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9 18:26:50瀏覽1335|回應1|推薦4 | |
漢人的傳說中,認為這個世界最原始的形態,是渾沌一氣的,直到盤古開天之後,才有天地之別…,表面上看來,它只是一個上古時代的神話,事實上,這個神話透露的,卻是漢人對時間最原始的認知。
神話中的「盤古開天」,在現實的社會中,指的是「天地分氣」,這是漢人初始的宇宙觀,上古時代的人們,透過許多大自然的現象,不只逐漸確立了天與地的不同,更在週而復始的日出與日落現象中,逐漸意識到太陽與太陰是循環不息的,從天地之別到陰陽的循環,不同建立了陰陽兩極的概念,更因此而對抽象的時間,有了最基礎的記錄準則,也就是一陽(太陽)一陰(太陰)為一日。 漢人透過日昇月恆的更迭,建立了基礎的時間概念,但日的循環太快,而且除了工作與休息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功能,因此很快就不夠用了,人類開始尋找更長的自然循環現象,因而逐漸發現月亮盈虧的定律,於是以太陰的朔、望、晦循環周期為單位,稱之為月,其後又發現四季更迭的軌跡,於是以十二個月為一年,這種以月亮圓缺週期的變化,發展而成的曆法,也就是太陰曆,民間大都簡稱為陰曆。 古代的人們為了記錄時間,發展出了陰曆,但由於陰曆法以月亮的循環周期為準,氣候與農作物的生長,卻完全受到太陽的影響,如果完全依照太陰曆過日、過月,沒有太多的問題,但如果用來過年,剛開始時沒有太大的問題,累積較多的年之後,會發現太陰曆的年,並不能完全吻合四季的變化,人類於是試圖尋找更符合四季變化的計時方法。 既然四季的變化與作物的收成,主要是受到太陽的影響,進入農業社會的人類,為了農事以時的需求,當然要設法建立以太陽的運行為基準,更方便且精準的曆法;問題是,人們可以直接觀察月亮的變化,建立了太陰曆,卻完全不可能直接觀察太陽的變化,來建立太陽曆,人們只能透過不同的輔助工具,來觀察太陽在不同的季節,所呈現的細微差異。 漢人社會為了記錄太陽的變化,相傳在周朝,便以刻漏的方式,來記錄日照時間的長短,《隋書‧天文志》:「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其後因以命官,《周禮》挈壺氏,則其職也。其法,總以百刻,分於晝夜。冬至晝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 《周禮》所記載的「刻漏法」中,明確記載以太陽記曆,最主要是以冬至、夏至、春分與秋分等四個時間的日照長短,做為主要的依據,到了漢朝之後,更以這四個時間為基礎,逐漸發展成為二十四節氣。 既然二分二至是依日照時間的長短而來,以這四個時間發展而成的二十四節氣,當然就只能算是太陽曆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