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2/03 18:15:29瀏覽228|回應0|推薦6 | |
1942年12月22日,金瓜石戰俘正式進入本山六坑銅礦坑工作,第一批戰俘是中士,共有50人,艾華士是其中之一,他將當天親眼目睹的事實,牢記在心。以下這段記錄取自「無言的吶喊(第53頁) 『當天晚上,五十位「自願者」,每人領到一頂黑色紙板帽,一雙帆布鞋,至於我們的工作服,一件破爛的短袖綠色上衣和短褲。一片白布條上面有我們的名字和營區號碼,以一支別針將白布條,別在我們每個人的上衣上面。 第二天早晨,我們都分發到一個小木盒,盒內裝著煮熟的米飯。這就是我們的午餐__飯盒。然後,排隊去領取電石燈(熿火燈),並且說明使用方法:如何在燈筒裡加水和點火,來產生照明的燈光。他們再三清點人數,每個人須以日語大聲報出自己的姓名和編號。面向我們的是那位士官長和四個持來福槍刺刀的衛兵。「速速去」鈴木給我們簡短訓話,經過「老伯」的翻譯之後,我們就出發往礦坑了。』 (註:「電石燈」又名「救命燈」,礦工在坑道內工作時,坑內氧氣量稀薄時,燈火會逐漸減弱,甚至自動熄滅。) 『我們早晨七點由營區步行出發,爬上大約250級粗石階,到達峭壁頂端,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峭壁下方的礦坑入口,鐡道及數百台貨車。要到那裡,還得再攀爬一段凹凸不平的小路下到海平綫,小路中間有些地方設有石階。晨間常有的綿綿霧雨,山路又濕滑,一不小心就滑倒,當我們沿著這段路面不牢靠又陡峭的山路往下走時,日本衛兵們邊罵邊走,我們也一樣。 只是我們萬萬没想到,此後兩年中,這條在陡峭的山崖邊,共有八百三十一級粗石階,我們天天都得走兩遍!』 透過「無言的吶喊」記錄,得知從營區後門開始到山崖邊,有250級粗石階,沿著天車間邊旁的山徑簡陋石階到礦坑坑口,共有831級。石階總數1081級石階。「One Day at a Time,」也有記錄石階的總數,共1186級石階。 天車間索道鳥瞰(2012/05/25.) 2012年4月17日,與鄭老師和蕭老師一起到天車間查看「啄鼻仔路」現場狀況,鄭老師站在「啄鼻仔路」起點,伸手直指著山腳下說:「天車間纜車軌道旁的「啄鼻仔路」,上段石階全部被雨水沖失,只有中間這一段石階還在,不過,己被管芒覆蓋,「這些「啄鼻仔」從這裡走下去,一直走到六坑。至於纜車,這些阿啄仔,一次也没坐過。」
至於第二條「啄鼻仔路」,鄭老師說:「認真說起來,這條路是隧道不是路,只是這條隧道是為啄鼻仔所開,為了方便說明,以第二條「啄鼻仔路」稱呼。民國33年(1944年)年底,日本人招募苦力,在營區後門下方金水公路旁,景明路勸濟堂牌樓旁右邊山壁,打通一條坑道,戰俘改由此坑道直通六坑。表面上說是方便戰俘到六坑工作,不用經山徑跑上跑下,免受風吹雨打之苦,實際上是想藉此防止戰俘與本地居民接觸。 隧道入口地點現狀,就在營區後門山徑石階起點,水溝邊有一大塊長方形平面空骨力(混凝土),空骨力的後面就是坑口。光復後,公所僱請工人,用空骨力(混凝土)將坑口灌封。」 若不是鄭老師親自指認,有誰知道位於石階起點,佈滿青苔的水泥壁後面,竟然隠藏著一段駭人聽聞的血淚史! 事後,特地帶了捲尺來測量空骨力(混凝土山壁)面積,寛度507公分,高度178公分,換算台尺未滿六尺,外國人的體型通常比較高大,如此的身高,戰俘在坑內行走時,一定要低頭彎腰。(2011.11.29.)
至於隧道內部情況,口述方式的地方史實記錄,找不到相關記錄,不過「無言的吶喊」的記錄倒是十分詳細,以下這段記錄取自「無言的吶喊」第142頁 「下一個月開始,他們給了我們在金瓜石生活一個很大的恩賜,有傳言說了好一陣,說日本人招來一批當地苦力,在我們營區內,開鑿了一條窄小的隧道;連接主礦內坑道。起初大家還是半信半疑;後來發現是真的。 所長今村上尉召見柯思理少校,告訴他說「開鑿這條隧道,是為了方便戰俘們所開的捷徑,「它」可以讓我們每天進入礦坑前,少爬好幾百級階級。今後,我們只要在操場集合,領過電石燈後,就可以直接走進隧道。」根據所長今村上尉的說法,這個計劃是為了我們的健康而設,表面上看來,「它」的確讓我們節省不少力氣和痛苦。弟兄們以後不必在傾盆大雨中,攀爬那段長又難走的石階。當弟兄們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家都很高興。 隧道的頂端有道鐡門,裡頭有木造階梯,沿著峭壁往下走。從入口處進入主坑道,大約半路的地方,就是箱籠升降機和「騎士地道」的起點。在第一天工作末了時,我們已數過這條新的路線,粗糙的木造階梯共有365階。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日本人在這些小地道,連接各主礦坑的地點,新裝上一道厚重的鐡門。由於每日路線有了重大改變,不停的空襲,再加上盟軍在菲律賓登陸的傳言,我們的心情好多了,盡管如此,我們面對疾病和死亡已付出慘痛的代價,我們被俘至今己有兩年又九月了.....。」 第二條隧道完工日期,「無言的吶喊」並没有記錄,只知在盟軍軍機空襲之後。 新加坡淪陷日期:民國31年(1942年)2月15日。 金瓜石戰俘營第一批盟軍戰俘,於民國31年(1942年)11月13日抵達金瓜石戰俘營。 民國33年(1944年)10月14日,盟軍軍機第一次空襲金瓜石,艾華士說,我們被俘已有兩年又9月了。 由此得知第二條「啄鼻仔路」完工日期:民國33年(1944年)11月15日。這種算法基本原則是:任何事物都可以更改,唯有時間無法倒流! 鄭老師說:「第二條隧道,使用時間不到一年,日本人再度召來民工,在「啄鼻仔寮」浴室前大廣場後面,開鑿一條新隧道,也就是第三條「啄鼻仔路」。隧道入口就在辦公室與浴室中間,戰俘到本山六坑工作,不必走出營外,直接從廣場旁的隧道口進入。」 第三條「啄鼻仔路」隧道,「無言的吶喊」找不到施工記錄,在此只能以第二條「啄鼻仔路」隧道完工日期推算: 民國34年(1945年)2月12日是除夕,(那一年2月是28天。) 民國34年(1945年)3月9日,本山六坑停工。扣除民工施工天數,第三條「啄鼻仔路」,以除夕前完成可能性較高。 第三條隧道近況: 台灣光復後,過了一段時間,台金在「啄鼻仔寮」遺址,蓋了兩排宿舍給台金礦工居住。有一年,金瓜石山區下豪雨,由於雨量驚人,引發土石流,第三條「啄鼻仔路」入口全部被淹沒。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