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2 00:42:08瀏覽16705|回應3|推薦62 | |
《老子》選: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第80章〈小國寡民〉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縣 老子文化廣場 老子塑像 四川青城山,大道無為坊. 作者:老子故里在河南省鹿邑縣。關於老子的傳說:由於老子經歷了周王室的內亂,他的思想才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與此同時,也正是由於他參與了周室典籍的祕藏,因而才不得不隱居起來。西元前51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老子看到周敬王和王子朝兄弟相殘,就離官歸隱,騎青牛,欲出函谷關。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 題解:《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呂覺‧不二篇》漢高誘註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舊題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將其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名《道德經》。《道德經》本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漢末張陵創五斗米道,奉老子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誨道徒,並作《老子想爾注》以宗教的觀點解釋《老子五千年》,自此成為道教的基本經典。《道德經》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需要是對於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 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主旨:人世間看似相對立的概念或事物(這些都非其本質,而只是人為的主觀判斷),是相互依存的。相對之觀念,皆是由對待關係而生,而眾人皆趨向自認好的、有利的;逃避自認壞的、有害的。人世間因此擾攘不安。聖人瞭解此理,故採取「無為」的態度去面對(順其自然,以免徒增苦痛)。 說明:思想觀念是一個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綜合體現。老子因鑑於列國兵戈不息,傾向於清靜無為。認為老百姓如果「無知無欲」,就可以達到「無為而治」的地步。所以有物質文明、有欲望也是壞事,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老子認為:我們所見的一切,不但在感官上是相對的,在認識判斷上也是相對的。這種相對觀的目的在於讓我們知道一切本來是一個整體,所以不要盲目進行價值判斷,堅持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好與不好都在一個整體裡面,換一個角度,好就變成不好,不好就變成好。利多未必真正是利多,利空也未必真正是利空。 語譯:天下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先給美下了主觀的定義、標準),那麼醜的觀念也會因之而生(人間的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或言:則眾人皆去醜求美,由是紛爭迭起,結果反倒不美了);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先給善定下主觀的定義、標準),那惡的觀念也會相對地產生了(觀念會在對立之中自然地形成、彰顯。或言:眾人皆趨善避惡,由是詐僞滋生,結果反倒不善了)。故有和無是互相對待而產生的,難和易是互相對待而形成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而顯現的,高和低是互相依靠而彰顯的,樂器的聲音和人的聲音是相互對待而和諧的,前和後是相互對待而形成順序的。 所以聖人(道家心中理想的人物;自覺活動的過程超越一般眾人者)以「清靜無為」(順其自然規律而不妄為)來面對事物,施行「不言」(不發號施令)的教化。任憑萬物自然產生而不加以控制,生長養育萬物卻不據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依靠自己的才能,成就功業而不居功(引以為己功)。正因為不居功,所以其功德永不消失。 《老子》第80章:〈小國寡民〉 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主旨:描繪一個頗富詩意的小烏托邦──無兵禍、重賦和文明的污染,人民恬淡寡欲而純樸、快樂自足的理想社會圖像。 說明:當時列國間為擴充領土而引發爭端戰爭,政治黑暗,人心巧詐,乃思恢復上古之安詳社會,認為「小就是美」。蓋國小而民弱,則君王百姓皆深知人力微薄,就自然保持了對天道的謙恭,縱有不道之事,也為害不烈。 語譯:理想的國家是這樣的:國家之土地不大、人口不多(可避免彼此間為擴充領土、勢力而引發爭端)。即使擁有各種武器、器物,但始終用不上(因沒有紛爭),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長距離的遷移(輕易冒險,不願遷徙到遠方)。雖有船隻車輛,但沒有必要乘坐;雖有兵器武備鎧甲武,卻沒必要去佈陣打戰(或言:因沒有機會使用而不知道該放在哪裡)。使人民回復到上古結繩記事的遠古狀態之中(許多的用品及工具彷彿都是多餘之物。民淳事簡,以結繩的方法記載一下曾經發生的事情就夠了,可不用文字。無為而治,使民恢復太古之化,歸於淳樸)。 吃的雖是蔬食,卻覺得很甘美;穿的雖是惡衣,卻覺得很美觀;住的雖是茅茨陋室,卻覺得很安適;風俗雖是很質樸,卻覺得很快樂(人民恬淡寡欲,不慕榮利,滿意於他們的平凡生活而自感滿足)。國與國之間相互望得見(距離很近而相安無事),大家養的雞狗叫聲也都互相聽得到(雞和狗之叫,其實是表達一下意思──說牠也是存在的;永無戰馬嘶鳴之聲),而兩邊的人民從出生到死,卻因沒有必要及需求而互不往來(大型的相互交通成為不必要;在道家的想法裡,重在氣的感通,而不在於話語的溝通)。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12437&type=blog&itemid=395640
這就是樓觀台,正中山頂為說經台 茅盾先生題寫的「樓觀台」
說經台上老子祠
傳說的老子親手種下的銀杏樹 依然繁茂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