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1/18 18:55:18瀏覽2424|回應4|推薦30 | |
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底不歸? 〈唐‧葛鴉兒‧懷良人〉 ~
〈圖片:全當歸、當歸身、當歸根、切成片的當歸〉 ~ 當歸,英文學名:Angelica sinensis 或稱 Chinese angelic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分布於甘肅、雲南、四川、青海、陝西、湖南、湖北、貴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當歸的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 當歸最常被用來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當歸對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扑損傷,都有療效。 當歸也常被應用於方劑四物湯、補中益氣湯、當歸芍藥散、當歸苦參丸、當歸補血湯、當歸六黃湯等,治療兼滋補婦女病症的藥丸裏。 當歸,因為活血功效卓著,因此台灣人都相信,凡吃任何具補性或療效的草藥,加入當歸這一味中藥,都能更加順利的將藥效傳至全身。因此在閩南一帶的沿海居民,認為〈當歸〉是為滋補和療治引導藥效〈帶路〉的藥材,因此〈當歸〉在福建、廈門沿海一帶的閩南地區,又稱〈帶路,閩南語發音〉。 【當歸的毒和副作用】 《神農本草經》等中醫學典籍,把當歸列為無毒的上品藥。 ~ 現在的醫學實驗卻表明,當歸含有雌激素活性成分,能夠顯著地刺激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乳腺癌患者應避免用當歸〈進補〉。 ~ 當歸能使男子的乳房肥大,哺乳期婦女服用當歸後使母子均出現高血壓。 ~ 當歸能與抗凝血劑發生反應,增加出血的風險。 ~
〈圖片:中藥遠志、遠志、當歸的根、當歸〉 當歸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據說三國時期,司馬昭派遣大將鐘會、鄧艾進攻蜀國。蜀王劉禪荒淫昏庸,開門投降。這可苦了堅守劍閣的姜維,欲降不願,欲戰不能,在無奈之際,只得假降鐘會,待後等待機會利用鐘會,鄧艾及司馬昭三者之間矛盾爆發,策反鐘會,重振蜀漢。 還在姜維堅守劍閣時,姜維的母親就被司馬昭派人抓去了。當姜母聽說兒子不思以身殉國,反而率兵投敵時,氣得大罵〈逆子無德〉,並寫了一封斥責姜維不忠不孝不義的信,偷偷叫人送給姜維。 當姜維看到母諭後,心中忐忑不安,心想照實對老母說吧,難免洩露天機,壞了大事,枉費一番苦心;不對母親說吧,又不忍母親為此而傷心。 姜維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一個妙法:托人捎給母親一包遠志,一包當歸。 真是知兒莫若母。姜母一看,心領神會,理解了兒子的用意。 原來姜維胸懷〈遠志〉,打算重振社稷,失去的江山(當歸)蜀漢。
〈圖片:不同品種的勺藥花,也稱〈將離草〉,是象徵〈離別〉的花〉 據傳古人相贈〈芍藥〉以傳〈離別〉依依之情,芍藥因此又稱〈將離草〉。 朋友相招再約聚首會合的時日,就寄以〈當歸〉是應當歸來再聚之意。 拒絕招返無意再相見時,則回之以〈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Polygala sibirica〉意思是:志在遠方,在有所成就或結果之前,無意返回故鄉舊里團圓。 這是以〈中藥〉寄情的佳話。 關於〈當歸〉名稱的來源,有一個純樸的民間傳說: 古時候,有個青年名叫王福,勤勞善良,靠採藥與母親相依為生。 離他家幾百里外有座高山,據說山上長有很多神奇的藥草,由於山高路險,加上毒蛇猛獸橫行,所以很少有人敢去,去了也是無回。 王福很想去探個究竟。他想自己身強力壯,應該無所畏懼。 當他徵求母親意見時,其母想挽留兒子,不便直說,就建議他娶了親,成了家再走。 王福遵照母親意思,擇期成家。成家後,仍念念不忘進山之事。 最後終於有一天,他對泣不成聲依依不捨的妻子說:『我若三年不歸,你可另嫁他人。』次日,毅然出門上山去了。 母親日盼夜望,轉眼三年過去了,仍不見兒子回來,估計必死無疑。 王母通情達理,遵照兒子的托咐,勸媳婦改嫁。 誰知媳婦改嫁不到半月,王福竟滿載名貴藥材而歸。他見妻子改嫁,後悔不已。 見面時,他指著藥材說:『原來打算賣掉藥材,給你置衣物首飾。如今你既已改嫁,就把這些藥材送給你吧。』兩人抱頭痛哭。 新婦悲痛感傷,憂鬱成疾,月事不調,骨瘦如柴。她拿起王福帶回的藥材,生啖活吞,企望中毒,了卻此生。誰知吃了以後,她反而月經通調,日益康復。 後人便取唐詩中〈正當歸時又不歸〉中的〈當歸〉兩字,做了此藥名稱。從此,當歸就成了一味婦科良藥了。 當歸是中醫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在25種使用頻率最高的中藥方裡,當歸排第八位。 所以,古有〈十方九歸〉之說。在使用時,人們是將當歸各部份分開個別的運用。 當歸頭、身、尾之部份有不同藥用功效:當歸〈頭〉止血,當歸〈身〉養血,當歸〈蕦〉通絡,〈完整的〉當歸能和血。 當歸,是中醫和血補血的要藥,對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歸。故名當歸。 《本草綱目》載:當歸調血為婦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 ~ 唐詩中有〈葛鴉兒〉的〈懷良人〉詩句:《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底不歸》正應〈當歸〉之名。 ~
〈圖片:不同品種的勺藥花,也稱〈將離草〉,是象徵〈離別〉的花〉 當歸還有另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腳下渭水源頭.住著—對恩愛夫妻.男的叫荊夫、女的喚秦娘。 夫妻二人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不久,秦娘懷孕生子,得了產後血症,荊夫四處求醫治療,不見好轉,心裡著急。一天,門口來了一位老道人,聲稱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種百草百藥.醫治人間疾病,如荊夫願去求藥,秦娘之病可治。 荊夫聽說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當即隨老道前往。經過千里跋涉,終於到了峨嵋山。 這裡重山疊嶂.雲海綿綿,仙洞天池,奇花異香,真是個神仙境地。 老道人將荊夫領到一座茅庵旁,指著一種紫桿綠葉開著蔥白繖形花序的植物說:『這就是你要找的那種藥,現在正在開花,要得成藥,最少要三年時間,今年採籽,明年育苗,到了後年才能栽種成藥.還得施肥除草.精心護理,如有疏忽,時間倍增』。 荊夫按老道的指點,披星戴月,辛勤栽務。三年過去,所栽之藥有了收穫,他心裡非常高興,準備回鄉給秦娘治病。臨行之時,拜別老道。老道人將所栽之藥捆在一起,交給荊夫說: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歸,當歸,當歸! 〈當歸〉之名即從此來。 老道人邊說邊開得藥方一劑,交給荊夫。荊夫接藥,感激不盡,雙膝跪地,再拜師傅:『不知此藥能在吾鄉栽種嗎?』 老道猶豫片刻說:『要種此藥得有三個條件:適宜的氣候.濕潤肥沃的土壤,勤勞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觀弟子家鄉有此三寶,這裡有少許種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 』 荊夫拜別師父,星夜趕路,半月後回到家裡,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 他當即將所帶之藥如方配製,給秦娘灌服,病情立見好轉.不久便痊癒。夫妻二人感激不盡,就將老道人所贈藥籽依法種植,三年之後種成當歸,岷山腳下,洮渭之濱,遍地栽種,異香醉人。
〈圖片:不同品種的勺藥花,也稱〈將離草〉,是象徵〈離別〉的花〉 親愛的!故事寫到這兒,我又要跟您說:我們下一篇章中再見了! 謝謝中醫〈海朗平〉大師提供滋補養髮的祕方,引出這幾篇中藥的故事。 也謝謝您的瀏覽!歡迎您的光臨!祝大家都平安健康又快樂! Cheers !我們乾杯!
|
|
( 在地生活|紐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