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孟子「充實之謂美」與康德美學—儒家道德美的證成(下)
2006/01/18 23:29:06瀏覽1398|回應0|推薦1
7. 道德優美之證成

7.1 道德之優美是他者之感受

「充實之謂美」,其道德優美之展現,對展現者而言,本身並無優美的意識,只是行所當行,讓道德之欲充分的展現在生活世界,具有優美之感受者,是他者與觀者。

7.2 他者之所以感受到道德優美

道德修養至「充實」之境者,讓道德之欲可以充分的展現在生活世界,對此,他者之所以感受到道德之優美,其原因如下。

首先,如就康德所言,人具雙重身分來看,人雖在感性界,但也具知性界的身分,不過,所謂具知性界身分,不見得可以顯現在感性界,完全看個人的實踐力。而就道德修養至「充實」之人而言,其知性界身分可說完全展現在感性界,是則,其具雙重身分,已由「潛具」變成「實具」,感性界身分與知性界身分二而合一。

其次,如就道德之欲與感性之欲的互動來看,在文飾的關係之下,因感性之欲仍然可以得到滿足,所以表面上感性之欲為主,道德之欲為從,不過,因最終的決定權仍在道德之欲,是則實質上仍以道德之欲為主,感性之欲為從。由此來看,在文飾關係之下,感性之欲具有被重視又被超越的雙重性格。

第三,如以「循禮而動」來看,道德修養至「充實」之境者,其循禮不是墨守成規,而是活活潑潑,充滿生意,其所循之禮是「攝禮歸仁」之禮,可以依禮而行,也可以不依現行之禮而行,一切以仁為依歸,一切以仁為重,決不為世俗之名所限。因此,「充實」之人之循禮而動,就具有自然而灑脫的氣象,且其灑脫的氣象有如源泉滾滾,日夜不息。

7.3 道德優美之美感更深刻

道德修養至「充實」境界者,其德容與德儀將具有上述所分析的特性,亦即,「充實」之人之德容與德儀,已能充分展現道德之欲,讓身雖在感性界,卻可以同時具有知性界的身分,而為他人憑感性就可知覺。至於「充實」之人所具既重視感性之欲而又超脫的特性,以及連帶而來的灑脫氣象,也皆為他人憑感性就可知覺。

美感之產生,係因物之表象給予想像力之自由性,而想像力之具自由性,是以能擺脫知性之束縛為核心。由於「充實」之人的德容與德儀,就可以給予他人兼具知性界身分以及灑脫氣象之知覺,其兼具知性界身分之知覺,即符合一物多義的要求,可以給予想像力自由性,而其給人灑脫氣象之知覺,不僅強化擺脫知性束縛之超脫感,又與道德欲求之具優位性直接相關,讓省思判斷更容易找到共相,因而產生道德優美之美感。

由於道德優美之產生,其殊相與共相直接相關,而非一般優美之間接相關,因此,道德優美的美感更深於自然美與藝術美之美感。

7.4 道德優美也具有主觀有效性

道德優美之產生,係經由他者之感官的知覺,也是經驗性的知覺,同樣必須面對一般優美之有效性問題,可分客體面與主體面分別論述。

首先是客體面,由於「充實之人」的道德修養已到不退轉的地步,所展現的德儀與德容,就不會有「時有時無」的問題,故而其超脫、灑脫的氣象就不會因他者之異而異,具有一貫性,從而保證道德優美在客體面的有效性。

其次是主體面,就如康德所言,優美之所以具有主觀有效性,就在於省思判斷所具的先天的理念,此先天的理念,就康德而言,就是意志的自由,而就本文而言,就是道德之欲的優位性。由於省思判斷的先天理念是人類均具有,故而優美之產生,雖是經由他者之感官知覺,但仍不妨礙其美感之具主觀有效性,同理,道德優美之產生,雖也經由他者之感官知覺,仍不妨礙其美感之具主觀有效性。

在客觀面,有不退轉之道德修養為依據,在主觀面,則有省思判斷的先天原則為本,因而道德優美之產生也具有主觀有效性。

8. 康德之論壯美及其成立

8.1 壯美之特色

將壯美(Erhaben)納入美感的範圍,這是康德美學的特色。康德論述壯美也有兩個要點,一是「壯美是無限的和無可抗拒的」,另一是「美是道德善的象徵」,前者點出與優美不同的特色所在,後者則是指出壯美之成立,其根源仍在作為道德善的象徵,這也是與優美相同的地方,因而可納入美感的範圍。

其次,壯美(或譯崇高)又可分為數學的與力學的壯美(聯經譯本,頁90.2),無限的壯美就是數學的壯美,無可抗拒的壯美就是力學的壯美。

8.2 數學之壯美的特性

首先論述數學的壯美。自然物具有無限性而讓吾人感受到壯美,其核心就在自然物所含具的無限性,其雜多之數量之多遠遠超越了想像力的運作,而無法將對象的雜多統攝在一個直觀整體之中(聯經譯本,頁100.2), 因此想像力在此自然物之前就顯得極其無能,而備受打擊。不過,這裡備受打擊的想像力,不是在優美所提的創造想像力,而是再現想像力。

再現想像力的無能,連帶也顯示知性的無能,而想像力與知性的無能,就是代表感性我的無能,因此, 在這裡會產生不愉悅的感情,同時也會產生對此自然物的敬重(Achtung)之情(聯經譯本,頁102.2至103.2)。

不過,自然物的無限性並非真正的無限,如與吾人理性所具有的無限性理念相比較,自然物的無限性仍然只是相對的大(聯經譯本,頁99.3)。即以宇宙的無限大而言,吾人還可思索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此如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的二律背反所展示的(見聯經譯本,頁425.2至432.1),更可思索有限宇宙之邊界外到底有否物質等種種問題,如天文物理學所處理者。

面對自然物的無限性,以想像力與知性為代表的感性就顯現出無能,而理性在此卻遊刃有餘,也間接顯示理性相對於感性的優越性,於此就感受到愉悅之情,因此,面對自然物的無限性,吾人在感受到尊敬之情同時,也感受到理性超越於感性的愉悅之情,此兩種感情同時俱在,就形成壯美之感。

8.3 力學之壯美的特性

其次論述力學的壯美。自然物具有超強的力度而讓人感受到壯美,其核心就在自然物所含具的力道,遠遠超乎吾人感性之身體所能承受,因而感性之存在面臨摧毀的危險,於此也讓吾人油然產生恐懼感(聯經譯本,頁106.2至106.3),例如身處風狂雨暴的強颱夜,就會讓人有這樣的感受。

不過,光是恐懼感是無法形成壯美,康德指出,「只要我們處於安全地帶,那麼這些景象越是可怕,就只是越會吸引人」(聯經譯本,頁107.3),處於安全的場所,讓吾人可以從容欣賞自然之無窮力道,間接擺脫感性存在之徹底無能的狀態,因而就會有愉悅之感,因而也就有壯美的感受。

然而是否處於安全場所,還是繫乎當事人的判斷,再安全的處所,面對風狂雨暴的超級強颱,還是有人會憂心忡忡,無法欣賞自然之壯美,而對素來淡於死生之人,只要在相對安全的處所,就可領會自然之壯美。因此,康德也說,「壯美不在任何自然物中,而只是包含在我們內心裡」(聯經譯本,頁111.2),這句話尤其適用於力學的壯美。

數學的壯美夾雜尊敬之情,而力學的壯美則夾雜恐懼之感,這是兩者的不同,相同之處則在感性存在徹底無能之際,同樣感受到擺脫感性存在的愉悅感。

8.4 壯美之為道德善的象徵,更切於優美

「美是道德善的象徵」,同樣適用於壯美,否則壯美就不是美的一支。

優美之作為道德善的象徵,就在於創造想像力之自由性,擺脫知性的束縛,而與道德法則相對於感性欲求的優位性,具有類比的關係。同樣的,壯美也具有擺脫感性存在的特性,也與道德法則的優位性具有類比的關係。而由於壯美之擺脫感性存在,是徹底的擺脫,因此,與之類比的道德法則優位性,就具有絕對性的特性。

道德法則的優位性如果真的存在,就不能止於相對性,而須到達絕對性的高度,才算是真正的具有優位性。在優美之中,吾人可感受到道德法則相對於感性存在的優位性,但是否具有絕對性則尚難確定,而在壯美之中,就可感受到道德法則具有絕對的優位性,是則,到達壯美的層次,尤其是力學的壯美層次,才能真正作為道德善的象徵。

9. 道德壯美之證成

9.1 道德壯美之特性

「充實之謂美」,其道德壯美的展現是在節制的狀態,道德欲求與感性欲求處於衝突的關係。此衝突關係,於緩和時,則壓抑感性欲求,甚至僅讓感性存在維持在最低限的生存狀態,於激烈時,則取消感性欲求,甚至無視感性存在之走向死亡。前者所展現的就是數學的道德壯美,後者則展現力學的道德壯美。

道德優美之形於外而成就吾人之德容與德儀,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成為道德修養的常態,道德壯美之形於外而成就吾人之德容與德儀,則是道德修養的非常態,其積累的方式是間接的,換言之,在道德優美的形塑之中,也醞釀出道德壯美。

究極而言,道德優美與道德壯美乃是一體之兩面,只因所遇之時與所遇之境之不同,於此時此境,因與感性欲求處於文飾關係,則展現出道德優美,於彼時彼境,因與感性欲求處於節制關係,則展現出道德壯美。而此一體之兩面的根柢,就在道德欲求具有絕對的優位性。

9.2 數學之道德壯美的特色

道德欲求與感性欲求處於和緩的衝突關係,即為數學的道德壯美,此時,以道德欲求為主,感性欲求為從,在滿足道德欲求之時,壓抑感性欲求的滿足,而且,即使感性欲求壓抑到只能獲得最低限的滿足,也不會絲毫動搖道德欲求的展現。

因此,數學的道德壯美將會展現如下的特色︰一是,由於道德欲求的滿足,是以犧牲感性欲求為代價,但感性欲求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且有習性所形成的感性我為依恃,因此,感性欲求之對抗道德欲求是相當激烈的,道德欲求之能獲得展現並不是容易的事。

二是,由於感性欲求之對抗相當激烈,堅守道德欲求優位性之意志,必須有如金剛般的堅硬,即使水滴也不穿,因此,必須持之有素,辯之甚明,才能讓道德欲求展現於外,無法倖得。

三是,面對感性欲求之激烈對抗,初期將會十分勉強,但隨道德修養日益純熟,意志有如金剛般的堅硬,後期則進入從容之境,展現出灑脫的氣象。

9.3 數學之道德壯美的證成

數學的道德壯美之展現,由於與感性欲求處於衝突關係,必然使感性欲求備受壓抑,因此,數學的道德壯美之展現於外,而成為他者之感知對象時,因人人皆有感性欲求,使得他者也能夠直接感受到感性欲求備受壓抑,從而間接感受到行為者之所重,有遠遠超乎感性欲求者。

自然物之數學的壯美,係因理性間接展現相對於感性的優越性,而與道德法則的優位性相類比,數學的道德壯美之展現,必以感性欲求之壓抑為代價,則讓他者直接感覺到感性欲求的無足輕重,從而充分感受到人之於感性的超越性與自由性,如此,也與道德法則的優位性相類比,因而讓他者產生壯美的感覺。

9.3.A 數學之道德壯美更為純粹

自然物之數學的壯美,其美感夾雜感性備受打擊的不悅感,以及由此而來的尊敬之情,而數學的道德壯美,其美感則僅夾雜尊敬之情,較數學的壯美更為純粹,也較易為人感知。

9.3.B 數學之道德壯美難與小人言說

數學的道德壯美之產生,是以感性欲求備受壓抑為代價,屬於非常態的狀況。 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篇,4.5)富與貴,人之所欲,貧與賤,人之所惡,不以其道得之,或去之,或處之,完全以「仁」為取決標準,而不顧感性之所欲,就會展現數學的道德壯美。

不過,這樣的堅守原則,從世俗的現實觀點來看,亦即,從人之感性界的立場來看,就可能覺得愚不可及,因此,即使數學的道德壯美之典範出現在前,對於深深汩沒於感性界的人而言,不見得就會感受到美感,甚至反而嘲笑,此康德所以宣稱「壯美只包含在我們內心裡」之緣故。

9.3.C 數學之道德壯美可細分為三種類型

數學的道德壯美之產生,因感性欲求備受壓抑而來,而感性欲求又可細分為維身、衍身與尊身三類,是則數學的道德壯美也可再區分為三種類型。如顏淵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卻「不改其樂」(《論語》,雍也篇,6.11),就是相對於維身欲求所展現的道德壯美。柳下惠「坐懷不亂」,則是相對於衍身欲求所展現的道德壯美。莊子寧願如龜曳尾於塗中,而無視楚王高官厚祿(莊子,秋水篇),則展現相對於尊身欲求的道德壯美。

9.3.D 數學之道德壯美非儒者之專利

道德壯美的展現,雖是由孟子的義理所推出,卻非儒家的專利,只要能壓抑感性欲求,且能從容自得,都可以展現數學的道德壯美。孔子視富貴如浮雲,與莊子冷視楚王高官厚祿,乃至希臘古哲戴奧尼根(Dionegens)要求亞歷山大帝不要擋住陽光,同樣都展現出數學的道德壯美。

9.4 力學之道德壯美的特色

道德欲求與感性欲求處於激烈的衝突關係,即為力學的道德壯美,此時,道德欲求居於完全主導的地位,感性欲求則遭到取消,如以向度而言,感性欲求的滿足度為零,甚至出現負數。

因此, 力學的道德壯美將會展現如下的特色︰一是,道德欲求的滿足,以取消感性欲求為代價,其結果往往導致感性個體的死亡,故而感性欲求之對抗道德欲求的激烈,其程度更遠超過數學的道德壯美。

二是,堅守道德欲求的優位性,必須提升到絕對性的高度,亦即,道德欲求的絕對優位性須得到最完全的展現。因此,以道德欲求之具絕對優位性作為行為格率(Maxime)的人,其意志更須如金剛般的鋼硬,雖千萬人吾往矣,浩然之氣光耀千古。

三是,感性欲求之對抗空前激烈,旁觀者見之也不忍,但當事人即使肉體再痛苦,生命瀕臨消失,其神色仍甘之如飴,同樣展現灑脫氣象。

9.5 力學之道德壯美的證成

力學的道德壯美之展現,與之處於激烈衝突的感性欲求,其滿足度或者為零,或者為負,因此,力學的道德壯美之展現於外,而成為他者之感知對象之時,也因人人皆具有感性欲求,讓他者可以充分感覺到感性欲求輕如鴻毛,從而感受到人之於感性的絕對超越性與自由性,如此,也直接與道德法則的優位性相類比,因而讓他者產生壯美的感覺。

自然物之力學的壯美,係因人處於安全地帶,才能感受到感性存在之相對於自然的渺小,力學的道德壯美則直接讓人感受到感性存在的渺小,因此,並非以間接的方式而與道德法則的優性相類比,故而,力學的道德壯美可感受性遠高於自然物的力學壯美。

9.5.A 力學之道德壯美是一種悲壯之美

自然物之力學的壯美,其美感夾雜感性存在備受威脅的恐懼感,而力學的道德壯美雖未夾雜恐懼感,但因感性存在終究有其道德上的價值,則讓他者有戚戚然之感,感傷於行為者遭逢非時,而須犧牲感性欲求乃至感性存在,以凸顯道德欲求的絕對價值,故而力學的道德壯美就是一種悲壯之美。

對於深深汩沒於感性界之人而言,要以感性存在換取道德欲求之展現,不見得就會同意,因而也不見得就會感受到力學的道德壯美,甚至以為行為者不識時務,不知進退,有違明哲保身之道。

9.5.B 力學之道德壯美也非儒者之專利

只要能讓觀者感受到感性存在價值渺小,都能展現力學的道德壯美,因此同樣也不侷限於儒家。宋末文天祥堅持不食元祿,先遭拘禁牢獄年餘,而後從容就死。清末八君子之一的譚嗣同變法維新失敗,可逃而不逃,也從容面對斬刑。兩者都是傳統儒家知識份子,都展現出力學的道德壯美。在西方,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面對不公的控訴,可贖死刑而不贖,寧願喝毒藥就死,以堅持個人的理念,也同樣展現出道德的壯美。

10. 結語

借重康德美學的架構,步步閳釋孟子「充實之謂美」此語之義理結構,在自然美與藝術美之外,從而證成也有道德美之存在,並指出康德之所以無法提出道德美,可能受限於基督教的傳統,誤認人無法即身成聖成佛,故而忽略經由道德行為之積累所展現的美感。

不僅於此,經由道德美的闡釋,也可以發現康德論述美學與道德形上學模糊之處,一是道德令式之可能,表面上是「自由」這個理念,但實質上,「優位性」才是使道德令式可能的原因,由此可以補充康德《實踐理性批判》的不足。

另一是,美感的產生,其核心在於對感性的超脫感,由此才有愉悅感,而在與「道德優位性」相類比之下,美感獲得定性,因而可以主張主觀的普遍性。在此認識之下,就可以澄清康德美學的模糊,更可進而釐清後人對康德美學種種不夠諦當的解釋。(全文完)

(2006.1.18-2.23初稿,2011.2.28修正)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m03lu&aid=13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