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1/09 17:57:20瀏覽16|回應0|推薦3 | |
後來又發現,其實一切都沒有過去,只要我還在,文字就在,只是我沒有走過去、坐下來,耐心地熟成它。 就寫作而言,我不是早慧的人,閱讀亦同。學生時期那樣苦惱,制式書寫與教學,總是讓自己艱難地走在框架裡,卻又無法順利點起框架的光;直至職場浮沉數年後某日,偶然讀到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的《心靈寫作 創造你的意想世界》後,終於迎來一種豁然開朗、一種雲淡風輕。 司或者說,終於尋得一種適合我的,寫作的身心指引。 只因我僅有熱情卻無靈動天賦,從前,閱讀人生的眼界仍在沉睡,我仍然蠢蠢欲動地想為自己寫點什麼。從來不為他人、不為名利而寫,只是願意純粹地書寫自己,不想在書寫的開關開啟前,就被框架侷限。這也不意味著我不需要框架;沒有框架,寫作太出格,那樣不知所云絕非我想要的結果。但我必須先踏出去,並且堅持走下去,那個框架對我來說才有意義。對我(或者有同樣困擾的寫作者)來說,開始寫作沒有方法,也沒有捷徑,更不須設定一個如雲如霧的目標,欠缺的,就是一個不顧一切踏出去的勇氣,以及無論如何都能恆久堅持的勇氣罷了。 因此,我不缺「寫作教學」,我缺的是如同娜妲莉‧高柏那樣的開路人。也許是她有禪修的經歷,也持續推廣「以寫作來修行」,每個章節點出的寫作絆腳石與解方,讀來淺顯無奇,卻每每擊中且療癒了當時陷於人生迷惘的自己。畢竟,寫作的初心並非文學理論,而是觀察、思考,以及書寫。 娜妲莉‧高柏在書中談的,都是最平凡的實戰引導,從寫作初始意念開始、寫作素材蒐集、提供寫作訣竅,直至解鎖寫作者的心理困境。她不僅是寫作教練,還是心靈導師。對我而言,本書最適合的讀者,應是已踏上寫作旅途,卻苦於缺乏寫作主題或寫作動力、在寫作之路迷途的作者們。我因此明白,我所有的破碎的文字,都是堆肥,我需要的,只是持續勤懇地耕耘這些堆肥,然後等到某天時機成熟,文字的繁花將盛開在寫作的花園中,芬芳嬌美。
她說:寫了就別停下、別刪除、別怕內容過於赤裸,更別想著要合乎邏輯。 她說:要刻意劃出時間與空間,並維持固定頻率書寫, 她說:要將寫作當成練習,不帶期許地自由書寫, 她說:可以列一張寫作清單,以減少寫作的阻力。 她說:得尋找讓自己願意(或非得)動筆的理由,或給自己完成寫作後的獎勵。 另外,娜妲莉‧高柏在〈列張寫作練習的題目表〉中,提供了一個我在讀本書前就已使用過的好方法─「離頁書寫」。 「離頁書寫」指的是:隨意翻開某本自己喜愛的書,隨意抄一句、一行當成文章第一句往下接著寫。從前我便有列寫作題目表的習慣,只是在寫作的當下,總會有看著題目表卻仍然沒有靈感的困窘感,此時使用離頁書寫,跳脫平時的寫作素材與角度,反而能刺激寫作靈感。 蔡康永說過一句很有道理的話:「人生要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成就感。」成功是群眾定義的世俗價值,而成就感是自己在生活中努力的反饋。成功太遙遠,但成就感近在咫尺。套用在寫作中,若獲得文學獎或獲得出版代表獲得成功,寫出一篇能打動自己的文章便意謂著獲得成就感。這也呼應了《原子習慣》的中心思想─微小的目標容易達成(成就感),亦能讓目標成為持久的習慣。當寫作成為讓自己能獲得成就感的習慣,成功會退居二線成為「附加價值」,成功固然可喜(代表獲得群眾肯定),而最終是否被定義為成功,也不再是生命裡最在意的事。 因此,我寫作是因為我喜愛寫作、我願意投入寫作,寫作讓我獲得成就感,如此足矣。也許未來有機會走向世俗定義的成功,又或一生未曾有過成功,都非我心所牽繫。我只知道,只要能寫的日子,也許是忙裡偷閒的午後,也許是思緒放空的雨夜,艱難地寫,緩慢地寫,停停走走地寫,都無妨,每個字都是播種,每一句都是養分,勇敢地堆肥。 當文字的繁花盛開,我將明白,寫作不只豐盛了生活,更飽滿了生命。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