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5 21:03:38瀏覽736|回應1|推薦13 | |
手記者,蓋親筆寫來之隨筆書信日記。但本書我們卻不能以隨意瀏覽的態度去閱讀,只因孫大川之筆鋒絕非手記可以涵括,許多沉鬱、感慨、省思,看似行手記之筆,卻顯現出沉靜議論之實。 孫大川以「搭蘆灣」為書題,由孩提時穿梭成長的工寮談起,一個隱喻純樸與現代化的接縫,培育出許許多多傑出原民人才的地方,衍生出許多在社會化過程中原民全面性的遭逢衝擊與適應融合的問題。這些問題三言兩語終究無法道盡其曲折,從葡荷殖民史談起太偏,由日據殖民史涉入太痛,只述及現代社會族系認同的問題又無法觸及核心,猜測或許這也是想以手記概念,化零為整,彙集篇章成書的原因之一罷。說不清楚,或者不知如何說清楚的,就交由族群用時間去整理,我們能做的,便是放逐那些試圖煽動與分裂族群意識的言語,還原人際裡最初的,純善的互動。 如今的原民文化與地位,不能說全然飽滿完整,但比起十年前,也算得上枝繁葉茂,綻放出一番堪稱亮眼的成績,雖然這並不見得是原民都想要的過程,畢竟,落實回歸原鄉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但在時代發展潮流中,在政經教育圈的奮鬥,也算是不免俗的「必要之惡」,終點之前的艱難關卡。 只是,全書有一個反覆提及,卻仍然未曾澈底解決的根源問題:被操弄的族群意識。從孫大川在本書的論述中可以得見,他雖然涉入政治,但最終目的依舊繫於族民。他期勉從政的原民同袍,並以執政黨立場評議執政黨作為,更以在野黨心情體諒在野黨的束縛之處,一言以蔽之,這是一種「非對立式」的評議方式 ,對厭惡政治惡鬥而有民主疏離性的讀者如我,雖然文本有較多文化藝術或原民意識等專業語彙 ,或許不如書名「手記」那樣易懂,不過在政治與文化的交錯論述,雖以原民角度出發,倒是難得地相當中肯不偏激,如作為現代社會的原民思維文化探討文本是十分適切的。 從孫大川的親族至友朋,可以確切肯定,已然被標籤化的外省人、原住民、漢人的族群情結,從各自所屬的角度向外眺望,視野與檯面上被框架的概念全然迥異,衝突、敵視、冷淡甚至排拒都是人工製造的不良品。我們的尋根、重啟、再認同只是為了藉由瞭解過去與展望前景,來確認我是我,進而更為珍惜我所存在的時空疆界能提供的養分。 因此,或許在經濟論述面,我並非完全同意孫大川先生,畢竟不同族群在基本生活層面本來就有還需要整合的意識,而這點台灣還在努力,但我仍然肯定他的史觀與政治理念。歷史是作為人類生命進程的針貶,而非操弄人類意識的凶器;政治是使家國得以穩定規範的工具,而非滿足個人權力私慾的分贓工具。身為一位努力且憂懷族國的文化學者,他的憂慮也是所有讀者共同的憂慮。 撥開這些憂慮的重巒疊嶂,必須可喜的是,從輯三的眾多序篇,我們發覺原民文化藝術發展的多樣性與里程碑,默默地前進著,並且已然到達標的性的高度,原民要走的路還很遠,但我從孫大川先生的筆下,從原舞者、從夏曼‧藍波安、無數原民藝術工作者,甚至為原民藝術文化付出的所有人士,預見了未來原民發展的無數道曙光,正等待綻放。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