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儒家「正名」主張與民主政治之哲學及實踐(19)
2024/02/02 16:49:10瀏覽62|回應0|推薦0
(A2.2.3.2之A.A.A.C之d.c.c.a之I.II.IV.)


iii. 男女之情的悖謬性


男女雙方一旦相愛,決定廝守在一起,相濡以沫,卻是挑戰的開始,因為愛情本具無法避免的悖謬性。以下分精神層面的悖謬性與感性層面的悖謬性來討論。所謂男女之情之精神層面的悖謬性,就是不涉及男女性愛的這個範疇。相對的,所謂男女之情之感性層面的悖謬性,就是涉及男女性愛的這個範疇。


iii.i.  精神層面的悖謬性


男女愛情在精神層面的悖謬性,主要還是兩人親密相處所引起的,也是必然要面對的挑戰,能夠逐一克服,愛情之路才可能長長久久,同時也代表在精神層級的步步提升。


iii.i.i.  融入與自主之悖謬


西蒙.波娃說,「真正的愛情應該建立在兩個自由的人互相承認的基礎上;一對情侶的每一方會相互感受到既是自我,又是對方。」(《第二性》,第二冊,頁526.2)西蒙.波娃的愛情觀,前文已經引述過,這也意味愛情的兩個要素是,雙方都是自由而自主的人,而且彼此深度融入。但,彼此既深度融入而又各自獨立自主,這是很有矛盾性的境況。自由的人必然是獨立自主,所有的決定最終都是出於自己的決定,換言之,具自由意志的男或女,都不可能一味聽從對方的意見。然而,彼此深度的交融就意味著雙方有共同的交集,且交集理應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交集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深。因此,融入與自主之間具有悖謬性。


融入與自主之間這樣的矛盾性,還表現在兩方面上,一個是人際交往圈,一個是共性必然具有的邊界。


就人際交往圈而言,男女的彼此深度交融就代表兩人相處交流的時間變長,相對的,與他人相處交流的時間就變少。然而,自由之自主性代表的是,與外界必須有一定的交流,也就是意味著人際交往圈不能太狹窄,更不能將所有的時間全都花在對方身上,否則個人就不可能有成長的空間。而隨著男女彼此之間的深度交融,可以交流的東西反而變少了,因而,如果具有自由的獨立自主性,往外擴大交際圈,尋求更廣闊的交流空間與機會,就變得越來越具需求性。換言之,隨著男女之間的越來越深的交融,向外尋求更廣闊的人際交往圈與交流機會也變得越來越迫切。


其次,就共性必然具有的邊界而言,男女雙方之所以能夠持續在一起,就因為雙方具有共同的興趣與價值觀,但這樣的共性必然存在著邊界,也就是興趣與價值觀必然存在著差異,不可能完全重疊有如一個人,畢竟雙方都是獨立的個體,當然會存在著不同的視角與感受,也就是個人的殊性。因此,殊性之歧異的存在乃是必然之事,也就是男女雙方必須尊重對方與我不同的觀點與價值觀,如果不能夠寬容而強求對方接受,就是假藉愛情之名,行專橫之實,讓愛變成一種吞噬。然而,這樣的寬容就意味著雙方存在著心理性的距離,承認雙方不可能完全融合。(參見德波頓的《愛情筆記》,頁97.2)


iii.i.ii. 完美與偶性之悖謬


德波頓曾經提問,「是美麗引發了愛情,還是愛情創造了美麗?」(《愛情筆記》,頁104.1)但,無論如何,美總是男女愛情的核心。而美代表的是一種完美,人之完美所帶來的吸引力。然而,人之完美是屬於理念層次,那是一種理想,現實上的男或女都不可能達到完美,以道德實踐來說,一般的男或女都只能是「日月至焉」而已,不可能達到「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聖人之完美的境地。換言之,一般的男或女都存在著道德實踐上之缺陷的偶性。


此種道德實踐上之缺陷的偶性,不同於彼此觀點與價值觀不同之殊性,這是一種負面的存在,會折損對方之美而戕害男女之間的愛情。對於男女愛情之間必然存在的偶性,可以採取具有耐心的勸諫,有如對父母之道德上的惡採取「幾諫」的方式,仍然要對方慢慢改進。因此,男女之愛情是追求完美,雙方卻又必然存在著偶性,形成無可避免的關係之緊張局面。


iii.i.iii.  青春之美在時間上之無可逃避的悖謬


人之美可以分為青春之美與道德之美,已如前文所述,而男女愛情之起,無可諱言,絕大多數係起因於青春之美。然而,青春之美也必然隨著年齡之增加,面臨逐漸凋萎的局面。因此,如果男女愛情始終侷限在以青春之美為主,就難以避免隨著青春之美逐漸凋萎,也跟著凋萎。這是男女愛情在時間上無可逃避的悖謬。


女愛情在時間上無可逃避的悖謬,固然是基於生理之結構必然會有的結果,然而,從道德實踐層面來看,也就是要求男女雙方能夠超越青春之美的層面,轉向另一種美的層面,也就是道德之美的層面。如此,男女愛情才可能持續而攜手白首。否則,如果有一方不能轉向,男女愛情走上句點而分手,就很難以避免。


iii.ii.  感性層面的悖謬性


如前所述,所謂男女之情之感性層面的悖謬性,就是涉及男女性愛的這個範疇。性愛固然具有形上之意義,藉由肉體的交合而達到精神層面的深度融合,但同時性愛也具有固有的形下之意義,也就是享受由肉體交合所具有的感性愉悅,這也就是所謂的性快感。而這樣性愛之感性愉悅的背後就是人之具物種性的彰顯,具有繁衍物種的無可逃避的下意識之動機。如此之下意識的繁衍物種之動機,其目標就是「實現基因傳遞的最大化」(《性的進化》,Jared Diamand〔賈雷德.戴蒙德〕著,魏薇譯,頁18.2,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但如此之下意識的繁衍物種之動機,本身就具有悖謬性。


另外,戴蒙德也指出人類這個物種在生殖行為的三個進化特性,包括女性排卵期的隱密性、女性對性行為的持續接納與以娛樂為目的的性行為(《性的進化》,頁97.1)。人類生殖行為這樣的三個特性,對於男女之情的感性層面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iii.ii.i. 性忠誠與外慕的悖謬


男女之情必然包含著性愛,但性愛本身也包含可以單純以追求愉悅為目的,也就是,不需要有男女之情就可以發生性關係。但真正的男女之情必然要求將可能發生愛情的對象,由幾乎是無限,減至唯有對方一個人,因而將對方對我的價值不斷地抬升,抬升至任何可能的對象所無法比擬的地步。而如此之抬升對方對我的價值,也意味著性愛的對象只有對方一個人,這就是性忠誠之要求的由來。


然而,同時作為物種的男或女,也有下意識的「實現基因傳遞的最大化」之繁衍動機,對於可能的優質對象,自然而然就有喜歡的傾向。而從精神層面來說,凡是美的東西,對於人都會由不由自主的吸引力,換言之,對於具有美之質性的異性,無論是青春之美或者是道德之美,都會有喜歡的傾向。因此,即使是堅守性忠誠之男或女,必然對優質異性也會有喜歡的傾向,也就是必然存在著性忠誠與外慕之間的衝突與張力。


iii. ii. ii. 性慾之滿足與陌生的悖謬


對人之性慾,德波頓(台譯「狄波頓」)有深入的觀察,「性慾的驅動力是一股建立親密性的願望,因此取決於一種先前存在的距離感。」(《愛的進化論》,Alain de Botton著,陳信宏譯,頁160.3,台北:先覺出版公司,2020年)由陌生到親密關係的建立,這是由性慾驅動力之精神層面來看,人具有突破隔閡而彼此融入之愛的形上衝動。而由性慾驅動力之感性層面來看,如果原先沒有性伴侶的,就是由零到一之繁衍衝動的展現,追求基因傳遞之零的突破;如果已經有性伴侶,就是由一到多之的繁衍衝動的展現,追求基因傳遞最大化。因此,陌生於性慾之驅動力來說,就有莫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正如審美之有疲勞,感性慾望之滿足也有「感性疲勞」,此如再美味的食物,如果天天吃,頓頓吃,最終也會食之無味。性慾的滿足同樣也有「感性疲勞」,同一個性慾對象,即使再美如天仙,性慾滿足的高度仍然會因此而逐步降低。因此,性慾滿足的曲線就有如拋物線,由低至高,在最高點之後,就往下走,甚至走到零的水平。由於性慾之滿足存在著「感性疲勞」,相對的,性慾對象之陌生就會創造出另一種滿足曲線,這也是陌生於性慾之驅動力具有莫大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iv. 男女之情之得其正與男女之情悖謬性的超越


男女之情存在著正或不正的問題,而即使男女之情已正,但也存在著男女之情的悖謬性,有待克服與超越,以下分別而論之。


iv. i. 男女之情之得其正


男女之情是由男女之慾與男女之愛這兩者所構成,交織而融為一體,因而如果論評男女之情是否得其正,就在於男女之慾是否得其正,也就是男女之慾可以滿足,也應該滿足,但非其道而滿足,就是不得其正。所謂「非其道」,簡言之,就是使性慾滿足的對象原則上是不可以成為對象的。性慾滿足的對象之不可以成為對象,又可以分為主觀的與客觀的這兩方面。


就主觀這方面來說,性慾滿足的對象,因為人體之構造的獨特特性,不論年齡之大小,任何異性之雙方原則上都具有性慾滿足的可能性。因此,所謂主觀上的正或不正,就在於性慾的雙方是否出於自願,尤其是女性這一方。如果有一方沒有與之交媾的主觀意願,就沒有得其正,反之,如果雙方都具有交媾的主觀意願,沒有勉強,就可以說是得其正。


再就客觀這方面來說,所謂不得其正,就是即使男女雙方都有交媾的主觀意願,也不可以進行,存在著男女雙方主觀意願之外的外在限制。這樣的外在限制其本質就是人為的限制,該社會體制所形成共識的人為限制,但這樣基於社會共識所建構的人為限制,通常具有合理性。不過,也會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逐步取消不那麼具有合理性的人為限制。


此如,對於婚外情的容忍度,隨著個人之情愛自由的獲得高度肯定,也逐步提高,而對於離婚的限制也相應逐步開放。畢竟男女情愛之形成是基於雙方的自由意願,而建立於男女情愛之上的現代婚姻,同樣也是基於雙方的自由意願,因此,這樣的自由意願的基礎已經不存在,再勉強男女雙方維持婚姻的形式,也就不具有合理的基礎。


iv. ii. 男女之情悖謬性的超越


男女之情即使已經得其正,但仍有男女之情悖謬性仍待超越,這雖然是男女之情的考驗,但能夠禁得起考驗,也正是男女之情可貴的地方。男女之情的悖謬性可以分為不涉及男女性愛的精神層面以及涉及男女性愛的感性層面,因而也可以依此兩層面的悖謬性逐一來談論超越的可能性。


iv. ii. i. 男女之情精神層面悖謬性的超越


男女愛情在精神層面的悖謬性,係起於男女兩人必然具有的親密相處,因此這也意味著男女雙方必然要面對的挑戰,能夠一一克服與超越,愛情之路才可能長長久久,攜手終身,同時也代表人之在精神層級的步步提升。以下就精神層面的三種悖謬性逐一討論如何超越。


α. 融入與自主之悖謬的超越


男女之情愛要求彼此深度融入,卻又要保持各自獨立自主,這是很有矛盾性的境況,如何化解呢?男女雙方之深度融入,意味著雙方的交集與時俱深且廣,量之寬與質之深,而這樣的交集之所以能夠成為交集,就在於此交集之點具有普遍性,至少具有具體(境況)的普遍性。


而人之獨立自主性,消極上來說,就是個人意志之決定並非基於外在因素的強求,積極上來說,就是完全出於個人自己的決定。然而個人之自己的決定也必須具有康德所說的道德普遍性,也就是,任何人處於我之此時此地此境況,都同樣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由是可見,男女之情愛要求彼此深度融入,卻又要保持各自獨立自主,這種矛盾性僅僅是表面上的矛盾,實質上,並不具有矛盾性。而能夠不具有矛盾性,就在於男女雙方所具之意志自由,乃是具有普遍性之道德意志的自由。


另外,融入與自主之間這樣的「矛盾性」,還表現在兩方面上,一個是人際交往圈可能變窄,一個是共性必然具有的邊界。


就前者的矛盾性而言,隨著男女之間的越來越深的交融,可以交流的東西反而變少了,就個人成長空間來說,向外尋求更廣闊的人際交往圈與交流機會也就變得越來越迫切。這樣的矛盾性意味著人之心靈成長不可能沒有外在的交流空間,決不能因為有了親密的伴侶,就斷絕與外在人事物的交流。因此,以往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也就是女方在結婚後辭職專心照顧小孩,是屬於比較不可取的男女相處模式,將會因為女方之隔絕與外界的交流,而影響男女雙方的深度交融。


然而,即使是在「女主內」的分工模式下,這樣的外在限制並不是本質上的限制,正如佛家常說的,「一善一切善」,道德實踐的核心在於行善的初心,那個不容自已的愛人之心,所謂「仁者愛人」(《孟子》,8.28,亦見《論語》,12.22),只要能夠保任這個愛人之初心,即使外在的交際圈有限,也不妨礙女方之不斷「成長」。「成長」的實質,並不是所知的逐步擴大,而是人之人格的不斷高大。至於,何以人有不容自已的愛人之心,這是源於人我本來一體之故。


就後者的矛盾性而言,也就是男女交融之共性必然具有邊界,這意味男女雙方之個人殊異性的存在乃是必然之事,不可能完全交融,不過,易經云,「天下同歸而殊塗」(《繫辭下》),殊塗之存在並不妨礙同歸,而且,如此之同歸才顯得同歸具有終極性。就道德實踐來說,個人殊異性的必然存在,一方面代表個人的偶性有待克服,另一方面也代表個人是具有歷史性的存在,過去的印記必然會留存到現在之中,因此,在個人殊異性必然存在的情況之下,每個人的道德實踐就會展現不同的樣態,此如同樣要對父母之孝,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的展現方式,很難一致化而硬性規定。


由是可見,寬容固然是應對男女必然存在殊性的一種方式,絕對不能強求對方的屈從,假藉愛情之名,行專橫之實,讓愛變成一種吞噬,然而這樣的寬容畢竟還是屬於消極的方式,更積極的方式是,男女雙方所展現的殊異性可以讓對方欣賞,進而真正的接納。而能讓對方由衷欣賞的殊異性,就是基於道德實踐而來的殊異性。


β. 完美與偶性之悖謬的超越


男女之愛情是以美為核心,代表人之追求完美的理念,但男女雙方卻又必然存在著道德實踐上缺陷的偶性(偶然性),因而形成男女關係之無可避免的緊張局面。然而,只要只要能夠始終保持道德實踐上的初心,隨順良知所知之是與非,是則是之而行之,非則非之而排拒,即使還是在「日月至焉」的階段,也無礙於終究可以逐漸逼近「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聖人之完美的境地。


另外,道德實踐上之缺陷的偶性,不同於彼此觀點與價值觀不同之殊性,是一種負面的存在,會折損對方之美而戕害男女之間的愛情。因此,對於男女愛情之間必然存在的偶性,可以寬容,但不能放任。於自己,必須自覺而慢慢改進,不能護惡不悛;而於對方,可以採取具有耐心的勸諫,但仍然要對方慢慢改進。而且,這樣必然存在的偶性,隨著年齡之增長,其類別與質性只能越來越少,不能越來越多,否則,在不斷戕害男女之間的愛情之下,有一方因為不能再忍受而分手,就成為相當自然之事。現代社會對於離婚的容忍度越來越高,這是事出有因的。當男女之情愛在不斷的戕害之下,已經越來越稀薄,甚至不再存在,再勉強雙方在一起,意義也不大,名存而實亡。


γ. 青春之美必然慢慢凋萎之悖謬的超越


人之美可以分為青春之美與道德之美,而男女愛情之起,絕大多數係起因於青春之美。因此,在青春之美隨著年齡之增加而逐漸凋萎的局面,如果男女愛情始終侷限在以青春之美為主,就難以避免隨著青春之美逐漸凋萎,也跟著凋萎而畫上句點。


因此,如果男女雙方要讓愛情具有可持續性,始終保持你儂我儂,就必得隨年齡之遞增,雙方的道德之美就必須隨之與之俱增,以彌補青春之美的逐漸凋萎,乃至轉以雙方的道德之美為主。在內涵上,道德之實踐就是要由勉強而行之,到利而行之,再到安而行之,也就是由日月至焉,到三月不違仁。在外延上,由夫婦父母兄弟,到鄰居同事,再到一鄉一國,最後到四海皆兄弟,道德實踐的範圍由點到線,再到面,同心圓的範圍與年俱增。


iv. ii. ii. 男女之情感性層面悖謬性的超越


男女之情之感性層面的悖謬性,就是涉及男女性愛的這個範疇,具體而言,就是性愛之形下特色的性快感,以及連帶的男女之下意識的繁衍物種之動機,所必然帶來的悖謬性。以下一一分別論述超越之道。


α. 性忠誠與外慕之悖謬的超越


所謂的外慕,就是除了所愛的人之外,還會對其他的異性產生愛慕之意。而此外慕在感性方面的表現,就是也有想與其他優質的異性對象交配的傾向或衝動,也就是含有「實現基因傳遞的最大化」之下意識的繁衍動機。在精神層面,外慕則表現為對其他優質異性對象的喜歡,威脅原本的男女愛情,而此種喜歡如果逐步加深,甚至會進而取代,形成新的男女愛情,同樣會讓原本的性忠誠瓦解。


α.α. 性忠誠與下意識繁衍動機之衝突的超越


男女之愛情必然具有性愛的內涵,而真正的愛情必然要求「性忠誠」,因為無比的珍惜對方,極其珍視對方的價值,因而將可能發生性愛的對象,由幾乎是無限,減至唯有對方一個人。不過,同時作為物種的男或女之個體,也有下意識的「實現基因傳遞的最大化」之繁衍動機,對於可能的優質異性對象,自然而然就有喜歡、進而交配的傾向或衝動。這是性忠誠與下意識繁衍動機的衝突。


然而,對於繁衍動機的下意識,其實是不用去排斥,而是要善用,所謂因勢而利導。性忠誠之所以與繁衍動機發生衝突,不在於繁衍動機本身,而是與意圖「量之最大化」之繁衍動機發生衝突。而從理上來說,「量之最大化」係屬於粗放型的型態,親代對於子代的照護,必然會因為數量之多而不夠分配,導致質之低落。就人類文明的進展,個體之質之低落,不僅不利於群體的生存發展,就基因自身而言,也比較容易在傳遞鏈上發生中斷。因此,「量之最大化」之繁衍動機本身是具有矛盾性的。由是可見,「量之最大化」之繁衍動機不如「質之最大化」之繁衍動機,也應以「質之最大化」取代「量之最大化」之繁衍動機。


性忠誠是起於對對方存在價值之珍視,從而將可能發生性愛的對象,減至唯有對方一個人,而對方存在價值之所以值得珍視,固然是主觀的感受,但這樣的主觀感受則是與對方之自具的存在價值相關聯,落實在男女的情愛來說,則是對方具有可以給人美的感受,也就是具有感性層面的青春之美與精神層次的道德之美。因此,維護性忠誠是男女雙方的共同責任,都有必要維持原本給對方之所以珍視我方存在之價值,甚至可以與年俱增提高自己的存在價值,換言之,就是維持甚至提高我方之青春之美與道德之美。而由於青春之美必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降低,是則,提高可以無限上升的道德之美,彌補青春之美漸逝的缺憾,而維護彼此的性忠誠,就成為男女雙方的共同責任。


在強調男女自由戀愛的今日,且男女愛情的產生與消逝都無法勉強之下,性忠誠也有狹義與廣義的區分。所謂狹義的性忠誠,就是一生只擁有一位性伴侶。廣義的性忠誠,就是一生不僅擁有一位性伴侶,但與時間的線性相呼應,在每一段的時間裡,都僅有一位性伴侶,其情其愛都僅僅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


另外,大自然在對於性忠誠在感性享受的回報上,也不吝嗇。性交配的滿足,基本上是生理之性快感的滿足,在男性上是射精,女性上是達到高潮。但還有心理與精神層面的層面,如對男性而言,還有佔有等等的滿足。而對於性忠誠的男女而言,女方還有性快感之中被寵愛的精神層面享受,男方則會因女伴之性滿足而感到精神層面的愉悅。


α.β. 性忠誠與外慕之悖謬的超越


從精神層面來說,凡是美的東西,對於人都會由不由自主的吸引力,換言之,對於具有美之質性的異性,無論是青春之美或者是道德之美,都會有喜歡的傾向。因此,即使是堅守性忠誠之男或女,必然對優質異性也會有喜歡的傾向,此種喜歡如果有深化的機會,甚至會取代原本的男女愛情,發生新的性關係,因而瓦解原本的性忠誠。由於精神性外慕具有進而產生感性愛慕的可能性,因而性忠誠與外慕之間也有潛在的衝突。


如何化解性忠誠與外慕之悖謬呢?就如上文所言,維護性忠誠是男女雙方的共同責任,也就是維持甚至提高我方之青春之美與道德之美,進而言之,就是提高可以無限上升的道德之美,以彌補青春之美漸逝之必然的缺憾。而由於美與美之間是難以比較的,各有各的特色,除非已經達到如大美與小美之間類似具有質性上的差距,否則,對於優質異性所產生的外慕,原則上是不至於會進展到感性的外慕而傷害性忠誠。


對美的感受與欣賞,本質上是「不帶任何利害的」(ohne alles Interesse)(《判斷力批判》,頁38之第二節標題),不與感性的繁衍動機相關,「只是(純然是)靜觀的」(bloss kontempiativ)(《判斷力批判》,頁45.1),而之所以對於美之物有喜歡、甚至進而想擁有之心,則是起於對完美之物的追求,類比於對如聖人之完美人格的追求,更進一步則是引發下意識的繁衍動機。因此,對於優質異性之美的欣賞,原則上是可以止步於純然的欣賞,至於由欣賞而變異為外慕,則是已經參雜感性的繁衍動機。


α.γ.性忠誠堅守之道


對於性忠誠的堅守,本身可以說是最後一道防線,但還是有類似前哨的防線,這包括身體界線的堅守,男女彼此朋友圈某種程度的交融等等。以下再就前哨性的防線深入說明。


第一,所謂身體界線的堅守,是類似男女授受不親的原則,要儘量避免與異性之間肢體的接觸,即使接觸不可避免,也要「守禮」,絕對不能逾越分寸。因為,男女之愛情必然包含身體交融的性愛,反之,身體接觸性之交融,即使還沒到達最後一步的性愛之地步,也暗示了男女之間的某種情愫,因此,男女身體之頻繁接觸,乃至踰越某種界線,也就意味男女雙方的動心,因而距離身體交融之性愛也不遠了。因此,堅守性忠誠,同時也就要堅守與異性身體接觸之界線。


第二,男女彼此朋友圈有某種程度的交集。性忠誠的堅守,其實是類似於守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對所愛的對方的一種責任感,要讓對方在享受性愛時,還擁有精神層次上的愉悅。而所以會發生外慕而動心,進而進入身體的交融,一般來說,都發生在朋友圈。因此,男女彼此朋友圈有某種程度的交集,是讓男女雙方的交融關係為對方的朋友所知,換言之,也讓可能的第三者事先知悉。由此,可能的第三者要突破男或女之性忠誠,就會比較認真評估自己對對方的情愫是否真切,間接也負起對方性忠誠的責任。


這不是說男或女新的愛情之不可以產生,也不是否定男或女之情感的自由,而是珍惜原本存在的男女愛情,珍惜過去的點點滴滴所匯聚成的男女愛情。由於時間三態,過去、現在與未來,本是一體,珍惜過去,也才能珍惜未來,也因此,不會珍惜過去,也就很難在未來珍惜,這也意味,不能珍惜者的道德情操是有問題的。而在道德情操有問題者,就很難具有道德之美,也就無法具有資格擁有可長可久的男女愛情,甚至可以說,不配擁有男女之愛情。


第三,時時感受對方之美。美既然是男女愛情的核心,而美是鑑賞而來的愉悅之感受,也就是屬於感性之存在的層面,雖然美之感受的來源是起於精神層面。因此,對於對方美之感受,就需要男女雙方有持續的相處時間,可以時時感受到對方之美。然而,美之感受也存在審美疲勞的問題,如何才能避免審美疲勞呢?


道德實踐之特性是屬於境況的實踐,不同的時空環境就有不同的道德實踐內容,所謂的「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經繫辭傳下,第八章》),雖然有相同的道德原則,如對父母要孝等等,但對道德實踐而言,並沒有一體適用的道德標準,其普遍性是具體的普遍性,而非抽象的普遍性,也就是,任何人處於此人的此時此地的時空,都會有同樣的道德實踐,也必然贊同此人的道德實踐,但是,在彼時彼地的時空,這樣的道德實踐就不一定適用而具有普遍性。


因此,「唯變所適」的道德實踐,就王陽明心學而言,就是必須時時實踐良知之所知,是則是之而行之,非則非之而去之,而非徒具形式的遵從所謂的道德原則,實質言之,就是此時此地社會所認定的道德規範,這是屈從於外在,而非出自自己本身。以康德的道德哲學來說,屈從社會的道德規範的道德行為,就不真正的道德行為。


此種「唯變所適」的道德實踐所形塑的道德之美,就具有靈動的特性,而非僵固不變。因此,藝術之美題材與形式的必然固化,就一定會產生審美疲勞,而人之欣賞自然之美,如果也始終止步於某種題材與形式,而非隨自然之美的與時變化而跟隨欣賞,也一樣會產生審美疲勞。但具有靈動性的道德之美,精益求精,原則上是不會有內涵與形式固化的問題,也就不會有審美疲勞之產生。因此,男女雙方如果可以隨著年齡的漸增,由青春之美轉進道德之美,就可以時時感受到對方之美,而沒有審美疲勞的問題。


β. 性慾滿足與陌生之悖謬的超越


陌生於性慾之驅動力來說,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就已經有性伴侶而言,係基於由一到多之的繁衍衝動的展現,以追求基因傳遞最大化。二是,性慾滿足也有「感性疲勞」的特性,對同一個性慾對象,其滿足曲線就有如拋物線,由低至高,在到達最高點之後,就會往下走。故而,對於性忠誠之堅持構成挑戰。


就第一點來說,由一到多之類型的繁衍衝動,以追求基因傳遞之量的最大化,就實際的繁衍效果來說,如上所說,這樣追求基因傳遞之量的最大化,是具有反效果的,不利於基因的代代傳遞的。而繁衍衝動既然在已有性伴侶的情況下,已經可以得到適當的滿足,再追求一到多的繁衍衝動,就是一種不值得正面肯定的繁衍衝動。因此,對於這樣的繁衍衝動,就是屬於佛家所說的「妄念」,必須予以抵制與排拒。而基於由一到多之類型的繁衍衝動而來的悖謬,因為不值得肯定,因而也就是假的悖謬。真正的悖謬是在都具有正面價值者之間才會產生,一正與一負之間是沒有悖謬可言的。


就第二點來說,感性疲勞的存在,確實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性慾滿足曲線有如拋物線,會由高點往下走,但,如上文所指出的,性慾滿足有感性的層面,也有精神的層面,是兩者的綜合,因此,即使在感性層面的滿足會往下走,但精神層面的滿足仍然可以往上走,因而,使得綜合的滿足不見得就會往下走,而有如拋物線。而精神層面之性慾的滿足,除了可以感受到寵與被寵的精神愉悅之外,還有來自於交媾之深度認同所帶來的愉悅,以及類似對美之物的獨佔所帶來的愉悅。


男女之交媾在精神層次本來就代表雙方之深度的認同,是彼此對對方之存在的高度肯定,因而,當對方的價值隨著道德涵養之提升而提高時,具有相當高之存在價值的對方,能夠肯定交媾之另一方的存在價值,這樣的肯定本身就讓另一方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另外,男女之交媾在精神層次也代表對對方的佔有,是一種相互的佔有,也會產生精神上的愉悅。人之對美之物或美之人,由欣賞之,進而引發佔有之心,佔有之則可以產生精神上的愉悅,這是因為,美之物的存在就代表具有相當的存在價值,而能夠擁有這樣的美之物,意味著佔有者也擁有可以匹配美之物的存在價值,因而產生精神上的愉悅。想佔有美之人,也是如此。成聖成賢,是儒家之修德的人格理想目標,能夠成賢乃至成聖,就是具有極高或說至高的存在價值。因此,想佔有美之物或美之人,其實是基於想望成就具有極高存在價值的人格,如此之下意識動機,就是類比於成聖成賢之追求與成就。


由上述所論,可見要應對性慾滿足之必然帶來的「感性疲勞」,排拒陌生感之於人的性慾之吸引力,就在於男女雙方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涵養,由此形塑道德之美,進而提高道德之美在質上的層次。如此,男女之交媾在精神層次的愉悅,就可以越來越強,彌補熟悉所帶來的「感性疲勞」之感性滿足感的往下滑落而有餘。


(2024.2.2初稿)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m03lu&aid=18031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