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23 15:56:06瀏覽599|回應0|推薦1 | |
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 腳踐乾落葉,慘叫不覺耳 理當掩塵土,安息寧靜中 若遭祝融劫,飛灰飄四散 參天古木體,輪迴無以計
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 鼠屍輾成乾,萬輪從上過 色身亦如是,萬劫難脫逃 修行持磨陀,猶如鼠魂飄 空望薄紙身,奔竄黃花景
磨陀:消磨歲月,逍遙自在,是元人口語。非「精進有目標」之意。
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以佛知見引眾生出離三界火宅 《雜阿含760》世尊告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何等為三。謂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者。無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以世間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愛.不可念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說法教誡.教授
三不可意老病死的真義。以色身外相來說,釋迦牟尼亦不離老病死。所以外相的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是必有的。既是必有,則無從逃避。然佛說可以勝過老病死,因此生命中的老病死應是若有老病死,而實無老病死。
老病死是外相自然的循環。這自然的循環是因為有相的四大有其自然的限制,時間長度是有限的,故外顯「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等三理四相。吾等出生不是為了等候死亡,那麼重點就不是畏懼老病死,重點是藉由這一次的分段生死,令法身得到某些成就。就如同《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大士藉病示現方便,告知法身成就的重要。 《維摩詰所說經》…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彊、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可久立;是身如燄,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長者維摩詰,為問諸病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當我們的心常被境所轉,是為攀緣識,未能成為正智,這是我們目前的狀態。然就算是這樣子時,每個人的佛性(自性)仍然是自動運作著,所以六祖慧能聽五祖忍和尚,為其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謂無量功德?無量是無限大,功是功能,是本自具足的能力;德是德相,是外顯如宜的行為。所以無量功德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如同六祖勸眾生「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句是一樣的。關鍵是每個人都應有如此自信與願力。然而在生活中切勿修行持磨陀。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