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7 08:23:26瀏覽1920|回應0|推薦0 | |
佛遺教經讀經心得(30)佛陀最後之教誨《終》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在佛說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這一段說的是佛陀對色身載具的認知,在任務未結束時,是要善照顧色身,例如修行者用濾水囊濾水飲用。為何要照顧色身?是因為演說佛法必須透過色身在這時空展現。當任務終了,覺得此身得以善盡其用,深覺沒有白來,沒有白用。如今看這艘行將報廢(重新回收)的太空船,滿了感激之情,但甚歡喜。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佛陀最掛念的是「法」要傳下去。這個「法」是指佛重新發現的古道--「苦集滅道」。 為何以「苦集滅道」為釋迦牟尼佛法的代表?而不直說了義處「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是因為配合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的選擇。 一、人壽百歲,能對「成住壞空」「緣起」能有所體會。 二、外在環境選擇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等不平之處,苦樂參半稱為娑婆世界。 有如此的條件,則適合以「苦集滅道」引入生命的法中。故佛陀在滅度之夜如是三唱:「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決也。」這是其一。 其二,若真知苦由集起,集真是因,更無異因。(是誰在集?是誰在苦?)若苦滅者(是誰能不受第二箭,是誰能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當學佛行者從生活中如實尋找這道,最後就必發現,能找到這道,皆是本具之如來智慧德相(自性)的作用也。終於由正方便法引到了義,因此佛陀只說「苦集滅道」就夠了。 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當弟子們對「苦集滅道」無有疑惑,佛陀也知從實際生活中,弟子們必定能見眾生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佛陀心裡安然,不須再多說什麼,因為世間輪回學習,如法華經所說,弟子們及眾生將來都必成佛,是故,勿得復語。 佛陀的最後教誨非常平實,要弟子們以戒為師,不離「戒定慧、聞思修」持淨戒過簡單的生活,不追求外相的偉大,但實際做個生命的乞士。以此築起正法的防護牆,而使佛法展轉行之,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