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21 11:19:47瀏覽2725|回應0|推薦0 | |
我是第三代越南華僑,祖父自廣東新會移居到北越海防謀生。海防是北越第二大城市,北越第一大港口,位於第一大城河內東北方約100公里處。祖父早年經商留下一些產業,有十個子女,大家族住在祖居。祖父去世早,我對他沒有什麼印象。父親排行第九,出生時家境不錯,年輕時曾到上海讀書。外祖父也是廣東新會人,但早期就移居上海,母親在上海出生成長。父母在上海認識,之後經過媒人說親後,回到廣東新會家鄉結婚。父母婚後遷到海防定居,父親經營百貨生意。 我1940年出生在北越的海防一個華人村子中,姐弟妹四人中排行第二。我們村子裡絕大多數居民是華人,村子裡一切事務都是由華人自已辦理; 有自己的學校,商店,市集。越南政府也任我們自由發展,不加干涉。下圖是我六歲時的照片。
我們小學校師生都是華人,使用台灣的教科書,用廣東話教學。我們課餘時喜歡集中在附近的公家球場上作各種課外活動, 包括踢足球, 打乒乓球, 和籃球等等....。我自小在一個華人的環境生長,學校裡沒有教越南語,因此越南話很差。我成績不錯,讀模範班,下圖一張是跟模範班老師合照(我在中間),另外一張是得獎時在學校圖書館前合照,後排右是學校教務主任。
越南在1883年就成為法國殖民地,持續統治到二戰時期。1940年5月法國遭德國入侵,只抵抗了六週就投降。在亞洲,1940年9月日軍從中國南侵北越諒山,並登陸海防,法軍無力抵抗,日軍很快佔領南北越,統治到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統治時期我太小,沒有記憶。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共在河內宣布脫離法國獨立,但法國希望繼續殖民統治。1946年1月法軍從英軍手中接管南越,3月法國軍艦到達海防,5月法軍接管北越。越共跟法軍在北越對抗,我對兩軍交戰還留下一些模糊的記憶。當時如果附近有戰事,大家都將房門緊閉,以免被波及。有一回有轟炸,附近房子失火,我們登上屋頂,爬到後面躲避。還有一回,我們要到對街去躲避戰火,有幾個大人在門口兩面拉起床單,讓老弱婦孺從兩張床單中快速過到對街去。還有一次,為了躲避轟炸,我們全家暫住鄉下避難。當時年幼的我覺得鄉村稻田原野和城市生活不同,很有意思,不久戰火停歇我們就搬回家了。從我1940年出生,直到1954年離開海防,北越一直在戰亂之中,但是我們村子很幸運,只間接受到波及,家族人沒有因戰亂受傷,也沒有印象看見過日軍、法軍、或越共。 經過多年對抗,越共於1954年5月,在奠邊府大敗法軍,法國撤離越南,越共接管北越。那時我剛進初中,略微懂事了。華人對共產黨印象不好,害怕越共統治,很多華人考慮搬遷到南越去。但南遷是一件大事,搬遷費用,遷居後的生活都是問題,加上我祖母年紀大,不宜遠行,也令撫養祖母的父親傷腦筋。就在這個時候,祖母去世,法國撤離後美國勢力進入,願意提供兩艘軍艦,運送想要南遷的華人到西貢去。父親和村子裡大部分居民一樣,不再遲疑,將家中產業交給幾個決定留守的叔叔們管理,搭乘美國軍艦南遷西貢。記得上軍艦後,覺得船很大,但到處擠滿了人,又髒又亂,船艙裡臭氣熏天,非常可怕。我第一次乘船,兩三天的航程裡,暈船反胃嘔吐,很不好受。從此我們離開了北越,下圖是我初一,南遷前些時在北越鄉下的照片。
南遷後我們在西貢華人集中的堤岸安家,我到一所華僑學校繼續讀初中。我在海防時偶爾接觸越南人,對他們的印象是,他們屬於安居樂業,隨遇而安,物質要求不高的民族,對相對富裕的華人也不會眼紅或忌妒。越南婦女很能幹,無論做生意或農作都是以婦女為主,男人在家帶孩子。越南氣候適合農耕,稻米一年三熟,不需要投入太多勞力就可以收成,婦女可以承擔農作。 到了西貢,南越政府對華人的要求比較多,初中必須學越南語文,但是華人並不重視越南文化,敷衍過去而巳。我在越南18年,從未跟任何越南人有較深入的來往,也沒有越南朋友。還有值得一提的是,父親因為做生意,必須入籍越南。但我雖然出生在越南,但沒有越南國籍,跟一般華人一樣,對越南沒有認同感。 我們南遷後,父親只帶了很少的資金,在堤岸郊區買了一棟小房子安頓下來。住家離開在市區的華僑學校很遠,每天上下學一趟都需要步行四五十分鐘。我們家在海防時,收入主要依靠祖產和父親的百貨生意。南遷後沒有收入,生活艱難,靠父親一人掙錢養家。父親起初做服裝買賣,到香港進貨,賣給在南越經營百貨行的華商。後來又開公司從礦場進煤轉賣,但是都沒有起色。後來跟幾個朋友合夥,在華人區開越南餐館,賣越南粉麵等小吃和冷飲,生意越來越好,家裡經濟改善,我才有機會到台灣升學。下圖是高中時跟父親及弟弟在西貢我們家前走廊合照。
我們南遷後幾年間,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 印尼、和泰國等掀起排華風潮,越南政府也採取壓迫華人的措施,以從華人手中奪取經濟權益。我讀高一時,越南不准華僑學校繼續經營,並且要求華人入越南籍,但是因為入籍需要服兵役,華人多不願意。這時台灣政府伸出援手,願意負擔一切費用,接納越南華僑子第回台就讀。我因為個人原因,暫時沒有去。讀高二時,華僑學校在越南已經成為非法,學校安排我們暗地裡上課,只讀數理語文等主科課業,史地和其他體育美術等一律省略,我們用一年的時間修完高二和高三的課程。當時華校跟台灣合作密切,教科書都是台灣供應。我們華校跟台灣當局有默契,承認我們速成班的高中畢業文憑。 1957是我人生中難忘的一年,那年時局動盪,很多華人為了未來的生計而擔憂。我十分幸運地在那年完成了我的高中學歷。同時,還認識了兩位特別優秀的新同學,很快我們便成了要好的朋友。學期結朿後,雖然我們各自跟隨著父毋先後離開了越南而失去聯絡,但三年後我們有緣在台灣再度重逢,且繼續保持我們的友誼直到現在,殊屬難得,我隔外珍惜它。下面的兩張照片是我們三人相隔五十年,在1957與2007年的合照。 1958年我自費到台灣,進入成功大學就讀。姐姐和我同一年到台灣升學,幾年後父母和妹妹也陸續遷居到台灣,自此離開了越南。我雖然自費到台灣升學,但台灣相當優待僑生,學費和吃住都免費,唯一自備的就是零用錢,當時父親輾轉請托,從越南匯錢過來。在成大我是第一次住宿舍,過團體生活,同住的都是僑生,大家處得很好,生活愉快。越南僑生組織了籃球隊,參加學校比賽,下圖後排右二是我。
台灣很優待僑生,暑假裡安排我們參加戰鬥營,穿軍服,體驗軍營生活,一大早起床,疊棉被,做體操,環島到各處參觀遊玩。一切免費,大夥兒玩得開心。
我母語是廣東話,高中上課用國語,才開始學國語。到成大覺得最不適應的是教授的口音,南腔北調,很難聽懂,經過一段時間才適應。我和機械系同學處得很好,下圖是跟同學到嘉義郊遊的照片。
成大四年很快過去,我雖然已經拿到中華民國護照,但因為是僑生,不需服兵役,但也不能回去越南。經過教授介紹,到羅東紙廠工作兩年。當時越南開辦國營紙廠,聘請台灣有經驗的工程師前去支援,因為我有越南生活經驗,也略通越南話,因此邀請我加入,於是我回到西貢工作。當時父母還在西貢經營小吃店,父親為那些初到越南的台灣工程師提供不少生活上的協助。由於若在越南定居必須入籍,我不願歸化越南國籍,因此在西貢工作一年後就到美國讀書,自此定居美國。 雖然在越南生長十八年,大學畢業後又去工作了一年,但是對越南缺乏認同,有幾個原因。首先,我幾乎都在華人的環境中生活,跟越南的聯接不多;我自小學到高中畢業都是讀華僑學校,使用台灣提供的教科書,自小接受中華文化熏陶,心目中的祖國就是中國。父母的教育也讓我們認同中國,尤其是母親,她在中國生長,自小接受很好的教育,對中國歷史地理文化了解很多,影響我對中國有美好的憧憬,希望有一天到中國看看。因此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從未有過入籍越南的念頭。 我們家在海防的祖產,離開時交由幾個叔叔照顧,後來叔叔們也南遷,祖產早已被政府沒收。但是海防終究是我渡過童年的地方,還是希望有機會回去看看故鄉,有多少變化?有多少地方還能喚回兒時的記憶。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