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者天偈64四食,於食繫數,正智成就
2021/01/17 00:15:22瀏覽472|回應1|推薦0

四食,於食繫數,正智成就

塵埃本無名,註記沾染身

落湯問何稱,米田共池哉

修行三十載,不如頂上瓦

歷經日月理,糙上顯青苔

 

  塵埃本無名,註記沾染身。世間有相之物,皆由分子(塵埃,在俱舍論中,將最微小之結構稱為鄰虛塵)結合,本來無名,人類為了分辨方便,于之分門別類給於名稱,因各類生命喜好不同,對之有愛染,故偈曰:塵埃本無名,註記沾染身。

 

  落湯問何稱,米田共池哉。人類眾生為求生存,當然喜愛土地生產之肥美產物,這是生命存活當中的投入,經由消化、攝取營養後的剩餘物質,又經由堆置發酵成為稻米或其他植物的肥料,故稱為米田共。故偈曰:落湯問何稱,米田共池哉。因此這句偈的概念是生命的投入與產出。

 

  生命的投入與產出。為了身心生命的成長與維護,我們投入了四食,如《雜373、374、376、378》,《增一阿含255》,然如經云:「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故對四食的態度是「當共捨離此四食,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有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捨離不是不投入四食。如何是捨離四食?對摶食與觸食而言,是於食繫數,知量而食,如《雜275》所說。對思食與識食而言,是不盲從,經正思惟,自生眼、智、明、覺,轉識成智是為明白人。若是能如是行,則正智成就,也就不會如偈慨嘆:修行三十載,不如頂上瓦;歷經日月理,糙上顯青苔

 

《雜373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云何比丘觀察摶食。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

 答曰。不也。世尊

 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摶食斷知。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云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觀意思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意思食斷。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諸比丘。云何觀察識食。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廣說。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觀察識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識食斷知。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37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

 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貪無喜故。識不住.不增長。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長。行不增長故。當來有不生不長。當來有不生長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起。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37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

 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牕牖。日出東方。光照西壁。如是。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如前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

 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如前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譬如。比丘。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牕牖。日出東方。應照何所

 比丘白佛言。應照西壁

 佛告比丘。若無西壁。應何所照

 比丘白佛言。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如是。比丘。於此四食無貪無喜。識無所住。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37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比丘。畫師.若畫師弟子集種種彩。欲粧畫於色。作種種像。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畫師.畫師弟子寧能粧於色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能粧畫色

 佛告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集。諸比丘。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有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比丘。譬如畫師.畫師弟子集種種彩。欲離於色有所粧畫。作種種像。寧能畫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

 如是。比丘。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有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一阿含25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之類有四種食,長養眾生。

何等為四?所謂摶食或大、或小,更樂食、念食、識食,是謂四食。

  何名為摶食?彼摶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噉者,是謂名為摶食。

  名更樂食?所謂更樂食者,衣裳、繖蓋、雜香華、熏火及香油,與婦人集聚,諸餘身體所更樂者,是謂名為更樂之食。

  何名為念食?諸意中所念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說,或以體觸,及諸所持之法,是謂名為念食。

  何為識食?所念識者,意之所知。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是謂名為識食。

  是謂比丘!有此四食,眾生之類以此四食,流轉生死,從今世至後世。

  是故,諸比丘!當共捨離此四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何捨離此四食。《雜275》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

  難陀比丘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息滅。未起苦覺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聞獨住故。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嚴。為載運故。又如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難陀知量而食。乃至無聞獨住。是名難陀知量而食。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155431844

 回應文章

生命愛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於食繫數
2021/01/17 21:55

於食繫數

數者,計算、數算、思量、檢討、反省也

《雜373》說的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故不貪其味,支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