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1 21:23:10瀏覽544|回應0|推薦5 | |
一直以來,「人際關係」都被視為達成幸福的關鍵,彷彿有一段美好的人際關係,人生就能臻於圓滿。諷刺的是,這種心態有時反而會促成失敗。比如許多人都把婚姻當成救命符,認為結了婚就會更快樂,當期望與事實不符,在強大的落差感驅使下,很容易就會產生摩擦,埋下婚姻破碎的種子。 反過來說,社會普遍認為,喜歡獨處、不喜歡與人群接觸的人,精神上必定有某種缺陷;極度內向的人也比極度外向的人不正常。這種觀念無所不在,就算是那些被歸類為「不正常」的宅男宅女都難免受影響,產生自卑自憐的心理,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毛病。他們周遭貼心的親朋好友,自然更要卯足了勁地勸他們多出外走走、參加社交活動,好變得「正常」一點。 英國的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史脫爾教授,對此提出了一個新觀點。他認為我們不該把人際關係理想化,視它為達成幸福的唯一途徑,事實上,「孤獨」(獨處)也能為我們帶來人生的成就與幸福。他從幾種層面來討論孤獨對人生的重要性,這些心理學、行為學的知識,都出乎意料地有趣,且毫不艱澀難讀,寫得淺顯易懂: 第一、孩童能夠獨處,代表他有安全感(反之,則會黏人),若他能在獨處時自得其樂於想像世界,就有可能發揮創作潛力。這段讓我回想起小時候,把中國結當成一個妖嬌美女,玩得不亦樂乎,以及用貼紙簿那些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不同人物、角色,想像一個完整故事的情景。多年沒再繼續這種「想像訓練」,時常覺得自己已經陷入思想沙漠,份外懷念那創作力源源不絕的時刻。 第二、睡眠也是一種獨處,腦部會在這段時間整合白天接收的種種資訊。因此,長時間不睡覺,就會開始產生精神問題。反之,睡眠充足甚至能促進精神健康。 第三、人在面對喪親之痛時,除了親友的陪伴支持,也需要獨處。許多有名的創作者,便是幼年在感情面有所損喪──不是喪親,就是被父母送到陌生環境成長──轉而在創作中療傷止痛,而享有莫大成就。 史脫爾教授也指出,年紀越大,人越關心與人無涉的領域,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創作者步入創作晚期時,作品多半不追求群眾的理解,而將重點放在表現自己的心境。 第四、一個外向、開放且擅於與人交際的人,很多時候也需要獨處,因為「外向的人也許太過與對象交涉,或在對象中喪失自己,因而沒有接觸到自己的主觀需求」;他們往往需要藉由獨處的機會讓自己喘口氣。 看到這段我忍不住拍手叫好,實在寫得深得我心。仔細思量,我偏愛獨處,似乎就是因為一個「累」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複雜,不是因利益或權勢交關,無法彼此真心以對;就是事事顧慮太多,總要念著形象或面子,而無法隨心所欲。就算是多年老友,也難以掏心剖肺,還是得保留三分。在這種情況下,天天跟別人在一起,代表自己得天天戴上某程度的面具,偽裝成一個「出得了門,見得了人」的自己,好像分分秒秒都是緊繃的,多累呀!倒不如一個人的時候輕鬆。 第五、無論透過大自然還是藝術、宗教、創作,天人合一的境界,往往都是在孤獨的狀態中得到,也是種無法分享的私密體驗;與他人的各種關係反而會阻礙這種經驗。 第六、獨處能幫助獨創性發揮。因為在高度重視團體的社會,個人很容易被壓抑,也就很難產生創意;不太依賴別人或不與他人親近的人,反而較能忽視傳統,在思想上有所突破。 但史脫爾教授補充,孤獨並不是永遠如此正面。如果不是出於自願,它甚至可能會造成精神上永久的損害。比如被獨裁政權單獨監禁並實施「感覺剝奪」的囚犯,若不刻意以各種方式鍛鍊自己的腦力,最終就難免精神崩潰。 「卓越的人長期受制於孤獨,但是並不覺得他們的生命無意義」。 這本書並不是一般市面上教你如何活出自己的心靈叢書,而是從精神分析的專業角度來談孤獨,舉古今名人──或為作家,或為哲學家,或為音樂家,甚至宗教聖人──為例,證明孤獨並不如傳統觀念鼓吹的消極有害。雖然內容嚴肅了點(不是宅學寶典),卻雋永耐讀,適合想對孤獨這個心理領域多多了解,或者像我一樣因孤獨而煩惱的人來讀。雖然它沒有提出克服孤獨的方法,或給孤獨的人一些建議(比如「我該怎麼利用孤獨創造人生價值?」)主要重點還是擺在論述孤獨的價值上,但閱讀過程中,我的心情有說不出的輕盈飛揚,好像擺脫了一直壓在心頭的某種負擔,開始學著去欣賞孤獨本身的美好。 就像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過的,「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而害怕孤獨,不就是一種寂寞嗎?寂寞,就算處於譁然人群之中,也依舊徬惶無助吧。 值得注意的是,史脫爾醫師並沒有因提出孤獨的價值就否定人際關係,他只是認為,無論孤獨還是人際關係,或世上任何事物,都無法直接把我們引領到幸福的疆土,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觸及真正的幸福,因為人性永遠是充滿欲望、不輕易滿足的。雖然聽起來有點悲觀,其中卻也蘊藏一種樂觀的元素,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這層幸福的階梯踏上去,會是那一種展新面貌的幸福。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