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森林的呼喚
2015/06/29 20:47:17瀏覽44|回應0|推薦1
曾在一本雜誌看到「大學池」的照片:水光瀲灩,粼光耀金。池邊周遭群山起伏,山色空濛。原來這就是溪頭森林遊樂區的一景。初中時,教我們美術的導師,在未經表決的情況下,就屬意遠足的地點是溪頭。他一再強調,溪頭景色絕佳,是個寫生的好地方。當時家家戶戶都窮,很少家庭供應得起孩子的旅費,儘管導師把溪頭的美景說得如何靈動脫俗,最後全班只有六人成行,我只有和未能成行的同學一樣,憑空想像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來過過乾癮。

後來終於歹到機會了。在一個風塵僕僕的夜晚,我們抵達。那是大學畢業旅行,只記得從溪頭青年活動中心的餐廳出來,尚覺齒頰留香。此時不經意的仰望夜空,但覺滿天星斗,晚風習習,同時有一股濃郁的草香撲鼻而來,精神不禁為之暢旺。我不知不覺拋下行李,奔向悄靜無人的山林,突然覺得有一種從未有的靜謐安詳侵襲著我,周身有說不出的慵懶舒適。不知過了多少時刻,忽聞同學呼喚著我,急忙尋音辨位,才得以與大夥會合。一位同學還誇大其詞的說:「我以為你給樹精姥姥吃了。」

翌晨,我們沿著森林遊樂區的路標前行。沿途千巖競秀,古木參天。我發覺在一片蒼翠欲滴的杉樹林中,夾雜著幾株莖葉均已轉紅的杉樹。一位解說員說,這是松鼠的傑作。由於松鼠的天敵老鷹,過去幾年遭獵人捕殺殆盡,導致松鼠過度繁殖。過多的松鼠,有些尋不著食物,竟連杉樹的樹皮也啃來解飢。只要松鼠啃下一圈樹皮,杉樹韌皮部遭噬,養分運輸受阻,一株已生長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杉樹,就這麼給毀了。森林保育員看到此種景象無不痛心疾首,他們呼籲國人,不要再有獵鷹行為,因為老鷹捕捉松鼠,松鼠啃食樹皮,杉樹、松鼠、老鷹三者形成一條食物鏈,只要人類對其中任何份子濫捕濫殺,就會破壞整條食物鏈甚至導致整個食物網的瓦解,屆時森林毀了,颱風來時,形成土石流,人類將受大自然的反撲,後果不堪設想。

上回匆匆一瞥,無法窺出溪頭美景之堂奧,內心頗為遺憾。大學畢業後踏入社會,慘遭紅塵俗事的無謂羈絆,更無暇抽空一遊。年復一年,二十載匆匆而過,一次午夜夢回,又再勾起我的遊興,於是趁著暑假,帶著妻小,親自駕車前往。

當天清晨七時,我們揮別水泥叢林,逃離喧囂的台中市區,直奔溪頭。沿途經過大里、霧峰,當跨入南投縣界,越過草屯,抵中興新村時,眼睛為之一亮:樹木蔥蘢,屋舍儼然,道路寬敞,路面乾淨。此處宛如一座世外桃源,我不禁放慢車速,流連徘徊,不忍離去。

過了名間,人車漸稀,省道兩旁的稻田,阡陌縱橫,一片綠意盎然,令人心胸為之開闊。

近九時許,抵達鹿谷。由於溪頭海拔約一千二百公尺,由鹿谷至溪頭,山路陡峭,汽車需加足馬力。沿途崎嶇的山路,有些形似髮夾彎,我打起精神,小心翼翼沿著路標指示前行。行至半途,竟有「道路施工」,使得原本狹窄的山路,更顯得危機四伏。近溪頭時,山路兩側翠竹綠蔭不斷,遠處萬樹新綠排成整齊的儀隊,歡迎我們到來。

九時二十分終抵目的地,約莫二十分鐘的山路,走起來感覺比兩小時還長。打開車門,一股冷凝清香的空氣撲鼻而至,溪頭果然與眾不同。念幼稚園的兒子見此視野遼闊的青山綠樹,意興飛揚的往前狂奔;讀國小的女兒亦尾隨其後,一路咯咯咯笑個不停。妻在後面呼喊:「小心跌倒」,我氣定神閒的提著簡單行囊迎著朝陽緩步而行,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輕」!

跨過吊橋,進入一片陰翳的樹林,仔細望去,是一株株巍巍矗立的杉樹。這種常綠喬木,經冬耐旱,矍鑠自強,支撐著千古,令人肅然起敬。告示牌指著前行是大學池,左轉是神木。妻小徵詢我的意見,我當然往前行,畢竟「大學池」在二十多年前就讓我魂牽夢繫,如今自然是迫不及待想一親芳澤。

在行經「大學池」的路上,見一小小水窪,水色清可見底。水窪旁的樹叢中,隱約傳來潺潺水聲,女兒彎身伸出雙手浸泡在清澈的水中,覺得沁涼舒適直呼過癮。兒子也有樣學樣,無奈個子矮搆不著,急得頓足尖叫。

轉個彎,大學池到了。池水清碧,錦鯉優遊其中;池畔松柏環繞,遠處層巒疊嶂,山霧空濛,宛如置身世外桃源。我們以輕盈的腳步走向池上弓形的竹橋,一邊抓起相機猛按快門,我恨不得把眼前景色一古腦兒收入相機,據為己有。

山上有此小小湖泊,可能是瀑布自山頂直瀉而下匯聚而成。很想知道水的源頭,於是我們沿著小溪尋覓水源。地勢逐漸攀升,走了約一里路,已感頭重腳輕、氣血上湧,只好在溪邊大石上休息片刻。望向遠方,一座座原木堆砌而成的小木屋,錯落於樹林間,別有一番況味。林間正前方是一塊水泥平台,台前插有旗杆,杆上旗正飄飄,原來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到了,真是睽暐已久,想當年畢業旅行還在這間餐廳用餐過,菜色已不敷記憶,菜香卻永留心頭。

用完午膳,在餐廳旁的屋簷下小憩。須臾,頭頂傳來咕咕聲,舉頭一望,竟有數隻白鴿藏於屋簷下休息。平台前的廣場上,有遊客撒下食物,引來數十隻白鴿自簷下飛出,爭相覓食。遠遠望去,但見滿天雪白飛鳥奔向一片青翠山野,煞是好看。這些白鴿,比之數年前在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上所見的白鴿,更顯悠閒。

餐廳旁的櫃臺上掛了一塊告示牌:今日各小木屋客房住客已滿。沒想到非假日生意仍這麼好。妻詢問何時訂房不致向隅,服務人員答此地經年累月均告客滿,如欲訂房,需三個月前撥電話預訂,或可覓得一房。我們聽了不禁暗自咋舌,如此洞天福地,做起生意也是一本萬利。

沿著路標指示,我們撿一條羊腸小徑向著名的「溪頭神木」出發。由於山徑兩旁均是百年以上的原始樹林,林間有濃郁的樹木特有的氣味,走來非但不覺疲累,更顯得神清氣爽,可能是老樹釋出大量芬多精的緣故。同樣的路程,若是換為都市水泥叢林,怕不早已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

走著走著,已達小山路的盡頭,令我瞻仰出神的溪頭神木經過萬里跋涉正以傲然之姿兀立在我們眼前。立於這株二千八百餘歲的紅檜之前,我的眼光順著挺俊高昂的巨幹往上瞧,紅檜樹身似一路削上天去。樹幹粗糙的表皮,歷經風霜飽閱世變,似把滄桑的記憶紋身一般,木瘤滿身,槎枒的枝柯有些已經剝落。我不禁雙手合十,內心讚嘆其生命力之堅靭。

午後四時,我們披著一身樹木的靈氣下山。延溪公路已堆起一圈濃霧。我小心翼翼的駕駛,群山萬壑逐漸消逝於層層霧氣之中。我和妻兒相視一笑。再見了,溪頭,我們將會再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okingblog&aid=2514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