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02 13:59:03瀏覽1201|回應0|推薦0 |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得(11)無法相 經文: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所以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如果我回到最後面「本來面目」裏面,它是「能」而已,哪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沒有六根、六塵、六識。 可是這經典用在人間的時候,我們還在人間,我們仍然有六根、六塵、六識。 惠能大師〈壇經:定慧一體第三〉說: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所以這裡我們跟人家講解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了義法裏面,在那「能」裏面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但也透過四大六根在世間察覺。所以這裡經文後面「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五蘊、六根,你這下子懂了五蘊,因這些都是修行法。後面這些都是在破法執。 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合為十八界。十二因緣:「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四聖諦: 「苦、集、滅、道」。祂一一否決。這些都是方便法也好,究竟法也好,其實等你發現本來面目時,這些都是方便法。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裡要注意,觀世音菩薩並不是說渡河不需要筏(法)。 五蘊六根、四聖諦、六度、十二因緣等,皆是三世諸佛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發明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在使眾生覺悟。如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云:「四諦六度十二緣,隨順眾生心業轉;有聞莫不心意開,無量生死眾結斷。」 又在無量義經說法品第二,佛說:「善男子。自我道場菩提樹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觀一切諸法不可宣說。所以者何。以諸眾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種種說法。種種說法以方便力。四十餘年未曾顯實。是故眾生得道差別。不得疾成無上菩提。 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穢,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諸有垢穢。其法水者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諸煩惱垢。 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別異。其法性者亦復如是。洗除塵勞等無差別。三法四果二道不一。 善男子。水雖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而如來世雄於法自在。所說諸法亦復如是。初中後說。皆能洗除眾生煩惱。而初非中。而中非後。初中後說。文辭雖一而義各異。」 我們找到了不同法相中那個「一」嗎?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