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深省書】力行好事,休問窮通的智慧 ─讀《逆轉恨意》
2022/04/10 13:56:34瀏覽599|回應0|推薦7

一、主軸

想改變世界之前,先改變自己[1]

  《逆轉恨意》是一本難以理解消化的書。一般讀者要完全融會貫通作者莎莉康恩的文字,除了得拆解本書所探討複雜深邃之議題,甚至多面向心理研究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視野與觀點──台灣本是蕞爾小島,雖有多元文化的歷史與社會融合、衝突的背景,畢竟中西歷史與文化進程發展必然有其迥異之處,但並不影響我們對「恨」這個本質的理解,因影響人類發展的底蘊就是人性。中文對於恨的闡釋有「遺憾」與「仇視」兩種意義[2],此處應不包括作者意欲撇清的「我恨花椰菜」這一類侷限於個人對於事物單純好惡的情緒,本書主要探討的便是「仇視」的面向。

  對於恨,作者試圖系統性地進行剖析,從什麼、為何、如何,一路從探查原因到面對與和解的方法……除了釐清藉由探討恨的潛在意識、人們為何而恨、恨的行為表達,以及其造成的後果與影響,更使用深度實地探訪來相互對應觀照;因此,我們不會在字裡行間嗅出任何理論教條的氣味,而是讓讀者自行將思維與文字激盪出火花。而許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歷史、文化、教育、性別等因素,直至心理狀態,每每影響我們對於善惡是非的衡量,況且孰是孰非之認定更無一定標準。於是要逆轉恨意之前,勿先執著於外在傷害,每個人得先對自己的生命歷程追根溯源,才能精確定義「自己的恨」,當我們了解、理解,諒解,才能與其和平共存(而非遺忘或放下),這或許也是作者最終意欲傳達給讀者的真諦。

二、讀後

解鈴還須繫鈴人

(一)歸因─探究恨的來源

  「恨」是很難精準闡述的的情緒。諸多事件會觸發恨的導火線,而恨也會衍伸出許多破壞和平生存模式的行為,因此,恨是一張糾結難纏的網,我們不見得能解開它,卻能試著退一步觀察與審視其構造,順其本質與脈絡,面對及學習善惡與愛恨相織相依的課題。作者真摯的冀盼,並非人們從此不生怨懷恨,而是反芻恨之後,無論結果是否盡如己意,所有舉措均能無愧於個人內、外在生命情境,減少許多無法挽回的遺憾與後悔。作者為了幫助讀者確切理解恨,將其從萌芽到結果歸類成兩個面向,一為系統因素,二為個人因素。個人因素的恨意基於性格與生命境遇觸發,無可避免;但對於系統因素,如心理學、社會學等各學科對於人的研究(如基本歸因謬誤[3]等),即使許多體制內研究及體制外分析已日漸完備,對於系統性改革與調整的腳步亦從未停過,我們仍然無法阻止仇恨在群體社會裡滋長、使恨藉由煽動與被煽動延燒成燎原之火,蔓延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另類天災。

  故筆者認為,個人單純的恨意可以透過諮商、閱讀達到循序漸進的轉化,但社會系統的影響才是一個龐碩難題。因此本書比較需要進一步探討與辯證的部分,除了個人在心理層面自我定義「恨」之後,實際行為回歸自我的反饋外,終身教育中對於「自我覺察」的強化更是一條異常艱困,但必須持之以恆的漫長道路。事後深省對避免重蹈覆轍或許有幫助,只是傷害已然造成,於是我們必須付出更多時間心力去實踐的,並非僅有對傷害的撫慰與彌補,而是在面對異己的交流裡學習、思考、論述,以及在滿佈於社會裡過多渲染的惡意言語與行為中不間斷自我覺察,用習得之智慧傳達給仍陷於恨意泥淖中的人,盡力減低恨意造成的殺傷力,這些都需要完整而永續的終身教育,才能日臻圓滿。

  也正是因為「恨」太難解,故本書的主軸放在提出源頭,並表達希望透過扭轉「恨」來修補現今社會的割裂的冀望,作者在個人因素這一區塊以心理學理論稍作闡述,並未有更透澈的探討,關鍵仍然放在「正視」恨意才能「逆轉」恨意,但僅是如此,亦已足夠讀者開始深省如何面對恨。既然作者的目的已然達成,我們要思考的方向,便是探討生於茲長於茲的台灣。即使台灣人有硬頸的骨氣,更有團結的精神,青史畢竟歷歷在目,一路以來經歷諸多國家侵略殺戮、族群仇視械鬥、政治派系分歧,隱晦的恨意早已侵入骨血裡難以根除,若不從恨的種子萌發之時即建立個人「面對恨意」的適當方式,便只能任由蒙昧情緒混亂心智,而後導致許多不理性行為及社會亂象,這是必須從教育鏈整體介入的重要原因。

(二)解藥─先覺察,才能逆轉

  作者在書中提及,心理學家在哈佛主導的內隱關聯測驗[4],對(有/無)意識偏見、(隱/顯性)仇恨與普遍社會間關係的研究中,歸納出許多結論,並提出較為客觀的思考方式。譬如釐清環境中因社群潛移默化導致的基本歸因謬誤,或有意識地連結思考以去除偏見,而這些研究也被證明具有效用,筆者認為此研究對台灣現狀相當有助益,因相較於歐美文化被視為具備獨立思考精神,華人社會對於社會遵從觀念更為顯著。當然,作者也補充說明遵從傾向並非壞事[5],無規矩不成方圓,人類世界有條不紊的運作還得靠社會遵從,故毫不諱言,建立體制絕對是必要之惡

  但就現狀觀察,如今台灣較為憂心的狀況是,許多時候為了個人或團體目的之達成,往往將仇恨與偏見埋入體制運作中,甚至透過媒體無形中擴張,讓善意被扭曲、真相被掩蓋、誤解成為永恆的黑洞。雖說恨意本是許多差異造成,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差異僅是表象,恨意的表現源自各種深層而抽象的概念,例如文化多元性、族群對立、政治歧異,階層自卑感、人性偏見……每每使恨意墜入深淵無法自拔,我們必須聚焦,若連恨意都無法釐清,遑論做到逆轉。

  作者身處美國,基於歷史文化的演進,她所提出的ABC(確認/搭橋/說服)溝通法[6]與基本內涵有其道理,只是在「說服」的領域,必須根據個人背景、當下處境與交談氛圍調整,這是容易被忽略,卻必須特別注意的部分,至少「搭橋」已經是極難跨越障礙的階段,若在社會化過程中,我們未曾完整地經歷「理解他人與自我覺察」的過程,未來只會讓我們在遭遇、面對、感受、表達恨的過程持續處於挫敗,而使不健康的恨意影響身心發展。故作者所謂「逆轉」,在此解釋為「翻轉」,是否更能對應台灣目前處境?

  逆轉並不意味著放下敵對與受傷的情緒,此處的逆轉,比較類似「面對後做出最適當的調整」,也就必須從「理解」做起。從個人油然而生的恨,直至對大環境、某個族群的需求匱乏、缺少認同、創傷感等皆同,恨無非是自然反應,我們不須壓抑,只須試圖停下憤怒的腳步先理解恨,並與恨和平共存,不讓恨這把利刃傷及自己,或為了自己而傷及他人(即使你認為他人並不無辜),而後努力調整,讓目標朝向「即使有恨,但我仍能成為更好的人」的終點,這才是我們終生最需要追求的寶貴課題。

  翻轉的前提在於理解,理解的前提在於自我覺察,而使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理解及自我覺察而成就「翻轉」的基礎,便是教育的成功紮根,如果恨是痼疾,痼疾不困擾,困擾的是副作用與後遺症,終身教育學習就是讓我們能與之共存,更使我們能多注意與觀照自我缺口的良方。因此,若能在離開正規教育體制後,無論在職場或社會化機構,都能常態提供實用的心理諮商課程、講座,才是根治的解藥。

(三)實例探討─關於ABC溝通法

  以台灣較具代表性的議題為例,便是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7];此施行法本身代表了同志人權的關鍵性突破,但在民主制度中,本法通過歷經許多言論與行動的對立與衝突,因此本法通過實屬不易。台南塾工作室創辦人羅士哲[8]在2018年時,在社群平台發佈了一篇與愛家公投支持者對談的文章[9],雙方交流過程堪稱在對立意識中卻能理性溝通的典範,因為在平和的聆聽與反饋中,他發現雙方表面看似對立,最終所持立場卻完全相同,都是要「防止霸凌與仇恨」。

  從愛家公投宣傳者在全聯門口攔住羅士哲開始,羅士哲所做的不是準備言語反擊,而是詢問:「我想了解你在宣傳什麼」。在對談的過程,對方表明自己「沒有要說服任何人」,只是「不喜歡對立,也不喜歡仇恨」,而讓羅士哲反思「到底在什麼程度上,我還有可能跟這樣的人,共同生存在一個社會裡?」,於是,兩位都身處教育圈的信念對立者,在熙來攘往的店門口展開一場漫長的理性思辨,而雙方都發現彼此努力的最終目標完全相同,更深刻感受陣營反對的後果,伴隨的後遺症是兩敗俱傷,以及對族群的反覆割裂。

  羅士哲在文末說:「最終,我們誰也沒有說服誰。或許我們真正達成的,是認識彼此吧。原來同婚的支持者不是支持濫交與性騷擾的魔鬼,而支持愛家的人,也不真的把仇恨與偏見當成核心價值。原來,我們在反對霸凌與仇恨上,竟然有些許初步的共識。[10]」

  就ABC溝通法而言,由於羅士哲釋出溝通意願,使宣傳者卸下敵意,促使彼此都能走向「確認」對方的步驟,進而在交流的過程中「搭橋」。最終他們真的沒有說服對方嗎?所謂的說服有時是基於信念的位移,在這場豐沛而震撼的對談中,兩者都展現對於「恨意」所釀之禍殃憂心忡忡,均希望社會恢復平靜祥和,在彼此道別之後,雙方對於自己因為堅守的價值而對另一方展現的恨意,只要能動搖一些,就是「逆轉」的起點。

  托爾斯泰的名言「大家都想改變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指出人人都執著於自己的傷痛委屈,認定他人必有惡意傷人之心,但自己何嘗不會成為別人眼中某位心懷惡意之人?因此「逆轉恨意」必然由自身做起。我們能辯詰的另一個角度是,這場交流過程的順利使否因教育背景使然?在「逆轉恨意」上印證了作者的結論:「我們需要以尊重、人道、情緒上正確的方式來打動人。」[11],在各種教育場域中多付出努力引導,雖無法保證能讓所有恨意回歸正常的軌道,但至少能讓我們在面對恨意的困境時,有更大機會得以冷靜釐清恨的源頭,避免因衝動行事而悔不當初,甚至能因為懂得引導情緒釋放,成就自己甚至他人都能成為穩定的傾聽者;此處的用心體察及溝通,正是《逆轉恨意》中作者貫穿全書,最直接而治本的方法。

 三、延伸思考─課題分離的重要性

  前文實例觀點較偏於抽象的人類發展概念,但在日常生活裡,恨意卻也無處不在。台灣屬於高密度服務業國家,公務機關為無形服務業,提供的產品為個人服務,因此產出的服務品質便攸關機關整體評價良窳。服務人員在對內及對外產出服務時不免有許多困惑與怨懟,如面對民眾之無理客訴、主管訂定之挑戰性目標、合規與企業文化間之兩難……,使許多公務機關服務人員鎮日心懷憤懣的情緒,執行職務時喪失熱情,專業度亦受影響。

  但處在服務業三角關係中的所有人(內部督導者/內部執行者/外部顧客),秉持的初衷其實相同─讓服務圓滿達成。這時作者在本書結語處的訪談中所提之「萬物都有裂縫,光就是由此透進來」的解釋─成為解方的一部分,就是關鍵,這與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2]之個體心理學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阿德勒強調的個體心理學指向「(終極)目的論」(果),而非「原因論」(因)[13],意謂我們的信念決定如何才能前往更好的結果,而非何種因素影響我們的態度及行為。故其提出之「課題分離」值得在人生各階段反覆省思。延伸至公務機關的人際互動方面,我們無法決定受服務民對象之語言與行為(他人課題),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與採取適當的回應(自我課題)。

  此處也呼應了南宋詞人陳人傑在沁園春〈天問〉一詞中,用隱喻提供給讀者的解方「力行好事,休問窮通」[14],意即無論遇到何種困境,與其陷於痛苦的泥淖裡悲憤難抑,計較上天不公,不如運用時間做好本分,提升自我,這是所有人面對恨意時可以信奉的圭臬。

四、結語─坦誠面對恨,就能逆轉恨

  「懂得恨,才能處理恨」這句話有其道理,只是有時恨是一種比愛更尖銳的情緒,「處理」卻是一個異常複雜的過程,甚至打成了死結,遑論處理。所以更重要的仍然是「與自己的恨和解與釋懷」。我們懷恨,但同時理解自己為何而恨,自然不會糾結於恨本身。恨是一把利刃,釋然是刀鞘,人有七情六慾,沒有恨便毫無滋味;但我們如果願意帶著那逐漸遙遠的傷經歷更多生命旅程,甚至撫慰無數仍被恨意折磨得遍體麟傷的靈魂,協助他們走出折磨自己的困境,這才是更進階的面對恨與逆轉恨。

  我們也能發現,在中文裡,「逆」一般解釋為「迎接」或「面對」,而非倒反,這也能更精確解釋,「逆轉」強調的是思維與行動的逐步改變,而不是瞬間的領悟。作者許多訪談對象中,以巴衝突的經歷者巴薩姆的論點 成為經典:「不管有什麼樣的歷史、基本理由和觀感,以及有多認為『對方』恨我們,我們自己要不要選擇去恨那些人,最終完全是由我們來決定。」所以對於書中所述「愛的相反不是恨,而是冷漠。恨的相反也不是愛。你不必為了停止恨人們而去愛他們。」的意涵也可以用孔子「以直報怨」 做更貼切的註腳。

  故對於恨意,我們沒有必要信奉墨家的兼愛理論,只須秉持「尊重」。人生從出生起就註定不公平,所謂少數服從多數、權威統治、法律遵守,各種填滿生活的遊戲規則,也僅是讓世界能有效且規律地運作的方式而已。然而在各類教育體系中,若能於平時便時時灑下人文關懷的思考種子,譬如何謂人性?人們該不該懷恨?用愛包容恨是否是唯一道路?就更有機會消彌恨意對自己與他人的創傷。如此,我們就能真誠接受自己的恨,也更能懂得如何面對與轉化這個世界永無止盡的不友善,此亦筆者願景。

參考資料:


1.《四書導讀》(1996) 祥一出版社

2. 《晚鳴軒的詩詞芬芳》葉慶炳(2002) 九歌出版社

3.《阿德勒個體心理學》(2020) Heinz L. Ansbacher 、Rowena R.ansbacher編,黃孟嬌、鮑順聰、田育慈、周和君、江孟蓉 譯/張老師文化

4.維基百科:阿爾弗雷德·阿德勒https://reurl.cc/mq7KZ1

[1] 此語改編自Leo Tolstoy(托爾斯泰)之名言「Everybody thinks of changing the world, and nobody thinks of changing himself 」(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

[2] 中文「恨」有多義,如「商女不知亡國恨」意近為悲愴痛苦;本書探討的恨,意近為仇視憎怨,此處的恨,在中文較近於「怨」,如「以德報怨」

[3] 也稱為錯誤歸因。是指人們在評估他人的行為時,即使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仍總是傾向於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而非外在情境因素。

[4] 頁168-169

[5] 頁197

[6] 頁60

[7]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於民國108年5月22日公布施行,旨在保障相同性別二人所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同性婚姻)

[8]獨立教育機構「台南塾」創辦人,強調「合作」、「思考」與「在地」精神的辦學理念。簡介摘自https://chhuttaichi.weebly.com/part-2/4776644

[9] 文章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pegeoowong/posts/1961972433856264

[10] 此處結論類同於頁95提及之「恨意會產生,或許是不理性地因為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成見」

[11] 頁258

[12] 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以及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

[13]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頁116:「阿德勒的虛構(主觀)目標是當下即存的……不必然存在於此時此刻的意識裡」

[14]陳人傑〈沁園春‧天問〉:「想世間成敗,不關工拙,男兒濟否,只系遭逢。天曰果然,事皆偶爾,鑿井得銅奴得翁。君歸去,但力行好事,休問窮通

[15] 頁98

[16] 《論語‧憲問》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ttlejean&aid=173187469