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書】不經意的永恆片段─讀夏夏《煮海的人》書稿
2010/06/06 15:13:57瀏覽762|回應0|推薦11
【小生有緣,得受上仙法寶。直到沙門島煎海水去來。】─〈沙門島張生煮海〉

  「煮海」二字,源於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敘述因思凡而被謫下凡間投生的張生與龍王女相遇、互訂終身後,相約中秋在沙門島成親,龍王女並助張生以能使海水沸騰煮乾的神器,逼迫龍王應允婚事的故事。

  夏夏利用史地典故為文本的素材根據,但筆下文字卻呈現迥然不同的面貌,全篇以漫漫浩浩的雨季穿梭於島嶼人事景之間,再以第三人稱主角Chang的所有思維架構出這些遇合與聚離對他某段生命軸線的撩撥擾動,全篇文字潔淨細膩,展現如同作者思維歷程投射的氛圍。

【只要這場雨不停,時間就無法前進,島上只有回憶可以閱讀。】

  故事敘述,來沙門島小憩的Chang被驟然提前的雨季困在島上數月間,觀察島民互動與島上景觀外,也深受島上女孩阿凱的氣質舉止所吸引。只不過除了曾有少許段落透露出情愫的痕跡外,兩人若即若離的互動與哲理性的對話,既非純然的愛情故事,也未有其他特別的文本暗喻,但Chang與阿凱其實是本質相同的人,僅因受生長環境的因素使自己靈魂的另一半晦闇不明。如鹿場避雨之夜的情節可證:「那樣的時刻,他們都深信自己終於找到多年前走失的自我。每一次的撫摸都是一道印,每一次的碰撞都是強烈的確認……」

「大人的眼睛都很混濁。」
「那是因為累。那種累是不管睡再飽都沒有用,而是從身體最裡面散發出來的疲累。很多時候,眼睛就算睜開卻沒有在看任何東西,也不想看。這樣不好。」

  小說呈現的主軸始終未曾偏離感官及語言的交會與撞擊,作為故事線索的主角,Chang在《煮海的人》中的形象,反而化身為旁觀者,平靜地描繪一座遠離喧囂的孤島與島民生活哲學,真正的小說部分反而不那樣搶眼。而看似淺白卻蘊藏哲理的口語化敘述,每每穿梭在阿凱與Chang的對話裡,似乎能夠察覺經過醞釀的,超越小說之外的「作者自我意識」隱隱滲透。

  雖然故事開頭淡入,結尾淡出,沒有起點,也未見盡頭,但不能再明白清楚的敘述,反而能進入內心深處最底層,喚醒最初最純粹的感官。 《煮海的人》或許只是想藉由平行輸入的記憶過程,來重喚某些已然逝去的年少輕狂,但那種年少輕狂的概念卻又是老成的、過熟的、帶點思辯的。讓我們想起,不經意的經歷也可以在心中留下永恆的註記。運用真實的骨架建立的的故事結構與海景、島民生活方式,卻感受恍若世外桃源不忮不求那樣難得的夢境況味,這也是我所期盼的某種寫作氛圍,如在一片浮動的畫面裡有獨白的浮水印,緩緩勾起讀者遙遠的微小的某些感動 。

〈延伸閱讀〉
夏夏的blog: 是夏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ttlejean&aid=410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