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夏至」日極長、陰始生
2013/06/20 15:52:48瀏覽1392|回應0|推薦3

作者:劉還月(本圖文有著作權,禁止以烤貝的方式轉貼到你的Google+、臉書、部落格或任何網頁,但歡迎以連結的方式,分享到你的世界)

陽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起

節氣釋義

農民曆對夏至的解釋是:「斗指乙夏至,萬物於此,皆假大而極至,時夏將至,故名。」

「夏至」雖然是陽氣至極的節令,卻也是陰氣始生的時期,也就是古老傳統「四象」中的「少陰」之象,再加上過了這時期之後,陰氣更是一天又一天的加重,古人向來就懼怕陰氣包圍,因此,在古老的風俗中,會有不少人特別選定在「夏至」之期,舉行祛邪掃陰的大法會。

節氣緣由

漢人社會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有人以後世之人美化神農氏豐功偉業時,所提到的「正節氣,審寒溫」,因而認定是神農氏首創的,除此外,卻再也沒有其他證據,顯然這只是一則「神話式」的推論而己。

嚴格來看二十四節氣最原始的雛形,雖然是建立於漢人文化大整合與大萌芽的周朝,但它真正的源起,應該上溯到黃帝的時代,相傳早在黃帝之始,便曾教導人們利用有刻痕的漏水器具,做為分別晝和夜的工具,也就是後人所謂的「刻漏制度」。

到了周朝時,刻漏分晝夜的觀念更為成熟與精凖,當時有一位挈壺氏,觀察到在一年之中,有一天白晝最長,另一天則黒夜最長,另外還有二天,白晝和夜晚一樣長,而這四個特殊的日子,平均分配在一年四時之中,這個重大的發現,讓漢人對四季變化的認識,除了氣候與陰陽之別外,更看見了四時晝夜間的差別之處,張果老在《果老星宗》中,留下了這段重要的記錄:「挈壺氏以百刻分晝夜,『冬至』晝漏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夜四十刻,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清朝鄭時達所著的《大易圖象譜》,則認為「夏至」白晝五十九刻,「冬至」白晝四十一刻。

為什麼隨着季節的不同,白天和夜晚的長短,也會隨之改變呢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有了相當清楚的答案,歷朝歷代都有人提出過不同的解釋,最簡單的說法,莫過於明朝王圻編纂《三才圖會》中所說的:「陽用事,則日自北而南,近南則晝漸長,氣漸溫,極於南故晝極長,為暑。陰用事,則日自南而北,晝暹而短,近北則漸短,極于北,則愈短……

《三才圖會》所說的並不難理解,我們可以簡單解釋如下:四時之候,如果是陽氣行事時,太陽從北方漸漸偏南,愈接近南邊,則白天愈長,氣候也愈溫暖,到了最南之處,也就是白天最長的日子,自是暑氣最隆之期;如果換成陰氣行事,也就是由少陰而太陰之期,太陽則從南邊住北後動,愈接近北邊,則白晝也就愈來愈短了,到了最北之處,則為白晝最短的一天。

可惜這樣的說法,只能概略地提到太陽在北邊或者南邊,並無法正確指出,太陽是在北半球或者南半球,致使太陽實際所在的位置,容易讓人產生誤解,這個問題,到了清朝《古今圖書集成》中曆象彙編所收錄的《乾象典》,就提供了更豐富而正確的天文知識:「春分以後,日過赤道北而上;秋分以後,日過赤道南而下。」

也就是說,「春分」之後的太陽,位居於北半球,「秋分」之後,太陽所在之位,是在南半球,這個由於地球公轉與自轉,所形成的太陽遠近與偏移現象,正是造成夏暑冬寒,晝夜長短的最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後世的研究者,大多會將漢人確立「二分二至日」的時間,認為是在周朝,不過要從春秋時代開始,人們才時夠更成熟的用「土圭」或稱為「圭表」,以測量出的太陽影子長短,做為確定時間的重要依據,自此以後,人們對於春分、秋分合稱二分,夏至、冬至合稱二至等四個特殊日子,也才能掌握得更清楚而準確;此外,人類的計時工具愈進步,代表人類愈來愈希望能夠掌握時間,正因如此,「二分二至日」發現與確立,也就更能夠突顯其重要性。

古人既然發現了「二分二至」,按說無論是「冬至」或「夏至」,都可以做為計算一年之始的工具,卻何以選擇「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始,而不是「夏至」呢

漢朝張子房所著的《赤霆經》載:「以六十四卦分布為圖象,以推二十四氣運行,自冬至一陽生而復,周流至夏初而為乾,故自子中至午中,為天地長養之氣,其數主生,故雷雨居春夏,甲折生發係焉。自夏至一陰生而始,流行至冬初而為坤,故自午中至子中,為天地歸藏之氣,其數主殺,故霜露居秋冬,結實收藏係焉。」

《赤霆經》告訴我們的,還不只是何以「冬至」為首而己,更說明了為什麼春、夏兩季的節氣,大多為「雨水」、「榖雨」之類的,畢竟這兩個季節,本來就是天清氣明,萬物長大、生養之期啊!

至於「夏至」之後,陰氣漸生,天地充滿蕭殺之氣,萬物已然結實,農人則忙着收藏,所呈現的節氣,自然以「寒露」、「霜降」為多。

瞭解古人的看法之餘,我們也可以透過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二十四節氣的分佈。

二十四節氣,其實乃是依據地球繞行太陽的躔度計算而確定的,也就是說,以地球繞行太陽公轉一圈為三百六十度,分成四季,每季正好是九十度,古人認為一年乃從「冬至」開始,因此以「冬至」所在之位的正北方為零度,如此一來,「春分」為九十度,「夏至」為一百八十度,「秋分」為二百七十度,再回到「冬至」,則為三百六十度。

現代人的計算方法,則是以太陽到達黃經的度數為主,也就是以「春分」為零度,到「夏至」為九十度,「秋分」為一百八十度,「冬至」為二百七十度,再回到「春分」,又是三百六十度,四時再平均分為六個,正好就是二十四節氣,這種算法,和古制的立式雖然相異,基本概念其實是一樣的。

節氣特色

《禮記》〈月令篇〉載:「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菫榮。」說明這時可開始採鹿茸,蟬也開始鳴叫,半夏及木菫兩植物也開始生長或開花。

時序進入「夏至」節氣,代表夏天這個季節,已經過了一半,但並不表示,一年中最熱的氣候也過了一半。

以節氣來論,「夏至」之後的「小暑」與「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以氣候來看,台灣的「夏至」,才正要進入漫長炎夏的煎熬之期呢!

「夏至」之後,氣候會愈來愈炎熱,最主要的原因是,氣候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高空氣流下沉的輻射作用旺盛,各地的天氣都非常晴朗,甚至連雲都不見了,自然變成火傘高張的氣候。

夏至的農諺也不少:「夏至有雲三伏熱,夏至無雲三伏冷」,又說:「夏至響雷三伏熱」、「夏至起風三伏熱」,種種都說這一天最好無雲、不響雷、不起風,以免夏天熱得難耐。

節氣活動

漢代之時,夏至是個重要的民俗節日,全國放假一天,人們必須徹底洗個澡,與妻子團聚,再燒些小菜小酌一番,後來才漸被端午、中秋等節日取代。

台灣的第一期稻作,也都進入成熟期,高、屏一帶氣候炎熱的地區,甚至已收成完畢,正在忙著整理田畝,準備第二期稻作的插秧!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7788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