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平老街去來
2015/10/17 18:20:52瀏覽127|回應0|推薦3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2

自從我退休後,和我年齡想仿的同事們,也都陸續退休。教書的時候,忙得像隻無頭蒼蠅,有時連兩節課的休息時間,為了處理學生衝突事件,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抽不出來,很想跟學校請個休假喘喘氣,但礙於法令規章而不可得。如今退休總該可喘口大氣了吧?沒錯,是喘了好幾口,但突然覺得喘完之後又太閒了,閒得讓人發了慌!

 

好在我服務的第二所學校,發起了退休教師聯誼活動,租遊覽車台灣鄉鎮走透透,雖然我不是從該校退休,但在這所學校也待了十一年,認識的人不少,辦活動的賴主任想起了我,於是就順理成章成為聯誼活動中的一份子了。

 

那天的行程是台南,除了逛成大校園、奇美博物館外,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安平古堡附近的老街。在老街巡禮的活動中,我記得我的右腿是健步如飛的。這大概是台南的豔陽給我的賞賜。因為我原本年幼時右腳踝骨頭錯位,碰到庸醫沒有醫治好,長期右腳是外八字,久而久之,不但腳踝,連膝蓋及髖骨靠近鼠鼷部的關節,都偏向外八。年紀大後遇陰雨多風的氣候,總是會酸酸疼疼的,走沒好遠就意興闌珊。沒想到台南的氣候溫暖乾燥,竟使我酸疼的腿部暫時休兵,能跨大步的向前行去。

 

古堡街附近的小吃攤林立,同事中有一位是台南人,他帶著我們到一家道地的台南小吃店午餐。他說時間緊迫,無法一家家閒逛,這家小吃店是老字號,舉凡台南的各種小吃他都供應,像是肉燥芋粿、蝦捲、棺材板、虱目魚粥、蝦仁肉圓、鼎邊銼、魚羹湯、蚵仔煎……應有盡有。當日在豔陽下逛老街古厝,走的又餓又累,食物端上桌時,大夥都顧不得形象,大快朵頤起來。食畢,我們不禁豎起大拇指:真是天下第一好吃。

 

由於是團體行動,每到一處有時間限制,有些喜愛的地景不能滯留過久,總覺得遺憾。事隔半年,決定與老妻重遊台南,慢慢欣賞當地景物與民情。年紀大了,自己開車前往,常感體力不支。老婆發現搭乘客運台中到台南平日價只要一百元,實在便宜,因為自己開車,油錢不算,光是高速公路過路費就超過一百元了。

 

抵台南終點站,對面恰好是台南公園,一眼望去,姹紫嫣紅的花朵及一片濃蔭綠樹,陽光從葉隙篩下,跳土風舞的人滿身滿臉被豔陽照得金光閃閃。它看起來好像比台中公園面積還大,但為了趕公車去老街,無暇一遊,留待他日再說吧。

 

行前有人建議租機車遊台南,蓋因公車一小時一班,我們到火車站前察看班次,2路公車有到安平古堡,半小時即有一班,看來還好,於是決定靜候公車。由於非假日,等公車者不多,起先有幾位拉客的司機小黃,慫恿我們等車的四位乘客一人出資四十元,載我們去安平,另一位老太太眼尖,站牌上的跑馬燈顯示公車再三分鐘即抵,我們謝絕了小黃,果然過三分鐘車真的來了。時代真的不斷進步,有了電子偵測系統,搭公車不必在像以前一樣,無止盡的乾等。

 

才搭了半小時就到安平古堡,沒有像小黃司機說得那般誇張,什麼公車要繞道,行車時間起碼一小時。生意人的推銷術夠誇張,要信也只能信個三分。

 

上回古堡理的建築都參觀過了,反倒是旁邊的老街因車要開了,僅匆匆一瞥,這回我要好整以暇慢慢看個夠。我們從古堡街轉延平街,再從延平街旁的小巷鑽入,果然周遭都是上百年的古厝。大廳門戶洞開,正中央是個祖先或神明牌位,神龕上的香燭香菸繚繞,廳中四張太師椅立於大廳兩側,纖塵不染。大廳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臥室的大門隱約可見。詢問當地人得知,古厝的主人早已搬遷他處,政府為了維護古蹟,每戶補助一百萬元將斑駁的外牆及鬆動的樑柱適時補強,以供觀光客及中小學生戶外教學之用。俗謂:一府二鹿三艋舺,排名第一的台南府城,可供遊客參觀之處實在太多(如億載金城、赤崁樓、孔廟、五妃廟……),老妻說恐怕要住個一晚才能瞭解全貌,我則認為要瞭解一座古都,最好在當地留下來租屋一年,才能深入瞭解此地真正的民情風俗。雖然我倆均已退休,照說可放心去雲遊四海,但家中老母年老多病,么兒尚在就學,實在無法抽身,但願來年有機會我倒真想到台灣各大古城定居一段時間,享受慢活的樂趣。

 

當天豔陽高照,偏偏老妻忘了帶傘,中午被肆虐的驕陽曬的頭暈腦漲,趕緊找個蔭涼處休息片刻。前方一家百年豆花老店,此處是第二代經營。叫了一大碗招牌冰豆花,與老妻共食,確有消暑解渴之功。回顧四周除我們之外,僅一位客人,滿冷清的,然而牆邊卻堆疊了有一人高的塑膠板凳,原來這些在假日都用得著,因為許多台南中小學戶外教學,假日有大批學生湧向這裡,假日前來還不容易吃到。老街的後方又一指示牌,寫著:安平樹屋,但實在太熱了,只好另覓他日,最好在清晨或黃昏前來,必能一窺究竟。

 

回到延平老街,買了一些此地的土產:蜜餞、蝦餅當零嘴。再打包一些蝦捲、蝦仁肉圓、肉粽、碗粿回家當作晚餐,讓沒機會來的母親和么兒也嚐嚐台南小吃的魅力。

 

更生日報.99.7.5.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okingblog&aid=33344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