廢漢獻帝山陽公

2.黃初二年,漢中劉備即帝位於,改元章武,授諸葛亮丞相之位;孫權王。219年,吳蜀江陵一戰,孫權荊州關羽敗死,劉備為收復荊州221劉備為了報關羽被殺之仇,發動夷陵之戰,不聽諸葛亮等人的勸阻,親自率兵伐,在被陸遜擊章武二年,興,結果大敗於陸遜。吳孫權改元黃武,拒天下三分之勢形成

()劉禪繼立

三國時期,蜀國是最弱小的、要想生存、必須採用一定的策略。諸葛亮的策略就是聯國剛建國時,採用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國力還是比較強大的。劉備駕崩:章武三年(西元223),劉備因伐吳失利,憂憤而病崩於白帝城,子劉禪繼立,改元建興,封武鄉侯,兼領益州牧。

()諸葛亮積極準備北伐曹魏

1.建興元年,益州的豪強和南方的夷族統治者乘機發動叛亂,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且遣鄧芝,因結和親,與東重修舊好。建興三年春,始率軍南征,五月渡,七擒孟獲,平四郡,使後顧無憂。在內政建設方面,主要是制定「漢科」作為一國的法度並認真執行,做到「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不善不顯」,使社會風氣大大好轉,此時國家穩定,兵多糧足,伐時機已經成熟。

2.「天下有變」相機而動建興四年,曹丕崩,子曹叡初立,司馬懿輔政建興五年,抓住了曹魏兵敗祁山、孫兵挫石亭的時機,率大軍進駐漢中(今陝西南鄭縣),第一次準備揮師北上伐,擬奪取涼州(今甘肅部分地區),臨行前,向後主劉禪進表陳請的奏章,這就是〈前出師表〉,由此揭開北伐的序幕。當時,有很多人是反對諸葛亮的,即使現在,仍然有人認為諸葛亮伐魏是錯誤的,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自取滅亡。但諸葛亮是非常清楚當時的形勢的:已牢固地控制著全國的中心地區黃河流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明顯優勢;控制了江中下游,經濟力量也比較雄厚,只有佔據西南一部分,實力最弱,如果偏安於一隅,採取消極防禦,終究會被所滅,只有主動出擊,奮力拚搏,尚有一線生機。原因有三,其一,積極主動出擊比起消極防禦更能鍛煉軍隊的實戰能力;其二,當時蜀漢統治階級內部不團結,通過對外戰爭,可以轉移他們的矛盾,增強國人的凝聚力;其三,後主劉禪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只有通過戰爭,才能讓他知道國家處在「危急存亡之秋」。

結語:軍事行動,是大事,出征前必然是千頭萬緒。而諸葛亮在此重大的軍事行動前夕,還能井然有序地教導劉禪,可以看出他做事的從容,能從容是因為他個性的謹慎、慮事的周密,才能鉅細靡遺,小至個人處事修為都,大至朝廷公事,都能具體掌握。尤其是他對朝臣能力的瞭解,讓人佩服;如果不是平時的觀察仔細,怎能臨時薦舉各方人才?我們可以學習到充分的準備,用心的觀察,可以累積能力,增加將來做事成功的機會。看諸葛亮的「隆中對」,他勸劉備先據荊州益州,東連孫權,北拒曹操,對時代局勢瞭若指掌,分析得頭頭是道。可見他「躬耕於南陽」時,不因在亂世蟄伏而懈怠沮喪,反而關心世局,思索因應之道,在沈潛的期間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奠下了用世的實力。而他先後對曹魏五次用兵,因為糧草運送不繼而發明了「木牛」「流馬」,解決了在崎嶇的道上運輸艱困的問題。碰到問題,冷靜思考,尋求解決的方法,正是我輩需要學習的地方。

附錄:〈後出師表〉真偽辨證

學術界歷來有人認為後〈出師表〉乃偽作,非出自諸葛亮之手,因為前〈出師表〉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而後〈出師表〉唯一的源頭,僅見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所載孫大鴻臚張儼的《默記》中。張儼人,反記敵國文,宜未可信。可是,因為羅貫中把〈後出師表〉加進了《三國演義》, 而我們又習慣於聽信評書。此表既為集所無,復不見於傳,或許陳壽未及見,其真偽遂為學者聚訟之點。

此表之內容可疑之點頗多(1)〈前出師表〉(從俗稱)已有「故五月渡,深入不毛」之語,今此表復云「故五月渡,深入不毛」,武侯何自好表白如此?(2)〈前出師表〉但云深入不毛而已,此表更云「并日而食」,亦屬可疑。(3)〈前出師表〉云:「將軍向寵,性情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為督」。此表云:「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吳。…… 先帝每稱為能,猶有此失,……」疑此為後人故襲前表語氣以飾其偽。(4)此表橫插入「劉繇王朗各據州郡」以下一段韻語,頗覺不倫。 (5)〈前出師表〉謂後主「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今此表以劉繇王朗為喻,案劉繇名為刺史,所據不過一二郡,王朗則一太守耳,以為喻,真所謂引喻失義矣。(6)〈前出師表〉云:「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故街亭敗後,即上書自貶,今此表博引曹操之事以自解,頗近護前。(7)此表云:「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邰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案上述諸人,除趙雲外,皆不見於志。陽群等若非重要將領,何必臚舉其名,若為重要將領,何以志毫無記載,他書亦未述及?(8)孫策未定東時,不過袁術之一將,未有寸土,勢非甚強,當其渡江,眾不過五六千,及既逐劉繇,勢乃轉盛。今此表云:「劉繇王朗,各據州郡,……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並東。」「使孫策坐大」頗非事實。(9)假定李服確為王服,王服之地位殊難與夏侯淵比,又四越巢湖指討孫權昌霸之地位更難與孫權比。疑偽撰此表者習為排比,故摭拾不重要之事以入文耳。(10)此表云:「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又始曰「偏安」,繼曰「偏全」;始曰「逆見」,繼曰「逆睹」,殊覺遣詞之窘,不類武侯手筆。

該表說趙雲死於上表前,而《三國志趙雲傳》說趙雲建興七年卒」,因此有事實的差錯。有人還推測這篇表章實際是諸葛亮的侄子、東吳諸葛恪所作,諸葛恪孫權臨死時受命為東大將軍,輔佐孫亮,為了樹立他自己的威望,也為使自己的伐主張得到認同,故冒大名鼎鼎的伯父諸葛亮之名「著論諭眾」,激勵士氣。但,司馬光《資治通鑒》既完整收錄此文,而《資治通鑒》的鑒別選擇、考證偽劣很是細致,加上後來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其校勘、考證、辨誤,前後垂三十年之久,對後〈出師表〉仍然是認同的。再則,陳壽《三國志》不收後〈出師表〉可能也有難言之隱,因為後〈出師表〉開卷即稱「賊不兩立」,把曹魏稱為「賊」,全文以正統自居,討賊自任,如若《三國志》收錄此文,則與該書宣揚的曹魏正統說相悖,可能遭致時忌,所以只能付之闕如了。至於趙雲的確切死亡年份,據何焯推斷,趙雲在第二次北伐時如果還活著,必然會有關於他的記載,然而史傳上沒有。第二次北伐,蜀漢名將趙雲不再出現,所以趙雲可能死在建興六年冬之前,《三國志》的記載恐怕有誤,後〈出師表〉說趙雲已死,是對的。綜上所述,認為後〈出師表〉定係偽作太過武斷,而且,無論如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幾句話應是諸葛亮真實的心跡表白。

作者:諸葛亮,字孔明,號先生,山東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生於公元1817月,病逝於公元2348月。是三國時期蜀漢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少年曾隨父諸葛玄去江西南昌,後隱居在南陽臥龍崗躬耕十年至二十六歲。在此,他的軍事思想逐漸成熟。生平好吟誦樂府歌〈梁父吟〉。《三國誌》描寫他身高八尺,常自比管仲樂毅,與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為友。其人胸懷大志,雖隱居南陽臥龍崗,然對於國家大事卻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後劉備與其〈草廬對〉時亦言:「先生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

公元206年,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之請,出山相助其完成大業,為劉備制定三分天下策略。自此劉備諸葛亮關係之親密,用劉備的話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諸葛亮亦開始了他萬古留名的軍事生涯。公元208年由於曹操南征,劉備兵敗逃至夏口諸葛亮請命前往東求救,並說服了孫權劉備聯合抗,當時諸葛亮年僅27歲。《三國演義》中描寫諸葛亮在東經歷了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壇祭風等精彩片段,使得赤壁的漫天飛焰更具傳奇色彩,浩浩長江也由此成名於歷史舞台赤壁之役曹操敗北後,諸葛亮協助劉備佔據長江以南的荊州諸郡,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小說中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情節描寫也為諸葛亮的超凡智慧做下了形象生動的描繪。公元211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率兵逆江而上,分頭平定諸郡,和劉備一起包圍了成都成都得以平定。同年,劉備在西川稱帝,封諸葛亮丞相。公元223年,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出兵伐,結果大敗,軍元氣大傷,劉備亦病逝於白帝城,同時,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政事不分大小,均由諸葛亮決定。期間,諸葛亮致力於平定益州南部諸郡叛亂,與東修好,令西蜀局勢在易主期間得到穩定的發展。公元225年,諸葛亮「五月渡」,率兵南征,同年秋「深入不毛」,平定了南部諸郡叛亂。小說中正是諸葛亮「七擒孟獲」劇情所在。公元227年,諸葛亮上疏劉禪,要求北伐,那道奏疏便是有名的〈出師表〉。諸葛亮率各路大軍北上,駐紮漢中。然街亭一戰,馬謖違背諸葛亮安排,被軍大敗,這就是小說中的「失街亭」。無奈中的諸葛亮用了古琴一曲,空城一座騙走了司馬懿,接著大軍急速退回了漢中,這便是萬古留名的「空城計」。自此,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其後,諸葛亮又數次出兵北伐,然均未獲得成功。公元2348月,心力交瘁的諸葛亮懷著滿腔的遺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享年54歲。謚忠武侯,後世稱諸葛武侯。他有政治遠見,能對複雜的形勢進行分析並從中找出規律,定出方針。政治上賞罰嚴明,恩威並重。其他如開發生產、發明新武器等,都有其突出的歷史價值。同時,他的散文獨具特色:語言懇切,感情誠摯,論事透闢,推理嚴密,文風平易。《三國誌》的作者陳壽稱他的文章「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的一生多付辛勞,然他滿腔的智慧與忠心造就了他萬古留芳的賢相之名。兩千年來,諸葛亮早已成為智慧的化身深入人心,他的存在是中國歷史與華夏民族共同的榮耀!

諸葛亮年表

 
帝號 西元 年齡 大事紀要‧生平及事跡  
東漢靈帝
光和
4
181 1 四月十四日,亮出生於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兄諸葛瑾4歲。
東漢
獻帝誕生。
中平元年 184 4 二月,黃巾黨事變。三月,黨錮之禍中被監禁的清流派人士,由於政府懷柔政策而被釋放。
獻帝
中平六年
189 9 亮生母氏去世。四月,靈帝崩。八月,外戚何進為宦官殺害。九月,董卓少帝,立獻帝
初平元年 190 10 正月,袁紹組成關東反董卓聯盟。
三月,
董卓遷都長安劉表荊州牧。
初平二年 191 11 孫堅攻入洛陽。十月劉備任平原令。
初平三年 192 12 諸葛亮父親諸葛珪去世。四月,董卓遇刺。李傕郭汜攻入長安徐庶、石韜避居荊州。
興平元年 194 14 兄諸葛瑾和繼母共赴江東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由叔父諸葛玄收養。
興平二年 195 15 叔父諸葛玄章州太守,諸葛亮及弟妹隨叔父赴豫章(現南昌)。
建興元年 196 16 曹操帝入許都,自任司空大將軍。
建興二年 197 17 正月,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和弟妹投奔荊州劉表,開始躬耕於南陽的生活。袁術僭越稱帝。
建興三年 198 18 諸葛亮常作〈梁父吟〉,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
劉表平定荊州八郡。
建安四年 199 19 結交友人徐庶崔州平石韜,拜龐德公水鏡先生司馬徽為師。劉備董承謀害曹操失敗。
建安五年 200 20 諸葛瑾在東出仕。十月曹操在官渡擊敗袁紹
建安六年 201 21 九月,曹操攻打劉備劉備投奔劉表
建安七年 202 22 五月,袁紹去世。
建安十年 205 25 曹操攻佔四州。
建安十二年 207 27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之計畫〈隆中對〉,隨即出山輔助劉備劉禪出生。諸葛亮首戰告捷
建安十三年 208 28 七月,曹操南征荊州。八月,劉表死。九月,荊州投降。劉備諸葛亮當陽戰敗後逃亡夏口諸葛亮出使東,說服孫權
十一月,
孫劉聯軍在赤壁擊敗曹操。
建安十四年 209 29 劉備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駐守臨烝劉備平定荊州四郡,駐屯公安
建安十六年 211 31 益州太守劉璋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駐守荊州
建安十七年 212 32 孫權移居建業。十二月,劉備涪城起義,討伐劉璋
建安十八年 213 33 五月,曹操進位公。
劉備圍攻雒城龐統殉職。
建安十九年 214 34 諸葛亮關羽荊州,自己率張飛趙雲
五月,和
劉備會軍,劉璋
投降。
劉備成都,佔有,並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及大司馬府事。
建安二十年 215 35 諸葛亮奉命整治巴蜀內政,選拔人才。
劉備孫權荊州
事件關係惡化。
曹操進攻漢中張魯
投降。
七月,
平分荊州
建安二十一年 216 36 五月,曹操晉位王。劉備進軍漢中

建安二十三年 218 38 諸葛亮留守成都,加強漢中爭奪戰之後勤任務。
建安二十四年 219 39 五月,劉備攻破夏侯淵,佔有漢中
七月,
劉備進位漢中王

八月,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圍攻曹仁

十月,
同盟成立,呂蒙襲殺關羽荊州淪陷。
建安二十五年
魏黃初元年
220 40 正月,曹操去世。十月曹丕篡位,廢漢獻帝,成立曹魏政權,東漢正式亡國。蜀漢法正去世。
蜀章武元年
魏黃初二年
221 41 四月,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亮任漢國丞相,領益州牧。七月張飛遭暗殺去世,諸葛亮代其司隸校尉職。
蜀章武二年
魏黃初三年
吳黃武元年
222 42 二月,劉備出兵荊州,征伐東
六月,
陸遜夷陵大破劉備劉備退守白帝城,並在永安宮
病倒。
孫權自封王。蜀漢馬超病死。
蜀建興元年
魏黃初四年
吳黃武二年
223 43 諸葛亮永安探視劉備
四月,
劉備崩逝,遺言托孤於諸葛亮

五月,
劉禪即帝位,封武鄉侯兼領益州牧。(劉禪諸葛亮宰父抑或相父

六月,南中叛亂,
諸葛亮鄧芝孫權談判,吳蜀同盟再度建立。
蜀建興二年 224 44 亮重用益州長老賢能,全力安定蜀漢政局。
蜀建興三年
魏黃初六年
吳黃武四年
225 45 三月,諸葛亮南征,平定南蠻四郡。
十二月,班師回到
成都
蜀建興四年
魏黃初七年
吳黃武五年
226 46 曹丕崩逝,子曹叡即位。
諸葛亮趁此機會積極準備北伐事宜。
蜀建興五年 227 47 三月,諸葛亮上〈出師表〉給劉禪,屯兵漢中,即日北伐。諸葛亮長男諸葛瞻出生。
蜀建興六年
魏大和二年
吳黃武七年
228 48 春天,二度北伐,馬謖張郃所敗,失街亭諸葛亮馬謖,自請貶為右將軍,行丞相事。
十二月,二度北伐兵圍
陳倉,無功而返。
蜀建興七年
魏大和三年
吳黃龍元年
229 49 春天,諸葛亮三度北伐,平定武都陰平,復丞相位。四月,孫權即帝位,九月建都於建業。蜀漢趙雲病逝。
蜀建興八年 230 50 四度北伐,有效防阻曹魏大將軍曹真之南征。
蜀建興九年
魏大和五年
吳黃龍三年
231 51 二月,五度北伐,以木牛、流馬進攻祁山
五月,擊敗
司馬懿

六月,在
木門道伏殺魏名將張郃

李嚴劉禪令,諸葛亮撤軍,流放李嚴
蜀建興十一年 233 53 斜谷修造邸閣,屯集糧食,再度準備北伐。
蜀建興十二年
魏青龍二年
吳嘉禾三年
234 54 二月,六度北伐,率十萬大軍出武功,和司馬懿對峙五丈原。八月,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諸葛亮傳略  請參閱:110.《三國誌蜀志.諸葛亮傳第五》析譯

一、早歲身世坎坷,性格內斂堅毅(姓氏溯源、家世)。

()姓氏探源時的諸侯伯之後。其後居山東瑯琊諸城縣,後來有一部分復移居陽都縣。當地原本就有為數不少的姓居民,為了便於區分,乃以諸葛為姓。

1.鄭樵《通志氏族略》說:「伯之後居諸縣,謂之諸葛。」

2.三國志諸葛瑾》注引《》說:「其先氏,本瑯琊諸縣人,後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者,時人謂之諸葛。」

3.風俗通》另有一說。

()家世、身世──

1.幼孤:據《三國志》本傳載: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代;父諸葛珪(字君貢),於東漢末期為泰山郡丞(太守之輔佐)東漢靈帝光和四年生(181年),卒於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234年)。九歲時生母氏去世父再續絃,於十二歲時亦去世,乃偕其弟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諸葛玄收養(其兄諸葛瑾同繼母赴東)。

2.移居荊州 南陽郡襄陽漢獻帝初平四年,兗州牧陷徐州,於彭城等五縣屠殺數十萬人,次年又一度佔領瑯琊郡。時諸葛玄出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攜二侄子同往,但任職不久,即被朱皓趕走,只得舉家遷往荊州南陽郡鄧縣,投靠荊州劉表,亮因此住在荊州之首府襄陽建安二年(197年),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縣;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此時已十七歲,乃與其弟前往城西二十里的「隆中」,結草蘆而居,躬耕隴畝,韜光養晦;留心天下大勢。

二、隱居隆中,懷才以待明主

()交遊:李白詩曰:「何人先見此,唯有崔州平。」言崔州平先識得有佐國之才。與共學的有崔州平徐庶石韜孟建,皆是一時之俊秀,勤於治學;唯態度優遊。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

()器識、治學態度、人生抱負:躬隴畝,好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當時的人對他都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友善,謂為信然。」人稱「臥龍」。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

1.讀書「但觀大略,很有抱負:就是只把握書中的主旨,而不肯將時間精力耗費在零碎支離、缺乏統整的知識、小題目上。亮嘗指著徐庶等三位朋友說:「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反問亮可至何職,時亮笑而不答。

2.《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好為〈梁父吟〉

這必定是常在省察思考政治上的一些問題。表示他對這件事的深刻感受,特別是政治的殘酷與無情。雖然目前還未有任何史料可以直接證實諸葛亮「好為〈梁父吟〉」即是指諷刺晏子的這首歌謠,但以諸葛亮的智慧與特異獨行的個性,以及陳壽刻意地作此紀錄,應該不只是象徵著懷念家鄉而已。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表現出他對這個事件的深刻感受,三位勇士在國家安定,或者是國家至上的前題下,不得不被悲慘地犧牲,而晏子幾近慘忍的智慧,更突顯出政治在崇高美麗口號下的殘酷面。而這也許是年輕的諸葛亮在躬耕之餘,對政治的一種感受投射。特別是時值局勢混亂的東漢晚期,對他來說豈非更刺激了他對於國家與天下的另一種責任感。

梁父吟〉歌謠辭:

步出門城,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纍纍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圯。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析譯:走出國都城臨淄的城門,向南邊遠望一個叫蕩陰里的地方,里中有三個墳墓,建造的形式頗為相似。若去詢問這是誰家的墳墓,當地的人一定會告訴你,這是春秋時代國勇士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接的墳墓。這三個人皆有拔山又有裂地的勇力,但卻同時遭到讒言陷害,為爭兩個桃子這三位勇士因而自殺。誰有辦法設計這樣的陰謀,正是著名的國宰相晏子

梁父亦作「梁甫」,山名,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在今山東新泰市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梁父吟〉原是時期流行於國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間曲調,音調悲切淒苦,古辭今已失傳。今所傳之辭,內容是描述齊景公晏子藉二桃殺三士的故事,通過對死者的傷悼,譴責讒言害賢的陰謀。大概因為國的百姓們,對這三位勇士,堅守氣節而自裁的境遇頗為同情,乃作〈梁父吟〉的歌謠以哀歎之,另一方面也想藉機來諷刺有賢相之譽的晏子,以奸智害死無罪之人的不仁。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卷四十一.相和歌辭調曲》即收有諸葛亮所作一首〈梁父吟〉(應是郭茂倩誤判此詩之作者)。而在《晏子春秋》的原文中,還可以發現一些古代權力分配與君王殺功臣的斧鑿。後世〈梁父吟〉抒發了對三位勇士犧牲的感嘆,對晏子的權謀也稍稍做了諷刺。

「二桃殺三士」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人少餽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

公孫接仰天而歎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君濟于,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視之,則大黿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

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夸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專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復曰:「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

析譯春秋晚期,齊景公在位時,國曾出現了三位勇士,分別名為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接,勇武過人,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傲狂妄,若相互聯合起來,足以威脅國政權的穩定。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晏子建議景公早日消除禍患。而當時的國宰相晏子深知這三個人雖狂妄高傲,但卻有非常好面子的習性,因此抓住這個弱點和齊景公共謀設了一個局,圖謀除掉這三位勇士。有一天,魯昭公來訪,送來幾個金桃,齊景公將它們賞賜給了幾位大臣,最後只剩下兩個桃子。這時,晏子便做戲向齊景公建議,不如把這兩個金桃送給最有功勞的勇士,以彰顯他們對國家的貢獻。齊景公當場下令,所有臣屬都可以自表功勞,以爭取這項榮譽。公孫接第一個挺身而出說道:「數年前,我陪主公在桐山打獵時,碰到了猛虎襲擊,我單獨一個人力搏猛虎,保護了主公的安全,這個功勞應該有資格吃桃子吧?」說完便上前來,拿了一個桃子,便吃了起來。古冶子見狀,立刻起身並大聲說道:「與猛虎搏鬥不足為奇,有一次我護送主公渡黃河時,河中妖龍作怪,情勢危急萬分,我奮力殺死妖龍,平息河上的風浪,救了所有的人,這個功勞也足夠吃金桃吧?」齊景公也說道:「沒錯,當時河中波濤洶湧,若不是將軍斬殺妖龍,必不能解危,此為奇功一件也,值得食此金桃。」古冶子聽罷,便立刻向前,拿起一個桃子吃了起來。這時只見田開疆怒不可抑地衝了上去,大聲說道:「我曾奉命征討徐國,斬其名將,俘虜五百餘人,徐國君因恐懼而主動投降,並乞求作為我們齊國的保護國。這次的戰功,使鄭國的國君也因畏懼,於是便共尊我們主公為盟主,這樣的功勞也有資格吃金桃吧?」晏子這時也趁機表示:「田開疆的功勞最大,更勝於前兩位勇士,可惜金桃都已吃完了,現在只能先賜酒一杯,若以後有機會則再另作賞賜吧!」齊景公也狀似無奈地表示道:「將軍的功勞最大,可惜說得太慢,已沒有桃子來賞賜你的功勞了。」田開疆這時手按劍並激昂地表示:「搏虎與斬龍,皆小事爾,我跋涉千里,血戰沙場,立下大功,最後反而無金桃可食,在齊魯國國君的盛宴上受此委屈,真乃奇恥大辱,以後將為後世所恥笑,有何面目立於朝廷之上。」說完,便立即揮劍自刎而死。公孫接看了大吃一驚,亦拔劍而說道:「我這種微小的功勞卻搶著吃金桃,田將軍功勞最大,反而吃不到。夫取桃而不讓,非廉潔之士,視人死而不能從,更非勇者之為!」說完,也揮劍自殺而死。古冶子見狀奮力大聲叫道:「我三人情同兄弟骨肉,誓同生死,現兩人已死,我怎能獨自苟活,於心何安。」便也隨即自刎而死。齊景公以三人皆能表露豪傑之氣,便以禮厚葬之。田開疆等三傑死後,國將相同心,遂強盛起來。

這則故事,本來是誇讚晏子的謀略和機智,也反映了一種政治層面上的悲涼和殘酷。官方的意識形態,把中央集權看得至高無上,認為維護君主的統治是最重要的。即使立下汗馬功勞的武將們,只要有較多的兵權,有較大的號召力,就自然成為君主的眼中釘、肉中刺,「狡兔死,走狗烹」,成為叱吒疆場的將軍們難以擺脫的厄運與結局。他們的存在價值只在敵軍來襲的時候,只在君主有生命之危的時刻,當天下太平、歌舞一片時,就是他們謝幕的時候了。這則故事最打動人的,是三位勇士的「君子之風」,晏子利用的三人弱點,並非是他們的魯莽與驕狂,而恰恰是他們的君子風度。他們開始時比較驕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是古冶子的一番話讓另二人感到了羞恥,當他們覺得自己做錯事情時,寧願用生命去彌補恥辱,這是一種很高貴的精神。古冶子後來的舉動同樣如此。他們都以君子的規範來要求自己,而君子在嚴酷、卑鄙的政治鬥爭中,必然是處處碰壁,難逃失敗命運。

3.自比管仲樂毅盼望當時能出現有如管仲者來中興朝;或有如樂毅者,可聯合天下志士滅

樂毅太史公自序說:「(樂毅)率行其謀,連五國兵,為弱報強之仇,雪其先君之恥,作樂毅傳第二十。」樂毅戰國中期,是一個很有抱負的讀書人。其「報燕惠王書」辭氣委婉,文情並茂,可見樂毅資兼文武,非只是一代名將而已。其心胸坦蕩寬闊,精神人格崇高,既長於軍事,又富於政治智慧和高尚情懷。諸葛亮自比,就是看出其寧靜致遠的精神以及舉天下以圖之的大略──聯合戰線的大略,而以允文允武自許。

三、求學:師事龐德公黃承彥

婚姻:娶醜妻,選賢而不重色,他志在邦國,淡泊寡慾,需要一位才德俱備的賢內助。

諸葛亮長得一表人才,不過民間傳說其夫人外貌很醜,以今日言之,諸葛夫人稱「三心牌」(見面時嘔心,想起時傷心,在家時放心)。這可能是為父者之謙辭諸葛夫人之貌雖難媲美東二,但未必有多醜。諸葛亮一生行事謹慎,穩紮穩打,從無失算,而他毅然決然地娶了個醜媳婦,不但使他一生無後顧之憂,更使他在事業發展上獲得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柱,更重要的是他一生都處在溫柔的照顧中,夫妻情感的親密,非局外人可知。諸葛亮他如果泉下有知,英靈永存的話,他應該永遠也忘不了與他榮辱相關、休戚與共的妻子,那位歷史上有名的「醜」媳婦黃碩

諸葛亮生於靈帝光和光和四年春三月五日,地點是琅玡郡,由於父母早亡,由叔父撫養成人。東漢末年,關中喪亂,中原鼎沸,荊州還算一片乾淨的樂土,因此各地的達官縉紳、商賈士子相率前來避難,形成了空前的畸形繁榮。他們兄弟姊妹隨叔父一起來到荊州諸葛亮青少年時期在襄陽的十幾年中,正是荊州刺史劉表任內。諸葛亮一家在荊州城外二十里的中,經營出一個像樣的小小農場。當時在各地戰火紛飛的動亂年代,劉表能「從容自保」,偏安一隅,招納流民,博求儒生,開辦學校,整理古籍,使襄陽成為東漢末年的文化中心。少年時讀書的「學業堂」,就是當時開辦的學校之一得到不少名師鴻儒的教誨和指點。其中對成長影響最大的名師之一,是襄陽土著大族、名土龐德公

龐德公諸葛亮求教最多,且最尊敬的一位老師,也是對諸葛亮要求最嚴的一位老師。《後漢書》記載道:「諸葛孔明每至德公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冷止。」的叔父亡故後,大哥諸葛瑾遠赴東做官,姊姊諸葛惠遠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和其弟諸葛均,他們過著「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生活,轉眼之間諸葛亮就二十五歲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在古代,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一般十五、六歲,甚至十三、四歲就結婚,小丈夫,小媳婦成雙成對,像這樣二十五歲還未成家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以諸葛亮的條件,必然是名門世家選擇乘龍快婿的理想對象,誰也沒有料到二十五歲的諸葛亮卻找了個醜女黃碩結婚。黃碩身體壯碩,人如其名,髮黃膚黑,是河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後來就是這個黃承彥,救了東吳大將陸遜及幾十萬大軍的命。國與東吳猇亭大戰,陸遜大敗劉備國將卒損失殆盡,劉備也是經此一戰死在白帝城。當時留守成都的諸葛亮聽到消息匆匆趕來,為挽救危局,設下八陣圖,就用一些石頭困住陸遜的幾十萬大軍。

原來龐德公臨終前,送諸葛亮三本書,並指點說:「我這三本書中的兵戰要策、陣法韜略你都領會了,而那奇藝絕技,實在來不及傳授,我死後,你就去拜南學士黃承彥為師,只要心誠,肯定會有人教你。」龐德公的囑咐,到南拜師學藝。黃承彥接到龐德公的書信後,有意要考一考龐德公盛讚的諸葛亮。於是,他在諸葛亮的必經之路上擺了一個卦攤,給路人算命看相。諸葛亮路經此地時,見許多人圍著一個老者,老者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聽者凝神屏息,全神貫注。好奇心使走近觀看。黃承彥氣宇軒昂,便要給他算卦。也有意要為難他一下,就在路邊捉了一隻青蛙,對黃承彥說:老先生,請你給我算一算,我手裡的這隻青蛙是活的還是死的?黃承彥先是大吃一驚,接著又一喜,圍觀人均不知其中奧秘。黃承彥心想,此人小小年紀卻如此聰明,真是了不起。我若說青蛙是活的,他手一捏,青蛙就死了;我若說青蛙是死的,他手一鬆,青蛙就會活蹦亂跳。黃承彥問少年姓名,果真是龐德公向他推薦的諸葛亮

黃碩阿醜

妻之塑像

黃承彥聰明正直,十分喜愛。黃老先生滿腹學問,也特別敬重他,經常登門請教各種問題,批改文章,二人常來常往,十分親近,黃承彥慢慢的有了將女兒許配給的念頭。據《三國誌諸葛亮傳》裴注引《襄陽記》記載:(黃承彥)謂諸葛孔明曰:「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醜女」。顯然諸葛亮黃碩的成親也是破除世俗觀念的,沒有媒妁之言,是黃承彥自己找上門來問諸葛亮

這看起來有些不太可能。按常理揣測應是諸葛亮對於黃承彥的道德文章,早已有所瞭解,而對於黃碩的基本情況似乎也略有所聞,即使如此,諸葛亮也不至於了了草草地便答允了婚事,黃承彥也犯不著把親生的女兒迫不及待地送往隆中

既然東挑西撿,諸葛亮自然有他既定的標準,黃承彥看透了他的心思,認為諸葛亮對於大家閨秀與美貌佳人都不屑一顧,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他志在邦國,淡泊寡慾,他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備的賢內助,而不是出身名門望族的美貌女子。因此黃承彥才敢不揣冒昧,當面替自己的女兒說親。諸葛亮看似隨便的一答,實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情不應是黃承彥把女送過來而是諸葛亮親自前往沔陽黃府對諸葛亮的到來,黃承彥是作了充分準備的。老早就吩咐家人:「只要諸葛相公一到,不用通報,請其徑行登堂入室」這是一項特殊的禮遇,諸葛亮興沖沖地昂首而入,不料堂屋兩廊間突然竄出兩條猛犬,直往客人身上撲來,裡廂聞聲而出的丫環連忙朝兩隻猛大的頭上拍了一下,霎時兩頭猛犬就停止了撲躍之勢,再把它們的耳朵擰一下,兩隻兇猛的獵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來,仔細一看,原來兩隻猛犬都是木頭制的機械狗,諸葛亮不禁啞然失笑。黃承彥盛情款待諸葛亮,諸葛亮盛讚兩隻木犬製作精巧,黃承彥哈哈大笑,說:「木犬是小女沒事時鬧著玩的,不想累你受驚了,真是抱歉得很啊!」諸葛亮遊目回顧,見壁上一幅〈大家宮苑授讀圖〉,黃承彥立即解釋:「這畫是小女信筆塗鴉,不值行家一笑的。」跟著指著窗外如錦繁花說:「這些花花草草都是小女一手栽培、灌溉、剪枝、護理。」由木犬、圖畫、花草,諸葛亮已經把黃家閨女的模樣與才幹,在內心深處憑著想像已經繪出了一幅輪廓鮮明的畫,他知道這就是他追求的目標。

白羽扇與諸葛亮手執鵝毛白羽扇指揮眾軍之事乃很有名的,為何他要用鵝毛白羽扇?傳說與其招親一事有關。相傳透過其嫂諸葛瑾夫人向襄陽名士之女「阿醜」提親,她是位熟讀經史,博學多才的才女,遠近馳名。一日,諸葛亮來到家與阿見面。時劉備已兩顧茅廬請孔明出山,兩人就以此為話題,分析天下大勢。阿一面聽,一面留意阿的神情。當談及劉備兵少將寡,取天下困難重重時,即面露難色;談及劉備為人忠厚、深得民心,取天下有望時,即面帶笑容。一番談論,彼此了解對方才華後,親事就確定;交換信物時,阿特別準備一柄鵝毛扇給。並問尋他是否知曉其中涵意。言於:你即將出山肩負重任,遇事必須從容,頭腦要冷靜,感情當克制。古人云:「喜不大笑,怒不暴跳,哀不啼哭,樂不輕佻。」此養性修身之本。我與你談論時,見你高興則喜,畏難則愁,此指揮者之大忌。今贈鵝毛扇,可為遮面之用。出山助,不分春夏秋冬,總是扇不離手。即使行軍用兵,亦手執白羽扇指揮。

黃碩娶回家門,他的鄰居們以貌取人,不明就理地譏諷:「莫學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他們哪裡知道正慶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賢德的媳婦呢。黃碩諸葛亮家後,親操杵臼,兼顧農桑,裡裡外外的粗活兒與瑣事,都按部就班地處理得妥妥貼貼,自然是身受其惠。

諸葛亮六出祁山,威震中原,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叫「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又發明「連弩」這種新式武器,出敵致勝,國大將張部就死在這種武器之下,實際上這些都是他媳婦教的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載:「汝南人相傳,諸葛亮居隆中時,友人畢至,有喜食米者,有喜食麵者。頃之,飯、麵俱備,客怪其速,潛往廚間窺之,見數木人椿米,一木驢運磨如飛,孔明遂拜其妻,求傳是術,後變其制為木牛流馬。」此外,諸葛亮五月渡,深入南中,七擒孟獲為避瘴氣而發明的「諸葛行軍散」,「臥龍丹」也是醜媳婦教給他的

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跟著劉備出生入死,他的醜媳婦常帶著幼兒諸葛瞻,守在隆中的家中靜侯佳音。等到蜀漢益州天府之國展開生聚教訓之時,居丞相夫人的黃碩還在隆中帶領家人,在宅前宅後植桑八百株,以倡導蠶絲的生產

  諸葛亮身為丞相,貴為武侯,憂勞國事,日理萬機。教育子女的責任自然全部落在他這個醜媳婦的身上。諸葛瞻後來奉命鎮守綿竹鄧艾兵臨城下,不受威脅利誘而壯烈成仁,他的兒子諸葛尚也同時殉國。代一統天下後,曾詔諸葛亮的第三個兒子諸葛懷洛陽封贈顯爵,諸葛懷上表說:「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衣食自有餘饒;才同欞櫟,無補於國,請得歸牖下,實隆賜也。」武帝司馬炎只得順其志向,可見諸葛亮的遺訓諸葛夫人的遺澤,仍然在他們後代的身上,展現出聖潔的光輝。

四、出處進退(時代背景三顧茅廬隆中對策)

()時代背景:

東漢末期,曹操因平董卓之亂有功,被封為丞相,但國勢已衰弱,群雄割據,形成幾個軍事集團:黃河流域的曹操江東孫權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涼州馬涼遼東公孫述曹操打敗袁紹,統一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最強。漢室遠親劉備到處依附他人,後投靠荊州劉表,其軍隊屯紮在襄陽北面的新野

()君臣之遇合&三顧茅廬:

1.徐庶推薦:據《三國志》:「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君與俱來。」「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先生宜枉駕顧之。」先主遂詣,凡三往,乃見。

2.司馬徽推薦:據《襄陽耆舊記》:劉備司馬徽家拜訪請益,言:「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唯臥龍諸葛亮)與鳳雛龐統)」

3.諸葛亮自行求見:據魚豢略》;捏造的成份較多。

二十七歲的孔明劉備是謙卑有禮的英雄,遂允諾出山相助。

()隆中對策」要點:取二州而使天下三分,然後再求統一。

1.弱可勝強、但須賴天時、人謀。

2.曹操孫權二者形勢已定,一個不可與之爭雄,一個可與為援。

3.二州,其領導人闇弱不能守,可伺機據為己有。

4.對內經營有成,對外和睦四鄰;待「天下有變」時再圖北伐曹魏

五、立業立功:(性情才學在事功上之展現落實)

 ()赤壁之戰,三國鼎立: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劉備樊城知道後,率軍隊和百姓南逃,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軍。

劉備到達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客,與魯肅結為朋友;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果能以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認為不能抵擋,為何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

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何解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鬥。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遊說,決定聯,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諸葛亮隨軍回到劉備處;十一月,曹操大軍在赤壁遭遇孫劉聯軍火攻,軍中又發生瘟疫,故大敗,回師北還。

()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

赤壁之戰後,劉備於十二月平定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建安十六年(211),益州劉璋法正孟達劉備助攻張魯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至次年十二月,劉備劉璋決裂,還攻成都諸葛亮便與張飛趙雲等入助陣,留關羽負責荊州防務,分兵平定各郡縣,與劉備一起圍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

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每當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如漢中之戰就替劉備提供資援。

漢獻帝元年(220),曹丕自立。魏黃初二年(221),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害的消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章武二年(222)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歎:「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阻止劉備東征之舉。」

()白帝城托孤,與東修好:

章武三年(223)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托付後事,劉備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涕泣地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延至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逝世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家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陳震赴東修好。

()南征,七擒孟獲

直至建興三年(225)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臨行前劉禪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疑為今天緬甸北境八莫)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一定兵源補充後,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六次北伐,出祁山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勝利;曹魏也曾發動反擊戰,但不成功。最後以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終結。

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讓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今甘肅西和縣西北)。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冬,諸葛亮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陳式武都(今甘肅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自出至建威(今甘肅省西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今陝西安康市西北),張郃子午谷曹真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今陝西固縣東)、赤坂(今陝西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軍撤退。同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陽溪南安郡內,當在今甘肅武山西南一帶)。

5.建興九年(231)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今甘肅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城(今甘肅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如畏虎」之譏。五月,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司馬懿軍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於是宣王司馬懿退還保營。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還。張郃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出祁山

6.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岐山南),屯田於濱,期間諸葛亮既屢屢遣使者下戰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宣王司馬懿,但司馬懿忍辱據守不出,並以「千里請戰」的妙計平息將怒。

病逝五丈原: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事。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是軍主動進攻,軍防守,由於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沖毀棧道,蜀魏並未交戰。

五次的北伐路線圖

    六、諸葛亮墓地:陝西定軍山腳下

勉縣武侯墓大門

勉縣武侯墓塚

勉縣武侯墓碑

武侯墓為諸葛亮的墓地,因諸葛亮生前被封武鄉侯,死後謚為忠武侯,故其葬地稱為武侯墓。位於陝西定軍山腳下,距漢中市35公里,背靠定軍山與武侯祠相望。蓋西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征伐曹魏時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臨終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蜀漢朝廷按其遺命安葬於此。始建於西元263年,佔地面積20餘萬平方米,墓區四面環山,由內外兩道牆垣護圍。在眾多石碑中,首數唐貞觀十一年(公元795年)沈迥刻立的「蜀漢丞相諸葛武侯新廟碑銘並序」一碑最為珍貴。

諸葛亮墓地之謎:其實至今仍不知在何處

相傳諸葛亮因為魏延夜闖,延壽之法被破壞後,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遺書後主劉禪,囑其在他死後,將屍體入棺,由四名士兵抬著向南走,槓斷繩爛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劉禪遵其最後遺言,於是命四個關西壯漢,抬著他的棺一直往南走。這四個漢子抬了一天一夜後,終於體力不支,但是此時槓未斷,繩也未爛。四個人商議後,將諸葛亮的棺就地掩埋。回去後,他們報告劉禪,說將丞相棺掩埋於槓斷繩爛之處。劉禪聽了報告後覺得不對勁,怎麼這麼快就會槓斷繩爛呢?於是將四個人抓起來嚴加審問。四壯漢經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認。劉禪大怒,以欺君之罪將四人殺死。但是,四壯漢被殺後,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諸葛亮的葬地了。這個故事至此就該結束了,但是後人為了渲染諸葛亮之機智,認為這一切都在諸葛亮預料之中,因為孔明早已料到,自己死後國必為司馬氏所滅,而國滅亡後司馬氏必來挖他的墳墓,所以他在死後「導演」了這齣戲劇,以保自己死後的安寧曹操孔明,都採取了隱秘的辦法處理後事,但前者被認為是一種「奸詐」,後者則被理解為「機智」,其中的微妙之處,頗值得後人細細玩味。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4 是中國最大的諸葛亮祠堂

成都武侯祠的孔明苑蜀漢糧倉

成都靜遠堂(諸葛亮殿)正龕右側陳列的三面銅鼓稱為諸葛鼓,傳為諸葛亮南征時所造

建於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現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武侯祠位於四川成都南郊,佔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初與劉備昭烈廟相鄰,武侯祠並入昭烈廟。1672年重建,形成現存武侯君臣合廟。是中國最大的諸葛亮祠堂,有「三國聖地」之美譽,因諸葛亮生前封為「武卿侯」,死後諡號「忠武侯」,而被稱為武侯祠。主體建築為大門、二門、漢昭烈廟、過廳、武侯祠五重,均在同一中軸線上。一進大門,可見兩旁石碑矗立,其中最大的「碑」全文1094字,距今已有1100餘年,因為文章、書法、鐫刻極為精湛,並以稱頌諸葛亮的功德絕世,故被稱為「三絕碑」,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漢昭烈廟以紀念劉備為主,兩側東西偏殿中有關羽張飛雕像,東西兩廊分別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均為三國歷史上有名的將領。過廳之後便至武侯祠,地勢低於漢昭烈廟一個臺階,又漢昭烈廟在前,武侯祠在後,形成前高後低的格局,象徵著君臣之分,意義非凡,這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君臣合祀的祠廟。

武侯祠博物館的西側為劉備墓,史稱「惠陵」,墓塚封土高12公尺,周長180公尺,墓前有「漢昭烈皇帝之陵」墓碑。在武候祠還可以看到很多歷史名人對三國歷史與人物的憑弔,像是代岳飛手書的諸葛亮〈出師表〉最為著名。

    南陽武侯祠

又名「諸葛廬」,位於南陽市西部臥龍崗上,是諸葛亮「躬耕南陽」的故址和歷代祭祀諸葛亮的地方。全國目前尚保存九處武侯祠,南陽武侯祠僅次於成都武侯祠而位居第二

七、諸葛亮先祖、族人及後代

先祖:諸葛豐(西司隸校尉);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東末年泰山郡丞);母親:氏;叔父:諸葛玄 豫章太守);配偶:黃月英黃碩);同族:諸葛誕;兄弟:諸葛瑾(兄)、諸葛均(弟);子女:諸葛瞻(長子),諸葛懷(幼子)、諸葛果(長女)、諸葛喬(養子,原諸葛瑾之子);孫子:諸葛尚長子)、諸葛京次子)、諸葛質三子)、諸葛攀(養子之後,後因諸葛恪獲罪,滿門抄斬,故重歸諸葛瑾門下);繼任者:蔣琬費禕姜維

諸葛亮46歲的時候,他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出生,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但他從小就聰慧可愛,擅長書畫,記憶力很強。長大後從低級軍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親曾擔任過的軍師將軍。後來,諸葛瞻官至衛將軍,一度執掌國朝政。國大將鄧艾討伐國時,諸葛瞻率領軍隊前去抵抗,拒絕軍誘降,戰死在綿竹。當時他的兒子諸葛尚年僅十七歲,同樣戰死沙場;諸葛瞻殉國之時,他的次子諸葛京還很小,不到參軍打仗的年齡,所以倖存了下來。

朝統一三國之後,諸葛京被新的朝廷遷居到中原一帶,徵召為官吏。諸葛京出任過關中地區縣令,並治理得很好。想當年,他的祖父諸葛亮多次想攻打縣,都未能如願。沒想到歷史與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讓他從未謀面的孫子成為這裡的縣令。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早年投效東,深得孫權的器重。後來官至大將軍等最高軍職。他的長子諸葛恪更是青出於藍,在國權傾朝野,後來死於一場政變,東諸葛家族被滿門抄斬。

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很早就追隨曹操,在國擔任一流高官。後遭司馬家族的打擊,其家族也被全部殺光。 如此一來,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東琅琊一帶的族人之外,史書上有記載的倖存者就只剩下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諸葛誕之子諸葛靚諸葛京在擔任縣縣令之後,繼續陞遷,最後官至江州刺史。從此,史書上就不再有諸葛京後人的記載。

目前,在山東臨沂浙江蘭溪各有一批姓諸葛的人士,他們都有各自的家譜記載著與諸葛亮的淵源關係。在浙江諸葛後人幾乎遍佈全省各地。但據說,他們都發源於浙江蘭溪市的諸葛村。從代起,蘭溪一帶的諸葛族人主要以經營中醫藥業為主。據說這是秉承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一祖訓。後來,他們在此行業中逐漸發展壯大。代中後期,諸葛族人把他們的中醫藥店開到了浙江各地,乃至於全國各大城市,形成「蘭溪藥幫」這一商業幫派,盛極一時。同時也造就了諸葛村今天眾多華麗精巧的民居建築。

八、諸葛亮的文藝造詣

()書法: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徽宗宣和內府的《宣和書譜》卷13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又說:「今御府所藏草書一:《遠涉帖》。」這說明到北宋末期(公元1119—1125年)在皇宮內府還珍藏有諸葛亮的書法作品。南宋陳思《書小史》記載:諸葛亮「善其篆隸八分,今法帖中有「玄漠太極,混合陰陽」等字,殊工」。

()繪畫:唐朝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記載:「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詛盟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君長城府,次畫神龍,龍生夷及牛馬駝羊。後畫部主吏,乘馬幡蓋,巡行安恤。又畫夷牽牛負酒繼金寶詣之之象,以賜夷,夷甚重之。」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確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他的畫作既取材於現實生活(如南中少數民族的生活)又有神奇而豐富的想像(如神龍等),而且構圖宏偉,場面博大。

()音樂:諸葛亮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樂修養。在古籍中多有記述。陳壽《三國誌‧·諸葛亮傳》記載:「卒,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習鑿齒《襄陽耆舊記》:「襄陽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瑟為〈梁父吟〉,因名此山為樂山。」當然還有臥龍吟,真是千古絕唱,《中興書目》記載:「《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謝希夷《琴論》也記有:「諸葛亮作〈梁父吟〉。」《輿地誌》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從以上記載就足以看出:諸葛亮在音樂方面有著很全面的修養和很高的藝術成就。他既長於聲樂──會吟唱;又長於器樂──善操琴;同時他還進行樂曲和歌詞的創作,而且還會製作樂器──七絃琴石琴。不僅如此,他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九、器物發明:

要說三國屬誰的智慧最為超群,相信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出諸葛亮三個字。雖說的他的老對頭司馬懿也是謀略不凡,野心勃勃,除去人品不說,在聰明才智上諸葛還是略勝他一籌的。相傳孔明發明了很多新奇的東東,如木牛流馬、八陣圖、七星燈、饅頭、諸葛連弩等等。

()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 上海教師造

目前中國30多個人製造「木牛流馬」。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機械史分會及機械傳動專業學會等聯合組成專家組,審核了曹勵華的《「作木牛流馬法」文獻及「木牛流馬」結構解密文件集》,觀看了他自製的「木牛流馬」實物模型演示,認為曹勵華的「木牛流馬」與歷史文獻記載最為相近。「木牛流馬」是否存在,古籍記載是否真實,爭論頗多。「木牛流馬」是一種而不是兩種運輸工具。在古籍中很少單獨提到木牛或流馬,多是合稱木牛流馬,列出的造木牛和流馬之法,在木牛之法只描繪了木牛的外貌,沒有提及製造數據;造流馬之法只有製造數據,而沒有外貌描繪。將兩者合二為一,正好組成一個整體。

三國演義》中,介紹了製造木牛之法:「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于腹……造流馬之法: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 曹勵華就根據此說製造木牛流馬。如方腹曲頭,即牛腹是方形的,牛脛是彎曲的;一腳四足,即牛為四足,腹下還有一足。平日收起,上下坡時如要停車,放下足起到固定作用;牛身是個木箱,能藏糧草;雙轅是杠桿,一仰一俯運動帶動四足邁步。《三國演義》中還有此描述,司馬懿派人去搶了數匹「木牛流馬」拆卸開來,加以倣造千餘匹,也奔走進退自如,於是自以為得計,去陜西搬運糧草,豈知中了諸葛亮之計。曹勵華說,表面上看,軍造的木牛流馬與軍所造幾無二致,但軍的木牛流馬口舌之內藏有機關。諸葛亮派兵混入魏軍運輸隊,暗中將木牛流馬口中舌頭扭轉,使牛馬不能行動,輕而易舉地獲得許多糧草。他說,他做的「木牛流馬」口舌之內也藏有機關,只要一拉韁繩,口中舌頭就會扭轉,把能移動的雙轅卡住,牛馬也就寸步難行了。

陳壽《三國誌志.諸葛亮傳》:「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諸葛亮集》中也有這樣一句話:「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木牛流馬最遠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據王充在《論衡》中記載:國木匠名師魯班就為其老母巧工製作過一台木車馬,且「機關具備,一驅不還。」也許是受了魯班木車馬的啟發,約700年後,三國時代的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用其在崎嶇的棧道上運送軍糧,且「人不大勞,牛不飲食」。與王充記載魯班木車馬的寥寥數語相比,《三國誌》、《三國演義》等書對諸葛亮的木牛流馬的記述可算是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極為詳盡了。但不知為什麼,陳壽羅貫中等對木牛流烏的製作原理和工藝卻不提一字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諸葛亮製造木牛流馬的描述:忽一日,長史楊儀入告曰:「即今糧米皆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運謀多時也。前者所積木料,并西川收買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馬,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絕也。」眾皆驚曰:「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備。吾今先將造木牛流馬之法,尺寸方圓,長短闊狹,開寫明白,汝等視之。」眾大喜。孔明即手書一紙,付眾觀看。眾將環繞而視。造木牛之法云:「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于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造流馬之法云:「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杠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后軸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后腳孔分墨去后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后杠孔去后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載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從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杠,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眾將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司馬懿聽說後,派人去搶了數匹木牛、流馬,並將這些木製的牛馬拆卸開來,描圖畫形加以仿造,不到半月,竟也造出了千餘匹,一經使用,也與軍所造效果一樣,奔走進退如活的一般。於是,軍也用它們去陝西搬運糧草,自以為得計,「往來不絕」。豈不知,這恰恰中了諸葛亮之計。原來,表面上看,軍造的木牛流馬與軍所造幾無二致,但在這些牛馬的口舌之內卻有訣竅機關。當諸葛亮發現軍開始用他們仿造的木牛流馬搬運糧草時,不由得心中一陣暗喜,便派大將王平帶領1000名士兵以魏軍打扮混入運輸隊,暗中將木牛、流馬口中舌頭扭轉,使牛馬便不能行動。正當兵懷疑為怪物時,諸葛亮又派五百名士兵裝扮成神兵,鬼頭獸身,用五彩塗面,一邊燃放煙火,一邊驅牛馬而行。兵目瞪口呆,以為諸葛亮有神鬼相助,也不敢追趕,諸葛亮就這樣輕而易舉地獲得許多糧草。這麼神奇的運輸工具,能夠「人不大勞,牛不飲食」,在當時可算是巧思絕作了,因而有詩贊曰:「劍關險峻驅流馬,斜谷崎嶇駕木牛。後世若能行此法,輸將安得使人愁?」然而根據現在的質量守恆定律,木牛流馬類似於永動機,這是不符合歷史規律的,所以不少人認為,所謂木牛、流馬純係小說家的杜撰。

根據史書載,諸葛亮確實製造過木牛、流馬。《三國誌諸葛亮傳》記載:「(建興)九年(231),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儘管上述記載沒有《三國演義》描繪得那麼神奇,但也可以從中看出諸葛亮以木牛、流馬運糧的歷史事實。那麼,木牛、流馬究竟什麼樣的機械呢?《諸葛亮集》中的一段文字,應該是可靠的資料:「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人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豐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助,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鞭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這段記載,儘管對木牛形象作了描繪,並且下文還對流馬的部分尺寸作了記載,但是因為沒有任何實物與圖形存留後世,多年來,圍繞著木牛、流馬,人們作過許多猜測。

一種意見認為,木牛、流馬都是經諸葛亮改進的普通獨輪推車。這種說法,源自《史》、《後山叢談》、《稗史類編》等史籍,認為木製獨輪小車在代稱為鹿車,諸葛亮加以改進後稱為木牛、流馬,北才出現獨輪車的稱呼。這兩種獨輪車都很獨特,其車形似牛似馬,具有獨特的運輸功能。木牛有前轅,引進時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後面推。而流馬和木牛大致相似,只是沒有前轅,行進時不用拉,僅靠人推。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時蜀漢偏處西南一隅,馬匹有限,並且多被用於騎兵作戰。運糧運草主要靠人力,這樣,木牛流馬便應運而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種說法還以四川渠縣蒲家灣無名闕背面的獨輪小車浮雕等實物史料為佐證,認為這些東的獨輪車,都再現了木牛、流馬的模樣。但是,有人對此頗有微辭,認為四輪車與獨輪車的機械原理十分簡單,無須大書特書,諸葛亮的本領也不至於如此平庸。

還一種意見認為,木牛、流馬是新款的自動機械。《南齊書祖沖之傳》說:「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意思指祖沖之在木牛流馬的基礎上,造出更勝一籌的自動機械。以此推論,三國時期利用齒輪製作機械已屬常見,後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馬,不可能是代已有的獨輪車,很有可能是令祖沖之感興趣的、運用齒輪原理製作的自動機械。然而遺憾的是並無實物留於後世。

圖文來源:這就是神奇的木流牛馬(圖)

果園地頭看到農民勞動用的手推車,其實就是我們在《三國演義》裡邊看到的那種木流牛馬,諸葛亮的一大發明。它基本具備了古代傳說中的木流牛馬的所有組件。唯一遺憾的是,他是用人力推動的,而古書上描寫的,給人的感覺好像裝了發動機一樣的機關,能夠自動前進的。但諸位不要忘了,雖然那個是小說家言,虛構的成分大,但是還是在吹噓的字裡行間裡露出了「人力推動」的馬腳。比如《三國誌》和《三國演義》都說這種木流牛馬是「人行六尺,牛行四步」,分明是說,它的運行節律是和人的步行有機聯繫在一起,假如人「不行」了,牛還能行:四「步」麼?那就不行了。人行則牛行,人停則牛停,人走了六尺,牛才能走四步也。
   
有人說,哈,那太簡單了,還什麼重大發明啊?告訴你,這可是近兩千年前的發明創造,在此之前的所謂車,那是很複雜的。比如那個兩匹馬拉著的戰車,要幾個戰士駕車戰鬥,試問這樣的四輪戰車,在秦嶺山區的窄窄的棧道上能行走麼?所以諸葛亮根據地形條件發明了這種獨輪車,放下來休息的時候有腿支撐著,行走的時候車伕肩頭搭個攀子,兩手扶著車把,因為後面的人比車頭高一點,重量的支點在車輪上,在推行的時候,人其實很輕鬆,所以一個車伕也就是戰士可以運輸夠自己吃一年的糧食──四百斤!長途跋涉也不感到太累。更重要的是,這種車比較窄,又可以單人推進,很符合「棧道」的需要,在當時,尤其是軍事上,那可是重大發明了。

其實,小時候在江蘇農村勞動,農民用的也是這種單人手推車,不過在形象上沒有關中農民用的這個更加與「木流牛馬」神似。畢竟,諸葛亮發明的東西,就是往長安寶雞一帶運輸軍需的啊,所以至今陝西關中一帶農村「常所用」之輕便運輸工具,還是保留了諸葛亮木流牛馬的更多一些的原始形象了。為了明白諸葛亮為啥要發明木流牛馬,發兩幅寶雞漢中連雲棧道圖片大家看看。看了這個建立在半山腰的棧道,下面就是奔騰的河流和懸崖峭壁,你就會明白,在這樣的道路上運輸軍糧的車輛該是如何的了。

 這就是神奇的木流牛馬

寶雞到漢中的連雲棧道圖

()饅頭話說諸葛亮平定孟獲班師回朝,過瀘水而不得,按習俗需要拿49個人頭祭祀,次日諸葛亮用麵粉合面裹以肉做成人頭狀頂替人頭用以祭祀;自此以後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時除了豬,牛,羊外多了饅頭。饅頭原來是指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

   ※諸葛亮發明饅頭:話說諸葛亮平定孟獲班師回當時是九月秋天,突然陰雲密佈狂風吹起蜀軍無法過河,即詢問當地百姓:「此水原有河神,近又有戰死陰魂作怪,需要祭拜俘虜蠻夷的人頭才能平安渡河。」按習俗需要拿49個人頭祭祀。孔明宣佈明晨齊來河邊祭拜,祭品由我來準備。隔日眾南方百姓齊來觀看,只見香案上各種祭品全已擺好,香燭冥錢,宰殺過的牛羊、祭文及用麵粉合面裹以肉做成人頭狀頂替人頭。祭過後果真風平浪靜,蜀兵安然渡過瀘水。孔明用麵粉包肉做人頭祭拜河神,成功獲得南方百姓信賴,都稱頂替品為「瞞頭」(蠻頭諧音),後來因發音的關係慢慢轉成了「饅頭」。又因嫌捏五官太過麻煩,演變成光頭的饅頭了!

圖片來源:http://master.tbm.tw/web/modules/tad_book3/page.php?tbdsn=24

()七星燈:又叫孔明燈、天燈,這是諸葛亮北伐被司馬懿困於平陽時所發明的一種用來向救兵傳遞信息的空飄燈,也是熱氣球的起源。在科技不發達的三國時代,諸葛亮仍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熱氣球空飄這個原理的人,相傳是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被困於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諸葛連弩三國蜀志.諸葛亮傳》注引《魏氏春秋》「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這是諸葛亮出山後發明的第一樣作戰兵器,稱作元戎弩,在較短時間內能發射十支箭,殺傷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

大英博物館諸葛連弩圖解與實物

()八陣圖是一種演習陣法的直觀教練圖,類似現在軍隊採用的沙盤作業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地、風、雲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teng蛇)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陣佈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相傳有周天365種變化。這是諸葛亮出山後自己創造的兵陣,他稱之為八卦兵陣。士兵排列為八卦形,八門入,八門出。此陣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敵人。諸葛亮後來又多次改造此陣,並由兵陣演化為石陣、馬陣。《三國誌》《記》《李衛公問對》

()孔明早在隆中時,諸葛亮就打算發明一種棋。公元228年,國南方暴亂。諸葛亮作為一國之相,決定親自率兵前往征討。然而,情況並沒那麼好:南方的氣候令士兵難以適應。加之軍中無趣,南王孟獲久久不肯歸服。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發明了孔明棋來活躍士兵煩悶的心。規則簡單,是一種智力遊戲。

()孔明兩千多年前的孔明就發明了一種方法,用一種咬合的方式把三組木條垂直相交固定,這種咬合在建築上被廣泛應用,在民間人們把孔明的這種發明製成了一種玩具──孔明鎖,原創為木質結構,外觀看是嚴絲合縫的十字立方體,動動腦筋可拆解,裝上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孔明根據八卦玄學的原理發明的一種玩具,曾廣泛流傳於民間。

()諸葛諸葛亮改善了制錦工藝,南征時,把織錦的方法傳授給雲貴地區的少數民族,所以族把自己織的五彩錦稱為武侯錦,而族婦女織的錦又稱「諸葛錦」。古來傳說,錦歷久不褪色。原因在於地養蠶的方法與他處方法不同,「當其眠將起時,以桑灰喂之」,還有人認為是錦江(今成都南)的水質特別好,用它染絲、濯錦,能使色澤分外鮮明。蜀漢時管理織錦的官就駐在此地。杜甫相〉詩云:「錦官城外柏森森」。彼時成都被稱為錦官城,原因即在此。

蜀錦  圖片來源:四川省文化廳

()諸葛相傳為諸葛亮南征時所制,因為南中地區氣候十分潮濕,牛皮鼓很容易受潮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裡有一句「霜重鼓寒勝不起」,其實鼓聲不起,不是因為寒,而是被霜打濕了。中原的軍隊自古就習慣了受鼓角之聲指揮,鼓聲不僅能壯聲勢,也是一種戰場指揮工具,沒有戰鼓十分不便,於是諸葛亮發明了不怕受潮銅鼓,也許是平定南中後,諸葛亮將大量的銅鼓和銅鼓的製作技術贈予了當地民族(反正北伐時也用不上),當地人愛屋及烏,也喜愛上了這種樂器。他們對諸葛亮異常敬畏,而將銅鼓當作財富的象徵。這種銅鼓,就是諸葛鼓,至今壯、布依、傣、侗、水、苗、瑤等少數民族,還以之為樂器十分珍愛。

此外,傳為諸葛亮發明的尚有木獸、地雷等。

十、當世及後世人的品評

司馬徽:「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

孟獲:「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賈詡:「諸葛亮善治國。」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楊洪:「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馬良:「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遠矣。夫變用雅慮,審貴垂明,於以簡才,宜適其時。若乃和光悅遠,邁德天壤,使時閉於聽,世服於道,齊高妙之音,正鄭、衛之聲,並利於事,無相奪倫,此乃管弦之至,牙、曠之調也。」

樊建:「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詛感神明。」 

司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諸葛丞相:「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誕靜邦內,四裔以綏,屢臨敵庭,實耀其威,研精大國,恨於未夷。

習隆向充:「況德範遐邇,勳蓋季世。」

司馬炎:「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傅干:「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

郭沖:「金城郭沖以為權智英略,有逾,功業未濟,論者惑焉,條五事隱沒不聞於世者,寶等亦不能復難。扶風王慨然善沖。」

劉禪復諸葛亮丞相詔書:「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耀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勳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干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劉禪祭奠諸葛亮詔書:「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托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勳。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康熙帝:「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王維新:「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意為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可與三代的賢人(伊尹呂尚傅說等)相比。

唐代孫樵:「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

東晉常璩:「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

王通:「若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

《唐文粹》中記錄了尚馳在〈諸葛武侯廟碑銘序〉所說:「至令官書廟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內,每有風行草動,狀帶威神,若歲大旱,邦人禱之,能為雲為雨,是謂存與沒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貴於生。」

呂溫諸葛武侯廟記〉:「大勳未集,天奪其魄。至誠無忘,炳在日月,烈氣不散。長為雷雨。」

杜甫:對諸葛亮的事跡甚為欣賞,曾作〈蜀相〉(中兩首同名)、〈詠懷古跡其四〉、〈諸葛孔明〉、〈八陣圖〉、〈古柏行〉、〈武侯廟〉、〈諸葛廟〉、〈閣夜〉。〈蜀相〉中「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亦成為日後講述諸葛亮一生的名句。

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王安石〈諸葛武侯〉(兩首)

陸游的〈游諸葛武侯書檯〉。

唐朝竇常〈謁諸葛武侯廟〉,唐朝章孝標的〈諸葛武侯廟〉。

明朝文學家楊慎的〈武侯祠〉。

成都武侯諸葛亮殿懸掛的攻心聯,為朝學者趙藩所作:「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要深思。」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中稱讚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出祁山去北伐,和鼎足而三。」

十一、後人評詠詩辭

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

析譯:孔明輔佐劉備開創三分天下之局,在三國諸臣中,功績最卓絕。其推演兵法所研創的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陣圖,使其聲名更加卓著。峽水大時、百丈枯槎皆隨波而下,但在夔州西南江邊高五尺,廣十圍,縱橫散布,排列為六十四堆的「八陣圖」磐石,六百年來屹立不動搖。似乎永誌著此一英雄遺留的憾恨:因不能勸阻劉備率兵伐,破壞了聯的戰略,以致統一大業功敗垂成

杜甫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析譯:到哪裡尋找蜀漢丞相祠堂?哦,就在成都城外,門前有古柏森森的地方。台階上碧綠的小草,獨自表現了春天氣息;隔著樹葉的黃鶯,白白發出好聽的歌聲詩人看到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偉人的祠廟,竟變得如此破落荒涼,從而引起種種感慨。這些最能表現典型環境特徵的景物,用來烘托一種寂靜、肅穆的氛圍,藉以表達在這種氛圍中詩人所產生的憑弔古人的特定心境劉備三顧茅廬,請您出山,謀劃統一天下的策略(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伐曹魏,而後統一天下的策略;輔佐家父子兩代,費盡您老臣的忠心(概括表現諸葛亮的為人和一生功業,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出師還沒有獲勝,自己就先病死了(亮為了伐,曾經六出祁山。後主建興十二年(234),他統率大軍,出斜谷,佔據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鏗鏘誓言,贏得了後世人們的景仰和推崇)。這使得英雄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感嘆不已,淚流滿衣襟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

肅宗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肅省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年)春,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民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看似抒發弔古之情,實際上也是作者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蜀相》是代著名詩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後,翌年遊覽武侯祠時創作的一首詠史詩。作者借遊覽古跡,稱頌蜀漢丞相諸葛亮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既有尊正統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裡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寫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報國,歎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結局,引得千載英雄事業未竟者的共鳴

杜甫相〉插圖

王安石諸葛武侯

漢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黃。群盜伺昏黑,聯翩各飛揚。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掉頭梁父吟,羞與眾爭光。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

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勢欲起六龍,東回出扶桑。惜哉淪中路,怨者為悲傷。

豎子祖余策,猶能走強梁。

李白〈讀諸葛武侯傳〉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

白居易〈詠史〉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托孤既盡慇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陸游〈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析譯:年輕時哪裡知道世事的艱難困苦,向北遙望中原,心中豪氣壯如山。想當年,大雪紛飛的夜裡,我們高大的戰船出沒瓜洲渡口,擊退了兵;蕭瑟秋風中,乘著披有鐵甲的戰馬戍守大散關,阻擋敵人入侵(追憶青壯年時抗的豪情壯志)。想把自己視為邊塞上的長城,這只不過是徒然的空想,因為鏡中的我早已鬢髮灰白(寫徒懷壯志,年老無成的悲憤)諸葛亮的〈出師表〉,確實能夠名聞於世,千百年來,有誰能夠和他相比呢?(抒寫懷抱,藉出師表自明心跡,表達作者為國盡忠的情操。)

楊慎所引的武侯

劍江春水綠沄沄,五丈原頭曰又曛。舊業未能歸後主,大星先已落前軍。

南陽祠宇空秋草,西蜀關山隔暮雲。正統不慚傳萬古,莫將成敗論三分。

汪遵〈南陽〉

陸困泥蟠未適從,豈妨耕稼隱高蹤。若非先主垂三顧,誰識茅廬一臥龍。

元縝

撥亂扶危主,慇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歎古今無!

諸葛武侯

南陽高臥隱人龍,出處躬耕莘野同。討賊祁山聲大義,於今史冊播丹忠。

羅貫中《三國演義》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定軍山武候祠對聯

義膽忠肝,六經以來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後一人。

中夏晝臥

寂寂無聊九夏中,傍簷依壁待清風。壯圖奇策無人問,不及南陽一臥龍。

臥龍懷古(二首)

其一  愛此中興地,重來擴疆。憂時還抱膝,遇主起南陽。

          天意留神鼎,中原見假王。老臣不盡淚,白水自湯湯。

其二  躬耕原此處,更莫向襄陽。涿郡風雲日,東都戰伐場。

          吟情留管樂,兵略走關張。六出能無死,雲台未可量。

   十二、諸葛故事:

1.〈吃瓜留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諸葛亮留下來的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淨、曬乾,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2.〈神機妙算救後代〉

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說:「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裡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諸葛亮死後,司馬炎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馬炎找了個借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炎問:「你祖父臨死前說了些什麼?」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說給他聽。司馬炎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裡面有封信,上面寫著「遇皇而開」。土兵們把信遞給炎,炎打開信,只見裡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炎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他剛站穩,只聽「卡嚓嚓」一聲響,炎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炎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

3.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戲劇和圖面中,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奮好學,師母所賞賜。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飢渴。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為什麼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著頭腦。諸葛亮心裡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夫人。司馬夫人聽了請葛亮喂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馬夫人反覆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司馬先生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後經夫人勸解,又同意諸葛亮來繼續讀書。可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司馬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司馬先生想到把書已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

4.〈諸葛亮的鵝毛扇〉

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幹,所以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關於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小姐黃月英並非醜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丑」。阿丑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於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君。後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孔明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他這樣作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並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附錄一:劉禪著名的典故和評價

劉禪被醜化之形象在世人的心目中是平庸昏聵之君,在市井街頭的平頭百姓眼裡,劉禪的形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的庸主一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劉禪小名為阿斗,於是在我們國語的形容詞中,又多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阿斗真的扶不起嗎?他真的是個昏庸、愚鈍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嗎?看看劉備孔明是怎麼評價劉禪的:

劉備給後主的遺詔提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諸葛亮不是一個阿諛承迎的大臣,劉備也不是徒好虛名的君主,他們是不會把一個平庸的人硬說成「智量甚大」的。事實上,「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縱觀歷史,劉禪就任蜀漢皇帝共計41年,是三國時期所有董事長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其中,諸葛亮輔佐劉禪11年,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還在賢臣的輔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個群雄割據的動亂時代,能執政這麼久,劉禪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有容人之量:劉禪繼承帝位時,年僅17劉備臨終前特意叮囑:「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於是乎,「政事無鉅細,咸決於」,所有的事情劉禪都「按丞相說的辦」。對於大權獨攬的諸葛亮劉禪也做到了凡事謙讓,「以父事之」。後來劉禪年紀漸長,按照代朝廷的常規,諸葛亮應當逐漸將大權交還給劉禪,讓他順利「轉正」。可是,諸葛亮仍緊握大權,其理由是因為劉禪沒有工作經驗,沒有治國經驗,所以才總攬全局。這讓人不禁要問,劉禪現在是沒有經驗,你不給他實踐的機會,他哪兒來的經驗?帶兵出外征戰,對已年滿22歲的劉禪依舊不放心,特派心腹董元為侍中,統宿衛親兵,「監管」劉禪。對這些,劉禪一讓在讓,不想引起國內的政治混亂。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劉禪雖然不贊成,但還是為諸葛亮鼓勁加油。可以說,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 的道理,充分領會並嚴格執行了劉備的教導以及對長輩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團結了內部領導班子,保持了領導集團的穩定,這樣最終得實惠的還是老百姓,可見劉禪具有一個政治家寬容大度的胸懷。

劉禪不僅諸葛亮寬宏大量,對其他大臣也是如此比如魏延叛亂被殺,劉禪對於魏延沒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禪生活腐化時,學者周譙和老臣董允上書勸柬,劉禪最多也就是無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開殺戒。劉禪可能是中國歷代帝王裡,對大臣動刀較少的一個了。

頭腦清楚、知人善用劉禪不僅有容人之量,而且頭腦清楚,知人善用,有很強的分析能力,絕對不是弱智。劉禪專用諸葛亮來治國,就是他聰明的地方,雖然諸葛亮有窮兵黷武的問題,但是他治理國的措施確實給國帶來了發展。所以即便在孔明死後,劉禪仍然繼續延用諸葛亮的措施,甚至重用諸葛亮所選拔的人。諸葛亮急於北伐,劉禪此時頭腦非常清楚,他非常清楚的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又不好直接反對,只能規勸諸葛亮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儘管諸葛亮執意北伐,沒有聽從劉禪的勸告,劉禪還是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諸葛亮死後,劉禪立刻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

在人事任免上,劉禪也表現出過人的一面鑒於諸葛亮生前權力太重,劉禪廢除了丞相制。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以蔣琬為大司馬,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蔣琬以管政務為主,兼管軍事;費禕以管軍事為主,兼管政務,軍政及內政大權不再同一人一把抓。這種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著劉禪決不允許再次出現事無鉅細,皆決於丞相一人,而自己則大權旁落的尷尬局面。蔣琬死後,劉禪更進一步「自攝國事」。任官封爵,要劉禪同意;人事任免,要劉禪同意;出兵征討,要劉禪同意,幾乎所有的大事,都要劉禪同意。劉禪總統一切,直接掌管蜀漢政權達19年之久。這一系列舉措,能是一位智商低能的人所能想得出和做得到的!

略》中還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曹爽司馬懿爭權被殺後,夏侯霸害怕受到株連而入劉禪親自出迎。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為老將黃忠所殺,劉禪安撫前來投降的夏侯霸時,說:「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一語帶過之後,套近乎說:「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哩!」原來,劉禪之妻乃張飛,而張飛之妻又為夏侯淵的從妹,所以劉禪才這麼說。之後,劉禪夏侯霸「厚加爵寵」。劉禪夏侯霸的這一套懷柔拉攏的手段,即使其父劉備在世,大概也不過如此,足見劉禪絕非平庸之輩。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君主,劉禪有自己的一套治國理念,絕對不是昏庸低能之輩

樂不思,沒皮沒臉?!歷來各方專家對後主劉禪的評價一直囿於闇弱無能、賢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一個詬病就是不戰而降、苟且偷安。「樂不思蜀」一個詞語讓劉禪徹底被定格為一個反面人物,被認定是個沒皮沒臉的窩囊廢,從而對其進行口誅筆伐。話說曹魏兵圍成都,劉禪心裡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傷忙一定會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讓百姓遭殃。為了保全子民,劉禪在深思熟慮後,決定開門投降。劉禪投降後,北上到達洛陽,被封為安樂公。這樣一來,劉禪多了一個賣國的罵名,卻保全了百姓的姓名財產,無論在當時老百姓來看,還是從當代歷史學的角度來看,都應該是一件好事。對於劉禪不戰而降,實乃「全國為上之策」。劉禪這樣注重國人現實利益的政治家,與「打腫臉充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語,他沒有為一己私利,而不斷地鼓動老百姓為自己賣命。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不僅劉禪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對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裡。所以,劉禪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瞞天過海,養晦自保某個西方的著名文學家說過:「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一樣艱難的工作。」在劉禪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後,潛藏著過人的狡詐和機智。

劉禪後,司馬昭在一次大宴君臣時,特意令人奏起了地音樂,以觀察劉禪的反應。國舊臣聽後無不現出悲慼之容,只有劉禪一人不悲反笑,開心得不得了,活脫脫是一個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皮相。司馬昭當時就跟人說,一個人沒有心肝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後來司馬昭又去問劉禪,說你還想念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樂不思」這個成語從此誕生。說完這個話以後,劉禪帶來的一個舊臣就跑去找他說,不能這樣說呀,這樣說實在太沒心肝了,下回司馬昭再問你,你就說,先人的墳墓在國,我沒有一天不想,然後把眼睛閉起來。果然,不久司馬昭再次問劉禪說想念國嗎?劉禪說:啊呀,先人的墳墓都埋在那兒,我沒有一天不想司馬昭說不對啊,這話我怎麼聽著不像你說的,像你某個大臣說的。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哎,對啊!就是他說的,就是他教我這麼說的!乍一看,劉禪的確是一幅沒皮沒臉的嘴臉,而且無恥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可細細一想,劉禪不如此回答又能如何?司馬昭的陰險毒辣是出名的,不光專權奪勢,且欲謀篡帝位,就連曹髦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若想殺劉禪,可謂易如反掌,身為階下囚的劉禪,不可能不明白此點,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須讓司馬昭覺得他懦弱無能、不足為慮,而「此間樂,不思」正是劉禪所釋放的一個煙霧彈,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當時的環境中這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堪稱上上之策。在這個問題上,劉禪實在是一個能稱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

「成者王侯、敗者寇」的主導文化氛圍裡,人們不願意接受失敗的英雄,似乎只有幹得轟轟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劉禪投降後在洛陽的一段表演,為他博得了「全無心肝」的臭名,從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戴在了他的頭上。劉禪是不是昏君?……

 附錄二:換妻如換衣--劉備的私生活野史 出處: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帝王后宮私生活之謎全紀錄》http://tech.sina.com.cn/d/2004-12-02/1627469299.shtml

劉備畫像

劉備特殊之處就在於白手起家,不像曹操孫權倚靠先輩打下的堅實的基礎,他所倚靠的只是個虛無飄渺的「中山靖王劉勝」。劉備不是一個好色之徒,因此對他的情愛生活史書記載極少,但在情色上可以見到劉備的另一面。其夫人氏,沛國人,是三國時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劉備起兵後在豫州氏為妾。劉備好幾個嫡妻先後喪生,夫人便以嫡妻的身份攝掌內事。後來隨劉備荊州依附劉表,生下兒子阿斗(即後來的後主劉禪)曹操大軍在當陽長阪追到劉備一行,劉備丟下老婆孩子一個人跑了。全靠趙雲的保護,夫人才倖免於難。當初桃園結義時,張飛關羽都殺了己之妻子跟隨劉備,那句有名的「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話就是劉備說的。可見在他眼裡妻子不過是隨時脫隨時換的衣服鞋子一類的東西,所以此時拋下夫人一個人逃命符合劉備的性格

夫人生於微賤的家庭,幼小的時候鄉里會看相的說:「這個女孩子此後貴不可限,當位極宮掖。」等她長大後體貌與一般女子不同。十八歲的她玉質柔肌、態媚容冶,劉備將她召致白綃帳中,在戶外觀望,氏就如同月下凝聚的白雪一樣。河南有獻媚劉備的人送給劉備一支高三尺的玉人,劉備把這個玉人放在夫人的身邊,常常在夜晚叫夫人脫光衣服,與旁邊的玉人作比較。他白天與謀臣談論軍國大事,夜裡就抱著夫人玩弄那個玉人,自己還常說:「玉之所貴,比德君子。況且雕鑿為人形,而難道可以不玩麼?」夫人與玉人潔白溫潤沒有二致,看見的人都分不清哪一個是夫人哪一個是玉人。嬖寵者不僅僅妒忌於後,也妒忌那個玉人。夫人常想將玉人毀去,她對劉備說:「以前子罕不以玉為寶,春秋上讚美他。現在吳魏未滅,怎麼能玩物喪志呢?凡是淫惑生疑的東西,不要再拿進來。」劉備從了甘夫人的話,撤下玉人再也不玩了,取嬖者見沒有機會可趁都退靠後。當時的君子議論以為夫人是位神智清醒的夫人。

劉備陶謙手裡接管了徐州之後,用糜竺陳登為輔佐。袁術自接鄰的揚州起兵與劉備爭奪徐州建安元年呂布襲取徐州的治所下邳,守將張飛嗜酒誤事,劉備的家眷都陷落在城裡。劉備潰退到廣陵收集敗兵散卒,以圖後舉。糜竺陳登輾轉找到了劉備糜竺原是一個商人,家產十分豐厚。糜竺廣陵遇到劉備劉備問及自己的家眷,糜竺說還在下邳城裡。劉備丟了城池失去了夫人,弄得兩手空空,無奈只有歎息一番。很美艷。為了安慰劉備,他便將妹妹送給了劉備,並將家產傾囊而出充作軍資。劉備正是窮困潦倒的時候,好像天下掉下一個餡餅,不僅使危軍復振,而且還得到一個美女相伴。他寫信給呂布請他送還家眷,互釋嫌疑。呂布只是為了得到徐州的地盤,與劉備本來沒有什麼個人恩怨,便了得做個人情,將家眷送還了劉備,並且還格外開恩讓沒有地方安身的劉備駐紮在徐州的小

夫人回來後,卻發現劉備戰場失意情場得意,又娶了一個小妾。不過她沒有表現出不快的神情,古代男子三妻四妾本來是很平常的。夫人與夫人相見後寒暄了一番,然後暗中彼此偷偷打量對方,再將自己與對方做了一番比較。不過這是妻妾心中的小波瀾,外人不得而知。

雖然呂布歸還了夫人,但是劉備呂布已經互生嫌怨。建安三年春,呂布派人去河內買馬,半路上被劉備將馬匹都搶走了,呂布正好沒有借口,便遣部將高順張遼率兵攻打小劉備知道自己的力量不支,飛書向許都曹操求救。曹操立刻派遣夏侯惇領兵往援小

夏侯惇來到小還沒來得及安營,被高順部下的銳騎沖得四散,急得他腳忙手亂。夏侯惇左目中了一箭,鮮血直流,多虧親兵救護才逃出險境。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前來接應夏侯惇劉備正與高順相遇,不料被張遼襲擊背後,劉備全軍陷落。他前後都沒有了去路,不得已跑往地。小裡只有孫干糜竺等幾個文士,二位夫人被呂布劫去。看來當劉備的老婆真是不容易,三天兩頭被人家搶走。

劉備跑到了地,正倉皇窮蹙的時候,曹操親自督兵前來救他。救劉備是假,奪取地盤是真。軍首先攻下了彭城,並將彭城的守兵平民全部殺戮一空,然後再引軍進攻下邳呂布作戰失利,聽信妻子氏的話,又懷疑屬下的謀士將領,導致將士離心,被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出賣給曹操。這樣劉備又找回了妻妾二位夫人。

建安五年曹操打敗了劉備甘糜二位夫人再一次被搶走,關羽也被擒。後來關羽聽說了劉備流落到袁紹那裡,遂帶著二位夫人離開曹操回到劉備的身邊。不過幼子阿斗在亂兵中竄匿西入漢中,被人販子所賣。到了建安十六年,扶風劉括避亂來到漢中,買到了阿斗。這時阿斗不知已經被賣了幾次,估計是太傻的緣故,誰也不願意養活他。劉括給他娶了媳婦,還生下一個兒子。起初阿斗劉備失去聯繫時,還記得父親叫玄德。鄰居簡雍後來依附了劉備,並告訴他阿斗的下落。於是劉備簡雍漢中尋找阿斗張魯知道後給阿斗洗了個澡送還給了劉備

這件事魚豢的《略》有記載,但不知是否可信,裴松之雖然對《略》作了辯駁,但魚豢搞錯的可能只是人的名字,並不能否認事情的存在,也就是說劉備還有一個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兒子。因為阿斗的生母夫人並不是第一個正室,在她之前劉備還死了幾個夫人。不過這已經是後話了。

二位夫人還算幸運的。據說劉備落難的時候,幾天沒吃到一粒米。一天他來到某的家裡,見面剛報完中山靖王劉勝的名號就餓暈了過去。醒來後某端來一盤肉,劉備飢不擇食囫圇吃了下去,見某的家裡也十分貧寒,就問肉從哪裡來的,劉某說剛才把自己老婆宰了給中山靖王下酒。原來這個某還以為劉備中山靖王,不知道中山靖王是幾百年前的死人,他琢磨著殺了自己老婆給中山靖王吃肉,中山靖王感激不盡一定會重重報答他,到時候美妻嬌妾還少的了麼?劉備一聽也不敢說自己不是中山靖王,抽了個冷腳底抹油跑了。

曹操南取荊州以後,劉備從襄城跑到江陵荊襄士民見劉備仁慈,害怕曹操的殺戮,便都攜兒帶女隨劉備同行。到了當陽的時候,士民多到十餘萬,輜重也有好幾千輛。走的速度很慢,每天只能走十餘里。劉備每次大敗的時候,妻子家眷都棄之不顧,此時庇護十萬百姓純屬沽名釣譽。明顯的是置百姓於死地,使對手得到惡名,可見其內心之忍,實為三國狡詐第一。曹操親率大軍長驅直追,劉備張飛斷後,趙雲保護家眷。

軍五千輕騎日夜追殺劉備,一日一夜行三百多里,在當陽長坂追到了張飛的斷後部隊。張飛兵少抵擋不住,夫人被亂兵衝散不知去向。趙雲不見了二位夫人,急忙持槍又從亂軍中殺進一條血路,好容易才找到了夫人,將她帶到長坂(長坂是地名,不是山丘名,《三國演義》說成長坂坡不正確)張飛見到趙雲便問及嬰兒阿斗,才知道阿斗夫人抱著,卻不知道夫人在什麼地方。趙雲只好又一次衝進軍陣中救出了夫人。此夫人身體已受重傷,她奄奄一息地抱住阿斗。見了趙雲後,為了讓阿斗脫身,不連累趙雲,她一躍跳入井中而死趙雲悲傷之餘,推倒土牆掩蓋水井,以免夫人的屍體受辱。

劉備見到趙雲救回氏母子心裡大喜,聽到夫人已死又不禁大悲,一時間百感交集,又落下許多淚。夫人因為受驚成疾,一年後二十二歲的她也離開了人世。可憐二位夫人一生跟隨劉備東奔西走,被人搶來搶去,幾乎沒享過什麼福

應當注意的是關於趙雲單槍在曹軍中七進七出純是《三國演義》的敷衍虛構,其實趙雲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粉面朱唇,白緞盔甲,背上插著許多繡花三角旗的英俊小青年,他的年紀比劉備還大而且在國的地位很低,死後一年多才得到追諡,完全不能與張飛關羽黃忠相提並論。所有趙雲的英雄事跡來自《趙雲別傳》,但是《別傳》內容可疑之處太多。

荊州地處西與東之間,是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當初劉備沒有立足的地方,向東荊州暫時棲身,約定以後歸還赤壁之戰後孫權想討回荊州劉備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拖。而且魯肅一提起歸還荊州的事,劉備就放聲大哭。周瑜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以婚姻關係羈絆住他。實在沒有辦法,就想趁劉備喪妻之機會,以其妹孫尚香送給劉備作繼室為誘餌,借口國太夫人特別疼愛這個最小的女兒,不願意遠嫁,所以請劉備去東完成婚禮。名為東劉備連親,實則趁劉備過江之機加以拘禁,好逼諸葛亮荊州換回劉備劉備有意聯,便遵從了東的婚議,建安十四年冬天由趙雲孫乾陪同進入境。

不想孫權反弄巧成拙,在甘露吳國太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就真的招他為婿。結婚時劉備已年過半百,孫尚香也就二十來歲。結婚的那一天,一百多個侍婢簇擁著一位珠圍翠繞的裊娜佳人與劉備參拜天地。待到入了洞房劉備不禁吃了一驚,洞房裡面刀槍劍戟殺氣騰騰,侍婢都佩劍侍立在一旁,好像要出兵打仗的樣子。劉備忙哆嗦著問:「這是做什麼?」侍婢說:「我們郡主從小喜歡練武,一向是隨身不離兵器。」劉備說:「今夜是洞房花燭的好日子,還是將這些暫時拿開的好。」夫人撇嘴說:「你打打殺殺了大半生,難道還怕兵器麼?」

不滿歸於不滿,夫人還是脫下戎裝,丟下兵器。這時劉備仔細端詳,這個夫人神采奕奕,長得也很端正,於是緊張害怕的心情也消失了一大半。夫人橫眉立目的時候確實嚇人,但溫柔起來也是驚天動地的銷魂。於是二人攜手進入幃帳。

劉備一連住一個多月,這才從溫柔鄉中醒過來想起了荊州的部下。他對孫權曹操眈視荊州不能不回去,孫權不好說不放的話,況且劉備早將吳國太哄得團團轉,另外他也想讓劉備荊州作為曹魏和東之間的緩衝。等到劉備夫人回到了荊州以後,周瑜江陵來見孫權,問起孫權為何放劉備回去,孫權說是防備曹操周瑜只好無奈歎息。他給孫權分析了形勢,孫權也很後悔,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劉備取得益州後根本不想歸還荊州孫權便趁劉備西徵入的時候,悄悄給妹妹寫信謊稱吳國太病重,想將夫人和阿斗騙到東,然後用阿斗換回荊州。好像來來回回就這麼一條計策。夫人不辨真偽,匆匆攜阿斗登船回國,諸葛亮趙雲勒兵斷江留住了阿斗,只放夫人一人回東夫人到了東後才知吳國太根本沒有病。從此以後,夫人留在了東,被迫還是自願不得而知,只是與劉備再也沒有見面,他們的夫妻生活大約就持續了三年。

當初夫人雖然也有溫存的一面,但日常倚仗兄長的勢力不把劉備放在眼裡,一向說一不二,不僅左右大將都怕她三分,劉備也不敢違怫。而且夫人從東帶來一批吏卒,在地縱橫不法,誰都無法約束,好像是閨中的敵國,時刻還必須加以防備夫人手中的刀劍。夫人回到了東劉備回想起的只有那些提心吊膽的感覺,所以也不派使者去東迎接夫人

劉備後一位夫人氏是陳留人,少年時失去雙親,她的父親一向與益州劉焉有舊交,因此舉家隨劉焉進入地。劉焉心有異志,他聽看相者說氏以後會大貴,便想納氏為妾,但是苦於自己與氏的父親是莫逆之交,與氏的輩分不相當,就只好讓自己的兒子劉瑁娶了氏。劉瑁死後氏寡居。公元214年夏天劉備取得益州城,群臣勸劉備聘娶氏。劉備心疑自己與劉瑁同族在禮法上不妥。法正說:「若論起親疏,您與劉瑁比得上晉文公子圉的關係麼?」於是劉備決定納氏為夫人。氏雖然寡居再嫁,但艷麗不減當年,劉備重新領略了空曠已久的溫柔滋味。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漢中王,立夫人為漢中王后。章武元年夏五月,劉備稱帝立后為皇后。

孫權難以收回荊州,又想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但關羽不僅拒絕了權,還以「虎女焉配犬子」的話來鄙夷孫權孫權出離憤怒,派呂蒙攻打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以至於身首異處。

劉備一心要為二弟報仇,不顧諸葛亮等大臣的勸阻,傾全的二十萬兵力連營七百里進攻東孫權提出「歸還荊州,送還夫人」的講和條件,夫人也附密札,敘述夫妻之情與相思之苦,都被報仇心切的劉備一口回絕了。東大將陸遜用計火燒劉備的連營,劉備與剩下的不到一萬士兵敗潰逃回白帝城。在夷陵之戰劉備被東一把火燒了連營之後,孫尚香聽到傳言以為劉備已經死了,她在長江邊祭奠完劉備後投江殉情而死。今天繡林鎮北郊長江南岸還有一座望夫台,據說是夫人曾在此遙望夫歸,望夫台上的腳印至今仍然依稀可辨。

劉備聽到噩耗不禁又想起了夫人的好處,加上這一仗使勤苦半生建立起來的國元氣大傷,於是他懨懨成病。六十三歲的劉備自知不起,將阿斗托付給諸葛亮等五個大臣後離開了人世。劉禪即位,謚劉備為漢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於惠陵

延熙八年后去世。起初夫人去世後葬在南郡章武二年追諡為皇思夫人,遷葬於國,靈柩還沒有到,劉備已經在白帝城去世。丞相諸葛亮上表後主劉禪追諡夫人為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在一起。

漢昭烈廟與武侯祠西側有一劉備墓,此「漢昭烈之陵」

附錄三:三國演義俏皮話(歇後語)

1 三顧茅廬 好難請
2 孔明借東風 神機妙算,巧用天時
3 孔明借箭 滿載而歸
4 孔明斬馬謖 明正軍紀
5 孔明斬魏延 借刀殺人
6 孔明給周瑜看病 自有妙方
7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8 司馬誇諸葛 甘拜下風
9 司馬懿破八陣圖 不懂裝懂
10 吃曹操的飯,辦劉備的事 吃裡扒外
11 呂布拜董卓 認賊作父
12 呂布殺敵董卓 大義滅親
13 呂布戰貂蟬 中計;上了別人的當
14 呂布戲貂蟬 英雄難過美人關
15 周瑜黃蓋 裝樣子;兩相情願;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
16 周瑜荊州 賠了夫人又折兵
17 阿斗當皇帝 軟弱無能 
18 既生瑜何生亮 勢不兩立
19 孫權殺關公 嫁禍於人
20 孫權嫁妹 弄假成真
21 徐庶進曹營 一言不發
22 氣死周瑜去弔孝 虛情假意
23 胭脂馬 難騎(難駕馭,關老爺的赤兔馬非常人所能駕馭)
24 馬謖用兵 言過其實
25 張飛上陣 橫衝直撞
26 張飛古城罵關羽 誤會一場
27 張飛戒酒 明天
28 張飛抓耗子 大眼瞪小眼
29 張飛使計謀 粗中有細(有勇有謀)
30 張飛穿針 大眼瞪小眼;粗中帶細(有勇有謀)
31 張飛問路 愈問愈遠(張飛抓著人問,誰會告訴他正確的路)
32 張飛殺岳飛 殺得滿天飛(把事情弄得亂七八糟)
33 張飛賣鐵錘 人硬貨了當
34 張飛戰馬超 不相上下
35 張義德的娘 無事生非(吳氏生飛)
36 曹操下江南 來得凶,敗得慘
37 曹操用人 唯才是舉
38 曹操用計 又奸又猾
39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40 曹操做事 乾淨俐落,疑心重
41 曹操敗走華客道 不出所料
42 曹操殺呂布 懊悔不及(違背他唯才是舉的原則)
43 曹操殺華佗 恩將仇報;諱疾忌醫
44 曹操殺蔡瑁 操之過急
45 曹操割鬚 以己律人
46 曹操遇蔣幹 倒了大霉
47 曹操遇龐統 中了連環計
48 曹操諸葛亮 脾氣不一樣(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49 硬把曹操當包公 黑白不分
50 黃忠射箭 百發百中(黃忠是《三國演義》裡「蜀國五虎強」之一,以神射出名,書中說他能夠開「二石之弓,百發百中」)
51 董卓進京 不懷好意
52 過五關斬六將 所向無敵
53 趙子龍上陣 單槍匹馬
54 劉備見孔明 如魚得水
55 劉備招親 弄假成真
56 劉備的江山 哭出來的(喻來之不易)
57 劉備借荊州 一借無還(無信用,不守承諾);有借無還
58 劉備訪賢 三顧茅廬(很難請)
59 劉備報仇 因小失大
60 劉備當皇叔 時來運轉(獻帝認他作皇叔,其身價才一下子看漲)
61 劉備對孔明 言聽計從
62 劉備摔阿斗 收買人心(趙子龍曾在長板坡強救劉備兒子阿斗,交與劉備時,劉備將之摔於地曰:「孽子,為爾,幾傷我一員大將。」以收人心,後人就借此譏諷一個人用不由衷之言語行動以討好他人)
63 劉備編草鞋 內行(劉備出生低微,是個賣草鞋的,今編織行業還奉備為祖師爺)
64 劉備請諸葛亮 三顧茅廬(很難請)
65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生死之交
66 蔣幹訪周瑜 自找麻煩
67 蔣幹盜書 聰明反被聰明誤;上了大當
68 諸葛亮出祁山 以守為攻;徒勞無功
69 諸葛亮用兵 神出鬼沒
70 諸葛亮用馬謖 明白人辦糊塗事
71 諸葛亮招親 才重於貌
72 諸葛亮放孟獲 欲擒故縱
73 諸葛亮治蜀 順應民心
74 諸葛亮的錦囊 神機妙算
75 諸葛亮要醜妻 為事業著想
76 諸葛亮做丞相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77 諸葛亮斬馬謖 執法如山
78 諸葛亮隆中對策 有先見之明
79 諸葛亮當軍師 名符其實
80 諸葛亮皺眉頭 計上心來
81 魯肅服孔明 五體投地
82 龐德抬著棺材上戰場 決一死戰
83 關公(恩主公)飲燒酒 看不出來
84 關公不殺曹操 思念舊情
85 關公在曹營 心不在焉
86 關公早逝 紅顏薄命
87 關公走麥城 最後一著;死到臨頭
88 關公放曹操 篤念舊情
89 關公前面耍大刀 不自量力
90 關公赴會 單刀直入(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91 關公脖子掛葫蘆 臉紅脖子粗
92 關公喝酒 不怕臉紅
93 關公舞大刀 拿手好戲
94 關羽失荊州 驕兵必敗;粗心大意
95 關羽放屁 不知臉紅
96 關羽戰李逵 大刀闊斧
97 關帝廟求子 拜錯了神
98 關雲長刮骨下棋 若無其事
99 關雲長程咬金 大刀闊斧
100 讀《三國》掉眼淚 替古人擔憂

※馬卡茸不忘賣弄,國語糗很大:誰發明熱氣球?馬總統:豬哥亮

《中天新聞》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常會詢問在場中常委熱氣球是誰先發明的,隨後還不忘賣弄一下;沒想到卻把「諸葛亮」唸成了藝人「豬哥亮」,引起中常委一陣笑聲。在中常委的提醒下,馬英九才趕緊說,「抱歉抱歉,國語講不好,是諸葛亮」。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3261740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3 15:15 【udn】 這裡便宜!司馬 兵家 筆下 傳奇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