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心得(156)自性真佛偈〈三〉
2007/08/19 17:01:28瀏覽3161|回應2|推薦1

六祖壇經心得(156)自性真佛偈  〈三〉 

       法身報身及化身,參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成佛菩提

  法身報身及化身,參身本來是一身。學佛行者不了解本來面目,所以多的是外覓三身如來,如【壇經參請機緣第六】智通問三身四智,惠能為之解:「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成佛菩提惠能大師在【傳香懺悔第五】說:「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這裡的關鍵是各個修行人須「自見」,自見內性,即是成佛菩提因。

        「自見內性」到底見了什麼?是找裡面一個能發光的嗎?是找外顯的神通嗎?或是三脈七輪炁動;感應到磁場、能量?其實都不是!答案在神會初參惠能大師時的對話: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師曰: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戲論。神會禮拜悔謝。

        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卻來問吾見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侍,不離左右。

        惠能大師於大梵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結論在無相頌,其中有一句:「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惠能大師常說「自見己過」,金山活佛常念「誰在念阿彌陀佛」。我們今日卻要問「是『誰』在常見己過?」那能自見己過的在哪裡?是光嗎?是神通嗎?是三脈七輪炁動嗎?是感應嗎?是磁場、能量嗎?還是你自己?

        如果答案是你自己,那麼拿出來看看,這個能「自見己過」的「能」,卻是無形,是拿不出來的。那個「能」不是四大六根,但又不離四大六根。所以覺林菩薩偈說:「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惠能大師如何形容這個「內性」?是這麼說的:「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我們是在什麼時候「見性」的?是在見聞覺知的時候。是在妄念紛飛中,正念突然出現,那個能自見己過的「能」果然在。不須證明,但要起用。自性起用即是成佛菩提因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171614

 回應文章

平安書苑《Godnews》果願.溥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六祖壇經心得回應(156)
2007/09/16 14:11

法報化身三合一
皆無差別本一如
成佛作祖由此出
披毛戴角亦由它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8/23 17:38
能動性與主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