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01 18:25:32瀏覽103550|回應2|推薦24 | ||||||||||||||||
顧炎武〈廉恥〉演義 2014/9/26
蘇州昆山亭林公園的顧炎武塑像 原文:《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頃讀《顏氏家訓》,有雲:「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 主旨:明示廉潔知恥的重要。「廉」為立身之本,「恥」為居心之要,「廉恥」攸關個人生命榮辱與國家民族盛衰,而關鍵則是在家庭教育。 析譯: 可是在這四個綱紀當中,知恥是最為重要的,所以孔子的在談論士人的時候說:「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要有羞恥心(知榮而為之,或知辱而不為)。」孟子說:「人不可以沒有羞恥心(當明確堅定認知是非善惡)。能將無恥(指知榮而不為或知辱而為之)視為可恥的事,則終身必能遠離恥辱。」又說:「羞恥心對於每一個人真是太重要了!一個喜歡投機善變、以詐術欺騙世人而自以為高明的人,是沒有須要感到羞恥的。」(諷刺修辭:又稱為「反諷、倒反」修辭。表面上看似同意這種人可以無羞恥心,但實際上則是諷刺這種人對本身行為全無榮辱感,麻木不仁,是非善惡為利害機心蒙蔽。)他們會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一個人如果不廉潔,到了違背禮節、損害道義的地步,其原因都是由於沒有羞恥心啊。所以士大夫如果沒有羞恥心,這可說是國家的恥辱。(論述層次:顧炎武進一步強調恥的重要,引孔、孟之言,與作者之析論錯綜相發明) 我看夏、商、周三代以後,世風衰退,道德敗壞,背棄禮義,捨去廉恥,這不是短時間內造成的。可是在歲暮天寒時節,松柏是最後才凋謝的;在風雨交加的早晨,天色雖然昏暗,報曉的雞聲並不因此而停止啼叫。在那眾人都昏睡沈迷的時代,未必就沒有獨自清醒的人啊!(泛言世風,珍惜獨醒) 最近(我)閱讀《顏氏家訓》,其中有段內容說:「北齊有一個士大夫,曾經告訴我說:『我有一個小孩,年紀已經十七歲了,略微懂得一些書信奏章,教他說鮮卑話,以及彈奏琵琶,也快要熟練理解了,憑著這些本事,去侍奉王公卿相(當朝達官),沒有不受寵信疼惜的。』我當時低著頭不回答。真是奇怪啊!這個人竟然這樣教導孩子!如果循著這樣的學習過程、卑鄙的方式,就能夠求得公卿宰相的高位,我也不希望你們這樣做!」可嘆啊!顏之推是因為沒有辦法避免,才在混亂的時局中出來做官,尚且說出這番話來,還存有〈小宛〉詩人不同流合污的心情,那些做事遮遮掩掩、鬼鬼祟祟,專想討好當今異族的人,能不感到慚愧嗎?(引《顏氏家訓》,以見家庭教育之重要:亂世立身,尤須教子弟廉恥)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首段:引歐陽脩〈馮道傳〉論,以見「廉」「恥」對天下國家盛衰有決定性關係。 (一)管生之言:「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按《管子‧牧民》「國頌」章云:「四維 「四維」章云:「國有四維,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古人引書不如後世謹嚴。歐陽脩《五代史‧馮道傳》「論」引管子之言,乃綜合〈牧民篇〉「國頌」「四維」兩章之意以成文。管子之重心在積極的啟導,即,「守國之度,在飾四維」,「四維 (二)歐陽脩論斷: 歐陽脩一生行事最重氣節,而以「禮義,治人之大法」歸其事於君上。「廉恥,立人之大節」責其修為於人臣。嚴格言之並不合管子之意!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反訓「廉恥」,乃輾轉引申以出其義。 二段:特別強調「恥」之重要。作者論析與孔孟大道錯綜相發明。 (一)孔孟之說: 1.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是非善惡的取捨從違,或知榮而為之,或知辱而不為。 2.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當明確堅定認知是非善惡;「無恥」指知榮而不為或知辱而為之。 3.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是非善惡一時為利害機心蒙蔽。對本身行為全無榮辱感。 (二)顧氏論析: 「然而四老之中,恥尤為要J。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按人「心」為內在意識之所由生,外在一切行實皆由心主宰。「禮」「義」「廉」「恥」四者,唯「恥」字从心立義,而訓「羞辱」亦以心理感受為本,人若無羞辱之心理感受,則「禮」「義」「廉」之行實皆失其憑依矣。 三段:泛言世風,珍惜獨醒: 此段表面上只是泛言對世事的感受,其實,「世衰道微」可徵之於明季。而「獨醒之人」則顧氏自可當之。而從第四段齊朝士大夫教子之例,盛衰關鍵則是家庭教育。 有明一代朝政不振,世道衰微。而此風氣自非一朝一夕所孕育。試觀魏忠賢當權,生祠遍天下,可知禮義廉恥已長期捐棄。而方孝孺、楊繼盛、左光斗,下至殉國的史可法,則凸顯壯烈。正所謂「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四段:引《顏氏家訓》以見亂世立身,尤需教子弟以廉恥。 (一)按顏之推精文字聲韻之學。家訓二十篇,於文字聲韻之理多有發明。尤其南人而北仕,初非本意。人生出處大節或有未安,故於子弟之督教皆以「禮義廉恥」為本。而北地士大夫在異族統治下,逢迎權勢已無人格可言。顏氏良知未泯,特加惕厲,所引士大夫言行,在當時已成習尚,顧先生所處時代環境,似多相同,故感受刺激特深也! (二)《詩經‧小雅.小宛篇》六章皆深言人生責任,上對先人,中對己身,下對子孫,皆需敬慎出處。 是以「廉恥」一文,並非空泛立論。 題解:《說文》:「廉,仄也。从ㄏ,兼聲」。徐灝於「廉」下箋云:「仄,謂側邊也。廉有收斂義,故《釋名》曰:廉,斂也。堂廉之石平正修潔,而又稜角峭利。故人有高行謂之廉。其引申義為廉直、廉能、廉潔、廉平。……廉者恥於貪冒而不為,故俗習專以不貪為廉。不貪特廉之一隅也。」按「廉」字,從「ㄏ」立義,本象傍石山之崖為屋之形。山石之居,堂隅邊側必平正峭直。引申為人立身行事之正直。 《說文》:「恥,辱也。从心,耳聲」。即人之內心自感羞辱。與「廉」相配合,由「行為」到「精神」。內外一貫,以外在正直踐履激勵內在羞辱精神。強化內在羞辱精神堅定外在正直踐履!而「廉恥」二字遂成為凡人立身處世正直光明之專名。小之決定個人生命榮辱,大之則影響國家民族興衰存亡!因此,「廉恥」一詞落實於人類言行,則是衡量「人格」的直接觀照。尤其是「恥」,它包含一個人內在的良知和外在的行實。由對「是非善惡」的心態到辨知與正面的「遵行」,到反面的「背違」,「恥」字幾乎主宰了人類歷史。 國家多難,民族困厄,「恥」,真像一面鏡子,忠奸正邪一一在鏡中顯現原形而且作強烈對比。宋末,賈似道、張弘範與文天祥對比。明末,吳三桂、洪承疇與史可法對比。顧炎武的〈廉恥〉篇,自然是椎心國族之「恥」的沉痛心聲。 顧炎武的身世與他一生行事有密切關係。母 亭 作者:亡國是封建王朝更替,亡天下是民族滅亡。《日知錄》卷十三〈正始〉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顧炎武實際上是在說,明朝亡于李自成,易性改號,是亡國,只關乎肉食者的利益;而滿清入主,剃頭改制,率獸食人,是亡天下,即使卑賤的匹夫也要奮起反抗。亭林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意是號召全民反清,恢復漢民族的統治地位。 顧炎武本名絳,後改名繼坤,字忠清,明亡後又改名炎武,字寧人,曾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為亭 顧氏為昆山望族,祖上曾世代為官,但他出生時已經家道中落,其父僅為國子監的蔭生,從未進入官場。顧炎武少時就過繼給叔母王氏為子,王氏經常為他講述方孝孺、于謙等人的報國事跡,這些對於他以後人格的培養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史載顧炎武其貌不揚,「雙瞳子,右目微眇」,但才氣不凡,生性耿介。他在十四歲時入學為秀才,後結識同樣有才名的歸莊,成了終身的莫逆之交,一起參加了復社,兩人都耿介絕俗,特立獨行,被嘲笑為「歸奇顧怪」。 顧炎武中秀才後,科場屢次敗北,這時明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中,農民起義已經成為燎原之勢,遼東戰事又接連失敗,嚴峻的社會現實把他從科場中震醒。崇禎十二年(1639年)鄉試落第後,他「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毅然拋棄了於國無補的科舉帖括之學,致力於研究關於國計民生的真學問。從這一年開始,他傾注全力於《天下郡國利病書》及《肇域志》的纂輯,試圖從中去探尋國貧民弱的根源所在,從而揭開了自己一生為學的新篇章。 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明朝被農民起義軍推翻,弘光政權在南京建立,顧炎武被薦任兵部司務,他撰成著名的「乙酉四論」(即《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作為興復大計,希望得到採納,可惜弘光政權內亂不已,旋被清軍消滅。目睹清軍南下時的野蠻屠殺,顧炎武憤然投筆從戎,在蘇州參加了抗清鬥爭,失敗後家破人亡,兩個弟弟在清軍屠城中死於非命,生母何氏雖倖免於難,但卻留下了終身殘疾,嗣母王氏絕食十多天後去世,臨終時留言:「勿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在這期間魯王、唐王均派人和他聯絡,請其出山以圖中興,但因母棺未葬未能成行。不久,這幾個政權也相繼覆滅。顧炎武乃隱居太湖山區讀書,並相機與活動於太湖一帶的抗清義軍聯繫。江南一帶的抗清力量被鎮壓後,他只好剪髮改裝,扮作商賈,往返於長江中下游和淮安等地。 順治十二年(1655年),顧炎武被昆山豪紳葉方恆誣告「通海」而被逮捕入獄,後在友人歸莊等人相助下出獄,次年又在南京太平門外被葉方恆派遣的刺客殺傷。時局的險惡,豪紳的陷害追殺,迫使顧炎武決定遠離故土,北上邀游天下。順治十四年(1657)秋,四十五歲的顧炎武將家產變賣,隻身棄家北去,開始以後二十多年漂泊不定的遊歷生活。他首先選擇山東章丘為立足之地,並往來於直、魯、江、浙間聯絡豪傑,以圖興復,後見復明大勢已去,才決心「篤志經史」,將其後半生貢獻給學術事業。 在山東二十年間,其足跡幾乎踏遍山東各地,並參與修訂《鄒平縣志》、《德州志》、《山東通志》等方志,還完成其巨著《肇域志》的山東部分。康熙十六年(1677年),他應友人之邀入陝西,居於華陰,杜門不仕,拒修《明史》,致力於其奠定在中國學術史上重要地位的巨著《日知錄》和《天下郡國利病書》的修訂和撰寫。《日知錄》是顧炎武花了30多年心血才完成的讀書筆記,曾於康熙九年(l670年)初刻於淮安,當時僅8卷。晚年的顧炎武檢討舊作,作了大量的增補,擴充成20多卷。《天下郡國利病書》也是顧炎武青年時代就著手撰寫的經濟地理巨著,主要是研究全國各地的農田、賦役、水利、鹽法、礦產、交通、疆域、關隘要塞、兵防等問題。為此,他歷時二十餘年,通讀歷代正史及各地誌書、名人文集、奏章典冊等文獻,往來南北東西數萬里做實地考查。史載他常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遇到關塞險要的地方,他就訪問當地的退伍老兵,瞭解那裡的風土人情,如果跟他在書本上讀到的不一樣,「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可見其學風之認真嚴謹。 時顧炎武以精湛的學術造詣名著朝野,清政府屢次徵聘,都被他堅決拒絕。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開博學鴻詞科,征舉海內鴻儒,許多江南名士都屈膝應徵,顧炎武也被同鄉葉方靄等人聯合舉薦,但他嚴辭拒絕。次年葉方靄又以《明史》館總裁的身份向他發出修書聘請,他誓死不從,並在回信中鄭重聲明:「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以身殉之矣!」顧炎武不與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與自己的親外甥、時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學弟兄,也很少走動。有一次,徐乾學堅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無奈去了,但拒絕飲宴,以示不食清祿。後來徐乾學兄弟在江南替他買田置地,多次請他回故鄉養老,顧炎武始終沒有答應。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七十歲的顧炎武病逝於遠離故鄉蘇州數千里之外的山西高原上。作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永遠值得後人學習和景仰。
大學入學考99 年學測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 二、文章分析(佔1 8分) 閱讀框線內的文字,說明:(一)歐陽脩如何藉管仲的言論提出自己的觀點?(二)顧炎武「自己」所強調的觀點是什麼?(三)三人(管仲、歐陽脩、顧炎武)言論所構成的文意脈絡,呈現何種論述層次?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一)、(二)、(三)合計文長限250 字—300 字。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