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萬里路
2019/08/24 06:24:10瀏覽283|回應0|推薦10

童年時喜愛在村子外頭的溪邊閒晃當時小學低年級由於學童人數過多,教室不敷使用,還分上午班下午班。加上多數沒有家庭作業,若剩餘時間窩在家裡,會很無聊(當時沒有電視,更別說電腦、手機了)。看看課外讀物吧?家中三餐幾乎難以為繼,何來閒錢買書?看報倒是偶一為之,有時運氣好母親買東西時,正好攤販用一張過期的報紙包著,我將這張報紙攤平來看,竟也增長一些見識,包括喜事、訃聞的用語格式,廣告文案的誇飾用字(警告逃妻)等等。

 

小學中高年級以後,學校有「遠足」活動,就是到近郊野外踏青,有兩次是全年級包了數輛遊覽車,來個跨縣市長征開眼界,前一晚我幾乎會興奮得睡不著覺。


一次去大甲鐵砧山的劍井,井的直徑約三尺,水深僅一尺左右,井水清澈見底,甘美清冽。我的印象裡,當時我也舀了一勺來喝。相傳鄭成功的部將率兵,由大安港南側登陸,被平埔族包圍,水源斷絕,只好向天祈雨,並將寶劍插地,竟湧出甘泉,兵士飢渴得以解決。井旁有一石碑上有于右任題「劍井」二字。當時還不懂這些,我成人後,忝為人師,任教的學校就在鐵砧山下,是以知之甚詳。每到端午節遊客到此汲取午時水,相傳可治百病,時至今日幾乎年年都有新聞報導,取午時水的遊客依然大排長龍,當然來湊熱鬧的居多,水能治病云云,就當是茶餘飯後的聊天助興吧。

 

另一次去台南關子嶺,看到「水火同源」的奇景。當時小小心靈裡實在想不通:水火本不相容,何以火能從水裡鑽出,殺出一條火路,而不為水所滅?原來是崖壁上冒出的天然氣與泉水從壁縫中流出,只要點燃火焰,加上天然氣源源不絕噴出,就形成了水中有火的特殊景觀。成家後學會開車,帶著孩子舊地重遊,不料孩子覺得無趣得很。想來資訊發達,從小帶他們遊山玩水,這種小case不值一晒。不過嶺頂公園地上刻著吳晉淮〈關子嶺之戀〉歌詞中「阿娘呀對阮有情意」,倒令我覺得浪漫。

 

台灣島遊遍了,別人都飛出國環遊世界,偏偏卡在飛機恐懼症,而且當時某某航空經常出事,同事說那就改搭其他航空,況且墜機事件其實機率比高速公路低,萬一不幸遇難,全家一起共赴黃泉,也就了無遺憾。經過數年天人交戰,心一橫,拚了!

 

外面的世界果然很精采。羅馬萬神廟,外觀只有簡單的8根圓柱和山牆,重心放在室內裝飾,廟內圓盧穹頂有個圓洞,陽光從此篩下,增加室內採光,以及使用彩色大理石增添室內色調,人站在裡面格外肅穆莊嚴。還有當羅馬競技場出現在我眼前時,和在電影裡以羅馬神話為基礎的戲劇兩相比照,我居然有朝一日可與它如此近距離接觸,內心小鹿亂撞,於是在此多拍了幾張全家福。

 

比薩斜塔的傾斜,形成一個美麗的錯誤,導致遊客絡繹不絕。我們依導遊的指示,在其前方伸出右手做拖住狀,以免它倒塌,形成一個有趣的畫面。

 

水都威尼斯是歐洲最浪漫的城市。我們走過嘆息橋,在聖馬可廣場與成群白鴿相擁。貢多拉是長約12米、寬約1.7米的黑色平底船,裝飾華美,兩頭高翹呈現月牙形,船夫體格健碩,站在船尾搖槳,歌聲嘹亮,那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所謂「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如今傳出受到氣候暖化,和抽取地下水影響,每年地層下陷。專家預言,2050年威尼斯將永遠沉入海底,令人慨歎。

 

從義大利抵瑞士時,正值夏季,一路望去阿爾卑斯山下三三兩兩的精緻小屋點綴其間,不禁羨慕屋主真是前世修來的福份,能居住在此人間仙境。第二天搭纜車上鐵力士山頂滑雪、堆雪人。每一纜車體上,印有世界各國國旗,而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也在其中,能在遙遠的歐洲見到,自是格外興奮。瑞士特殊地形竟能在夏日山頂見到積雪盈尺的景觀,真是開了眼界。

 

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上行人絡繹不絕,我們走向底端凱旋門,並在巴黎鐵塔前,全體團員合照。這些原本在雜誌上令人嚮往的景點,終於能在有生之年到此一遊,使我感恩。蒙馬特山丘上有許多藝術家在此進行創作活動,畫家描摹人像維妙維肖,團員中一位貴婦願花大把銀子,請畫家畫她的自畫像。不料短短二十分鐘,貴婦的神韻全出來了。雖然她長相平庸,經畫家勾勒幾筆,平庸的臉孔多了幾分自信和貴氣,畫工真是了得。

 

隔年暑假赴日旅遊,前往清水寺的途中,遇見兩位穿著和服的少女,我們要求與之合影,對方大方接受。逛百貨公司時,水蜜桃攤位有個銀髮婦人店員露出慈祥和藹的笑容招呼生意,與紅艷愈滴的水蜜桃形成一幅精美的圖畫。我們買了四個桃子,她再三九十度鞠躬致謝。回到旅館大快朵頤,鮮甜的桃汁竟然爆漿,沾得滿嘴滿手都是。

 

後來至泰國旅遊,天氣炎熱,買椰子解渴,生平第一次知道原來敲開硬殼流出的椰汁竟是如此香甜甘醇,與台灣的椰汁有天淵之別。騎在大象上行走,恰如從三四層高的樓頂往下望,加上臀部在象背上東搖西晃,驚險刺激。


旅遊是如此的迷人,只有親身實地體驗才能真正感受那份美好,所以「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

 

2019.8.24.更生日報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okingblog&aid=12877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