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3/18 00:30:45瀏覽607|回應1|推薦8 | |
每天都拍一堆照片紀錄生活點滴,想說沒寫什麼文字,過一段時間回頭看那些照片也不知道在拍什麼,所以還是決定往後要重拾每天寫網誌的習慣,就算只是簡單描述也好,要把當天發生的事作個紀錄。 最近深深苦惱的是,家事真的太花時間了。就算一天差不多只吃一餐=只煮一頓,一次也要花個半小時以上,加上我給自己加了"天天吸地擦地"的日課---除了肺炎時期養成的潔癖使然,也因為維持這種天天打掃的習慣,對我來說宛如日本佛寺每天清晨灑掃環境,以此作為修行的一環---若再加上洗衣晾衣熨衣等其他雜務,往往一天的時間所剩無幾。 結論就是,我開始不用電磁爐煮飯了,最近幾乎都用電鍋煮懶人料理。 發現大同電鍋可真好用,就算是湯圓或水餃,只要水量控制得當(100毫升以下),也可以直接放電鍋煮,不會破;青菜也不會煮到泛黃,還能保持鮮綠,因此我現在大都把三四種青菜、豆腐、豆皮什麼的,簡單洗一洗切一切,加上一匙味噌、灑一些市售湯包的湯粉,起鍋後再灑些黑胡椒鹽跟辣椒粉調味,就是美味又營養的一餐。 今天首次嘗試把阿媽送我的市售紅豆年糕片加進泰山八寶粥煮,味道也很不錯,等於餐後甜點也有了,吃完也比較有飽足感,不會迫不及待地想著要吃零食。 (前兩天外食吃剩帶回來的薯條,雖然用烤箱烤過,還是恢復不了酥脆,不過也只是變成跟麥當勞同等級而已,完全可以入口) 我也總算克服了我的拖延症,把透過ONE MAP網購、寄到好一會的大澤隆夫二手影碟跟書,都拆封做了整理。 拍完照擺到書櫃上時才發現,過去我買的那些綾野剛、二宮和也等人的碟,就算是二手,也幾乎沒有拆過。買來就忍不住想拆封,至少就我個人來說,相當罕見,這應該是因為大澤桑本人的魅力經常遠超過他飾演的角色,或者該說他本人不時自然流露的呆萌氣質,會讓我難得想打開幕後花絮來看的關係吧。 其中兩片碟居然是未拆封過的,等於用二手價買全新商品,太開心啦! 買二手的東西時,真的常慶幸自己是跟日本人買,因為保存狀態真的好到二三十年如一日,有些看起來簡直跟全新的差不多(偶有例外)。 上面這幾本絕版書,除了1997、1998年的"深夜特急"全紀錄寫真集,因為年代真的太久遠,翻開來有一股淡淡的霉味跟灰塵味之外,都維持得很好,讓我直呼賺到。 這本大澤桑Fan Club出版的不對外銷售的20週年寫真冊,我在日本奇摩拍賣上找到八千多日幣的版本(一般都要價九千多以上,原價據說超過一萬),則是讓我這次打從心底慶幸有買到的No. 1。厚厚一本寫真裡,塞滿從1994年起二十年的珍貴照片,與大澤桑相關的各種紀錄,包括歷年的粉絲見面會時間地點大綱等,都紀錄得很紮實,完全物超所值,讓我翻得有夠感動。 今天克服的另一個拖延症,是總算開始打掃書櫃了。 雖然打掃真的很花費時間,想到要打掃就會覺得應該要把時間花在其他更緊迫、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找工作,比如加強履歷,又比如趕緊為我的第一支Youtube影片寫稿。但髒亂的環境如一塊石頭壓在心上,時刻提醒自己生活的不適與不便,因此我終於下定決心,無論要花一週還是兩週,先把這五年來我不在台灣,被媽媽堆得亂七八糟的家裡收拾乾淨再說。 邊收我邊忍不住感慨,記得五年前、甚至更久之前,在我還小的時候,家裡不是這麼亂的。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媽媽會天天拖地,畢竟她雖然不擅長收拾與收納,對於"地上必須保持乾淨,不能積灰塵",卻相當堅持。曾幾何時,家裡卻成了福德坑,讓我面對同樣的空間卻天差地遠的樣貌,內心百感交集。 ↑打掃時找到媽媽高二時作的筆記。當時的字好纖細秀氣,跟現在的字就像出自完全不同的人手筆,一時還以為是哪個親戚的筆記流落到我們家了。不知字跡是否也能忠實反映出個性的轉變,現在的媽媽就跟她的字一樣,方方正正又大剌剌。 媽媽這十幾年退休之後熱衷做義工,同時也對環保越來越重視。她聲稱,把這麼多物品留在家裡,即使它們已經壞了、舊了,甚至同一樣有好幾個全新的(大多是買什麼東西送的贈品,或者抽獎抽到),是因為"惜物",要是不合用就丟,會對地球造成太大負荷。 在我去日本前,她已經開始會把鄰居打算丟掉的衣物用品撿回家,或自用,或替它們另尋主人,集中寄到慈善機構或偏鄉小學等。事情一忙,就全堆在家裡或樓梯間,也造成家人的困擾。但她認為是在做善事,依然堅持己見,絲毫沒有要改善的意思。 但是對不善整理,也不懂得經常用雞毛毯子維護的媽媽來說,把東西擺著不丟棄,就等於是"惜物"了,即使全新的東西擺到像舊的一樣,積滿灰塵,泛黃長霉,完全沒讓它們發揮過應有的價值,旅行買回來的紀念品也從未拿出來擺飾過,久了連自己擁有都忘得一乾二淨,對她來說,也是不折不扣的惜物。 看在從小就對物品的感情更勝對人(幼稚園畢業時捨不得的不是同學老師,而是院子裡的小盪鞦韆)的我來說,真的無比難受。 尤其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人的慣性使然,常穿的衣服其實就只有那幾套、常用的物品其實也就固定那幾個。 這就好比古代的皇帝明明不需要那麼多妃子,就算每晚都寵幸一個,仍有成千上百個美女在後宮耗費青春(何況他們真正寵愛的往往也就那一兩個),也不願放其他的女子回家,讓她們另外嫁人一樣,這種"明明不用還硬要留在身邊,耽誤人家生命"的行為,看在我眼裡簡直就跟古代皇帝一樣霸道啊! 而且,說極端一點,如果媽媽明天就離世,這些東西(不含特別紀念價值的)我們子女一樣會通通處份掉,堅持留在身邊根本沒有意義。現在台灣---台北更甚---寸土寸金,把空間拿去給東西住,而且還不是會讓自己怦然心動、精挑細選的物品(看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後,這就成了我篩選物品最大的準則),豈不是太奢侈浪費了嗎? ↑另外找到一本小時候熱愛恐龍的弟弟當年自己畫的繪本,故事好可愛。打掃真的就像尋寶,往往無意間發現了家人的另外一面。 近年來我奉行極簡主義,東西夠用就好,衣服同幾套反覆穿,看膩了或沒心動感了,就回收或賣二手,再買新的;更不講究的鞋子基本上只有一雙,穿壞才換。就連書,最近也不怎麼買了,實用工具書買來看完大多都立刻轉手賣掉,或者只在圖書館借,除非真的會想一看再看。會留在身邊的大都是漫畫或演員周邊,畢竟是心之所愛,具有療癒效果。 最近聽Youtube談個人成長的影片也多次聽到,人的腦力有限,要用在刀口上,才不會讓自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無法善加思考判斷,因此優秀的決策者往往會避免去思考芝麻蒜皮的問題,比如午餐要吃啥、當天要穿啥出門等,以節省腦力。聽了之後我更相信,減少自己的物品,也等於是減少煩惱的選項,省去不必要的力氣。 現在我唯一想囤積,也覺得應該適當囤積的,只有防災用品,其他的就算是消耗品,也不因為特價而狂買一堆回家。如此不但能空出許多生活空間,讓房間更寬敞舒適,內心也能多出許多餘裕。 打掃時我清出一疊媽媽保存的2020年的信用卡帳單,我知道她向來有對帳、記帳的習慣。 我問她:"都2023年了,這些總可以丟了吧?" 豈料她說:"不行,這些我還沒紀錄。而且我還要留著寫日記。" 當下我傻眼了,都過了三年也沒紀錄,帳單只會越積越多,想來也不會有時間紀錄了,留著不是白白侵佔空間嗎? (我自己的做法是數位化,之前回國前為了減少行李,把留下的包括薪水明細等,通通拍照之後資源回收了。先拍起來至少可以安心丟棄,將來若真的有時間再回頭整理。) 說來諷刺,媽媽向來以節儉惜物自豪,也常告誡我們要減少物欲,不要為物所馭,但就算沒有過度消費,"拋不下物品的執著",不也是一種為物所馭嗎? 既然現階段無法說服媽媽,我也只好把胡亂堆在四處的東西整頓一番,清出至少不影響生活品質的空間。 而既然家裡最多的是書,首先著手的自然是書櫃。 這是我近期整理出的心得---如果不是實心木釘做的書櫃,重量大了會造成隔板彎曲,導致門闔不上,就不要留空隙,把書一本本橫著往上放,而且盡可能把最重的書擺在最下層,並且留幾本具有裝飾性的書,比如外文書或雜誌擺在前方,一來可以遮醜,二來能製造宛如書店陳列架的效果,就能既充份利用每一吋書架空間,又不會看起來太單調陽春了。 不過這只適用於平時沒什麼在看的書,以及家裡的書收藏價值大於實用價值的人。如果會想不時瀏覽書架,從上面拿書來看,這種收納法就非常不適合,會很難把書抽出來。 花了幾小時,好不容易總算搞定一個書櫃,雖然超累,而且還不慎在擦書櫃玻璃門時弄破了一片(可能是經年累月擺著,又不常開關,導致脆化,比較容易破),但成果自己還算滿意。打算接下來每天都來處理一塊地方,這樣最快兩週內應該就能讓家煥然一新了。 順道一提,大創賣的"アルカリ電解水"真的超好用,搭配他們出的極細纖維抹布,先溼擦再乾擦,就能把玻璃窗上經年累月的污垢清得乾乾淨淨,擦出來的書櫃門簡直會發光,連媽媽看了都深受感動(所以我在打掃的手腕上算是取得她的認同與肯定了),非常推薦!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