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6 19:37:33瀏覽2555|回應2|推薦0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得( 7 )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經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一如前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同理亦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常說「觸景生情」,但是不同的人對同樣的情景〈事件〉,卻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受如摩訶自性般無有邊際,這是第一重的「受不異空」。如華嚴經卷27十迴向品第25之5,寶髻王菩薩「於諸法中意善開解,不取於苦。了知苦受無相無生,諸受互起無有常住」從這段中知道「受無自性」。 第二重受不異空,是說明我們對某些人事物為什麼有如此的感受?是因我們有某種生命的特性。我們的真正生命被哪一種「垢」染著,我們就有哪一種傾向的感受。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為價值觀念的人,當他外面不很成功的時候,他的感受就下沉;當他外面很有成就的時候,他的感受就顯得意氣風發。所以他的感受是反映他的本性是被什麼東西遮住了。他反應出來這個受想行識亦是他的自性特質的反應。這是第二重的受不異空。 當我們去觀照的時候,我們是從「有為法」去觀照的,可是剛開始的時候,不像菩薩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菩薩是把它看成「如夢幻泡影」。可是我們卻以為它是真有,就依著那「有為法」的變化,而心情就隨之起伏,你的色〈即:外相、氣色、行為、動作、言語…〉就鈍了。感受高興的時候,外相就很好,所以就落在「某人氣色如何?」的層次,而常以外相來論人。這可不可以?這是可以的。因為,起初的觀,就是觀這個外相。 然後慢慢的他會發覺他的察覺能力越來越強,他可能有一天突然自己發現,或從善知識多聽一些佛法,曉得這些條件不會永遠恆久存在,所以他就有「如夢幻泡影」觀念的建立。他慢慢就解開了…解開了,慢慢的能夠去進一步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看本來認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在以不一樣的層次在觀,繼續觀下去。 「心經」在這裡講:一直繼續觀下去,一直繼續觀下去…,他從受想行識一直觀下去。從有形開始觀,一直觀到無形。裏面的感受也去觀啊!你的回憶也去觀啊!你的動機、念頭起來,也去觀啊!你的觀念,就是累世以來的習性所形成的那種意識判斷價值體系,你也去觀啊!一直觀,一直觀…這個時間一定很久,不會馬上成功,一直觀,一直觀…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