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定慧一體,以無住為本。(75)
2007/03/11 20:54:05瀏覽2664|回應0|推薦6

六祖壇經—定慧一體,以無住為本。(75)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應住於察覺,則能並將為空。(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若心有所住,則會以對我有利()或不利()的角度,來感受或取捨這些緣起,而非以生命的原則(理念)來面對這一切。即是以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為實有。結果真正實有的生命的理念,卻被疏忽了。所以這一切的關鍵,在於「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才能在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話雖如此說,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如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但就在難行且多次的失敗中,您總有一次會一把抓住那「能察覺的」,那時『離』的力量就加強了。您也能體會『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能「如實知」則能依生命法則行,於諸法上念念不住,故能離繫縛。故惠能大師說:我此法門,以無住為本。

敬請延伸閱讀: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808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