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抱怨、不批評、不責備 - 2010-12-29
2011/02/28 23:27:27瀏覽110|回應0|推薦3

日前看了位知名作家十幾年前的作品,其中提到了一位友人老是愛向旁人抱怨自己苦難的一生,熟識的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作家本身也聽的很膩。因為作家本身是個很內斂的人,一但有事只會往肚子裡吞。文中提到後來作者給了這位友人一個大大的擁抱,不習慣肢體親密接觸的東方人自是嚇了一跳。但隨即而來的竟讓這位友人有了更開闊的想法。

 

當我看到了這段文章時,內心的衝擊很大。令我想起了多年前感情不順遂時,在一次與高職同學的聚會中,還是像往常一樣哭訴著自己的不幸。此時有位同學一直打斷我,一會兒把話題叉開,一會兒提議做別的事。於是我當眾發火,斥責這位同學讓我無法繼續講下去。同學無奈的表示每次都在聽這些抱怨,幫也幫不上忙。

 

我很習慣的會把很親密的人當我的情緒垃圾桶,這個習慣到現在還是沒有改變。我從來沒有細細的去思考,其實這對有些人是多大的無奈啊!而這些人也不喜歡別人這樣對他們。我們在一些情緒管理的書上會看到這種方法的確算是個有效的方式,但在看了那段文章後我才驚覺真的要慎選可以聆聽的對象。他們樂意在你無助的時候成為你的聽眾,你所說的種種,不至於影響他們的心情與生活。尤其像我這種極容易受他人影響的人,也就會聽著他人的故事,給了第三人一些刻板的印象了。這對不在場的那人還真是極不公平的。

 

記得以前未婚時,常聽已婚的兩位同事抱怨所受到的委屈。我其實不太能感同身受,畢竟自己當時未婚,無法想像那樣的情境,只是當時我還蠻樂於當個聽眾的。另一位未婚的同事就曾對我表示很不喜歡每次聽另兩位同事的抱怨,覺得抱怨的內容都一樣且我們也幫不上忙。

 

對於曾經被我當情緒垃圾桶而自己本身並不樂意的朋友們,我對你們真的深感抱歉,沒細想過這個問題。對那些樂於給我些安慰的朋友們,我感謝你們曾花那麼多寶貴的時間聆聽我那些不堪與傷心的過往。

 

母親也是那種喜愛抱怨的人,以前的我都不太愛聽,總覺她很容易曲解別人的好意。近年來我改變了我的態度,試著用各種回應,看看能否讓她好過些,甚至有時就只當個聽者,不再發表自以為是的意見。

 

卡內基的金玉良言第一句就是不抱怨不批評不責備。覺得很棒,一直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當這些抱怨批評責備出去後總以另一種形式回過頭來傷害自己。如果有能力能把自己的情緒引向正面的思考是最好不過的,不行的話寫寫日記或找到對的人好好談談,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isalee&aid=493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