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金神社物語
2024/06/24 19:07:26瀏覽45|回應0|推薦0

      這篇記錄曾於2008年9月4日發表,算起來己有十多年之久,

當時的我,對這段史實,所知並不多,幸好這些年來,相

記錄,陸績到手。在此將自己這幾年來的所見和所知所聞,與

字記錄相互証,並附上我在現場所拍的圖片,合併梳理。

   以下這張圖片 : 明治40(1907)年時,為紀念金瓜石鑛山開山

拾周年而印製的繪葉書。

    金瓜石山神祭日期 :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七

月三日。

      金瓜石山神祭日期 :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八年(西元1919年)七月三日。

     金瓜石山神祭

     金瓜石鑛山山神祭。依例於六月二十八日午前十時舉行。石紳

所 長代理。仁井田基隆支廰長代理。其他瑞芳頂双溪官民小學校

生徒等參列。嚴肅舉式。續行玉串拜禮。小學校生徒奉奏唱歌。分

享神酒。式 後有種種餘興 . 是日當地有媽祖祭典。本島人之餘興

亦多。熱鬧非常云。

      這張照片葉柏強老師所提供,學生在礦工醫院前集合,準備參加山

神社祭典。照片保存良好,可惜年月不詳。

 光復初期 金瓜石神社照片(今黃金神社)

    194阿榮の講古及古文物201205090918

 圖片網址

https://1.share.photo.xuite.net/d0963064845/116b12b/9939586/445366953_m.jpg

    剛上網再次查詢,網址己失連。

      雖然在金瓜石住了十四年之久.黃金神社郤是一次都没有去過

.我第一次看到黃金神社時,是十多年前.那時候,黃金神社還没

整建.當我帶着朋友沿着險峻山坡往上爬時,心中十分納悶,這

麼重要的建築物,什麼地方不好建為什麼要建立在山勢險峭山壁間

      等到我登上平台上的神社時,抬頭一望,對面遼闊的海洋,馬

映入我的眼睛中,我的腦海中,飛快閃過一句與日本人有關的神

~太陽的子民.再看看環繞四週的山峰,只有對面的位置有個缺

角;當旭日從海面上昇起時,第一道陽光~從這個缺角射在黃金神

社上.用太陽的子民,再加上〔天照〕角度來看,建立黃金神社最

佳地點;就是在這個地勢陡峭的半山壁上.

      雖然是我自己的推測.可是,看過黃金神社的朋友,都認同我

說法.我們的共識是:宗教信仰是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2008年,我和一位七十多歲的阿嬤,結伴一起去金瓜石作一

遊.為了要讓這位老人家看一看黃金神社,兩個人是邊爬邊喘

~好不容易才抵達黃金神社。

   中夫坑。

神明鳥居

     金瓜石黃金神社地基,雖己歷經百年歲月,仍牢固如初,可以

想像 當年負責砌地基的師傅,人人技術高明,至於在現場担任監

工的人員,更不用說了,個個盡職又盡責。 只是,不知何因,黃金神

社施過程,未見有人以文字記錄,或是拍照為佐證,也未見在地

耆老,以口耳相傳方式記錄

金瓜石山神社解說牌,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吉日立。

     

     下山時,這位老太太指著腳下石階上的凹溝對我說;前幾年她去

過大陸,在大陸比較落後的地方;還在使用人力來拉石塊,先用數

條繩索將巨石緊緊綁好.再將繩索的另一頭擊在一根木條上.放在

前面拉的苦力肩上,木條剛好橫在胸前.拉的時候,前面的人,好

像牛負軛~低頭用力拉;在後面的人,則拚命將巨石往前推二人

的節奏要一致;才能拉得動巨石。

    她說在前面拉的苦力,只能拚命往前拉,因為只要他一鬆手。巨

石馬上往下滾,在後面推的苦力,就算不死也要重傷….

      老人家的說法,有點類似長江三峽流域「縴夫」,「肩上若無

萬斤重擔,誰願拿血汗換明天......

     石階上的凹溝,上面比下面明顯,中間的石階入地較深,只是坡勢如此

陡峭,苦力的辛苦可想而知。,

    

      接下來是作進一步確認,向耆老請教黃金神社施工情況,耆老

說地基的石塊都是用牛角盤拉上去的。「牛角盤」這個名稱我是

第一次聴到,雖然耆老講了半天,我還是有聴到没有聴懂。

     後來溪邊小築老闆林政雄先生知道這件事,特地提供這兩份圖
表,給我做參考。第一張圖片是操作功能說明。第二張是工人操作
況狀。

   位於鳥居附近的圓形儲水池

      後記:1945年八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年2月,金瓜石

戰俘倖者艾華士帶遠東戰爭罪犯調查隊來台,重回金瓜石戰俘營,想

不到偌大的戰俘營區,竟然被附近居民拆除一空。至於黃金神社何時

被盜拆一空,未見耆老主動提起。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cywu3984&aid=180748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