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祈堂廟物語(六)龍柱與大門後的對聯
2024/06/24 19:37:05瀏覽213|回應0|推薦5

   金瓜石老礦工,大都來自窮鄉僻壤,無田又無園,為了養家活口

翻山越嶺來到金瓜石,身無一技之長,斗大的字識不了幾個,只能

礦坑當礦工,「入坑死一人 ,毋入坑死全家 !」對金瓜石地方史實

知,大都來自 : 街頭巷尾傳聞~時間一久,越來越多。到後

來,連日蝕年月都可以更改,無言。   

     祈堂廟的代誌,直接向廟內的住持請教就是。

     金木伯仔,借問一下,三川殿的龍柱 , 是不是改建前的作品?

    不是喔~龍柱是翻廟時才刻的。

    那~旁邊的大理石石柱呢?

    也是翻廟時才有的.

      我想 ,三川堂這對龍柱 , 全是人工雕刻 ,價值不菲。龍柱一定刻

有奉獻者的名字和年代 。我用心審視龍柱 ........。

         

    這座龍柱刻著:「金瓜石工作課敬獻」,只是字體有點小。至於

「昭和乙亥年孟冬立刻在另一邊 。由於龍柱被鐡欄杆圈住 ; 部份

字體被欄杆遮住,難以辦認。

       

  這座龍柱字體和年月則比較明顯 : 金瓜石福州團木工業仝獻/昭和乙亥年仲秋

 

     由於我的相機,功能稍為不足,當天所拍的照片,字體有點模糊。

    瑞芳勸濟堂http://folkdoc.com/temple/bzfrw/s01.html

這個網址文字記錄十分詳細,參考價值甚高。   

   勸濟堂山川門後兩邊石柱上的詩,是黃仁祥生前親手書寫。

   左邊(鐘)石柱門聯。                           右邊(鐘)石柱門聯…

     

    左邊大門(鼓),左邊門聯上頭的墨跡部份剥落,字體難以辦認,我

以相機將門聯一一拍照,文字與照片相互對証。

        左邊(鼓)石柱門聯 。                          右邊(鼓)石柱門聯。      

     先前我是 : 只知在此廟,不知在何處?想不到現在伸手就可以摸

只是這兩對對門聯皆以草書書寫,因年代久遠,部份字體剥落,

辦認十分吃力。向金木伯請教門聯原稿,答 稱 :「門聯的文字記錄;

他們從未見過。只知道字是黃仁祥寫的。」連金木伯都說毋知影,

其他的人更不用說了。後來,透過溪邊小築老闆,認識黃仁祥的孫

子黃一士先生,他得知我在為金瓜石地方史實作記錄,特地送我一

套「如心錄」作參考。由此開始,我所寫的金瓜石地方記錄,不再

以口述方式為主,而是以『如心錄』為主。『如心錄』共有四冊,

只是對只受過六年小學教育的我來說,讀起來有點吃力,為加強

自己的記憶力,一邊看一邊作記錄。 在『如心錄卷二亨部/

,看到這首詩,感覺有點眼熟,只是一時之間 ,想不起在那

裡看過,想了半天,哎啊 ! 這是祈堂廟大門背後石柱上的詩啊?! 

起來,祈堂廟廟左右兩邊大門的石柱對聯,一定在『如心錄』內,

下不敢怠慢,將『如心錄四冊逐頁翻閱。

   

   左邊大門(鐘)石柱 門聯 。                 右邊大門(鼓)石柱門聯。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cywu3984&aid=18074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