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30 10:11:09瀏覽577|回應1|推薦2 | |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歲時釋義 至於「蠟祭」之期,上古時代為入臘之日,《說文解字》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說明最初人們是以冬至後第三個戍日為入臘之日。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新衍生了一個「佛祖成道」之說:「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 ◆歲時緣由 盛行於中國北方的臘八節,一直都是佛教寺院重要的慶典,宋代吳自牧撰《夢梁錄》載:「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等,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設紅槽,以麩乳諸果筍竿為之,供僧,或餽送檀施,貴宅等家。」 在台灣,古來並不重視盛行於中國北方的臘八之俗,直到清中葉以降,仍罕有人提起,清嘉慶六年,兵備道慶焦園台灣雜詩有:「『臘八渾無賴,吟詩娛老真』。是為『臘八』二字見諸台灣文字之最早者。據訪是日以無祭祀儀目,遂不為居民重視。惟近年來富厚人家,每值『臘八』,皆有『臘八粥』之備,豐盛不減於內陸云。」王國璠撰《台北市歲時紀》也載:「台省之節『臘八』,諒在乾隆末造,故在此之先,府州縣方志歲時紀均不載是日行事情形。 ◆歲時特色 儘管古來的台灣人並不重視臘八之俗,但還是有些寺廟,臘八日也會準備「平安粥」,供善男信女們食用,俗謂「呷平安」。 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新移民中各籍人士皆有,加上戰後初期台灣的風土論述,全都掌握在中國移民來台的研究者手中,台灣人原本不過的「臘八節」,反覆地被記載在歲時節俗中,臘八竟也因此而成台灣的歲時節俗之一。 台灣的臘八節,除了佛寺有祭祀活動之外,人們較為重視的只有吃臘八粥之俗,大多以果仁、紅豆、棗子、蓮實…等,煮成的甜甜臘八粥,或為寒冬中人們喜愛的甜品之一。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