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17 07:02:52瀏覽567|回應0|推薦4 | |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月令釋義 陰曆七月的月令名有:巧月、瓜月、蘭月、鬼月、肇秋、新秋、首秋…等。 巧月之名乃因七月初七日為乞巧節,婦女們都會向天上的織女星乞求,希望能使她們心靈手巧,因此這個月也就被稱為巧月。 瓜月之名,則因七月瓜果飄香,因而得名。南朝梁人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也記載:「七月采瓜犀以為面脂」。 也因七月時節,有許多品種的蘭花吐芳,馨香無比,芬芳迷人,因此而得蘭月之名。 台灣人則喜歡稱陰曆七月為鬼月,主因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為民間祭祀孤魂野鬼之期。 ◆月令緣由 七巧也稱為七夕節,形成於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故事,最早可以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大東》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當時的七夕,只是單純祭祀牽牛星、織女星,到了東漢時,牛郎和織女成了震撼人心的愛情故事,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晉葛洪撰《西京雜記》也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封建社會的漢人女子,大多只求能嫁個好人家,相夫教子一輩子,而能夠帶給婦女們幸福的,就是能有一身巧手藝,因此大多數人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主要就是希望能有織女一般的巧藝,於是虔誠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七月初七日祭織女也就成了「乞巧」節。 文獻所記古人「乞巧」乃結綵樓,也就是備黃銅製成的七根細針,名為七孔針,用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七孔者為巧,且不僅在七夕時進行,另於正月元宵、八月十五中秋及九月初九日都可以乞巧,但到了宋代以後,乞巧僅在七夕舉行,且變得更為隆重,《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女子七夕夜的「閨中秘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一種小型蜘蛛)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台灣人最在乎的鬼月,則因中元節祭孤鬼而來;《說文解字》釋「鬼」云:「人所歸為鬼。」,換句話說,鬼就是人死了以後的精氣或靈魂,它是無形、無體,無法具體形容之物。 但是對一般人來說,並不是每個人死後,都會被認定成鬼,仍需要一些條件輔助。漢人絕不會稱自己亡故的先人是鬼,這是因為我們的先人都有後嗣將其妥善安葬,定時供奉香火、祭祀,因而先人的靈魂便提昇成為一種安定、能護祐家族的神靈狀態。 至於凶死、橫死之人,又無後嗣可為其安葬、奉祀,祂的靈魂滯留無法昇化為神靈,人們認為這種含怨的靈魂,具有作祟人間的能力,遂以鬼來稱之。 除了人們中心揮不去、驅不走的「鬼」,民間的傳說故事中,也有許多是跟鬼有關。台灣的鬼如此氾濫,最主要的關鍵來自於民間信仰中,人、鬼、神同在空間概念,這個概念使得人鬼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久而久之,鬼不僅嚴重侵犯到人們的生活,人們對於鬼靈也有更大的創造跟解釋。 在台灣鬼說之所以盛行,與早期移民墾拓時代的環境、背景有著很大的關聯。 漢人墾拓初期的台灣,由於環境惡劣,風土病盛行,加上律法不彰,盜匪橫行,社會不靖,死於非命者處處可見,這些都是早期鬼的由來。 ◆月令特色 若以陰曆來分四季,七月實已進入初秋的氣候,但因台灣氣候炎熱,盛夏雖遲遲不肯離開,但天地之間仍可見到些許秋意,水果市場上正是龍眼、柚子、酪梨、佛手柑等水果盛產的時候;此外,民間俗諺也說:「六月水雞,七月鼈」,意指六月的田蛙最肥,七月則是吃鼈最適合的時候,台灣由於物產豐富,經濟富裕,飲食大多取自於經濟市場,早期自己抓田蛙和鼈的行為漸少,七月吃鼈的人也愈來愈少了。 ◆月令活動 民間信仰中的七月,則是諸事不宜的鬼月,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禁忌,如不夜行,夜晚不曬衣服,不隨便吹口哨,不娶妻,不訂親,不搬家,不創業…等,處處可見的普渡盛會,更是這個月份最普遍的特色。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