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56.賈誼〈過秦/論子嬰〉賞析、語譯
2010/02/19 20:57:53瀏覽6195|回應0|推薦10

賈誼〈過/論子嬰賞析、語譯  2010/2/19 

主旨:是論子嬰挽救敗亡之過失及三主之壅蔽傷國,呼籲治國者當引以為鑑。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本文在賈誼《新書》中,係過秦之第三部分(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裡所引錄的次序則置於三部分之首)

首段:總說秦朝硬體建設之強與軟體之弱,點明其嚴重致命傷:迷信詐力(陰謀和武力)萬能而且群臣不能彼此互信。關中之固,勤修國防武備,至二世即位就經不起考驗。陳涉起兵,憑藉鉏耰白梃,即縱橫全國,所向無敵,足見天下人對之怨恨至極。

次段:子嬰挽救敗亡的方法錯誤,導致秦朝覆亡。認為子嬰繼位,如能及時放棄山東六國之地,憑藉天險先固守關中至少可保住先世的地盤進而待機反擊;但子嬰始終不悟。

三段:總論秦始皇二世子嬰三主終身不悟之惑──「壅蔽的傷國」及忽視「設官分職」的治國原理。原因是俗多諱禁,政權寡頭化,兇狠殘忍,敵視智識分子,致忠臣不諫,智士不謀,傷害國家之生機,這是專制政權之必然歸趨,而秦朝的情況特別嚴重。

四段:引俗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明君子治國應謹記歷史教訓。

    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修津關,據險塞,繕甲兵而守之。然陳涉率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閉,長戟不刺,強弩不射。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難。於是山東諸侯並起,豪俊相立。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其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見於此矣。

語譯、解析:

     帝國併吞了諸侯,在崤山以東分設三十多個郡,整建渡口和關隘(水陸要衝),據守險要地勢,建造盔甲武器(製造各種軍事裝備)來守衛領土。然而陳勝不過率領幾百個組織紀律不嚴整的戍卒,高舉手臂大聲倡導「反除暴」,不需弓箭戈戟,只拿著鋤草平土的農具、白木棍棒等簡陋武器,這些反義軍看見有人住的房屋就有飯吃(雖無給養,但到處獲得民眾支持),縱橫馳騁全國,所向無敵。帝國險要的地方失去防守,關口橋樑無法封鎖(封鎖不住),長戟無法刺殺,強弩無法發射。二世二年冬)陳勝的部下周章率軍數十萬深入地,交戰於鴻門,竟然順利的連越過籬笆的小困難障礙都沒有(誇飾其順利)。於是崤山以東諸侯同時崛起,豪傑之士相繼自立為王(武臣自立為王,魏咎王,田儋齊王沛公項梁舉兵會稽郡)秦二世派遣章邯率領在酈山服役的徒眾向東攻擊反(二世二年冬天,大赦天下,派章邯率在酈山服役獲赦的徒眾向東攻擊反軍:擊破周章軍而殺之,敗陳勝,破項梁,滅魏咎,又北渡;三年,擊趙王 鉅鹿。為項羽所敗,章邯遂以兵降諸侯)章邯憑藉其軍隊的眾多,對外要挾談條件(市:做買賣生意,指「講條件」),以圖謀背叛他的主上。朝的君臣彼此不能相互信任,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

    子嬰立,遂不悟。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此豈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並力攻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雖小邑,伐併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曰亡,其實利之也。彼見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捄敗非也。

語譯、解析:

        子嬰即位後,始終不曾覺悟。假使子嬰有平常君主的才能,而且只得到中等才能的大臣輔佐,即使崤山以東地區再混亂,但被項羽分封給朝三降將的先世之根據地──關中(項羽合關東諸侯滅之後,分關中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號曰三秦)地盤應能完整地保全,祖先的祭祀應不會斷絕(國家可得而存,古時國君以宗廟之祭祀來象徵國家的存在)關中因有高山的阻隔(以高山為外衣)及大河的環繞(以黃河作環帶),形成十分堅固的地勢,是個四周都有保護屏障的國家。從繆公以來一直到秦始皇,共有二十三個君主,常常稱霸於諸侯。這難道每一代的君主都很賢能嗎?那是它所處的地理形勢特別好才會這樣。再說當年戰國末期)山東各國曾經同心協力合縱攻打國,卻被險要地勢所阻擾而無法前進的情況,難道是勇氣、力量和智慧不夠嗎?這是因地形、地勢對山東各國非常不便利所造成的。的根據地關中雖狹小,卻有攻擊、合併各大城市的力量,可據守險要的關塞來維護他的政權。當時起兵抗的諸侯諸侯都是來自平民,是為了利益才聚會聯合,沒有像孔子一樣──無王者之位而有王者令人景仰的德行,他們的關係並不親密,他們的百姓也還沒有誠心地歸附,名義上說是要合力消滅帝國,實際上都是為了謀取個人私利(並不團結)。他們看到地險阻,難以進犯,就必定會退兵就有機會反擊)。此時秦國如能及時退守關中,安定本土(先保住原來的根據地),讓人民能好好地休養生息,以等待諸侯的衰敗,收納扶助弱小疲困的百姓(使國富民強),就有機會進而對各國諸侯發號施令,這樣就不須擔心不能贏取天下人心(可惜子嬰沒有這樣做)。以天子的尊貴身分,擁有天下的財富資源,卻投降劉邦,讓自身成為俘擄,這全是他挽救(捄:音ㄐㄧˋㄡ,通「救」)傾覆的政策不正確所致!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俗多諱之禁也,──忠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姦不上聞,豈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故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語譯、解析:

        秦始皇滿足於一己之事功成就而不能虛心求教(驕橫自滿,自以為是)因循過錯,一直錯到底而不能改進。二世承續始皇的錯誤做法,沿襲而不加以調整改善,殘暴苛虐地統治導致禍患加重。子嬰勢力單薄沒有親信,位高年少、愚懦而不夠堅毅,缺乏強而有力的輔佐。這三個君主是如此的迷惘無知、不明事理,一輩子不能徹底覺悟,朝覆亡不也是很合理嗎?在這個時候,世上並非沒有謀慮周密深遠、通曉形勢變化的人才,然而之所以沒人敢盡心為國、違逆上意使之不順以糾正主上過失的原因,乃是由於國的陋習中有太多忌諱的禁規,──(只怕)忠言嘴裡的話還沒有講完但身體已經被殺害剁爛了(立刻死得很慘)。所以使得天下有抱負想做事的人只能側著耳朵來聽,疊著腳站立,閉口而不說話(非常小心謹慎,惟命是從)。因此三個君主暴虐不仁、偏離正道,忠臣不敢正言勸諫,睿智的謀士不敢提出方策。天下起來叛的人已經很多(國家嚴重失序),但擅權的大臣並未將民眾叛亂的事上報給君主知道朝的皇帝被趙高等蒙蔽),難道不是很可悲嗎?先王知道忠良進諫之路堵塞不通和國君耳目遭蒙蔽將會損害國家利益,所以創立公卿、大夫、士這些官員,並整治法令制定刑罰,使天下安定和諧了。在國勢強時能夠禁止殘暴、討伐叛亂,使天下順服;國勢弱時有五霸來幫助天子征伐,諸侯們不敢不服從周朝;當它削弱時,內能自我防衛而外有諸侯親附,國家還可以保存。所以當秦朝強盛時,法令繁複刑罰殘酷,天下都震恐畏懼;但等到它衰弱的時候,百姓抱怨懷恨,天下人都起來反抗了。所以周王的設官分職以治理國政,合乎為政治國的根本原理,因而能傳國一千多年沒有中斷;秦朝則治國的根本和細節都沒掌握到,所以國運不長久。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家的安定或傾危,其統治方法是有很大差距的。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語譯、解析:

        鄉野民間(內城曰城,外城曰郭,郭外曰郊,郊外曰野,野外曰鄙,此處指鄉野民間)流傳的俗話說:「不忘記以往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做事的借鏡參考。」所以身處高位的君子為政治國,應當詳細考察上古初以前)的歷史,證驗以當代的情況,並透過人情世事加以參考檢驗,藉以明白政權興衰消長的根本原理,詳察領導統御之謀略(權:本義指秤錘,用以衡量物之輕重;事之不依常法而可變通行之者亦曰權)和形勢的運用是否恰當,事物之去留取捨有本末輕重緩急之分別,政策能適切地順應、利用時勢改變調整;所以王朝經歷的時日長久,而且國家社會安定。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3787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